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与日俱增,并成为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了提升高层建筑火灾防控能力,必须了解掌握高层建筑的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状况,通过分析研判,着力控制诱发高层建筑火灾的各类隐患,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夯实防火灭火工作基础,从而提升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和灭火救援实战能力。本文从分析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入手,紧紧围绕高层建筑火灾隐患这个中心问题,在深入分析此类火灾隐患的基础上,并进而提出预防及此类火灾隐患对策的见解,以利于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努力减少高层建筑火灾危害的发生。
[关键词]高层建筑 火灾隐患 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06-01
一、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一)火势蔓延快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尤其是高级宾馆、综合楼、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二)人员疏散难
由于高层建筑垂直疏散距离远,需要疏散的时间长,同时建筑内人员数量多且较为分散,而疏散设施及通道相对较少,疏散通道往往又与火灾烟气蔓延的方向重叠,进一步增加了疏散的艰巨性和危险性,引发慌乱现象,容易发生挤伤、摔死等惨剧,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故。
(三)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有的甚至高达数百米,一般又都位于城市闹市区和繁华地段,灾情发生后极易造成现场拥堵,妨碍消防车通行,影响消防员战斗行动。
二、高层建筑的主要火灾隐患
(一)技术保障方面
高层建筑的建造,从设计到施工,不但要求高,而且环节多。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制约,而导致高层建筑在防火分区、分隔措施、隐蔽工程和材料使用上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防火分隔墙不到位,导致在火灾情况下,烟和热气流迅速扩散,并对火场侦察、判断火情、寻找火点、疏散救人和战术运用带来极大的不利,甚至极易导致立体火灾。二是有的在现代高层建筑中任意改变使用性质,提高装修标准,破坏建筑结构和防火分区,占用屋顶公共疏散平台,搭建违章建筑,更有甚者,擅自改变消防供水、火灾报警的管线敷设位置,增加了火灾隐患。
(二)消防设施方面
高层建筑中的消防设施种类繁多、功能不一、作用各有千秋,根据消防工作必须立足预防的需要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缺一不可,消防设施方面主要隐患有:一是建筑消防设施损坏、故障。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部分探测器失效、防排烟系统某个送风口打不开或风量不足、报警系统主机故障、消防水泵不能启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形同虚设。二是消防设施缺少。一种是历史遗留的大问题,如缺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防栓系统,因此整改难度相当大;另一种是被拆除的表层设施,如防火门、应急灯等。
(三)管理措施方面
一是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高层公共建筑往往为多产权单位,数家单位共同管理、使用一幢建筑,往往导致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致使整幢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责不能正确履行。 二是管理人员素质不到位。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智能化自动消防设施,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未持证上岗,业务不熟悉,操作不熟练,甚至值班期间撤离职守,导致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致使灭火战机延误,火灾损失扩大。
三、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的预防对策
(一)技术保障要跟上
一是严格设置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分隔是控制火灾规模,阻止火灾扩大的基本手段,应严格实施。二是从严控制装修材料。建筑装修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的非燃难燃化,是预防火灾扩大蔓延的有效措施,应高度重视。
(二)消防设施要完善
1.设计--科学设计是基础。早期报警、早期灭火是控制火灾范围的有效技术支撑。因此,在高层建筑除了安装普通的室内消火栓、消防软管水喉外,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系统地全方位地设计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烟排烟系统,并根据针对性、实用性原则选用消防设备。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布置必须周密齐全,做到全面保护,不留盲区。
2.施工--施工质量是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设施,涉及到整个大楼的消防安全,施工必须精心组织,按照经过公安消防机构批准的图纸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从设备材料的进货到安装施工调试,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维护--精心维护是根本。消防设施投入使用后,必须落实部门、落实专人,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每次维修保养均应做好记录,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三)消防管理要规范
1.加强自主管理,落实防范措施,做到防患未然。高层建筑的使用单位应成立消防安全组织,多产权单位应共同委托管理单位,明确消防安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健全消防安全机构,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制定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开展防火巡查并做好记录,制作完善的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加强用火、用电管理和建筑防火管理,落实消防设施检测维护等制度。
2.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行政执法,确保消防安全。把握好建筑的防火设计关。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问题。在楼内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是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的主要措施。高层建筑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考虑到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每层楼应至少设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并宜将楼梯设在大楼的两端。同时还应考虑到防排烟、通风空调系统等问题,从源头上断绝不合格消防设计的出现。严格按照 《消防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等规定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实行量化、细化标准,责任到人。对堵塞消防通道、破坏消防设施等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坚决予以纠正。
3.强化预警机制,加强消防宣传,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识。一是制定灭火作战救援预案。为了有效地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消防灭火部门平时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灭火作战计划。二是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鉴于高层综合性建筑各楼层人员成份复杂,人员流动性广,消防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因而提高高层建筑入住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并有组织、有计划的举办高层建筑各类从业人员特别是自动消防设施操作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班,实行持证上岗,全面提高和加强高层建筑入住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掌握消防基础常识和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逃生自救的能力。 总之,高层建筑火灾方面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思维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技术手段创新,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努力预防高层建筑火灾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6).
[2] 《消防监督教程》公安部消防局.
[3] 《高层民用建筑构造》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4] 《消防监督检查》警官教育出版社.
[5] 《火灾监控技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关键词]高层建筑 火灾隐患 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06-01
一、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一)火势蔓延快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尤其是高级宾馆、综合楼、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二)人员疏散难
由于高层建筑垂直疏散距离远,需要疏散的时间长,同时建筑内人员数量多且较为分散,而疏散设施及通道相对较少,疏散通道往往又与火灾烟气蔓延的方向重叠,进一步增加了疏散的艰巨性和危险性,引发慌乱现象,容易发生挤伤、摔死等惨剧,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故。
(三)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有的甚至高达数百米,一般又都位于城市闹市区和繁华地段,灾情发生后极易造成现场拥堵,妨碍消防车通行,影响消防员战斗行动。
二、高层建筑的主要火灾隐患
(一)技术保障方面
高层建筑的建造,从设计到施工,不但要求高,而且环节多。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制约,而导致高层建筑在防火分区、分隔措施、隐蔽工程和材料使用上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防火分隔墙不到位,导致在火灾情况下,烟和热气流迅速扩散,并对火场侦察、判断火情、寻找火点、疏散救人和战术运用带来极大的不利,甚至极易导致立体火灾。二是有的在现代高层建筑中任意改变使用性质,提高装修标准,破坏建筑结构和防火分区,占用屋顶公共疏散平台,搭建违章建筑,更有甚者,擅自改变消防供水、火灾报警的管线敷设位置,增加了火灾隐患。
(二)消防设施方面
高层建筑中的消防设施种类繁多、功能不一、作用各有千秋,根据消防工作必须立足预防的需要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缺一不可,消防设施方面主要隐患有:一是建筑消防设施损坏、故障。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部分探测器失效、防排烟系统某个送风口打不开或风量不足、报警系统主机故障、消防水泵不能启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形同虚设。二是消防设施缺少。一种是历史遗留的大问题,如缺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防栓系统,因此整改难度相当大;另一种是被拆除的表层设施,如防火门、应急灯等。
(三)管理措施方面
一是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高层公共建筑往往为多产权单位,数家单位共同管理、使用一幢建筑,往往导致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致使整幢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责不能正确履行。 二是管理人员素质不到位。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智能化自动消防设施,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未持证上岗,业务不熟悉,操作不熟练,甚至值班期间撤离职守,导致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致使灭火战机延误,火灾损失扩大。
三、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的预防对策
(一)技术保障要跟上
一是严格设置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分隔是控制火灾规模,阻止火灾扩大的基本手段,应严格实施。二是从严控制装修材料。建筑装修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的非燃难燃化,是预防火灾扩大蔓延的有效措施,应高度重视。
(二)消防设施要完善
1.设计--科学设计是基础。早期报警、早期灭火是控制火灾范围的有效技术支撑。因此,在高层建筑除了安装普通的室内消火栓、消防软管水喉外,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系统地全方位地设计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烟排烟系统,并根据针对性、实用性原则选用消防设备。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布置必须周密齐全,做到全面保护,不留盲区。
2.施工--施工质量是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设施,涉及到整个大楼的消防安全,施工必须精心组织,按照经过公安消防机构批准的图纸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从设备材料的进货到安装施工调试,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维护--精心维护是根本。消防设施投入使用后,必须落实部门、落实专人,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每次维修保养均应做好记录,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三)消防管理要规范
1.加强自主管理,落实防范措施,做到防患未然。高层建筑的使用单位应成立消防安全组织,多产权单位应共同委托管理单位,明确消防安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健全消防安全机构,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制定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开展防火巡查并做好记录,制作完善的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加强用火、用电管理和建筑防火管理,落实消防设施检测维护等制度。
2.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行政执法,确保消防安全。把握好建筑的防火设计关。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问题。在楼内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是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的主要措施。高层建筑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考虑到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每层楼应至少设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并宜将楼梯设在大楼的两端。同时还应考虑到防排烟、通风空调系统等问题,从源头上断绝不合格消防设计的出现。严格按照 《消防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等规定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实行量化、细化标准,责任到人。对堵塞消防通道、破坏消防设施等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坚决予以纠正。
3.强化预警机制,加强消防宣传,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识。一是制定灭火作战救援预案。为了有效地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消防灭火部门平时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灭火作战计划。二是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鉴于高层综合性建筑各楼层人员成份复杂,人员流动性广,消防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因而提高高层建筑入住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并有组织、有计划的举办高层建筑各类从业人员特别是自动消防设施操作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班,实行持证上岗,全面提高和加强高层建筑入住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掌握消防基础常识和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逃生自救的能力。 总之,高层建筑火灾方面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思维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技术手段创新,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努力预防高层建筑火灾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6).
[2] 《消防监督教程》公安部消防局.
[3] 《高层民用建筑构造》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4] 《消防监督检查》警官教育出版社.
[5] 《火灾监控技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