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信息网络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现阶段《职业人文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移动终端下混合式教学应用进行深入研究,系统分析移动终端下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优势,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移动终端;混合式教学;职业人文基础课程;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086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在新时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培养其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进行了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在《职业人文基础》中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够改变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培养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 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
1.1 授课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以“黑板+PPT”为主,课内练习为辅。授课方式主要为面授。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在教室被动的接受学习,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导致了到课率高但听课率低的现象产生,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1.2 教学资源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有大量的教学资源的,但是这些教学资源主要以PPT、习题及答案等为主,主要服务于教师。但是在信息化教学的大背景下,为了培养高职创新人才,教师是需要很多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来满足个性化的教学需求的。
1.3 教学互动单一
当前高职学生的课堂,教学以面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设备落后,学生不太愿意就所学知识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这些导致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缺乏兴趣,学习被动。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
1.4 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的课堂,一学期结束之后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效果评价主要以“平时表现+期末考试”来进行。平时表现主要包括出勤率及作业完成情况。由于评价方式单一,导致无法真正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区分不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2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混合式学习指“从教与学的实践具体问题出发,融合各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课堂引导和在线学习的系统化结合,力争达到学习过程与效果的最优化”。信息化视角下以交互性强且具有可视化、可移动性等特点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电脑等作为移动学习平台,将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团队协作学习相结合,创新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将该种模式应用到《职业人文基础》的教学中,以推动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
3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的教学设计
3.1 在《职业人文基础》中的课程设计
3.1.1 教学资源设计
由于课程教学中学习的个体是学生,因此在《职业人文基础》上课时,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学生视角和学习资源最优化为原则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资源。应变传统的为教师服务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服务的学习资源。具体来说,《职业人文基础》课程在设计教学资源时应以高职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为主体,将整个教学过程所涉及的知识点通过师师共建、师生共建的方式以文档、探讨、视频、游戏、习题、团队合作、作品展示等形式,通过移动终端如世界大学城、微信平台、职教云平台等,将这些最小单元的课程要素呈现出来,形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同时《职业人文基础》可以按照教学内容通过移动终端分别设置概念库、实践案例库、习题库、方法库、微视频库、作品展示库等,创造良好的学习资源,学生可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可随时便捷的查阅、学习。做到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拓展提升,通过任务驱动探究学习、训练与练习策略、合作学习等制度,全方位、多角度吸引并鞭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1.2 教学策略设计
实施“一体二翼三段四步、导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形式设计。“一体”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二翼”是职教云平台和微信学习平台,“三段”是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实施、课后巩固拓展三个学习阶段,“四步”是指课堂实施时的四个基本步骤:检测、作业、协作、展示。在四步基础上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导学融合”是指该模式清晰地定位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行为,三个学习阶段中的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教”与“学”的行为主体,而分别是“导”与“学”的行为主体,充分体现 “导学融合”。这种教学形式的设计能提供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都可以访问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构建了随时随地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打造具有个性化的学生的学习模式。
3.1.3 教学评价设计
利用移动终端的过程监督、统计功能,由学生互评、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拓展及在线测试等五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形成“生成性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新评价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无痕管理,有痕记录,最终实现考核评价的信息化、过程化、多样化。
3.2 在《職业人文基础》中的应用设计
以《职业人文基础》的通用能力模块中的“应用文写作”其中的一个课程“求职简历”为例。
3.2.1 课前准备
全程依托移动终端,如世界大学城、微信平台、职教云平台等。教师课前登录网络,更新教学资源,在线答疑,全程指导,布置任务。学生课前登录网络了解相关知识点,观看微视视频,完成个人作业,同时团队合作完成团队项目,优秀的团队作品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可以答惑解疑,也可看到学生课前学习进度,包括对知识点的掌握、作业完成进度、对资源了解情况等,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3.2.2 课堂考勤
上课前,老师可以选择职教云平台进行考勤,设置考勤规定时间,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考勤方式在指定的时间报到,以防学生代签或虚假报到的情况,老师可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位同学的到堂情况,可统计每位学生到堂率,弥补老式课堂考勤耗时较长和漏到的缺陷。
3.2.3 课堂探讨
通过微视频提升学生兴趣,说出求职简历在应聘中的重要性。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从职场角度了解求职简历的重要性及布置本次课的课堂任务。
3.2.4 课堂开展
通过学生主讲,教师指点的方式进行必备知识点的了解并模仿写一份标准的求职简历。如何让一份求职简历更具有吸引力?必备知识点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填写简历的六大注意事项:(1)匹配与价值;(2)简洁与详实;(3)主题与关键;(4)通俗得体;(5)扬长避短;(6)清晰与美观。引导学生大学学习期间进行具体、明确的学习计划,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将理论中求职简历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在校期间要克服学习期间迷茫懒散的毛病,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才能在毕业填写求职简历时有料可写,才能在求职时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2.5 课堂测试
学生通过手机登录职教云平台。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测试,不太会或是错误之处可以查看详细的答案或是在线与教师交流进行解疑。
3.2.6 课后拓展
课后学生登录云平台,继续做相关拓展练习,并在空间交流分享。同时写一份具有个人特色的简历,符合个人求职身份,在相关空间作业栏完成。教师在相关空间及时进行批改答复。
4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習创新教育模式在《职业人文基础》的应用效果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了“自主学习——师生点评——课堂巩固——成品展示”相结合的移动空间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以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实现了移动终端的线上学习、在线测试、团队合作、作品展示等效果。实现了网络资源共建共享,任务驱动,全程指导,强化实操,充分体现了 “导学融合”的理念。利用移动终端的便利性,采取了考勤、课堂互动、测试、探讨、作业、投票等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了过程化、全方位的考核,实现了考核评价的信息化、全面化、多样化。经调查,教学效果做到了以下几点:
(1)学生对《职业人文基础》课程兴趣明显提高。
(2) 在学习的过程中动起来,做起来,学起来。
(3)学生增强了对《职业人文基础》通用能力分册中的应用文写作的信心。
(4)学生反馈:学有所获。
从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在《职业人文基础》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教学效果与之前的传统教学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通过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移动终端混合式的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上课的热情和创造主动学习的动力,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勇燕.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2019.
关键词:移动终端;混合式教学;职业人文基础课程;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086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在新时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培养其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进行了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在《职业人文基础》中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够改变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培养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 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
1.1 授课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以“黑板+PPT”为主,课内练习为辅。授课方式主要为面授。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在教室被动的接受学习,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导致了到课率高但听课率低的现象产生,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1.2 教学资源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有大量的教学资源的,但是这些教学资源主要以PPT、习题及答案等为主,主要服务于教师。但是在信息化教学的大背景下,为了培养高职创新人才,教师是需要很多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来满足个性化的教学需求的。
1.3 教学互动单一
当前高职学生的课堂,教学以面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设备落后,学生不太愿意就所学知识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这些导致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缺乏兴趣,学习被动。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
1.4 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的课堂,一学期结束之后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效果评价主要以“平时表现+期末考试”来进行。平时表现主要包括出勤率及作业完成情况。由于评价方式单一,导致无法真正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区分不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2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混合式学习指“从教与学的实践具体问题出发,融合各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课堂引导和在线学习的系统化结合,力争达到学习过程与效果的最优化”。信息化视角下以交互性强且具有可视化、可移动性等特点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电脑等作为移动学习平台,将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团队协作学习相结合,创新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将该种模式应用到《职业人文基础》的教学中,以推动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
3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的教学设计
3.1 在《职业人文基础》中的课程设计
3.1.1 教学资源设计
由于课程教学中学习的个体是学生,因此在《职业人文基础》上课时,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学生视角和学习资源最优化为原则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资源。应变传统的为教师服务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服务的学习资源。具体来说,《职业人文基础》课程在设计教学资源时应以高职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为主体,将整个教学过程所涉及的知识点通过师师共建、师生共建的方式以文档、探讨、视频、游戏、习题、团队合作、作品展示等形式,通过移动终端如世界大学城、微信平台、职教云平台等,将这些最小单元的课程要素呈现出来,形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同时《职业人文基础》可以按照教学内容通过移动终端分别设置概念库、实践案例库、习题库、方法库、微视频库、作品展示库等,创造良好的学习资源,学生可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可随时便捷的查阅、学习。做到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拓展提升,通过任务驱动探究学习、训练与练习策略、合作学习等制度,全方位、多角度吸引并鞭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1.2 教学策略设计
实施“一体二翼三段四步、导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形式设计。“一体”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二翼”是职教云平台和微信学习平台,“三段”是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实施、课后巩固拓展三个学习阶段,“四步”是指课堂实施时的四个基本步骤:检测、作业、协作、展示。在四步基础上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导学融合”是指该模式清晰地定位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行为,三个学习阶段中的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教”与“学”的行为主体,而分别是“导”与“学”的行为主体,充分体现 “导学融合”。这种教学形式的设计能提供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都可以访问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构建了随时随地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打造具有个性化的学生的学习模式。
3.1.3 教学评价设计
利用移动终端的过程监督、统计功能,由学生互评、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拓展及在线测试等五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形成“生成性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新评价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无痕管理,有痕记录,最终实现考核评价的信息化、过程化、多样化。
3.2 在《職业人文基础》中的应用设计
以《职业人文基础》的通用能力模块中的“应用文写作”其中的一个课程“求职简历”为例。
3.2.1 课前准备
全程依托移动终端,如世界大学城、微信平台、职教云平台等。教师课前登录网络,更新教学资源,在线答疑,全程指导,布置任务。学生课前登录网络了解相关知识点,观看微视视频,完成个人作业,同时团队合作完成团队项目,优秀的团队作品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可以答惑解疑,也可看到学生课前学习进度,包括对知识点的掌握、作业完成进度、对资源了解情况等,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3.2.2 课堂考勤
上课前,老师可以选择职教云平台进行考勤,设置考勤规定时间,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考勤方式在指定的时间报到,以防学生代签或虚假报到的情况,老师可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位同学的到堂情况,可统计每位学生到堂率,弥补老式课堂考勤耗时较长和漏到的缺陷。
3.2.3 课堂探讨
通过微视频提升学生兴趣,说出求职简历在应聘中的重要性。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从职场角度了解求职简历的重要性及布置本次课的课堂任务。
3.2.4 课堂开展
通过学生主讲,教师指点的方式进行必备知识点的了解并模仿写一份标准的求职简历。如何让一份求职简历更具有吸引力?必备知识点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填写简历的六大注意事项:(1)匹配与价值;(2)简洁与详实;(3)主题与关键;(4)通俗得体;(5)扬长避短;(6)清晰与美观。引导学生大学学习期间进行具体、明确的学习计划,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将理论中求职简历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在校期间要克服学习期间迷茫懒散的毛病,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才能在毕业填写求职简历时有料可写,才能在求职时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2.5 课堂测试
学生通过手机登录职教云平台。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测试,不太会或是错误之处可以查看详细的答案或是在线与教师交流进行解疑。
3.2.6 课后拓展
课后学生登录云平台,继续做相关拓展练习,并在空间交流分享。同时写一份具有个人特色的简历,符合个人求职身份,在相关空间作业栏完成。教师在相关空间及时进行批改答复。
4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習创新教育模式在《职业人文基础》的应用效果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了“自主学习——师生点评——课堂巩固——成品展示”相结合的移动空间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以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实现了移动终端的线上学习、在线测试、团队合作、作品展示等效果。实现了网络资源共建共享,任务驱动,全程指导,强化实操,充分体现了 “导学融合”的理念。利用移动终端的便利性,采取了考勤、课堂互动、测试、探讨、作业、投票等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了过程化、全方位的考核,实现了考核评价的信息化、全面化、多样化。经调查,教学效果做到了以下几点:
(1)学生对《职业人文基础》课程兴趣明显提高。
(2) 在学习的过程中动起来,做起来,学起来。
(3)学生增强了对《职业人文基础》通用能力分册中的应用文写作的信心。
(4)学生反馈:学有所获。
从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学习创新教育模式在《职业人文基础》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教学效果与之前的传统教学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通过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移动终端混合式的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上课的热情和创造主动学习的动力,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勇燕.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