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是童蒙养正的根基,古诗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孕育人文情怀的重要途径,它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如何让“新时期”的古诗课堂再次成为唤醒师生智慧的生命磁场呢?哲学范畴中的“视域融合”对我们调和古诗教学观念,开启了新的视角。
一、从“视角新颖”到“视域融合”,追溯古诗教学的本真意义
古诗,作为文学的一种载体,常上常新的新思潮固然令人喜悦,但若只是新瓶装旧酒的包装形式,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所以除了新颖的“视角”,我们还应有高度的“视野”、广度的“视域”。
1.“视域融合”的内涵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首先提出“视域融合”的概念,把看视的区域定位为“视域”,其中,涵盖了从某一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这其中的灵动与调性与字短情长的古诗文有着相契合的磁场。以“视域融合”的哲学视角来探寻小学古诗教学变革,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路径。古诗教学活动中的“视域融合”,主要指儿童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儿童视域与教师视域的融合;儿童、文本、教师三者视域的融合。
2.“视域融合”的教学意义
基于“视域融合”理论重构小学古诗课堂,有其特定的教学追求和教学取向,通过对古诗这一特殊文体的不断格物致知,尊重儿童的生长节律,有助于实现小学古诗文课堂活性与张力的复苏。
(1)实现了精细分析与整体关照的统一。在达伽马看来,理解不光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更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的“视域融合”。即学生在阅读中既要领略文本的价值所在,又能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维护本文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体验的平衡者、引导者。而古诗艺术往往带给人笼统、模糊之感,教师常会给学生一些定向词作为评价,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古诗的阅读和鉴赏的确需要建构整体的审美,但也需要以具体分析作为支撑。“视域融合”教学范式下的细读慢品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古诗内涵,深层次地进入艺术的殿堂。
(2)实现了塑造核心素养与构建生长性课堂的统一。儿童是生长的,教育也是生长的,“视域融合”视角下,古诗文不再是冷冰冰的、沉默的存在物,而是一个会言语、有情绪的主体,儿童与文本两者间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相互感动,在不断地顺应、转化、创新中,所希冀的“对话关系”自然架构。传统古诗教学方法是教师单向传授字面意思,教师是知识的被动灌输者,学生间和师生间是非人性化的关系。“视域融合”下形成的是一种“兴趣—能力—积累”三者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塑造人文底蕴的目标。
(3)实现了教师角色重塑和文本意蕴延展的统一。古诗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养,更有赖于自身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视域融合”教学视角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扎实的微观分析能力,而这些都建立在教师自身对文本反复、细致、透彻,甚至超越的解读上。
二、“视域融合”:创生小学古诗“类教学”视野的实践策略
古诗作为特殊题材的艺术个体,它的文本具有语言凝练、情感迂回、意蕴悠远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上选编的诗歌按内容区分,主要有山水田园诗、送别诗、怀古诗、咏物诗等。无论哪一类型,都是以品味语言为载体,在思维对话中实现“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共生。
1.言意相融——让小学古诗教学走向精致
文本,是儿童学习的“跳板”,是向读者开放的意义结构。而古诗作为一种有意象、有节奏的承载,犹如蜿蜒而下的长河,年代越久,距离源头越远,那下河的流域也更加宽广,古诗的意蕴就在读者的不断理解、阐释中得以传承和丰盈。
(1)介入:“设问类”中交互融合。文本是一个具象的话语系统,是一串拥有潜在意蕴的形态符号。期待读者的视域与文本的视域呈现出相互融合、交流、对话的状态,设问则成为介入对话的媒介。这种介入是镜花水月般的自然交融,它并非作者与文本单行地向读者灌输意向的过程,而是相互沟通与动态建构的过程。
(2)统整:“追问类”中升华对话意义。“谁想寻求理解,谁就必须反过来追问我说话背后的东西”伽达默尔告诉我们,文本在对读者开放、接纳的过程中,也需要彼此在追问中使对话深入下去。追问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结合时代现状所提出的,是具有提升思维、提升认知、提升发展的空间的。古诗教学时的追问,意味着学生与文本实现第二阶段的融合。
以《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为例。在明诗意环节,一问:你认为一家五口谁最幸福?二追问:大儿子在炎炎烈日下耕作,二儿子编鸡笼,手都磨出茧,他们难道就不幸福了吗?相继补充创作背景,三度追问:面对此情此景,辛弃疾憧憬的幸福是什么?最后四度追问:能用一句话说说,现在你认为什么是幸福?这样的追问设计,让学生分别体会了老有所依是幸福,无忧无虑是幸福,为家辛劳、尽孝也是种幸福,对于幸福的解读更加多元化、深层次,尊重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2.悦纳融合——让小学古诗教学走向母语亲近
(1)关注学生的读者意识。从写作教学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倡导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古诗教学也需要真实地回归“读者意识”,不是教师意识,亦不是考试意识,而是儿童在教学中的话语地位。正确引导和整理学生的读者意识,是实现“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首要,是引导学生亲近母语的敲门砖。
(2)以诵带入,言之心声。古诗,是有着演唱功用的特殊文本。反复吟诵,能提升朗诵技巧,并有助于审美水平的提升。而随着“经典咏流传”这一节目的火爆热播,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古诗这一艺术瑰宝的吟唱魅力,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浪漫而热烈,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豪迈而激昂,学生在“嘈嘈切切错杂弹”的自由诵读中,口中诵的是美,吟的是情。
(3)角色扮演类,让无字之处皆成妙境。“视域融合”视角下,根据古诗类型,如送别诗等,都可以采取这样“独幕剧”的形式进行演绎。还可以配上契合的音乐背景,学生自由表演,最后由学生自己评价。通过角色扮演,发挥儿童的思维广度,从这里去看最初的风景,激发对自己母语的热爱。
3.利用学生的期待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再读者,其视域与本文的视域在共阅读中时而分歧、时而融合,相互启发中不断碰撞发展。而这一过程,读者的期待视域也会实现同化、顺应的过程,即打破已有的平衡,在思辨中动态生成,构建新的平衡,形成新的视域。从心理特征上来看,儿童与成年人无论是审美能力,还是审美情趣都存在冲突,通俗地讲——兴趣点不同。这体现在,面对同一文本,教师和学生的期待视野就会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比如这堂课例中“为什么直到李白要走了才来送别呢?”如果我们没有孙老师的火眼金睛,就忽略了这个急需解决的盲点。
古诗教学,引领儿童徜徉千年前的声浪,感受历史长河间穿行的咏叹调,关乎文化自信和民族振兴。基于儿童“视域融合”以“类”的角度聚焦问题,以生为本,跳出以往古诗教学的固有框架,有助于建立灵动与调性相结合的古诗教学磁场。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一、从“视角新颖”到“视域融合”,追溯古诗教学的本真意义
古诗,作为文学的一种载体,常上常新的新思潮固然令人喜悦,但若只是新瓶装旧酒的包装形式,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所以除了新颖的“视角”,我们还应有高度的“视野”、广度的“视域”。
1.“视域融合”的内涵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首先提出“视域融合”的概念,把看视的区域定位为“视域”,其中,涵盖了从某一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这其中的灵动与调性与字短情长的古诗文有着相契合的磁场。以“视域融合”的哲学视角来探寻小学古诗教学变革,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路径。古诗教学活动中的“视域融合”,主要指儿童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儿童视域与教师视域的融合;儿童、文本、教师三者视域的融合。
2.“视域融合”的教学意义
基于“视域融合”理论重构小学古诗课堂,有其特定的教学追求和教学取向,通过对古诗这一特殊文体的不断格物致知,尊重儿童的生长节律,有助于实现小学古诗文课堂活性与张力的复苏。
(1)实现了精细分析与整体关照的统一。在达伽马看来,理解不光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更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的“视域融合”。即学生在阅读中既要领略文本的价值所在,又能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维护本文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体验的平衡者、引导者。而古诗艺术往往带给人笼统、模糊之感,教师常会给学生一些定向词作为评价,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古诗的阅读和鉴赏的确需要建构整体的审美,但也需要以具体分析作为支撑。“视域融合”教学范式下的细读慢品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古诗内涵,深层次地进入艺术的殿堂。
(2)实现了塑造核心素养与构建生长性课堂的统一。儿童是生长的,教育也是生长的,“视域融合”视角下,古诗文不再是冷冰冰的、沉默的存在物,而是一个会言语、有情绪的主体,儿童与文本两者间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相互感动,在不断地顺应、转化、创新中,所希冀的“对话关系”自然架构。传统古诗教学方法是教师单向传授字面意思,教师是知识的被动灌输者,学生间和师生间是非人性化的关系。“视域融合”下形成的是一种“兴趣—能力—积累”三者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塑造人文底蕴的目标。
(3)实现了教师角色重塑和文本意蕴延展的统一。古诗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养,更有赖于自身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视域融合”教学视角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扎实的微观分析能力,而这些都建立在教师自身对文本反复、细致、透彻,甚至超越的解读上。
二、“视域融合”:创生小学古诗“类教学”视野的实践策略
古诗作为特殊题材的艺术个体,它的文本具有语言凝练、情感迂回、意蕴悠远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上选编的诗歌按内容区分,主要有山水田园诗、送别诗、怀古诗、咏物诗等。无论哪一类型,都是以品味语言为载体,在思维对话中实现“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共生。
1.言意相融——让小学古诗教学走向精致
文本,是儿童学习的“跳板”,是向读者开放的意义结构。而古诗作为一种有意象、有节奏的承载,犹如蜿蜒而下的长河,年代越久,距离源头越远,那下河的流域也更加宽广,古诗的意蕴就在读者的不断理解、阐释中得以传承和丰盈。
(1)介入:“设问类”中交互融合。文本是一个具象的话语系统,是一串拥有潜在意蕴的形态符号。期待读者的视域与文本的视域呈现出相互融合、交流、对话的状态,设问则成为介入对话的媒介。这种介入是镜花水月般的自然交融,它并非作者与文本单行地向读者灌输意向的过程,而是相互沟通与动态建构的过程。
(2)统整:“追问类”中升华对话意义。“谁想寻求理解,谁就必须反过来追问我说话背后的东西”伽达默尔告诉我们,文本在对读者开放、接纳的过程中,也需要彼此在追问中使对话深入下去。追问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结合时代现状所提出的,是具有提升思维、提升认知、提升发展的空间的。古诗教学时的追问,意味着学生与文本实现第二阶段的融合。
以《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为例。在明诗意环节,一问:你认为一家五口谁最幸福?二追问:大儿子在炎炎烈日下耕作,二儿子编鸡笼,手都磨出茧,他们难道就不幸福了吗?相继补充创作背景,三度追问:面对此情此景,辛弃疾憧憬的幸福是什么?最后四度追问:能用一句话说说,现在你认为什么是幸福?这样的追问设计,让学生分别体会了老有所依是幸福,无忧无虑是幸福,为家辛劳、尽孝也是种幸福,对于幸福的解读更加多元化、深层次,尊重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2.悦纳融合——让小学古诗教学走向母语亲近
(1)关注学生的读者意识。从写作教学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倡导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古诗教学也需要真实地回归“读者意识”,不是教师意识,亦不是考试意识,而是儿童在教学中的话语地位。正确引导和整理学生的读者意识,是实现“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首要,是引导学生亲近母语的敲门砖。
(2)以诵带入,言之心声。古诗,是有着演唱功用的特殊文本。反复吟诵,能提升朗诵技巧,并有助于审美水平的提升。而随着“经典咏流传”这一节目的火爆热播,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古诗这一艺术瑰宝的吟唱魅力,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浪漫而热烈,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豪迈而激昂,学生在“嘈嘈切切错杂弹”的自由诵读中,口中诵的是美,吟的是情。
(3)角色扮演类,让无字之处皆成妙境。“视域融合”视角下,根据古诗类型,如送别诗等,都可以采取这样“独幕剧”的形式进行演绎。还可以配上契合的音乐背景,学生自由表演,最后由学生自己评价。通过角色扮演,发挥儿童的思维广度,从这里去看最初的风景,激发对自己母语的热爱。
3.利用学生的期待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再读者,其视域与本文的视域在共阅读中时而分歧、时而融合,相互启发中不断碰撞发展。而这一过程,读者的期待视域也会实现同化、顺应的过程,即打破已有的平衡,在思辨中动态生成,构建新的平衡,形成新的视域。从心理特征上来看,儿童与成年人无论是审美能力,还是审美情趣都存在冲突,通俗地讲——兴趣点不同。这体现在,面对同一文本,教师和学生的期待视野就会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比如这堂课例中“为什么直到李白要走了才来送别呢?”如果我们没有孙老师的火眼金睛,就忽略了这个急需解决的盲点。
古诗教学,引领儿童徜徉千年前的声浪,感受历史长河间穿行的咏叹调,关乎文化自信和民族振兴。基于儿童“视域融合”以“类”的角度聚焦问题,以生为本,跳出以往古诗教学的固有框架,有助于建立灵动与调性相结合的古诗教学磁场。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