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下的课文。课文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新理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难、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
1 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趣。建构话题
1 展示爱迪生、牛顿的肖像以及他们的一些发明物,引导学生回忆科学家的发明故事。
2 科学家们主要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3 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 谁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一环节,通过图片,以及同学之间的讨论,初步感知科学家取得成绩所具备的条件,让学生产生真理是怎样诞生的疑问。理解课题,初步了解文章主要观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 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 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
3 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5 小结。
(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问题、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光辉,都应成为科普文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 认读听写生字词。
2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白己的观点?
3 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检查词语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品读感悟,研讨升华
以第2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
1 出示第2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找寻答案。
2 学习第一个事例。
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
读第3自然段,说说谢皮罗教授问了些什么问题?
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谢皮罗教授的研究结果。
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
3 学习第二个事例。
总结学习第一个事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个事例。
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
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4 学习第三个事例。
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5 学习1-2自然段。
读1-2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读。
6 学习6-8自然段。
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首先,从读人手,具体指导学生学习第一个事例,探究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感受谢皮罗教授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其次,自主学习第二、三个事例,既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阅读时提取最主要的问题,学会重点解决的办法,然后围绕主要的问题再从下面的内容中寻找答案。推动学生穿透内容,触及情感,通过不断的阅读,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悟出言外之意。)
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 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
2 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教师重点强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彼此分享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j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涵。)
四、随文练笔,拓展迁移
作者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题目是“我发现了_________”
(学生通过品味,揣摩课文语言的独特表现力,领会其中可以借鉴、迁移的准确描述一个事例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进行小练笔。)
[设计总说明]
教学科普类议论文时,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还应发展学生的语言,习得读写的能力,追寻课堂的情趣。针对课文“提出观点一举例论证一总结观点”的写作思路,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南平市东门小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下的课文。课文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新理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难、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
1 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趣。建构话题
1 展示爱迪生、牛顿的肖像以及他们的一些发明物,引导学生回忆科学家的发明故事。
2 科学家们主要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3 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 谁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一环节,通过图片,以及同学之间的讨论,初步感知科学家取得成绩所具备的条件,让学生产生真理是怎样诞生的疑问。理解课题,初步了解文章主要观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 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 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
3 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5 小结。
(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作者思考问题、关注问题、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以及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与科学光辉,都应成为科普文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 认读听写生字词。
2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白己的观点?
3 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检查词语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品读感悟,研讨升华
以第2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
1 出示第2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找寻答案。
2 学习第一个事例。
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
读第3自然段,说说谢皮罗教授问了些什么问题?
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谢皮罗教授的研究结果。
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
3 学习第二个事例。
总结学习第一个事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个事例。
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
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4 学习第三个事例。
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读第2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5 学习1-2自然段。
读1-2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读。
6 学习6-8自然段。
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首先,从读人手,具体指导学生学习第一个事例,探究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感受谢皮罗教授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其次,自主学习第二、三个事例,既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阅读时提取最主要的问题,学会重点解决的办法,然后围绕主要的问题再从下面的内容中寻找答案。推动学生穿透内容,触及情感,通过不断的阅读,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悟出言外之意。)
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 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
2 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教师重点强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彼此分享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j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涵。)
四、随文练笔,拓展迁移
作者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题目是“我发现了_________”
(学生通过品味,揣摩课文语言的独特表现力,领会其中可以借鉴、迁移的准确描述一个事例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进行小练笔。)
[设计总说明]
教学科普类议论文时,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还应发展学生的语言,习得读写的能力,追寻课堂的情趣。针对课文“提出观点一举例论证一总结观点”的写作思路,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南平市东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