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石屋村社区大学是全国第一个农村社区大学。它的成立不仅使石屋村新农村建设快步推进,全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带动了周边镇村的发展,在海南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社区大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民众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为社区大学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使社区大学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社区大学;新农村建设;作用
一、引言
2006年12月,为了又好又快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国人民大学与儋州市市委合作,在那大镇石屋村建立了石屋村社区大学,从而成为全国第一所农村社区大学。石屋村社区大学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石屋村村委会所在地,距儋州市区4公里,距海口市135公里,这里环境优雅,整洁优美,气候宜人;配套设施比较完备,主要有篮球场、中心区文化广场、社区电教室、图书室、会议室、展览室、健身室、食堂、学员宿舍楼等等;教学设备主要由市内外热心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捐资购置;现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人才培养计划的志愿者7名;目前石屋村社区大学可容纳80名学员同时入学,图书室藏书8000多册(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自愿者资料库)。社区大学成立以来,立足石屋实际,积极创新,务求实效、长效,不仅石屋村新农村建设快步推进,全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带动了周边镇村的发展,在海南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石屋村社区大学的运行状况,笔者对石屋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调研,采用走访、问卷、面谈、查阅资料等办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来自基层政府和农村一线的数据、事实和文献,由此采集到了第一手实证资料,奠定了本次研究科学性的高信度调研基础。
二、石屋村社区大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改善农村卫生,美化乡村环境
“村容整洁”是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为了使村庄卫生的保持具有长期性村容村貌的整洁,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们协助石屋村村委一边向乡亲们倡导“生态文明”的理念,一边围绕着农民的生活、用自己的亲身示范和行动,主动引导石屋村民们进行乡村的环卫工作。
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主动地教育村民改善村庄卫生,让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开办了村委卫生专栏,每期对各自然村的卫生状况进行评比,评比结果由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们公开在石屋村村貌情况公开栏上。不仅如此,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们通过生活、行为方式的转变,把村民的文明行为注入到生产经营和习惯之中,同时引进了比较先进的垃圾分类理念,保持石屋村的村容整洁。通过社区大学志愿者和村民的共同努力,石屋村村民不仅做到“家家自扫门前雪”,还自觉地打扫公共道路,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二)举办多彩文体活动,充实村民业余生活
“乡风文明”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村庄里面的文化氛围是影响一个村庄生活、生产等活动的关键因素,甚至能影响到整个村庄的和谐。
在石屋村社区大学未成立之前,石屋村的村民主要娱乐方式就是赌博。石屋社区大学成立之后,志愿者们立志于改变这种赌博的不良风气,不辞劳苦从河南省请来了腰鼓大师衡生喜老先生,建立了石屋村的第一支腰鼓队,吸引了数十位村民参与。从此,聚集在牌桌上的人群渐渐变少了,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化,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们组织村民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和农闲时节,唱客家山歌和革命歌曲,组织小朋友唱儿童歌曲,并在石屋村社区大学的活动室定期举办舞会。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三八妇女节,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都会联合石屋村村委动员村民参与文体活动。
全村有88.89%参加过石屋村社区大学组织的活动,被调查的村民认为他们享受活动的快乐,并且被激发了邻里之间的浓厚的乡土之情(数据来源于石屋村社区大学的问卷调查)。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生活,也改变了村民些许的不良爱好。
(三)提供技术服务,提高经营收益
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的石屋村村民一家一户的作业模式使村民很难抵御市场风险。针对这一情况,为改变村民单枪匹马的生产经营方式,同时也为了适应农业发展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总趋势,石屋村社区大学组织村民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使得村民的收益有了较大提高。
另外,社区大学还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各种产前产后的服务,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优良农产品品种,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在被调查的村民中有45.7%的人经常或者选择性接受过社区大学提供的技术服务,而且表示得到了良好的收益(数据来源于石屋村社区大学的问卷调查)。如提供割胶技术,在石屋村社区大学举办的“2009年海南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中,来自海南省18个市县农业局、热作局、热作服务中心和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的60多名技术骨干参加了培训,有近300名石屋村农民参加了本次活动。通过社区大学组织橡胶技术培训课程,2009年开割橡胶5000亩左右,16万多株。连续三年来这里的胶园年产干胶均达700吨以上,村民们每年也从橡胶园里“割”出产值1000多万元以上。2009年,村里的人均收入超过5600元,比去年人均收入增长了0.4%(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自愿者资料库)。
(四)采取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农村技术人才
石屋村社区大学采取新型的教育模式,为农村培养人才。在石屋村社区大学,培训技术型农民是办学宗旨。在社区大学的章程中,凡年满十八周岁、具有继续学习愿望的农民,都可以报名参加农村社区大学的学习,并实行免费教育。在师资力量上,石屋村社区大学一方面吸收技术人员作为志愿者;另一方面积极从海南各大学中聘请专业老师参与技术指导。在教学内容上,采取“因需施教”,每期培训的内容都不一样。同时社区大学学员修满规定的一百个学分后,社区大学考核颁发结业证书。截至2009年底,已培训农民超过七千人次,石屋村每户至少一人次接受过社区大学培训,户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
作为非营利教育机构,石屋村社区大学办学投资即成为公共资产,即这些办学投资不得被投资者撤回、转让、或用于担保抵押,机构如果解散,其资产要经拍卖充为公共资产。国外有关教育产业开发和运作的经验说明,强调教育的产业性,就是要进一步树立关注社会的教育需求,关心教育消费者的权益。石屋村社区大学发展农村教育,革新现有的教育运营模式,真正体现了农村教育的需求。
(五)培养新型农民意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当前农村发展的关键是改造农民,就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首先是培养新型农民意识,从政治学角度上看,应该就是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培养农民的“农商”意识。
农民的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民主参与、依法维权等方面。社区大学定期举办法律讲习班,宣传法律常识,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社区大学经常深入农户开展“法律进千家”活动,帮助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社区大学组织村民成立了“维权协会”,让农民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充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社区大学组织自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潜移默化地培养村民政治参与、民主管理意识,帮助健全村民议事制度和村务公开相关制度,提高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农民的“农商”意识,主要是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石屋村大多数农民还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没有市场敏感性。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运用自己掌握的经济知识,深入到每一个农户宣讲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号召农民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抗御市场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橡胶协会、瓜果协会、蔬菜协会等各种合作社应运而生,村民的经济权益意识明显增强。
三、社区大学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及改进策略
(一)加大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区大学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其主要法律依据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但这些法规局限于登记注册方面的管理,缺少关于资金筹集、组织发展等方面规定。问卷显示,80%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大学发展的法律依据不足,85%担心市政府支持社区大学建设的政策连续性。
由于社区大学尤其是农村社区大学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它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先天土壤,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必将陷入困境。这使得政府的作用凸显出来,政府对社区大学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国社区大学的发展态势。调查显示,如果没有儋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石屋村社区大学很难有今天的成就,甚至能否生存下来都是未知数。因此,对社区大学来说,首先是寻求政府的持续支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扩大社区大学的知名度,让社会民众更多地认知社区大学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得到相关的社会保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鼓励社会民众和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性
由于社区大学的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没有像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那样的组织优势和社会保障优势,仅仅是依靠志愿者们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以及对乡村和农民群众的热爱之情来做志愿者。所以长期的志愿者人员非常少,参与的时间也比较的短,影响了工作的延续性。石屋村社区大学成立以来,共有五批16名自愿者来此工作,平均工作在石屋村时间不到半年,最短的不到一个月,以致于社区大学志愿者团队稳定性不强。组织队伍的不稳定,导致一些工作不能持续有序开展。
社会民众的参与是社区大学持续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民众的参与性,可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发展社区大学。志愿者是石屋村社区大学的中坚力量。正是志愿者的智慧和奉献使石屋村社区大学获得广泛好评。在西方国家,民众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参与社会和回馈社会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体现人人平等、互助互爱精神,表达爱心和关怀的一种积极行动。但我国广大民众还没有认识到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甚至对大学毕业生从事志愿工作的动机不理解。对此,我国还要加强对志愿工作的宣传,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
(三)加大资金和组织制度的支持力度
石屋村社区大学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政府拨款及企业和社会的捐赠。但是,政府拨款十分有限,捐助主要是物质设备,所以,社区大学资金十分匮乏。资金的缺乏导致了志愿者不能够专心于支援乡村建设的活动中来,他们甚至还要为生存发愁,这是人员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访谈中了解到,儋州市政府每年对石屋村社区大学的拨款在4万元-5万元左右,石屋村社区大学一共有7个志愿者,每人每月生活费标准是450元,光是生活费用就占用了3.78万元,除去生活费,政府拨款连基本的交通费就不够,更不用说支持新农村建设了。
穩定的资金支持是社区大学发展的必要,没有稳定的资金支持,社区大学的办公费用甚至都很难维持,更何况组织的生存发展了。石屋村社区大学的资金主要靠儋州市政府拨付,但是每年拨多少,缺少明确的规定,完全取决于政府领导的主观意愿和政府的财政状况,资金数量不稳定。在台湾,社区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学员学杂费占68%,教育部门补助款24%,其他部门辅助款6%,其他2%。台湾社区大学的经费来源有《终身学习法》为依据,比较稳定。美国社区大学经费除政府支持和学费外,每年还可以得到企业的固定资助。我国的社区大学经费来源也应该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还要争取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资助。
参考文献:
1、刘尧.台湾社区大学发展历史与现状评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2).
2、张旭.美国社区大学考察启示录[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4).
*本文属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jsk2009-21);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科研项目(HNZG2009010)。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社区大学;新农村建设;作用
一、引言
2006年12月,为了又好又快地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国人民大学与儋州市市委合作,在那大镇石屋村建立了石屋村社区大学,从而成为全国第一所农村社区大学。石屋村社区大学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石屋村村委会所在地,距儋州市区4公里,距海口市135公里,这里环境优雅,整洁优美,气候宜人;配套设施比较完备,主要有篮球场、中心区文化广场、社区电教室、图书室、会议室、展览室、健身室、食堂、学员宿舍楼等等;教学设备主要由市内外热心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捐资购置;现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人才培养计划的志愿者7名;目前石屋村社区大学可容纳80名学员同时入学,图书室藏书8000多册(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自愿者资料库)。社区大学成立以来,立足石屋实际,积极创新,务求实效、长效,不仅石屋村新农村建设快步推进,全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带动了周边镇村的发展,在海南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石屋村社区大学的运行状况,笔者对石屋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调研,采用走访、问卷、面谈、查阅资料等办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来自基层政府和农村一线的数据、事实和文献,由此采集到了第一手实证资料,奠定了本次研究科学性的高信度调研基础。
二、石屋村社区大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改善农村卫生,美化乡村环境
“村容整洁”是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为了使村庄卫生的保持具有长期性村容村貌的整洁,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们协助石屋村村委一边向乡亲们倡导“生态文明”的理念,一边围绕着农民的生活、用自己的亲身示范和行动,主动引导石屋村民们进行乡村的环卫工作。
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们积极主动地教育村民改善村庄卫生,让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开办了村委卫生专栏,每期对各自然村的卫生状况进行评比,评比结果由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们公开在石屋村村貌情况公开栏上。不仅如此,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们通过生活、行为方式的转变,把村民的文明行为注入到生产经营和习惯之中,同时引进了比较先进的垃圾分类理念,保持石屋村的村容整洁。通过社区大学志愿者和村民的共同努力,石屋村村民不仅做到“家家自扫门前雪”,还自觉地打扫公共道路,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
(二)举办多彩文体活动,充实村民业余生活
“乡风文明”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村庄里面的文化氛围是影响一个村庄生活、生产等活动的关键因素,甚至能影响到整个村庄的和谐。
在石屋村社区大学未成立之前,石屋村的村民主要娱乐方式就是赌博。石屋社区大学成立之后,志愿者们立志于改变这种赌博的不良风气,不辞劳苦从河南省请来了腰鼓大师衡生喜老先生,建立了石屋村的第一支腰鼓队,吸引了数十位村民参与。从此,聚集在牌桌上的人群渐渐变少了,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化,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们组织村民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和农闲时节,唱客家山歌和革命歌曲,组织小朋友唱儿童歌曲,并在石屋村社区大学的活动室定期举办舞会。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三八妇女节,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都会联合石屋村村委动员村民参与文体活动。
全村有88.89%参加过石屋村社区大学组织的活动,被调查的村民认为他们享受活动的快乐,并且被激发了邻里之间的浓厚的乡土之情(数据来源于石屋村社区大学的问卷调查)。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生活,也改变了村民些许的不良爱好。
(三)提供技术服务,提高经营收益
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的石屋村村民一家一户的作业模式使村民很难抵御市场风险。针对这一情况,为改变村民单枪匹马的生产经营方式,同时也为了适应农业发展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总趋势,石屋村社区大学组织村民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使得村民的收益有了较大提高。
另外,社区大学还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各种产前产后的服务,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优良农产品品种,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在被调查的村民中有45.7%的人经常或者选择性接受过社区大学提供的技术服务,而且表示得到了良好的收益(数据来源于石屋村社区大学的问卷调查)。如提供割胶技术,在石屋村社区大学举办的“2009年海南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中,来自海南省18个市县农业局、热作局、热作服务中心和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的60多名技术骨干参加了培训,有近300名石屋村农民参加了本次活动。通过社区大学组织橡胶技术培训课程,2009年开割橡胶5000亩左右,16万多株。连续三年来这里的胶园年产干胶均达700吨以上,村民们每年也从橡胶园里“割”出产值1000多万元以上。2009年,村里的人均收入超过5600元,比去年人均收入增长了0.4%(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自愿者资料库)。
(四)采取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农村技术人才
石屋村社区大学采取新型的教育模式,为农村培养人才。在石屋村社区大学,培训技术型农民是办学宗旨。在社区大学的章程中,凡年满十八周岁、具有继续学习愿望的农民,都可以报名参加农村社区大学的学习,并实行免费教育。在师资力量上,石屋村社区大学一方面吸收技术人员作为志愿者;另一方面积极从海南各大学中聘请专业老师参与技术指导。在教学内容上,采取“因需施教”,每期培训的内容都不一样。同时社区大学学员修满规定的一百个学分后,社区大学考核颁发结业证书。截至2009年底,已培训农民超过七千人次,石屋村每户至少一人次接受过社区大学培训,户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
作为非营利教育机构,石屋村社区大学办学投资即成为公共资产,即这些办学投资不得被投资者撤回、转让、或用于担保抵押,机构如果解散,其资产要经拍卖充为公共资产。国外有关教育产业开发和运作的经验说明,强调教育的产业性,就是要进一步树立关注社会的教育需求,关心教育消费者的权益。石屋村社区大学发展农村教育,革新现有的教育运营模式,真正体现了农村教育的需求。
(五)培养新型农民意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当前农村发展的关键是改造农民,就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首先是培养新型农民意识,从政治学角度上看,应该就是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培养农民的“农商”意识。
农民的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民主参与、依法维权等方面。社区大学定期举办法律讲习班,宣传法律常识,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社区大学经常深入农户开展“法律进千家”活动,帮助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社区大学组织村民成立了“维权协会”,让农民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充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社区大学组织自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潜移默化地培养村民政治参与、民主管理意识,帮助健全村民议事制度和村务公开相关制度,提高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农民的“农商”意识,主要是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石屋村大多数农民还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没有市场敏感性。石屋村社区大学的志愿者运用自己掌握的经济知识,深入到每一个农户宣讲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号召农民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抗御市场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橡胶协会、瓜果协会、蔬菜协会等各种合作社应运而生,村民的经济权益意识明显增强。
三、社区大学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及改进策略
(一)加大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区大学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其主要法律依据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但这些法规局限于登记注册方面的管理,缺少关于资金筹集、组织发展等方面规定。问卷显示,80%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大学发展的法律依据不足,85%担心市政府支持社区大学建设的政策连续性。
由于社区大学尤其是农村社区大学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它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先天土壤,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必将陷入困境。这使得政府的作用凸显出来,政府对社区大学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国社区大学的发展态势。调查显示,如果没有儋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石屋村社区大学很难有今天的成就,甚至能否生存下来都是未知数。因此,对社区大学来说,首先是寻求政府的持续支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扩大社区大学的知名度,让社会民众更多地认知社区大学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得到相关的社会保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鼓励社会民众和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性
由于社区大学的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没有像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那样的组织优势和社会保障优势,仅仅是依靠志愿者们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以及对乡村和农民群众的热爱之情来做志愿者。所以长期的志愿者人员非常少,参与的时间也比较的短,影响了工作的延续性。石屋村社区大学成立以来,共有五批16名自愿者来此工作,平均工作在石屋村时间不到半年,最短的不到一个月,以致于社区大学志愿者团队稳定性不强。组织队伍的不稳定,导致一些工作不能持续有序开展。
社会民众的参与是社区大学持续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民众的参与性,可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发展社区大学。志愿者是石屋村社区大学的中坚力量。正是志愿者的智慧和奉献使石屋村社区大学获得广泛好评。在西方国家,民众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参与社会和回馈社会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体现人人平等、互助互爱精神,表达爱心和关怀的一种积极行动。但我国广大民众还没有认识到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甚至对大学毕业生从事志愿工作的动机不理解。对此,我国还要加强对志愿工作的宣传,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
(三)加大资金和组织制度的支持力度
石屋村社区大学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政府拨款及企业和社会的捐赠。但是,政府拨款十分有限,捐助主要是物质设备,所以,社区大学资金十分匮乏。资金的缺乏导致了志愿者不能够专心于支援乡村建设的活动中来,他们甚至还要为生存发愁,这是人员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访谈中了解到,儋州市政府每年对石屋村社区大学的拨款在4万元-5万元左右,石屋村社区大学一共有7个志愿者,每人每月生活费标准是450元,光是生活费用就占用了3.78万元,除去生活费,政府拨款连基本的交通费就不够,更不用说支持新农村建设了。
穩定的资金支持是社区大学发展的必要,没有稳定的资金支持,社区大学的办公费用甚至都很难维持,更何况组织的生存发展了。石屋村社区大学的资金主要靠儋州市政府拨付,但是每年拨多少,缺少明确的规定,完全取决于政府领导的主观意愿和政府的财政状况,资金数量不稳定。在台湾,社区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学员学杂费占68%,教育部门补助款24%,其他部门辅助款6%,其他2%。台湾社区大学的经费来源有《终身学习法》为依据,比较稳定。美国社区大学经费除政府支持和学费外,每年还可以得到企业的固定资助。我国的社区大学经费来源也应该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还要争取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资助。
参考文献:
1、刘尧.台湾社区大学发展历史与现状评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2).
2、张旭.美国社区大学考察启示录[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4).
*本文属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jsk2009-21);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科研项目(HNZG2009010)。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