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它包含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的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关系十分密切,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
七年级是学习地理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意识和习惯尤为重要,有了读图习惯才能有读图能力。
一、强调读图的重要性
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在小学,他们并没有接受太多的地理教育,更谈不上地理的读图能力,有些学生会沿用学习语文的方法来单纯地记忆地理事物,显然这种学习方法肯定是学不好地理的。因此,在教学初期,我一定会反复强调学习地理必须要重视地图的学习,只有会读图才能学好地理,让他们从思想上先意识到这一点。
二、教会读图的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是第一次比较正规地接受地理知识,所以教给他们读图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对于一般地图,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知识:(1)识记图例和注记,地图是由符号、文字、数字、颜色等组成,识记图例是为了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2)注意方向,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对位置,知道它在哪儿;(3)建立比例概念,比例尺能反映区域的范围大小、两地的距离。
读图要按一定顺序,读图顺序通常是:(1)阅读标题,弄清楚这是一幅关于哪方面的地图,有利于把握题目主旨;(2)阅读图例和注记,一幅地图力求突出主题,尽量简洁,会把无关的信息忽略,所要反映的信息都能在图例和注记中突显出来,因此,图例和注记体现了反映信息的内容,从图例和注记入手,看图时不易遗漏图中的信息;(3)了解地图上的信息,分析你从这幅地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就是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常见的地理统计图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坐标统计图,二是结构统计图。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统计图,均可使用先读图名,再读要素,然后读数据的方法。如读某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1)通过读图名,知道该图反映的是哪个城市的气候资料,体现了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的信息;(2)读坐标,如纵坐标中标注为气温(°C)则表示气温这一要素,曲线表示气温变化变化情况,纵坐标标注为降水(毫米)的则表示降水这一要素,横坐标则表示一年中的月份;(3)读出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值,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三、让学生在玩中揭示某些地图的形成原理
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发展还很有限,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而教材中有些地图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于该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如等高线地形图,用平面的图形来表示立体的事物,用线条及数字的组合表示不同的地形,用线条的疏密程度表示地表起伏的程度,如何来突破这一难题呢?
我认为结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让他们在游戏中去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游戏名为“盖印子”,方法如下:把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把橡皮泥揉成泥团,做成山峰的模型。(1)把模型座部印在白纸上,用笔紧贴泥团画出轮廓,同时在该线上标注为0cm,(2)把两本相同的书放在模型两侧,用一段棉线,双手捏紧线的两端,使线紧贴书本,双手同时拉动棉线,使线从模型一侧横向切割模型,模型切割后分成上下两部分,把下部分从纸上拿掉,把上部分模型再次印在纸上,印的时候要使模型保持原来的相对位置,同样画出轮廓,标注书本厚度。(3)不断重复上述的切割—印模—描轮廓—标注的过程,直至模型顶部不能再切割为止。(4)学生可以制成多种模型如高原、山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用上述方法在纸上印等高线。通过玩“盖印子”游戏,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过程,从感性中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化抽象为具体,知识的获得来源于愉快的游戏活动之中。
又如,经纬网的知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可让学生玩“制作地球仪”的游戏,用乒乓球或其他球体作材料,学生在球体上画出重要的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通过游戏,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领悟”,通过学生的实践,对经纬线、经纬度、半球的划分等认识就清楚了很多。
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锻炼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是最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学生有了读图能力,就拿到了学习地理的金钥匙,开启了学习地理的智慧之门。所以我们在教法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提高读图能力。
七年级是学习地理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意识和习惯尤为重要,有了读图习惯才能有读图能力。
一、强调读图的重要性
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在小学,他们并没有接受太多的地理教育,更谈不上地理的读图能力,有些学生会沿用学习语文的方法来单纯地记忆地理事物,显然这种学习方法肯定是学不好地理的。因此,在教学初期,我一定会反复强调学习地理必须要重视地图的学习,只有会读图才能学好地理,让他们从思想上先意识到这一点。
二、教会读图的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是第一次比较正规地接受地理知识,所以教给他们读图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对于一般地图,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知识:(1)识记图例和注记,地图是由符号、文字、数字、颜色等组成,识记图例是为了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2)注意方向,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对位置,知道它在哪儿;(3)建立比例概念,比例尺能反映区域的范围大小、两地的距离。
读图要按一定顺序,读图顺序通常是:(1)阅读标题,弄清楚这是一幅关于哪方面的地图,有利于把握题目主旨;(2)阅读图例和注记,一幅地图力求突出主题,尽量简洁,会把无关的信息忽略,所要反映的信息都能在图例和注记中突显出来,因此,图例和注记体现了反映信息的内容,从图例和注记入手,看图时不易遗漏图中的信息;(3)了解地图上的信息,分析你从这幅地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就是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常见的地理统计图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坐标统计图,二是结构统计图。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统计图,均可使用先读图名,再读要素,然后读数据的方法。如读某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1)通过读图名,知道该图反映的是哪个城市的气候资料,体现了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的信息;(2)读坐标,如纵坐标中标注为气温(°C)则表示气温这一要素,曲线表示气温变化变化情况,纵坐标标注为降水(毫米)的则表示降水这一要素,横坐标则表示一年中的月份;(3)读出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值,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三、让学生在玩中揭示某些地图的形成原理
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发展还很有限,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而教材中有些地图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于该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如等高线地形图,用平面的图形来表示立体的事物,用线条及数字的组合表示不同的地形,用线条的疏密程度表示地表起伏的程度,如何来突破这一难题呢?
我认为结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让他们在游戏中去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游戏名为“盖印子”,方法如下:把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把橡皮泥揉成泥团,做成山峰的模型。(1)把模型座部印在白纸上,用笔紧贴泥团画出轮廓,同时在该线上标注为0cm,(2)把两本相同的书放在模型两侧,用一段棉线,双手捏紧线的两端,使线紧贴书本,双手同时拉动棉线,使线从模型一侧横向切割模型,模型切割后分成上下两部分,把下部分从纸上拿掉,把上部分模型再次印在纸上,印的时候要使模型保持原来的相对位置,同样画出轮廓,标注书本厚度。(3)不断重复上述的切割—印模—描轮廓—标注的过程,直至模型顶部不能再切割为止。(4)学生可以制成多种模型如高原、山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用上述方法在纸上印等高线。通过玩“盖印子”游戏,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过程,从感性中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化抽象为具体,知识的获得来源于愉快的游戏活动之中。
又如,经纬网的知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可让学生玩“制作地球仪”的游戏,用乒乓球或其他球体作材料,学生在球体上画出重要的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通过游戏,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领悟”,通过学生的实践,对经纬线、经纬度、半球的划分等认识就清楚了很多。
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锻炼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是最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学生有了读图能力,就拿到了学习地理的金钥匙,开启了学习地理的智慧之门。所以我们在教法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提高读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