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体育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0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死板无味,对学生主体性关注不够,过多地主张教师在教学中的浸染,疏忽了情境教学以及师生互动,淡化了学生的自动性、积极性和人的健康成长。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是一种学习哲学,也是一种认识学习理论,其课堂观、学生观、教学观、教材观全面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它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学生才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只起着帮助和促进作用。
  
  一、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课堂观指导体育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师只管完成自己讲的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而建构主义认为现代课堂应该是“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既重教师的教,更重学生的学,认为教师的成长主要在课堂,教师的生命也主要在课堂;学生的成长主要在课堂,学生的生命也主要在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学会如何教,从而成就自己;学生在教师教中学,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我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利用课前准备的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带领学生做准备动作或进行必要的知识预习,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变学生“听”为学生“问”,变森严的师生关系为平等的教学合作关系,从而形成教学互动的“对话”式课堂,有效地避免了“一言堂”。刚开始,学生有些拘束,经过我的鼓励,愿意充当“小老师”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课堂也就越来越生动。如在一节实心球的教学中,我说到当前国际恐怖组织比较猖獗,世界各国人民都在呼唤和平,而学生就是维护和平的军人。我提议学生:“有没有信心用手中武器实心球去摧毁恐怖组织的营地(场地中设置的各种标志物)?”学生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响亮地回答道:“能”。我又追问:“用什么有效方法去催毁?”学生畅所欲言,各尽其能,自主选择了抛掷方法去摧毁敌人的营垒。整堂课,学生完全投入到了这场维护和平的“战斗”情境之中。
  
  二、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学生观指导体育课堂教学
  
  学生,姓学,因学而生;生者,成长发展也。学生来学校就是来学习、来发展的,他们理所当然地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教材都是外因,学生本身才是发展的内因。建构主义要求教育者应反思自己,看到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关系中的人,是文化遗产中的人,是世界背景中的人。传统教学中,学生成为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只管往里面灌“水”,学生也只能默默地接受。现代的学生要成为创造型人才,就不可能充当“容器”,他们接触面广,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对人生有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建构高效课堂。传统的篮球技术教学模式,我觉得教法、教学步骤的设计仍循着老路:通过讲解示范→组织学生练习→纠正错误等依次教法;在教学步骤上仍按照动作难易程度逐步进行教学,我在教学中大胆改革,摸索出如下思路:通过提出问题→学生练习→巡回指导→点评与示范等依次教法设计;在教学步骤上打破常规,从重视技术教学转变为注重引导,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从按特定的教学顺序,主体适应客体“陈旧”的教学设计转变为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时间去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学生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也就是说,我在教法和教学步骤上冲破了以往“陈旧”的教学误区,起到了1 1>2的教学效果,实现了由“教体育”变成让学生“学体育”的理想课堂。
  
  三、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师观指导体育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在于教师,教师毋庸置疑应该成为教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虽然只是占据教这一边,也是因为占据了教这一边,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成为教的主体。作为教的主体,教师就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努力做思想者、实践者、专业知识的研究者、开拓者与创造者。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与理解方式;对知识,有自己独到的感悟与创造性的见解,而不应成为知识的奴仆,书本的搬运工,教参的传声筒。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是说一不二的布道者,学生围着老师转,教师总是引着学生钻自己预先设计的某个圈子,如果稍有偏离,就要遭到白眼,遭到嘲弄,教师成了绝对权威。学生唯老师是从,不允许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哪还有个性,哪还有创造性?因此,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走下神坛,在课堂上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树立起新的教师观。如我在教“弯道跑”的技术时,我先不讲解示范,让学生自己先进行练习,在跑动中提醒学生注意直道和弯道上身体姿势的变化,在弯道上左脚和右脚着地部位,两个手的摆臂幅度的大小,最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得出弯道跑的技术要领。我认可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材观指导体育课堂教学
  
  教材是多彩的枝叶,丰富多彩的教材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选择平台,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从新课程观点来看,教材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用来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的一个“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应该学会取舍,刻苦揣摩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路,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例如随着“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提出,体育课的名称也从《体育》变成了《体育与健康》,这个变化其实昭示出一种体育教学的理念,关键要素是教师如何去理解,并付诸到教学实践中去。我觉得体育教师应该把《体育与健康》在心中理解为“体育为健康”,也就是说体育要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身心健康服务。因为体育教学只是个手段和载体,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才是宗旨。虽然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依靠体育的身体活动来实现的,但这个身体活动又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而要和学生的健康实现紧密地联系起来。换句话说,体育的身体活动应该在“身心健康”的大目标下统一起来。如我们过去教球类更多的是为让学生学会打球,那么在为了健康的球类教学中,我的理念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到各种球类项目的乐趣,引领学生喜欢上这些运动并能理性地去认识这些项目。这样,学生才能把这些游戏变成他们未来生活中健康余暇的一部分,最终为学生的终生健康奠定基础,达到体育与健康和谐统一的目的。
  总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体育服务,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责任编辑 谭有进)
其他文献
良好的调节是人眼视功能重要的组成部分,能为我们提供不同距离清晰的视觉图像。单焦点人工晶状体,不能满足患者术后中、近距离用眼的需求。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是利用特殊的光学
教育思想定位中能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也是开展教育观念转变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科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元的,但多元的教法中必须蕴涵着基本的教育科学道理。本文试以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简介“学生说课”的教育尝试。   一、“学生说课”的方法源于建构思想   教育心理学一个最重要的原理是: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以知识,而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建构知识。这一原理实质上就是建构主
笔者曾目睹一位初一语文教师为了应付学校课改检查而上的一节公开课:   (我们走进教室,看到学生桌面上只有一本语文课本,全班50多位学生只有两本参考资料,少数学生桌上有 一本《小学生字典》或《新华字典》)  教学实录   师:大家知道现代文学史上的十大文豪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告诉你们……其中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风筝》的作者鲁迅先生!  (用小黑板出示教学目标)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明目颗粒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作用。方法: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第1d发生2级以上角膜水肿的病例随机分为常规用药组与活血利水明目颗粒组,每组4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它打破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由索然无味而变得有声有色。
抗战后期中共力争实现的联合政府,是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形式,实行多党合作制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它具备了新民
村寨聚落是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生活空间,它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血缘家族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为维护本村寨成员的集体利益,确保村寨对周围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每个村寨聚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