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学生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从边改错边反思、边评价边反思、边总结边反思三个环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能力,使学生克服思维的弊端,促进他们数学思考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反思能力 培养 发展 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71
反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思维活动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是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思维的深广度、灵活性,打破思维中的瓶颈,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设法加强对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边改错边反思,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错误,这是正常现象。教师应如何正确面对呢?部分教师怕学生再犯错,就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让他们订正。这样的订正,收效微乎其微,因为学生没有反思自己出错的原因,对错误没有一个数学思考的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了教师的答案。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一边修改,一边反思之前的思考或解题过程,让学生在重新审思中发展思维。
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后,我出示一道题“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5,余数是17。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题目一出示,学生便嚷嚷道:“这太简单了!商是5,余数是17。”几乎没有学生提出异议,只有几个学生紧锁眉头。按照过去的教法,我会直接告诉学生:“在商不变的规律中,仅仅指出了商不变,没有说余数不变。”然后在黑板上验证。如此,改正的只是形式,学生只会简单地模仿教师的方法,根本不懂为什么错,也理不清错在何处。为此,我改变教学方法,让那几个紧锁眉头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全体学生先独立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再组织小组讨论、辩解、验证,最终使学生明确错误原因。
实践证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犯错”时,教师千万不能简单粗暴地去评定对错,而应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先观察、分析、反思自己的思维和解题过程,寻找错因,从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二、边讲评边反思,优化学生的思维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学生往往只关注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而忽略了教师对其他学生的评价,也不注意同学之间的互评,这样就达不到思维优化的目的。在评价其他学生或学生互评时,教师应引导他们进行反思,使他们在评价中理解和掌握与自己数学思考有异的内容,促使他们拿自己的方法与他人的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实现思维优化。
如,在教学“4辆卡车共运480箱苹果。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卡车,一共可以运苹果多少箱?”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自己完成。结果学得出480÷4×2 480、480÷4×(4 2)、480 480÷(4÷2)等列式。我引导学生对这三种解答方法进行评价,学生认为前面两种解法是正确的,第一种解法先求一辆卡车运的箱数,再求新增加的2辆卡车运的箱数,最后求一共运的箱数;第二种解法先求一辆卡车运的箱数,再求一共有几辆卡车,最后求一共运的箱数。对于第三种解法,很多学生不理解,我请给出这种解法的学生来讲讲他的想法。学生很快理解了4辆卡车运的是2辆的2倍。这样,就让学生在互评中领悟了第三种解法,从而优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边总结边反思,帮助学生整理思维
课尾总结是每节课不可缺少的环节,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课尾总结,是对整节课的整理与回顾,能帮助学生构建知网,回顾本课的重难点,强化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促进他们的能力提升。但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个环节,在总结时常常用几句简单的话就概括了这堂课的内容,忽视了学生主动的思维参与,学生成了听众。教师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他们一定会认真反思与回顾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有效地整理自己的思维。因此,在课尾总结环节,教师一定要多让学生自己说,多提问:“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些知识比较重要,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认为要掌握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该做到什么?”这样,就在无形中促使学生自觉地整理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思路。
总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反思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到学习活动的每个环节中,让学生学会反思、运用反思。唯有如此,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发展。
(责编 李琪琦)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反思能力 培养 发展 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71
反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思维活动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是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思维的深广度、灵活性,打破思维中的瓶颈,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设法加强对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边改错边反思,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错误,这是正常现象。教师应如何正确面对呢?部分教师怕学生再犯错,就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让他们订正。这样的订正,收效微乎其微,因为学生没有反思自己出错的原因,对错误没有一个数学思考的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了教师的答案。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一边修改,一边反思之前的思考或解题过程,让学生在重新审思中发展思维。
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后,我出示一道题“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5,余数是17。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题目一出示,学生便嚷嚷道:“这太简单了!商是5,余数是17。”几乎没有学生提出异议,只有几个学生紧锁眉头。按照过去的教法,我会直接告诉学生:“在商不变的规律中,仅仅指出了商不变,没有说余数不变。”然后在黑板上验证。如此,改正的只是形式,学生只会简单地模仿教师的方法,根本不懂为什么错,也理不清错在何处。为此,我改变教学方法,让那几个紧锁眉头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全体学生先独立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再组织小组讨论、辩解、验证,最终使学生明确错误原因。
实践证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犯错”时,教师千万不能简单粗暴地去评定对错,而应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先观察、分析、反思自己的思维和解题过程,寻找错因,从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二、边讲评边反思,优化学生的思维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学生往往只关注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而忽略了教师对其他学生的评价,也不注意同学之间的互评,这样就达不到思维优化的目的。在评价其他学生或学生互评时,教师应引导他们进行反思,使他们在评价中理解和掌握与自己数学思考有异的内容,促使他们拿自己的方法与他人的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实现思维优化。
如,在教学“4辆卡车共运480箱苹果。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卡车,一共可以运苹果多少箱?”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自己完成。结果学得出480÷4×2 480、480÷4×(4 2)、480 480÷(4÷2)等列式。我引导学生对这三种解答方法进行评价,学生认为前面两种解法是正确的,第一种解法先求一辆卡车运的箱数,再求新增加的2辆卡车运的箱数,最后求一共运的箱数;第二种解法先求一辆卡车运的箱数,再求一共有几辆卡车,最后求一共运的箱数。对于第三种解法,很多学生不理解,我请给出这种解法的学生来讲讲他的想法。学生很快理解了4辆卡车运的是2辆的2倍。这样,就让学生在互评中领悟了第三种解法,从而优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边总结边反思,帮助学生整理思维
课尾总结是每节课不可缺少的环节,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课尾总结,是对整节课的整理与回顾,能帮助学生构建知网,回顾本课的重难点,强化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促进他们的能力提升。但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个环节,在总结时常常用几句简单的话就概括了这堂课的内容,忽视了学生主动的思维参与,学生成了听众。教师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他们一定会认真反思与回顾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有效地整理自己的思维。因此,在课尾总结环节,教师一定要多让学生自己说,多提问:“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些知识比较重要,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认为要掌握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该做到什么?”这样,就在无形中促使学生自觉地整理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思路。
总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反思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到学习活动的每个环节中,让学生学会反思、运用反思。唯有如此,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发展。
(责编 李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