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生于春秋末年,壮年于列国周游求志,晚年归鲁著书授学,在卫生医疗条件较差的春秋战国年代,得享高寿,这与其著学之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哲学和“里仁为美,择不处仁”起居哲学以及“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人生哲学息息相关。
关键词:孔子;《论语》;饮食;起居;旅行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出生于春秋末年,周游于列国求志,晚年归鲁著书授学,在春秋战国年代卫生医疗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得享73岁高龄,与其良好的饮食起居人生哲学息息相关。
一、孔子与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处世做人等多方面。其中论及饮食23章,可以说孔子对饮食之道有深刻的观察力和细腻的鉴赏力。
(一)孔子讲究食。孔子是“不时不食”的倡导者,他主张调合饮食要合乎时序,不得悖而为之。他提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食不语、寝不言”、“不多食”、“食无求饱”、“唯酒无量、不及乱”“虽疏食菜羹”等养生主张。他把人们的饮食同天地自然联系起来分析,这是孔子辩证法思想在饮食问题上的具体反映,在“不时不食”的原则下,孔子认为应谨合五味。《礼记内则》中记载:“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中国菜肴受儒家思想影响,赋予了中国烹饪以调和适中、大味必淡的崇高境界,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体现了儒家的根本思想——中庸之道。
(二)饮食讲究礼。孔子一生推行周礼,崇尚礼法,在饮食方面也要服从“礼”的要求。“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论语.乡党篇第18章》],孔子对君主赐给的食物,一定要摆正座位先尝。对君主赐给的生肉,孔子一定煮熟了先供奉祖宗。君主赐给的活动物,孔子一定把它饲养起来。侍奉国君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时,孔子自己一定要先尝一尝,让国君放心吃。真是诚惶诚恐,毕恭毕敬。“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论语.乡党篇第24章》],参加盛大宴会,必定很庄重地站起来表示恭敬。
(三)饮食为大道。“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拿十条肉干献礼,就可以作为孔子的弟子了。可见,孔子是十分重视肉的,不过后来却因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则证明孔子在音乐方面的爱好胜过美食,这正是孔子伟大的地方。孔子三岁丧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生活贫困。正如孔子自己所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因此孔子幼时的饮食观点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这也是孔子后来“贫而乐,富而为礼”主张的思想基础。
二、孔子与起居——“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孔子起居慎养,既讲究居出内外环境的和谐与条理,又提倡安于居处不可追求奢华装饰,应随居而安。既注意起居对机体的影响,又重视起居心态对健康的作用。在劳逸方面,既反对过度劳累,有反对好逸恶劳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提倡劳逸适度。
(一)居无求安。孔子强调君子当“居无求安”,称赞卫公子荆,善居室,不刻意奢华之举。(《论语子路》)是以其弟子“……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二)与善人居。对于居处环境,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又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说苑集言》)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孟母教子不顾财伤而数移其家,以择善邻,也在乎修心。
(三)“寝不言”。《论语乡党》之“寝不言”,强调眠前不宜谈笑。此外,孔子还要求“必有寝衣(睡衣)”。(《论语乡党》)孔子指出:“寝不尸,居不容”(《论语乡党》)。人有生物钟,昼起夜眠是为常。孔子认为睡眠应有节制并按时而眠。
三、孔子与旅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性喜出游,遍览名胜,游学四方,普教众生。在游历中孔子既增长了见闻,丰富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磨砺了意志,同时也使自己宣教布道于天下,为创“六艺”之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周游列国。其在于鲁,常观猎、游舞雩,游览讲学于洙泗之滨。居陈时,游览宛丘。虽然当时交通极为不便,但也曾多次离开家乡,两度赴齐,至周考查礼、乐,知天命之年周游列国。据史料记载,最重大的几次出游是:公元前518年,34岁的孔子驾车赴宋洛邑[今河南洛阳]广交贤友,观光游览;公元前517年,35岁的孔子从周考察后再度赴齐国[今山东临淄]参观访贤,亲身观赏古乐舞《韶》乐,陶醉其中而“三月不知肉味”。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是在公元前497年,55岁的老夫子率弟子十余人,周游于卫、宋、陈等中原诸侯国,长达14年之久。
(二)三人行必有吾师。孔子周游列国,游学四方,遍访名人,曾求教于老聃,访乐于苌弘,习琴于师襄,并悟出“三人行必有吾师”,广泛接触民间三教九流,收益巨大。看到名山大川雄起威严,葱葱绿林,碧水蓝天,使人心胸开阔,私欲尽释,冤气全消,从而激发人的向上情绪,提高人的精神修养。
(三)寓教于游。“寓教于游”是孔老夫子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孔子常携弟子们边游览边讲学,洙泗水滨,鲁国大地,到处留下了他们“游讲”的足迹。其周游列国,宣教仁道,倡导礼制,发表和平演说,以“天下为公”,求世界大同。即向弟子授业,又向社会布道,甚至在被监视、拘留、绝粮的恶劣环境中,仍能谈笑自若,“诲人不倦”。
关键词:孔子;《论语》;饮食;起居;旅行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出生于春秋末年,周游于列国求志,晚年归鲁著书授学,在春秋战国年代卫生医疗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得享73岁高龄,与其良好的饮食起居人生哲学息息相关。
一、孔子与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处世做人等多方面。其中论及饮食23章,可以说孔子对饮食之道有深刻的观察力和细腻的鉴赏力。
(一)孔子讲究食。孔子是“不时不食”的倡导者,他主张调合饮食要合乎时序,不得悖而为之。他提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食不语、寝不言”、“不多食”、“食无求饱”、“唯酒无量、不及乱”“虽疏食菜羹”等养生主张。他把人们的饮食同天地自然联系起来分析,这是孔子辩证法思想在饮食问题上的具体反映,在“不时不食”的原则下,孔子认为应谨合五味。《礼记内则》中记载:“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中国菜肴受儒家思想影响,赋予了中国烹饪以调和适中、大味必淡的崇高境界,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体现了儒家的根本思想——中庸之道。
(二)饮食讲究礼。孔子一生推行周礼,崇尚礼法,在饮食方面也要服从“礼”的要求。“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论语.乡党篇第18章》],孔子对君主赐给的食物,一定要摆正座位先尝。对君主赐给的生肉,孔子一定煮熟了先供奉祖宗。君主赐给的活动物,孔子一定把它饲养起来。侍奉国君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时,孔子自己一定要先尝一尝,让国君放心吃。真是诚惶诚恐,毕恭毕敬。“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论语.乡党篇第24章》],参加盛大宴会,必定很庄重地站起来表示恭敬。
(三)饮食为大道。“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拿十条肉干献礼,就可以作为孔子的弟子了。可见,孔子是十分重视肉的,不过后来却因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则证明孔子在音乐方面的爱好胜过美食,这正是孔子伟大的地方。孔子三岁丧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生活贫困。正如孔子自己所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因此孔子幼时的饮食观点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这也是孔子后来“贫而乐,富而为礼”主张的思想基础。
二、孔子与起居——“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孔子起居慎养,既讲究居出内外环境的和谐与条理,又提倡安于居处不可追求奢华装饰,应随居而安。既注意起居对机体的影响,又重视起居心态对健康的作用。在劳逸方面,既反对过度劳累,有反对好逸恶劳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提倡劳逸适度。
(一)居无求安。孔子强调君子当“居无求安”,称赞卫公子荆,善居室,不刻意奢华之举。(《论语子路》)是以其弟子“……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二)与善人居。对于居处环境,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又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说苑集言》)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孟母教子不顾财伤而数移其家,以择善邻,也在乎修心。
(三)“寝不言”。《论语乡党》之“寝不言”,强调眠前不宜谈笑。此外,孔子还要求“必有寝衣(睡衣)”。(《论语乡党》)孔子指出:“寝不尸,居不容”(《论语乡党》)。人有生物钟,昼起夜眠是为常。孔子认为睡眠应有节制并按时而眠。
三、孔子与旅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性喜出游,遍览名胜,游学四方,普教众生。在游历中孔子既增长了见闻,丰富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磨砺了意志,同时也使自己宣教布道于天下,为创“六艺”之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周游列国。其在于鲁,常观猎、游舞雩,游览讲学于洙泗之滨。居陈时,游览宛丘。虽然当时交通极为不便,但也曾多次离开家乡,两度赴齐,至周考查礼、乐,知天命之年周游列国。据史料记载,最重大的几次出游是:公元前518年,34岁的孔子驾车赴宋洛邑[今河南洛阳]广交贤友,观光游览;公元前517年,35岁的孔子从周考察后再度赴齐国[今山东临淄]参观访贤,亲身观赏古乐舞《韶》乐,陶醉其中而“三月不知肉味”。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是在公元前497年,55岁的老夫子率弟子十余人,周游于卫、宋、陈等中原诸侯国,长达14年之久。
(二)三人行必有吾师。孔子周游列国,游学四方,遍访名人,曾求教于老聃,访乐于苌弘,习琴于师襄,并悟出“三人行必有吾师”,广泛接触民间三教九流,收益巨大。看到名山大川雄起威严,葱葱绿林,碧水蓝天,使人心胸开阔,私欲尽释,冤气全消,从而激发人的向上情绪,提高人的精神修养。
(三)寓教于游。“寓教于游”是孔老夫子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孔子常携弟子们边游览边讲学,洙泗水滨,鲁国大地,到处留下了他们“游讲”的足迹。其周游列国,宣教仁道,倡导礼制,发表和平演说,以“天下为公”,求世界大同。即向弟子授业,又向社会布道,甚至在被监视、拘留、绝粮的恶劣环境中,仍能谈笑自若,“诲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