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阅读的技巧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86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时代的学习一天也离不开阅读,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用书,离开书,离开阅读,学习就会十分困难。要知道,老师上完课就走了,而书籍却始终伴随着我们。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理解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珍惜这无忧无虑、精力充沛的宝贵时光。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多读点书,多继承点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为一生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增长起来的阅读能力,能为一生中不断地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不断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
  阅读需要哪些条件呢?
  (1)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
  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那么,阅读就变成看“天书”了。
  中学生如能掌握5000个字,阅读一般文章就问题不大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的重重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因此认真学好语文,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家用他们的亲身体会,明确地指出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有一位数学家说:“很难想象一个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人,能把逻辑严谨的数学内涵表达出来。”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我从小打好的语文基础,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人们赞誉苏步青为“数学诗人”。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就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难重重。有人说,到了21世纪,如果不懂生物化學,不懂生态学,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现在报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用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为缺乏生物的基础知识。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行。
  (3)要会用工具书
  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也有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当然,根据阅读的需要,准备一些相应的参考书籍,准备随时查找也是必要的。
  如果工具书齐备,查找熟练,阅读起来就会顺利得多。当然,通过查找工具书,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起来。
  (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所适从。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阅读时间得不到充分地有价值地利用。中学生的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不少学生读书缺乏目的和计划,一味地从兴趣出发,常常看一些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为看这些书而开夜车,不完成作业,结果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课内的学习,这是一种不好的读书倾向。
  (三)要处理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
  博览就是广泛地看书,目的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广泛阅读可以博采众长,正如鲁迅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博览就是观大略,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为精读创造条件。观大略的方法是:看目录,从目录中发现有用的内容,再翻阅有关部分,到书店选书就是用这种办法;看内容提示,看书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以掌握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用快速阅读法,就是用较快速度读一遍,了解大致的内容。
  在博览的基础上,在同类的书中选出一本最好的进行精读。精读之后再阅读同类的其他书籍。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读书笔记。
  数学家张广厚在谈起学习一本数学小册子时说:“这篇论文一共20多面,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老用手摸这几页,白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线。这样反复学习,对我们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的爱人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和吃书一样。’”
  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学是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要把精读的目标指向教科书和主要参考书。
  如果在中学时代,就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积累和整理资料,那么,天长日久,不仅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一套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必将给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学带来极大的好处。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 分析和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切磋学问,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初
摘要:英語阅读中学生英语学习阶段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是影响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自己对英语学习的探索,总结出了英语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障碍,并得出了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主要障碍 学习方法  一、如何优化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整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是社会发展和中学教育教学目标对外语教学的需要,不应单纯被看为一种教学方法。对
J亚型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Subgroup J, AL-J)是由外源性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引起的传染病,具有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该病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在中国鸡群中污
本试验以能引起肠道疾病的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和伤寒沙门氏菌为免疫原,对距预产期60天的奶牛进行高度免疫,定期采集血样和乳样,用微量凝集反应检测其抗体效价,摸索其消长规律,为
摘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能力的发展不能脱离语文的实践活动,即学生对字词句篇知识的掌握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写结合”。所以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  关键词:习作教学 习作兴趣 能力 素材 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
提要:怎样才能学好英语是学生经常请教老师的一个问题。这实际涉及到两个方面问题:一个是怎样学会英语,—个是怎样会学英语。如果后一个问题解决了,也就为前一个问题找到了答案。会学是学会的前提,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那么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英语 计划 习惯  1、确定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首先要求学生确定奋斗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數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一、新颖的形象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是我们数学老师的手法。然而,我们在过去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单调形象,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