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经济贸易国界和地区限制被逐渐打破,经济贸易的政治化、计划性和垄断性也越来越淡化,尤其是品牌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形式更呈现出多元化,边缘化和无国界性。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不再主要依靠国家计划、经济巨头垄断的手段,而更多的是一种竞合关系,更加关注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互利性,这就为共赢主体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我们知道,WTO所倡导的基于“无差别待遇”的合作、“共赢”观念,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越来越深人人心,这为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实现经营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持。虽然,由于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人性的复杂性和体制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各种思维将长期共存,但“共赢思维”将会越来越一支独秀,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导思维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然,面对具体经营理念的差别、跨文化的冲突,仅仅靠良好的动机、自觉的行为来达到“共赢”目的,显然又是不够的。它需要一套合作方都认定的、又有严格制约作用的规则体系。有了相关的规则体系,“共赢链”才不会受损或断裂。
一、共赢文化的基本含义
在市场经济利益关系中,利益主体之间常常表现出单赢、双赢、多赢、亏损等复杂的经济关系,而共赢则指经济利益主体多方互利而不是互损或单赢关系,实质上是双赢的扩展,它不仅要实现相互交往的双方互利,更重要的是不以损害第三方(包括个体,组织,环境)利益作为自我赢利的代价。它的根本性是在处理双方和多方关系、系统内部各方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时,通过规则体系的运作,共同“把蛋糕做大”,在不损害第三方利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各方均取得较自由竞争时更好的结果。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战略资源,都具有占有和使用的排他性。而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战略资源的知识和信息,具有可共享性与利用的无限性,这为共赢思维的产生、发展和实践,提供了客观的可行性基础。共赢之所以能够实现的依据是系统整体性原理:通过改进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得现有资源更为有效利用或开发新资源利用,共同把“蛋糕做大”,因而各方均可得到更多的利益,或是都改善了发展条件,有利于持续发展。
二、如何实现共赢
共赢思维的普遍实现,将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改变人类社会的整个面貌。当然,实现双赢,既需要人们主观认识和行为的改变,也需要适宜的社会环境条件的培育和保障。
1、实现共赢的主观品质基础:信念、意愿和品格
共赢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只能是人们刻意追求的结果。追求共赢的前提,是清楚地认识共赢的好处,并坚信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主观努力并采取恰当的途径,就一定能够实现共赢。
追求共赢,必须树立共赢的意愿,在寻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主动考虑别人的利益,以互利、互信、互赖、合作代替独立竞争。为此,个人的品德修养十分重要。那些“台上握手,台下踢脚”、“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窝里斗”、“你死我活”的行为,将会使人格受到极大的扭曲,难以实现共赢。要做事,先做人。为实现共赢,需要自我修练,改变旧思维,养成正直、诚信、成熟和自信的优秀个人品格。
2、实现共赢的客观基础:有良好的法治环境
专制体制下个人正当的利益要求受到压抑,由于不能通过合法的正式途径表达与争取,口头唱高调,表面上“不言利”,背地里却在努力争取,表里不一在所难免;没有公开的正式的规则,两面三刀、不择手段在所难免。
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就可以充分地沟通(各方均公开地自由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并认真听取他方的利益要求和意志),平等地协商,心悦诚服地接受通过规范程序达成的协议;有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培育出社会上相互信赖的关系,在交往双方互利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不损害第三者的利益,实现真正的共赢。
3、实现共赢的途径:如何将“蛋糕”做大
共赢的基础是将“蛋糕”做大,即实现“1+1>2”。整个管理科学就是研究实现“1+1>2”的技术途径。因此,为实现共赢,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理论、方法和经验。方圆公司的一些做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把人力资本作为企业资本的共同主体,共享发展成果。方圆公司认为,作为出资人资本的“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是平等关系。在企业的分配制度中,对人力资源(企业中任何一名员工)实行的是工资制,对人力资本(企业中的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实行的是薪酬制。前者是由人事部门决定的,后者则是由董事会直接决定的。工资是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而享受的回报,而薪酬是人力资本作为资本享受的回报。区分工资和薪酬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企业实际操作中的意义表现为:通过实行不同的分配制度,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据了解,公司现在正在推行股份制改革,董事长将股份持有比例从绝对控股逐步释稀到相对控股,不仅明确高层领导持有股份,不少骨干员工也可以分享这一改革的成果。
(2)把员工当作与企业共同发展主体。通过贯彻“企业的发展就是实现员工的自身发展”这一理念,保障员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在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上下大功夫,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员工创造最大的人生价值。
(3)诚实守信,把合作伙伴当作既得利益共赢主体。合作伙伴是方圆的利益共同体,信誉共同体。方圆在国内外有庞大的供应商和客户群,他们既是合作伙伴,也是利益共同体,是方圆品牌的有力传播者,忠诚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方圆的声誉和利益。他们与方圆合作,同样构成了一种“合作关系”。方圆本着“多方共赢,和谐发展”的理念,不仅信守承诺,还最大程度地保障合作伙伴的既得利益,就是在非人为因素经营亏损的情况下,还及时采取让利的补救措施、优惠政策进行弥补。
(4)把企业与社会作为权利义务责任主体,积极奉献、回报社会。首先是依法经营足额纳税。多年来,方圆不仅积极纳税,而且足额纳税,从没有偷税漏税行为,连续多年被评为纳税先进单位。其次是积极扩大就业范围,吸纳下岗职工、社会人员、农民工和学生就业,提供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为解决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和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三是通过献一份爱心,多一份友情,助一个贫困,担一份责任,尽一点义务的“五个一”活动,先后为慈善事业、希望工程、抗洪救灾捐款捐物,义务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学生,做到了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一个富有爱心,崇尚责任的方圆新形象在社会上已经树立起来。
一、共赢文化的基本含义
在市场经济利益关系中,利益主体之间常常表现出单赢、双赢、多赢、亏损等复杂的经济关系,而共赢则指经济利益主体多方互利而不是互损或单赢关系,实质上是双赢的扩展,它不仅要实现相互交往的双方互利,更重要的是不以损害第三方(包括个体,组织,环境)利益作为自我赢利的代价。它的根本性是在处理双方和多方关系、系统内部各方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时,通过规则体系的运作,共同“把蛋糕做大”,在不损害第三方利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各方均取得较自由竞争时更好的结果。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战略资源,都具有占有和使用的排他性。而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战略资源的知识和信息,具有可共享性与利用的无限性,这为共赢思维的产生、发展和实践,提供了客观的可行性基础。共赢之所以能够实现的依据是系统整体性原理:通过改进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得现有资源更为有效利用或开发新资源利用,共同把“蛋糕做大”,因而各方均可得到更多的利益,或是都改善了发展条件,有利于持续发展。
二、如何实现共赢
共赢思维的普遍实现,将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改变人类社会的整个面貌。当然,实现双赢,既需要人们主观认识和行为的改变,也需要适宜的社会环境条件的培育和保障。
1、实现共赢的主观品质基础:信念、意愿和品格
共赢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只能是人们刻意追求的结果。追求共赢的前提,是清楚地认识共赢的好处,并坚信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主观努力并采取恰当的途径,就一定能够实现共赢。
追求共赢,必须树立共赢的意愿,在寻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主动考虑别人的利益,以互利、互信、互赖、合作代替独立竞争。为此,个人的品德修养十分重要。那些“台上握手,台下踢脚”、“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窝里斗”、“你死我活”的行为,将会使人格受到极大的扭曲,难以实现共赢。要做事,先做人。为实现共赢,需要自我修练,改变旧思维,养成正直、诚信、成熟和自信的优秀个人品格。
2、实现共赢的客观基础:有良好的法治环境
专制体制下个人正当的利益要求受到压抑,由于不能通过合法的正式途径表达与争取,口头唱高调,表面上“不言利”,背地里却在努力争取,表里不一在所难免;没有公开的正式的规则,两面三刀、不择手段在所难免。
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就可以充分地沟通(各方均公开地自由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并认真听取他方的利益要求和意志),平等地协商,心悦诚服地接受通过规范程序达成的协议;有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培育出社会上相互信赖的关系,在交往双方互利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不损害第三者的利益,实现真正的共赢。
3、实现共赢的途径:如何将“蛋糕”做大
共赢的基础是将“蛋糕”做大,即实现“1+1>2”。整个管理科学就是研究实现“1+1>2”的技术途径。因此,为实现共赢,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理论、方法和经验。方圆公司的一些做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把人力资本作为企业资本的共同主体,共享发展成果。方圆公司认为,作为出资人资本的“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是平等关系。在企业的分配制度中,对人力资源(企业中任何一名员工)实行的是工资制,对人力资本(企业中的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实行的是薪酬制。前者是由人事部门决定的,后者则是由董事会直接决定的。工资是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而享受的回报,而薪酬是人力资本作为资本享受的回报。区分工资和薪酬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企业实际操作中的意义表现为:通过实行不同的分配制度,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据了解,公司现在正在推行股份制改革,董事长将股份持有比例从绝对控股逐步释稀到相对控股,不仅明确高层领导持有股份,不少骨干员工也可以分享这一改革的成果。
(2)把员工当作与企业共同发展主体。通过贯彻“企业的发展就是实现员工的自身发展”这一理念,保障员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在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上下大功夫,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员工创造最大的人生价值。
(3)诚实守信,把合作伙伴当作既得利益共赢主体。合作伙伴是方圆的利益共同体,信誉共同体。方圆在国内外有庞大的供应商和客户群,他们既是合作伙伴,也是利益共同体,是方圆品牌的有力传播者,忠诚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方圆的声誉和利益。他们与方圆合作,同样构成了一种“合作关系”。方圆本着“多方共赢,和谐发展”的理念,不仅信守承诺,还最大程度地保障合作伙伴的既得利益,就是在非人为因素经营亏损的情况下,还及时采取让利的补救措施、优惠政策进行弥补。
(4)把企业与社会作为权利义务责任主体,积极奉献、回报社会。首先是依法经营足额纳税。多年来,方圆不仅积极纳税,而且足额纳税,从没有偷税漏税行为,连续多年被评为纳税先进单位。其次是积极扩大就业范围,吸纳下岗职工、社会人员、农民工和学生就业,提供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为解决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和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三是通过献一份爱心,多一份友情,助一个贫困,担一份责任,尽一点义务的“五个一”活动,先后为慈善事业、希望工程、抗洪救灾捐款捐物,义务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学生,做到了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一个富有爱心,崇尚责任的方圆新形象在社会上已经树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