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古丝绸之路各阶段的文化传播现象与经贸发展分析入手,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由此延伸出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相关启示:在承认文化多元性的前提下,探寻自身与他文化之间的共性与差异,用物质文化促进精神文化的交流,在文化互惠的前提下促进主体间的经贸来往。
关键词:丝绸之路 文化传播 经贸发展
“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由德国地貌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中国亲程旅行记》)中首次提到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西方探险家到中国西北地区进行探险和考察活动,发现了许多古丝绸之路的遗址和印迹,进一步证明了古丝绸之路的确切存在。此后,“丝绸之路”这一概念逐渐被后世的中外学者普遍认同并沿用。丝绸之路是一部典型的跨文化传播史诗。在丝绸之路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作用,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成为经贸往来的润滑剂,探析古丝绸之路的衰落,一方面是自然原因,另一方面是文化包容性的逐渐缺失,逐渐增加的冲突和对立使得经贸往来变得不可能。
一、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微
狭义的丝绸之路,单指从汉代以来开辟的通向西方的商品贸易之路,某些地方特指从古长安出发经过西域到中亚和地中海地区的这条绿洲丝绸之路。广义的丝绸之路指我国自古以来不断开辟的向西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由于路线和交通方式的不同,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条单一的直线,而是一套多方位、多渠道的商路。先秦与秦汉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兴起时期,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中就记载了周穆王西游中亚的故事,“周穆王每到一处就以丝绢、铜器、贝币馈赠各部落酋长,各地酋长也向他赠送大量马、牛、羊和穄酒”。在其之后,游牧在敦煌附近的塞人部落西迁,开辟了一条由天山北麓通向西亚的道路,被认为是最早期的丝绸之路。到汉朝时,出于对抗匈奴的政治目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换来了中原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外交和商贸往来,正式开启了西北陆上丝绸之路。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动乱时期。一方面,西北丝绸之路在经历了短暂的停滞之后便进入了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方面,出现了法显西行取经,以及敦煌、云冈和龙门等石窟的开凿等一系列文化交流的范例。另一方面,南海航路不断有新的发现,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同南方六朝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动荡的时期,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和东南海上丝绸之路都获得了较快速的发展。唐朝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达到了鼎盛,丝绸之路也由此进入了黄金时期。在唐初期和中期,不仅西北丝绸之路繁盛,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同样繁荣,而且除了官方贸易以外,民间贸易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从唐朝末期开始,丝绸之路便开始进入了转折时期,最主要的转变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丝绸之路从内陆时代进入了航海时代。从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到明中期这一段时间海上丝绸之路仍然处于繁荣阶段,对外的贸易交往程度也不断地加深。但经历过短暂的繁荣之后,由于政局的动荡以及统治者的海禁政策,丝綢之路逐渐进入了衰退时期。海上交通能力的提高与西北地区动荡的局势进一步导致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持续衰落。从明中期开始,统治者多次颁布了海禁令,清中后期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允许个别港口同上,同时又对外商进行严格限制,最终导致繁盛了几个世纪的东南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走向了衰落。
二、基于古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与经贸繁荣的反思
1.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关系之反思。物质文化的传播总是精神文化传播的前提基础和载体,养蚕织丝技术是伴随着丝织品的外传、冶铁技术是伴随着铁器的出口、瓷器的制造技术是伴随着瓷器的外销传播的、造纸术也是伴随着纸张的传播而走向世界的。精神文化的传播又反过来促进物质文化的交换,先进的国家制度、思想和科学技术又吸引了更多的使节和商贾来同中原文化进行贸易往来,张骞二次出使西域、郑和七次下西洋,宣扬了中华文化的先进与博大,吸引了外国使节来华,开启了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物质文化的交往总是先于精神文化,但是随着文化交往的加深,精神文化往来的比重和意义又远远超过物质文化。从秦汉到明清,丝绸、瓷器、铁器、珠宝、香料、毛皮始终是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的主体,几千年来未发生大的改变。但是精神文化的传播却随着文明的进步不断更替,魏晋南北朝时期养蚕织丝技术的传播、唐朝佛教的的传播、宋元时期印刷术和伊斯兰教的传播、明清后期政治制度和思想的传播等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传播以物质文化的传播为主,随着东西方物质文明差距的缩小,到宋元明清时期则转变为精神文化的传播为主。总的来说,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传播的必要前提,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传播的必然结果,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2.丝路兴衰的跨文化传播反思。丝绸之路的兴起与繁荣表现出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的重要作用。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发端起源于联合西域,唐朝时期文化交往和商贸的繁荣也得益于统治者兼收并蓄、对外开放的文化政策。同样反观丝绸之路的逐渐衰落,对于他文化的误读、曲解和屏蔽也造成了文化间的孤立、对立,乃至冲突。明清政府的骄横自大和闭关锁国也正是丝绸之路走向衰落,东方文明走向式微的诱因。想要实现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而文化的多元性恰恰是交流的前提。想要获得进步与发展,除了我文化主体的积极创造以外,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摒弃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放弃相互冷漠、相互歧视、相互扭曲的对抗式的传播策略,平等自由的同他文化的接触,理性看待同他文化之间的差距,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使得我文化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传播的浪潮中屹立不倒,继续向前。
三、结语
考察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历史,反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一方面是经济带沿线的经贸往来,另一方面是经济带沿线文化间的和平相处与交流。而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带动着文化的不断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自身的媒介资源优势,不断向第三世界国家灌输自身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信息垄断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局面。同时,处于政治军事目的,刻意曲解他文化,采取对抗式的文化传播策略。正如国内某学者提到的“全球文化是一种复杂、重叠和离散的秩序,这种秩序已经不能用以往的中心-周边模式去认识了,而是应该用综合与发展的眼光去探讨,那就是跨文化传播的眼光。”因此,我们应当坚持经济建设与文化传播并行的方针政策,在坚持先进民族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将文化传播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不仅包括同他文化的交流,更包括我文化内不同区域的交流。而关于文化传播,我们应当在承认文化多元性的前提下,在文化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平等、自由的同他文化进行交流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汪明月.从文化帝国主义到跨文化传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3]李志夫.中西丝路文化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4]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秦冬雪(1992—),女,江苏连云港人,兰州大学2014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关键词:丝绸之路 文化传播 经贸发展
“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由德国地貌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中国亲程旅行记》)中首次提到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西方探险家到中国西北地区进行探险和考察活动,发现了许多古丝绸之路的遗址和印迹,进一步证明了古丝绸之路的确切存在。此后,“丝绸之路”这一概念逐渐被后世的中外学者普遍认同并沿用。丝绸之路是一部典型的跨文化传播史诗。在丝绸之路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作用,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成为经贸往来的润滑剂,探析古丝绸之路的衰落,一方面是自然原因,另一方面是文化包容性的逐渐缺失,逐渐增加的冲突和对立使得经贸往来变得不可能。
一、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微
狭义的丝绸之路,单指从汉代以来开辟的通向西方的商品贸易之路,某些地方特指从古长安出发经过西域到中亚和地中海地区的这条绿洲丝绸之路。广义的丝绸之路指我国自古以来不断开辟的向西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由于路线和交通方式的不同,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条单一的直线,而是一套多方位、多渠道的商路。先秦与秦汉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兴起时期,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中就记载了周穆王西游中亚的故事,“周穆王每到一处就以丝绢、铜器、贝币馈赠各部落酋长,各地酋长也向他赠送大量马、牛、羊和穄酒”。在其之后,游牧在敦煌附近的塞人部落西迁,开辟了一条由天山北麓通向西亚的道路,被认为是最早期的丝绸之路。到汉朝时,出于对抗匈奴的政治目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换来了中原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外交和商贸往来,正式开启了西北陆上丝绸之路。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动乱时期。一方面,西北丝绸之路在经历了短暂的停滞之后便进入了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方面,出现了法显西行取经,以及敦煌、云冈和龙门等石窟的开凿等一系列文化交流的范例。另一方面,南海航路不断有新的发现,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同南方六朝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动荡的时期,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和东南海上丝绸之路都获得了较快速的发展。唐朝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达到了鼎盛,丝绸之路也由此进入了黄金时期。在唐初期和中期,不仅西北丝绸之路繁盛,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同样繁荣,而且除了官方贸易以外,民间贸易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从唐朝末期开始,丝绸之路便开始进入了转折时期,最主要的转变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丝绸之路从内陆时代进入了航海时代。从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到明中期这一段时间海上丝绸之路仍然处于繁荣阶段,对外的贸易交往程度也不断地加深。但经历过短暂的繁荣之后,由于政局的动荡以及统治者的海禁政策,丝綢之路逐渐进入了衰退时期。海上交通能力的提高与西北地区动荡的局势进一步导致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持续衰落。从明中期开始,统治者多次颁布了海禁令,清中后期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允许个别港口同上,同时又对外商进行严格限制,最终导致繁盛了几个世纪的东南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走向了衰落。
二、基于古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与经贸繁荣的反思
1.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关系之反思。物质文化的传播总是精神文化传播的前提基础和载体,养蚕织丝技术是伴随着丝织品的外传、冶铁技术是伴随着铁器的出口、瓷器的制造技术是伴随着瓷器的外销传播的、造纸术也是伴随着纸张的传播而走向世界的。精神文化的传播又反过来促进物质文化的交换,先进的国家制度、思想和科学技术又吸引了更多的使节和商贾来同中原文化进行贸易往来,张骞二次出使西域、郑和七次下西洋,宣扬了中华文化的先进与博大,吸引了外国使节来华,开启了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物质文化的交往总是先于精神文化,但是随着文化交往的加深,精神文化往来的比重和意义又远远超过物质文化。从秦汉到明清,丝绸、瓷器、铁器、珠宝、香料、毛皮始终是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的主体,几千年来未发生大的改变。但是精神文化的传播却随着文明的进步不断更替,魏晋南北朝时期养蚕织丝技术的传播、唐朝佛教的的传播、宋元时期印刷术和伊斯兰教的传播、明清后期政治制度和思想的传播等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传播以物质文化的传播为主,随着东西方物质文明差距的缩小,到宋元明清时期则转变为精神文化的传播为主。总的来说,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传播的必要前提,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传播的必然结果,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2.丝路兴衰的跨文化传播反思。丝绸之路的兴起与繁荣表现出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的重要作用。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发端起源于联合西域,唐朝时期文化交往和商贸的繁荣也得益于统治者兼收并蓄、对外开放的文化政策。同样反观丝绸之路的逐渐衰落,对于他文化的误读、曲解和屏蔽也造成了文化间的孤立、对立,乃至冲突。明清政府的骄横自大和闭关锁国也正是丝绸之路走向衰落,东方文明走向式微的诱因。想要实现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而文化的多元性恰恰是交流的前提。想要获得进步与发展,除了我文化主体的积极创造以外,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摒弃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放弃相互冷漠、相互歧视、相互扭曲的对抗式的传播策略,平等自由的同他文化的接触,理性看待同他文化之间的差距,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使得我文化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传播的浪潮中屹立不倒,继续向前。
三、结语
考察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历史,反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一方面是经济带沿线的经贸往来,另一方面是经济带沿线文化间的和平相处与交流。而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带动着文化的不断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自身的媒介资源优势,不断向第三世界国家灌输自身的意识形态,形成了信息垄断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局面。同时,处于政治军事目的,刻意曲解他文化,采取对抗式的文化传播策略。正如国内某学者提到的“全球文化是一种复杂、重叠和离散的秩序,这种秩序已经不能用以往的中心-周边模式去认识了,而是应该用综合与发展的眼光去探讨,那就是跨文化传播的眼光。”因此,我们应当坚持经济建设与文化传播并行的方针政策,在坚持先进民族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将文化传播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不仅包括同他文化的交流,更包括我文化内不同区域的交流。而关于文化传播,我们应当在承认文化多元性的前提下,在文化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平等、自由的同他文化进行交流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汪明月.从文化帝国主义到跨文化传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3]李志夫.中西丝路文化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4]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秦冬雪(1992—),女,江苏连云港人,兰州大学2014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