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OPEC”萌芽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60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类似于OPEC的国际天然气卡特尔渐成焦点问题
  
  4月2日在北京举办的2007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一位高层提醒与会者关注将在多哈召开的天然气出口国论坛(Gas Export Country’s Forum,下称GECF)。“这或许是一次对中国未来天然气进口影响重大的会议。”他说。
  几天后,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丽思卡尔顿(Ritz-Carlton)酒店,GECF的16个成员国有15个坐在一起,探讨成立“天然气卡特尔”的可能性——如果谈成,这将是一个类似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庞然巨物。
  在会议结束的4月10日,与会部长们在公报中否定了成立“天然气卡特尔”的传言,但密切关注着此事进展的天然气消费国并不敢掉以轻心,因为40多年前的教训令人难忘。1960年9月14日,当五个石油出产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时,各大石油公司没把它当回事;而十几年后,OPEC已成为全球石油市场具有绝对支配性的力量。
  天然气出产国现在正进行着同样的尝试。GECF在会后公报中强调天然气出口国合作的重要性,并表示将成立一个高级别委员会,由2008年会议的主办国俄罗斯担任主席。该委员会将提出一个详细计划来加强论坛的运作结构,确定一条未来发展前进的道路。
  这条道路通向何方?GECF在公报中并没有明示。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Viktor Khristenko)说,新成立的委员会将至少是副部长级,每两个月召开会议,研究天然气价格、市场、基础设施以及其他问题。


  此前,GECF的常设机构只有一个联络处。很多人担心,这个委员会的成立,意味着GECF朝向“天然气卡特尔”又前进了一步。在4月1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伊朗石油部长哈马纳热烈地称赞此次会议是“举办论坛以来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认为这是成立天然气输出国组织的重要一步。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看来,一个类似于OPEC的“天然气卡特尔”的成立只是迟早的事——问题只是“它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
  
  被忽视的GECF
  
  与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呼风唤雨相比,GECF成立几年来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2001年5月,GECF首次会议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11个天然气出口国派人参加。如今GECF成员已扩大到16个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玻利维亚、文莱、埃及、伊朗、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马亚西亚、尼日利亚、阿曼、卡塔尔、俄罗斯、特米尼达和多巴哥、阿联酋、委内瑞拉,挪威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会议。
  2002年2月阿尔及利亚会议、2003年2月卡塔尔会议以及2004年3月的埃及会议,只讨论了一些具体项目对世界液化天然气供应的影响。2005年4月,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召开的GECF会议,则几乎没有引起外界关注。2006年,GECF甚至没能正常举办会议。有人据此认为GECF是一个近乎失败的组织。
  实际上,GECF对天然气资源的控制,并不逊色于OPEC对石油资源的控制。GECF成员国约控制着世界天然气储量的70%、产量的42%。相比之下,OPEC十个成员国亦不过控制全球石油产量的43%。
  据BP公司的统计,2005年,世界天然气消费约占一次能源消费的23%左右。因此,当此次卡塔尔会议前夕传出GECF有意成立与OPEC相似的卡特尔时,顿时引起全球天然气消费国一片紧张。
  这一动议由目前最为敏感的伊朗提出。2007年1月,在一次会见俄罗斯国家安全顾问伊果尔伊万诺夫(Igor Ivanov)时,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说,伊朗准备与俄罗斯合作建立一个“天然气卡特尔”。伊朗曾在2001年的GECF会议上首次提到成立“天然气卡特尔”的可能性,当时未获响应,但如今情况已大有不同。
  作为全球第二大天然气储量国,伊朗拥有世界15%的储量,且长期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目前天然气年产量仅为900亿立方米,大部分供应国内消费。伊朗迫切需要国外投资来发展天然气工业。
  相比之下,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出产国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要发达得多。俄罗斯拥有世界天然气25%的储量,同时还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转卖到欧洲市场大谋其利。俄罗斯统治着自己能触及到的市场。
  俄罗斯对伊朗的提议没有立即作出积极响应。今年2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卡塔尔期间,与卡塔尔埃米尔论及天然气领域合作。普京表示,协调行动是一个好的想法,但同时明确表示俄罗斯没有成立类似卡特尔的计划。
  俄罗斯内部对于成立天然气卡特尔意见却并不一致。此次多哈GECF会议,俄罗斯除了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参加会议,俄罗斯国家天然气公司Gazprom负责国际业务的副董事长亚历山大梅德维德夫(Alexander Medvedev)亦来到多哈。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赫里斯坚科反对签署文件成立“天然气卡特尔”,因为预期此举将遭到美国反对。但是梅德维德夫则明确倾向于“天然气卡特尔”,因为这样可以对欧洲施加压力,后者正试图通过多元化供应来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高度依赖。
  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接近世界储量15%。可是卡塔尔长期以来获得西方大量投资,对于成立垄断性的天然气卡塔尔组织很谨慎。卡塔尔石油部长阿卜杜拉阿提亚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成立一个类似OPEC的天然气组织是“不可能的”。
  对于其他天然气生产国,市场和价格的控制权极富吸引力。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阿尔及利亚总统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都表示支持“天然气卡特尔”的想法。并非GECF成员国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最近亦证实与天然气出口国有过讨论,并且“确实抱有希望”。
  
  反对与怀疑
  
  “天然气卡特尔”这一提议甫一问世,就遭到美国、欧盟及日本等的抗议。这是三个天然气进口大国。
  据BP的数据,2005年全球天然气产量2.763万亿立方米,其中美国占19%,欧盟占7.2%;但是2005年全球2.749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中,美国占23%,欧盟占17.1%,两者都有巨大的天然气进口需求。日本2005年天然气消费量占全球天然气消费量2.9%,但由于日本国内不生产天然气,全部依赖进口,对天然气卡特尔也深表担忧。
  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副主席罗斯-雷廷恩(Ileana Ros-Lehtinen)给国务卿赖斯写信称,建立这个卡特尔将对世界能源供应构成重大和长期的威胁,美国必须全力加以反对。欧盟能源专员安德里斯皮耶巴尔格斯(Andris Piebalgs)则表示,一旦“天然气卡特尔”建立,他将全力推动核能发展,以应对欧洲能源需求。4月10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称,日本不希望看到成立天然气卡特尔。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欧美的反对能起多大作用是个问题。GECF迟早要成立类似OPEC的组织,因为这样有利于他们控制天然气定价权;“至于最后能起多大作用、起什么作用,是另外一回事情。”
  夏义善说,GECF目前采取的策略就是不要一步到位,而是慢慢发展,这都是为了减少阻力。
  不过,也有很多声音怀疑“天然气卡特尔”的可操作性。他们认为,天然气的供应大量通过管道和长期合约实现,难以协调,不像石油存在一个统一灵活的全球市场。
  参加多哈会议的印尼能源部长即表示,各地区的天然气市场存在差异,成立“天然气卡特尔”有困难。虽然阿尔及利亚总统支持天然气卡特尔的设想,该国资源和矿产部长却对外界表示,卡特尔在天然气市场不会管用,天然气市场的惯例是长期合同。
  目前,天然气生产商和消费者主要由天然气管道锁定,此外,天然气定价一般与石油价格相关联,并也不完全由天然气生产商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OPEC对油价的干涉。
  不过,液化天然气(LNG)的发展,或许会使天然气卡特尔的操作变得容易一些。LNG就像石油一样,可以输送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现在的问题是它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的比重不高——2005年全球2.7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中,LNG仅占6.9%。
  但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10年,世界LNG需求将增长至4760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10%-12%。
  随着液化天然气份额逐渐增加,天然气市场的灵活性将得到提高,建立天然气卡塔尔的条件也将会逐步成熟。
  牛津能源研究所天然气主管约翰逊斯特恩(Jonathan Stern)在2006年一份研究报告中就警告说,在未来一二十年,不排除某种制订天然气价格组织出现的可能性。斯特恩认为,这样的机构最初将专注于LNG出口,而不是管道天然气,因为LNG有优越的灵活性和套利机会。


  中国影响
  
  毫无疑问,一旦天然气卡特尔建立,天然气的价格必将直涨。这一前景令天然气消费量正在飙升的中国感到担心。
  200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仅占全球消费量1.7%,不过当年增速高达20.8%,位居各国前列。根据中石油的数据,2006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490亿立方米,比上一年进一步增长26%;201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预计将达到1454亿立方米,中国三大石油企业2010年计划产量仅为1046亿立方米,缺口在400亿立方米左右。中石油预测,2015年缺口将扩大到500亿-600亿立方米。
  夏义善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GECF各国与中国政治关系还算友好,一旦“天然气OPEC”成立,中国只能力求将不利影响减低到最低限度,“价格可能还是要一视同仁”。
  进口只有两种选择——或者是管道天然气,或者是液化天然气——中国在这两方面都在寻找气源。俄罗斯、中亚和东南亚都是中国目前可能的陆上天然气来源。
  俄罗斯与中国早已达成协议,修建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向中国供气,合计输送量为每年600亿-800亿立方米。双方原计划在2011年开始供气,但是至今仍在为选线和天然气的价格进行谈判,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
  夏义善认为,这两条线路中,西线会争取在2011年能够通气,东线将稍晚。据悉,俄西部气源丰富,目前从西西伯利亚至中国新疆的西线管道已基本获得俄方认可,不过管道要通过两国的自然保护区,设计施工需先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双方正在研究。东线管道曾经完成将斯科沃洛斯诺天然气输往中国的可行性研究,设想中每年向中国输送200亿立方米,但是目前方案被俄罗斯搁置。俄罗斯提出将萨哈自治共和国或萨哈林的天然气供给中国,这两处气源基本有保障,没有自然保护区,施工相对容易,但是价格还没有谈定。
  2006年4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访华之际,中土签署了天然气管道建设和天然气购买合约。夏义善称,中国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规模为每年300亿-500亿立方米,计划2011年开始向中国供气。目前双方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土方态度相当积极。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2005年年底已经开通输油管道,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条不经第三国直接与市场相接的管道。在输油管道的基础上,目前中哈在探讨输气管道的可能性。夏义善透露说,哈方对输气管道要求相当迫切,中哈已经基本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建天然气管道。
  此外,作为土中管道的过境国,乌兹别克也希望利用管道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中国还在东南亚地区与缅甸、柬埔寨商讨修建天然气管道的可能性。
  不过,这些拟议中的管道天然气进展缓慢,相比之下,LNG的进口在中国当下更为热门。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与多个省市达成了投资建设LNG接收站的协议,但目前获得有关部门认可的只有八个。广东油气商会秘书长梁海珊称,按照这八个项目的建设规划计算,全部投产后中国LNG进口需求量为5470万吨/年。可是,由于国际LNG市场紧俏,目前这八个LNG接收站项目尚有半数未落实气源。
  2004年,北美市场LNG进口量从2002年的480万吨突增到1340万吨;而后,日本陆续进入LNG合同续签高峰期,使得LNG市场从2005年后就变成卖方市场,目前世界主要LNG生产线的订货合同已经排到2012年。于是,形势最不稳定的伊朗成了中国企业“无奈的选择”。
  2006年,中国石油与伊朗的帕斯LNG公司达成购买协议,每年进口400万吨LNG,为期25年到30年,不过双方至今没有宣布签署合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计划投资160亿美元,开发伊朗北帕尔斯天然气田和建设液化天然气输送设施;中石化集团亦在谋求从伊朗购买天然气和开发伊朗亚达瓦兰(Yadavaran)油田。
  目前,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还不是GECF成员,但在夏义善看来,将来“GECF俱乐部”还会扩大,中亚的天然气出产国也可能加入。
其他文献
近20年来华尔街最大的内幕交易案曝光    2001年的一天,在纽约中央车站地下的“生蚝吧”里,35岁的米切尔古登伯格(Mitchel Guttenberg)与好友埃瑞克富兰克林(Eric Franklin)促膝而谈。古登伯格欠富兰克林2.5万美元。不过,他想出了一个不花分毫就能还债的办法。  古登伯格供职于瑞银集团(UBS)证券研究部门,身兼执行主管和机构客户经理,还是UBS投资审议委员会成员。
期刊
如私有化成功,TOM在线从上市到退市只有短短三年    3月13日,TOM在线负责投资者关系的魏耀辉从北京飞到香港,为将在两天后举行的全年业绩发布会做准备。但3月15日,TOM在线公布了业绩,却临时取消了发布会,理由是公司正在私有化。  实际上,TOM在线早在3月2日已宣布可能私有化而停牌。3月9日,TOM集团和TOM在线即正式公告,提出以每股1.520港元的现金收购流通股。  TOM集团持有TO
期刊
依赖数千亿银行贷款支撑的高校扩招,正面临整体性危机    “随着大学规模急剧膨胀,高校负债额正在不断刷新!”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由此发起提案,建议“谨慎尝试将一部分公办大学卖给民间”,以解高校负债之困。  《财经》记者在“两会”会场发现,高校还贷危机也是各小组会上的重点话题,有关提案、建议达十余份。  中国高校负债总额到底有多少?目前尚缺乏权威统计。朱永新提供的
期刊
中国总理七年来首访日韩,在剧变中的东亚新关系中寻找睦邻的均衡点    4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开始四天的东北亚两大邻国之行。中国总理上次对韩国、日本的访问,时间都已相隔七年之久。此次选择中韩建交15周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时机访问韩日,对处于关键时刻的东北亚国家间关系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为何温家宝此行特别是访日之行受到众人瞩目的原因。    中韩:有差异,无分歧    温总理对韩国的
期刊
创新应成为中国新的经济模式的核心    中国正致力于实施其“十一五”规划。在我看来,“十一五”规划的基础是一个“新的经济模式”(New Economic Model),它不同于中国以往的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有模式。  为了把握这一新模式,我们必须理解旧模式的作用方式,它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新模式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出口导向的增长方式为什么过去如此重要,为什么现在可以转变到更好的方
期刊
碧桂园129亿港元募资规模,超过21倍市盈率,预示内地房地产板块将继续演绎已入高潮的“中国故事”    广东私营开发商碧桂园4月13日公布招股价格,最终以发行价格区间的上线5.38港元定价,募资近130亿港元,成为迄今全球公募规模第三大的房地产IPO项目。  这家总资产逾150亿元的房地产公司创办于1997年,主要创办人杨国强原系广东顺德建筑承包商,自称“做泥水出身”。十年创业,碧桂园如今拥有27
期刊
面对腾讯、百度等强劲对手,MySpace怎样在中国复制美国的成功    2007年4月12日,打开MySpace.cn的网页,只能看到一行“中国领先的Web2.0网站正在建设中”的字样。原计划3月推出的“MySpace中国版”(MySpace.cn),因担心网站不稳定,已计划延至5月推出。  作为目前全球最著名的社交网站,MySpace是Web2.0潮流的代表,全部内容来自用户创造。2005年,新
期刊
背景    3月28日,《新快报》一篇《麦当劳肯德基涉嫌在华违规用工 违反最低工资制》的文章,把洋快餐企业逼上了风口浪尖。  该文称,业内专家估计,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在中国的20万员工中,多达16万人为兼职,并指这些人员的时薪仅4元至5.30元,低于广东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7.50元。  3月29日,肯德基、必胜客所属百胜餐饮集团广东市场部经理崔焕铭回应此事,说“兼职工既不属于全日制用
期刊
要闻    中国证监会严控上市公司高管买卖股票  【本刊讯】中国证监会4月5日发布《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下称《规则》),对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和买卖本公司股票作出明确规定,以遏制部分上市公司高管等违规买卖股票、牟取不当利益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秩序。   《规则》首次明确了公司高管可抛售股票数量的计算基数,即以上年末董事、监事和高管所持有本
期刊
探讨中国的问题——包括经济问题,最不可忽视的,就是那些在具体社会中使课本上的教条得以成立或失效的前提和实施条件    在自由市场条件下,如果政府实施“最低工资”法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会引用芝加哥学派的看法:失业率与最低工资水平(及其实施强度)之间,很可能保持显著的正比关系。  类似地,实施“房租上限”规定,很可能导致更多租客流离失所。一般而言,实施任何形式的“价格上限”规定,可能导致短缺和排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