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规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精神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针对成本会计这门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如何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谈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1 任务驱动法含义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置课程、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工作任务、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它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按照工作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组织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要求授课教师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若干个工作任务之中。由此可见,任务的设计、编写非常重要,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识体系的有效衔接,还要将本门课程的综合性、可操作性渗透其他相关学科,展示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2 任务设计原则
“成本会计”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前修课程有“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后续课程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如何在任务设计过程中实现“温故而知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接受任务、勇于探索任务、善于总结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遵偱以下原则:
2.1任务要科学、合理,具有实践性
“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中的核心和关键,科学合理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障。为此,我们每一堂课都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任务,使学生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下协同完成任务。如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包括从材料采购——材料入库——生产领料——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完工入库——产品销售——成本报告与分析等过程,整个过程涉及不同的工作岗位和经济业务。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也本着分岗分组的原则,将理论内容进行拆分细划成若干生产任务,几个学生分为一组(5人左右),分别承担会计主管、出纳、制单会计、往来结算员、财产物资核算员、成本核算员等职责,并适时进行岗位轮换,达到掌握每个岗位的基本技能,并对整个产品生产过程有完整的认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2任务要吸引学生,具有创新性
在进行合理的任务划分和岗位分配后,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任务,将教学任务由浅及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让所有的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有所收获,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系统性、递进性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连贯性。布置的任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巩固已学过的内容,又探索新知识。如:在任务设计中,我们首先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个单项要素进行分组练习独立操作,具体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废品损失等,然后再对产品成本的几种主要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进行综合实训。同学们具体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进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2.3任务要分层次,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基础的不同,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具体任务中展示自己,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从而一步步的提高。如在成本核算的初期阶段所涉及的材料采购、生产要素分配等属于单项任务,各组成员只要按步骤操作均可独立完成,而到后期,产品成本核算的几中主要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核算属综合性任务,要求各组成员必需协同完成。为更好地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布置任务的时候最好能分为基础任务和提高任务两类,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做好提高任务,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
2.4任务要上下衔接,前后一致,具有完整性
成本会计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核算量大,涉及面广。因此,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的任务和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同时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让它们之间形成子任务和母任务的关系,子任务服务于母任务,这样才能保证很好的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如在直接人工要素分配环节,不但要将财务会计中有关职工薪酬的构成、职工薪酬的计算在布置任务前进行回顾复习,还要介绍工资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以及相关的账务处理和账簿登记,使同学们通过本次任务的操作对整个工资的核算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减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茫然。
3 任务具体实施
根据任务设计合理组织课堂,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实施课堂教学,分五个步骤:
3.1任务的提出
教师设计的工作任务应具體明确、切实可行,具有实践性。千万不能泛泛而谈、含糊不清,应把每项任务落到具体的点上,让学生在接到任务后能清楚的找到可操作点。有的老师在设计任务时,认为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不然,任务应有它的可行性,操作性,且有大有小,有的任务可能只有一步,而有的任务可能要结合前面已经完成的任务并为下一项任务做铺垫,所以应避免流于形式,走传统教学的老路。
3.2教师引导
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同样的教学任务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请同学们实地操作前应进行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
由于教师在任务设计中已经考虑过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所以上课操作前应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分析,提供“暗箱”式的思路,给予适当的引导。因为学生在没有课前准备的情况下遇到任务往往有一个时间差,对任务的理解也有一个过程,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完成任务而少走弯路,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但应以“暗箱”式给出,尽可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创造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3.3学研结合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引导学生学、练、研相结合。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为每小组配备必需的实训设备和实训资料,实训设备包括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和计算机会计模拟实训室两种。
3.3.1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
(1)办公桌椅
会计模拟实训室内办公桌椅要求按组摆放,其布局与实际企业会计部门基本相似。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主要包括指导教师用计算机和投影仪。
(3)印章
按企业实际配备,每小组一套。
(4)会计办公用品
按企业实际配备,每小组一套。
有条件的可以每组配备计算机一台,便于教师个别指导。
3.3.2计算机会计模拟实训室
计算机会计模拟实训室每小组需按人数配备计算机并且组成局域网络,安装财务软件。
3.3.3实训资料
包括案例、凭证、账表以及各种模拟票券等资料。
4 检验与评价
无论是单项任务还是综合任务,在最终完成后都要进行小组自评、各组互评与教师总评。将每一次的评价结果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量化,也可采用过程考核(占40%)与结果考核(占60%)的方法,将各组量化后的分值做为期末考评的依据。
4.1过程考核
采用绩效考核方法对每个学生分学习情境按绩效指标进行评分。每人一套绩效考核表,首先组内成员对每个人进行评分,计算出每人的平均分,作为小组考核成绩,然后再由教师按绩效指标进行评分,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依据。绩效考核表如表1。
4.2結果考核
(1)会计档案
实训结束后要求每个小组提交全部实训资料,包括会计凭证、账簿和分析报告等。评分标准为: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占5%; 经济业务处理、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占10%;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占10%;会计档案整理装订占5%。
(2)小组汇报(占20%)
小组汇报实际上是各个实训小组对本小组实训情况及成果进行总结、汇报和展示。小组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训过程、工作任务、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工作步骤、工作成果、收获与经验教训等。
(3)实训报告(占10%)
实训报告包括实训任务描述、主要任务、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实训记录、个人总结等。实训结束后每名学生必须及时提交。
5 扩展和细化
任务的完成不等于学习的结束,对于学生来说,求知欲的强弱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任务的设计是有弹性的,那么完成的好坏也是有差距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度不同,在教学过程结束前对任务进行扩展和细化,即对完成得好的学生应提出扩展的意见,对有难度的学生应给出细化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实现自主高效学习。
总之,成本会计学科要想有效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全面系统地设计教学任务并为任务的实施提供必要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潍坊学院学报》2013年3期
[2]任务驱动法的理论与策略研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年12期
[3]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改革探索.《当代职业教育》2013年2期
【作者简介】
孙颖,1973.04,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高级会计师、教授。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规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精神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针对成本会计这门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如何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谈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1 任务驱动法含义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置课程、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工作任务、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它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按照工作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组织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要求授课教师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若干个工作任务之中。由此可见,任务的设计、编写非常重要,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识体系的有效衔接,还要将本门课程的综合性、可操作性渗透其他相关学科,展示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2 任务设计原则
“成本会计”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前修课程有“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后续课程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如何在任务设计过程中实现“温故而知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接受任务、勇于探索任务、善于总结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遵偱以下原则:
2.1任务要科学、合理,具有实践性
“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中的核心和关键,科学合理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障。为此,我们每一堂课都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任务,使学生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下协同完成任务。如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包括从材料采购——材料入库——生产领料——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完工入库——产品销售——成本报告与分析等过程,整个过程涉及不同的工作岗位和经济业务。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也本着分岗分组的原则,将理论内容进行拆分细划成若干生产任务,几个学生分为一组(5人左右),分别承担会计主管、出纳、制单会计、往来结算员、财产物资核算员、成本核算员等职责,并适时进行岗位轮换,达到掌握每个岗位的基本技能,并对整个产品生产过程有完整的认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2任务要吸引学生,具有创新性
在进行合理的任务划分和岗位分配后,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任务,将教学任务由浅及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让所有的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有所收获,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系统性、递进性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连贯性。布置的任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巩固已学过的内容,又探索新知识。如:在任务设计中,我们首先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个单项要素进行分组练习独立操作,具体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废品损失等,然后再对产品成本的几种主要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进行综合实训。同学们具体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进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2.3任务要分层次,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基础的不同,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具体任务中展示自己,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从而一步步的提高。如在成本核算的初期阶段所涉及的材料采购、生产要素分配等属于单项任务,各组成员只要按步骤操作均可独立完成,而到后期,产品成本核算的几中主要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核算属综合性任务,要求各组成员必需协同完成。为更好地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布置任务的时候最好能分为基础任务和提高任务两类,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做好提高任务,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
2.4任务要上下衔接,前后一致,具有完整性
成本会计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核算量大,涉及面广。因此,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的任务和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同时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让它们之间形成子任务和母任务的关系,子任务服务于母任务,这样才能保证很好的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如在直接人工要素分配环节,不但要将财务会计中有关职工薪酬的构成、职工薪酬的计算在布置任务前进行回顾复习,还要介绍工资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以及相关的账务处理和账簿登记,使同学们通过本次任务的操作对整个工资的核算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减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茫然。
3 任务具体实施
根据任务设计合理组织课堂,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实施课堂教学,分五个步骤:
3.1任务的提出
教师设计的工作任务应具體明确、切实可行,具有实践性。千万不能泛泛而谈、含糊不清,应把每项任务落到具体的点上,让学生在接到任务后能清楚的找到可操作点。有的老师在设计任务时,认为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不然,任务应有它的可行性,操作性,且有大有小,有的任务可能只有一步,而有的任务可能要结合前面已经完成的任务并为下一项任务做铺垫,所以应避免流于形式,走传统教学的老路。
3.2教师引导
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同样的教学任务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请同学们实地操作前应进行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
由于教师在任务设计中已经考虑过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所以上课操作前应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分析,提供“暗箱”式的思路,给予适当的引导。因为学生在没有课前准备的情况下遇到任务往往有一个时间差,对任务的理解也有一个过程,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完成任务而少走弯路,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但应以“暗箱”式给出,尽可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创造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3.3学研结合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引导学生学、练、研相结合。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为每小组配备必需的实训设备和实训资料,实训设备包括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和计算机会计模拟实训室两种。
3.3.1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
(1)办公桌椅
会计模拟实训室内办公桌椅要求按组摆放,其布局与实际企业会计部门基本相似。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主要包括指导教师用计算机和投影仪。
(3)印章
按企业实际配备,每小组一套。
(4)会计办公用品
按企业实际配备,每小组一套。
有条件的可以每组配备计算机一台,便于教师个别指导。
3.3.2计算机会计模拟实训室
计算机会计模拟实训室每小组需按人数配备计算机并且组成局域网络,安装财务软件。
3.3.3实训资料
包括案例、凭证、账表以及各种模拟票券等资料。
4 检验与评价
无论是单项任务还是综合任务,在最终完成后都要进行小组自评、各组互评与教师总评。将每一次的评价结果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量化,也可采用过程考核(占40%)与结果考核(占60%)的方法,将各组量化后的分值做为期末考评的依据。
4.1过程考核
采用绩效考核方法对每个学生分学习情境按绩效指标进行评分。每人一套绩效考核表,首先组内成员对每个人进行评分,计算出每人的平均分,作为小组考核成绩,然后再由教师按绩效指标进行评分,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依据。绩效考核表如表1。
4.2結果考核
(1)会计档案
实训结束后要求每个小组提交全部实训资料,包括会计凭证、账簿和分析报告等。评分标准为: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占5%; 经济业务处理、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占10%;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占10%;会计档案整理装订占5%。
(2)小组汇报(占20%)
小组汇报实际上是各个实训小组对本小组实训情况及成果进行总结、汇报和展示。小组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训过程、工作任务、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工作步骤、工作成果、收获与经验教训等。
(3)实训报告(占10%)
实训报告包括实训任务描述、主要任务、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实训记录、个人总结等。实训结束后每名学生必须及时提交。
5 扩展和细化
任务的完成不等于学习的结束,对于学生来说,求知欲的强弱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任务的设计是有弹性的,那么完成的好坏也是有差距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度不同,在教学过程结束前对任务进行扩展和细化,即对完成得好的学生应提出扩展的意见,对有难度的学生应给出细化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实现自主高效学习。
总之,成本会计学科要想有效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全面系统地设计教学任务并为任务的实施提供必要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潍坊学院学报》2013年3期
[2]任务驱动法的理论与策略研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年12期
[3]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改革探索.《当代职业教育》2013年2期
【作者简介】
孙颖,1973.04,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高级会计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