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科学益智区”是帮助幼儿启发智力的游戏区域,幼儿可以在益智区中对投放的游戏材料进行自主操作与玩耍,这些游戏材料可将幼儿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起初步的物体认知。而益智区中材料投放的“分层次性”,是指教师在对益智区进行游戏材料投放时,要进行预先的选择与分类,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依据“由易到难”的顺序,合理而科学地对材料进行分层次投放,以此达到符合幼儿认知的投放目标。这样的投放方式不仅能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主观能动性,还能提升幼儿的思考能力,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那么,如何在科学益智区中更好地进行材料的分层次投放呢?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游戏材料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幼儿获得精准而丰富的游戏经验,助力幼儿成长。
一、不同年龄段,同一游戏材料分层次投放
在科学益智区投放游戏材料时,教师应注重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差异与成长需求,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材料的分层次投放。如,小班与大班的幼儿在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上就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在投放时让游戏材料与幼儿的成长目标相一致,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价值。
例如,“钓鱼”这个玩具,许多小班、中班、大班的教师都会选择将其投放在科学益智区中,但是不同阶段的班级,教师投放的目标、材料都会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小班的投放目标要注重幼儿的兴趣。目的是通过钓鱼的游戏让幼儿对“磁铁”有个大概的认识,从而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教师会准备一些制作好的鱼竿以及各种颜色的带有磁铁的鱼的模型。幼儿在钓鱼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了解到颜色的概念,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对鱼的模型按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简单分类,启发幼儿的思维。
中班幼儿已经对磁铁有了基本的了解,教师可侧重对幼儿知识技能进行培养,即,如何通过一定的操作,感悟磁铁可吸住含铁物质的科学特性。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不仅要放入一些含铁的物品,还要投放磁铁无法吸住的物品。幼儿则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自己制作一些鱼的模型进行钓鱼游戏,以此来深入理解磁铁的特征,加强幼儿的探究能力。
大班的幼儿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磁铁的概念已经熟记于心,如何让幼儿对磁铁继续产生兴趣,是教师这阶段投放材料的目的,可通过对磁铁大小与磁性强弱的探究,培养幼儿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投放磁铁可以迅速吸住的鱼的模型,还要投放不容易吸住的模型,让幼儿自主研究如何才能钓上鱼,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游戏的魅力。
案例中,教师正是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培养目的进行相应的调整,将游戏材料分层次投放,获得逐层递进的教育效果。
二、相同年龄段,同一游戏材料分层次投放
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认识水平,因此,同一个游戏活动,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分层次投放的策略,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求。科学益智区是幼儿通过自主操作将游戏中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的过程,可充分包容幼儿所展现出的速度与精准度等不同方面的差异,先完成的幼儿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操作,因此,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进行益智区游戏材料投放时,教师也应注重分层性。
例如,在开展“沉浮”游戏时,教师就可分层次进行材料的投放。
首先,教师在益智区中投放第一层次的材料:一盆水、橡皮泥以及木塞子等物品,让幼儿体验“沉浮”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幼儿在操作后就会发现,很轻的东西就会在水中漂浮起来,而很重的物品则会在水中逐渐下沉。
接着,教师投放第二层次的材料:乒乓球、与乒乓球大小、形状一样的橡皮泥、铅球以及一样大的泡沫球、一个塑料玩具及一样大小的海绵玩具。幼儿在经过一定的操作后就会感悟到:大小一样的东西,重量轻的会漂浮,而较重的物品会在水中下沉。
最后,投放第三层次的材料。教师选择了一些既可以漂浮又可以下沉的物品,如,泡沫塑料与海绵开始会漂浮,最后会逐渐下沉。此外,还可以投放一些能控制其漂浮还是下沉的物品,如,有裂缝的乒乓球、盖了盖子的空瓶子等。这一层次的材料,普通的幼儿可能很难弄懂其中的原理,但是也有一些幼儿在操作和思考后,就会明白,一个物品里如果进了空气就会浮起来。
教师通过分层次投放,让认知水平较低的幼儿获得符合自身的游戏材料,也让认知水平较高的幼儿,能夠“勇攀高峰”,让所有幼儿在“由浅入深”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发展。
三、不同年龄段,不同游戏材料的分层次投放
科学益智区的游戏材料是幼儿潜在的老师,也是幼儿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纽带。许多教育功能都隐藏在科学益智区所投放的游戏材料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要注重一定的策略性,从幼儿的年龄、身心、认知水平出发,融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有目的的分层次投放。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由于生活经验、学习程度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游戏材料进行投放,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
例如,小班与中班的幼儿,正处于认知水平较低的时期,教师可以投放一些能够启发幼儿想象力与创新思维的材料,如七巧板、分类排序板、智慧乐等玩具。这类游戏材料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只需要在旁观察即可。只要让幼儿专心地进行操作,幼儿就能从中学到相应的知识,让幼儿的智力获得初步的启发。因此,较为适合小班与中班的幼儿。而大班的幼儿,处于需要获得一些具有研究性、深入性玩具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并进行自主探究操作。因此,教师可以投放一些有固定玩法与规则的游戏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玩法,如,扑克牌、五子棋等棋牌类材料。此时,教师还可以作为参与者,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比赛,在玩耍中引导幼儿逐渐掌握相关玩法,并进一步启发他们探索这类材料延伸的新玩法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如,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先将一张张扑克牌竖起来,围成一圈,然后让幼儿轻轻推动一下第一张牌,幼儿就会发现所有的牌全部都自动倒下了,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幼儿对这一现象都感到非常神奇,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再利用别的材料进行操作,是不是也能获得这样的效果呢?教师正是通过对材料分层次投放,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获得了适合他们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也全面开发了幼儿的智力与思维。
总之,在科学益智区进行游戏材料的分层次投放,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掌握幼儿全方面的成长情况。还能使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的幼儿都能获得更加适合的游戏材料,享受益智区带来的快乐。另外,教师更要善于抓住每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时机,根据年龄特点、活动主题、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分层次投放,促进投放材料的有效使用,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让幼儿在益智区中获得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幼儿园)
(责任编辑 岳舒)
一、不同年龄段,同一游戏材料分层次投放
在科学益智区投放游戏材料时,教师应注重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差异与成长需求,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材料的分层次投放。如,小班与大班的幼儿在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上就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在投放时让游戏材料与幼儿的成长目标相一致,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价值。
例如,“钓鱼”这个玩具,许多小班、中班、大班的教师都会选择将其投放在科学益智区中,但是不同阶段的班级,教师投放的目标、材料都会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小班的投放目标要注重幼儿的兴趣。目的是通过钓鱼的游戏让幼儿对“磁铁”有个大概的认识,从而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教师会准备一些制作好的鱼竿以及各种颜色的带有磁铁的鱼的模型。幼儿在钓鱼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了解到颜色的概念,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对鱼的模型按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简单分类,启发幼儿的思维。
中班幼儿已经对磁铁有了基本的了解,教师可侧重对幼儿知识技能进行培养,即,如何通过一定的操作,感悟磁铁可吸住含铁物质的科学特性。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不仅要放入一些含铁的物品,还要投放磁铁无法吸住的物品。幼儿则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自己制作一些鱼的模型进行钓鱼游戏,以此来深入理解磁铁的特征,加强幼儿的探究能力。
大班的幼儿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磁铁的概念已经熟记于心,如何让幼儿对磁铁继续产生兴趣,是教师这阶段投放材料的目的,可通过对磁铁大小与磁性强弱的探究,培养幼儿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投放磁铁可以迅速吸住的鱼的模型,还要投放不容易吸住的模型,让幼儿自主研究如何才能钓上鱼,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游戏的魅力。
案例中,教师正是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培养目的进行相应的调整,将游戏材料分层次投放,获得逐层递进的教育效果。
二、相同年龄段,同一游戏材料分层次投放
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认识水平,因此,同一个游戏活动,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分层次投放的策略,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求。科学益智区是幼儿通过自主操作将游戏中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的过程,可充分包容幼儿所展现出的速度与精准度等不同方面的差异,先完成的幼儿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操作,因此,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进行益智区游戏材料投放时,教师也应注重分层性。
例如,在开展“沉浮”游戏时,教师就可分层次进行材料的投放。
首先,教师在益智区中投放第一层次的材料:一盆水、橡皮泥以及木塞子等物品,让幼儿体验“沉浮”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幼儿在操作后就会发现,很轻的东西就会在水中漂浮起来,而很重的物品则会在水中逐渐下沉。
接着,教师投放第二层次的材料:乒乓球、与乒乓球大小、形状一样的橡皮泥、铅球以及一样大的泡沫球、一个塑料玩具及一样大小的海绵玩具。幼儿在经过一定的操作后就会感悟到:大小一样的东西,重量轻的会漂浮,而较重的物品会在水中下沉。
最后,投放第三层次的材料。教师选择了一些既可以漂浮又可以下沉的物品,如,泡沫塑料与海绵开始会漂浮,最后会逐渐下沉。此外,还可以投放一些能控制其漂浮还是下沉的物品,如,有裂缝的乒乓球、盖了盖子的空瓶子等。这一层次的材料,普通的幼儿可能很难弄懂其中的原理,但是也有一些幼儿在操作和思考后,就会明白,一个物品里如果进了空气就会浮起来。
教师通过分层次投放,让认知水平较低的幼儿获得符合自身的游戏材料,也让认知水平较高的幼儿,能夠“勇攀高峰”,让所有幼儿在“由浅入深”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发展。
三、不同年龄段,不同游戏材料的分层次投放
科学益智区的游戏材料是幼儿潜在的老师,也是幼儿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纽带。许多教育功能都隐藏在科学益智区所投放的游戏材料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要注重一定的策略性,从幼儿的年龄、身心、认知水平出发,融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有目的的分层次投放。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由于生活经验、学习程度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游戏材料进行投放,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
例如,小班与中班的幼儿,正处于认知水平较低的时期,教师可以投放一些能够启发幼儿想象力与创新思维的材料,如七巧板、分类排序板、智慧乐等玩具。这类游戏材料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只需要在旁观察即可。只要让幼儿专心地进行操作,幼儿就能从中学到相应的知识,让幼儿的智力获得初步的启发。因此,较为适合小班与中班的幼儿。而大班的幼儿,处于需要获得一些具有研究性、深入性玩具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并进行自主探究操作。因此,教师可以投放一些有固定玩法与规则的游戏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玩法,如,扑克牌、五子棋等棋牌类材料。此时,教师还可以作为参与者,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比赛,在玩耍中引导幼儿逐渐掌握相关玩法,并进一步启发他们探索这类材料延伸的新玩法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如,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先将一张张扑克牌竖起来,围成一圈,然后让幼儿轻轻推动一下第一张牌,幼儿就会发现所有的牌全部都自动倒下了,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幼儿对这一现象都感到非常神奇,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再利用别的材料进行操作,是不是也能获得这样的效果呢?教师正是通过对材料分层次投放,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获得了适合他们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也全面开发了幼儿的智力与思维。
总之,在科学益智区进行游戏材料的分层次投放,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掌握幼儿全方面的成长情况。还能使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的幼儿都能获得更加适合的游戏材料,享受益智区带来的快乐。另外,教师更要善于抓住每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时机,根据年龄特点、活动主题、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分层次投放,促进投放材料的有效使用,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让幼儿在益智区中获得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幼儿园)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