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全球进入灾难多发期,并呈现多灾种并发的特征,也可称为灾难体系,这对各国应急救助保障工作提出新的考验。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灾难的对比分析,首次提出并发灾难的概念、分类并研究其主要特征,为灾难多发期的各国应急救助保障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并发灾难 实证对比 灾难救助
作者简介:董海凤,华北电力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8-276-01
一、近年发生的多次灾难情况分析
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多起灾难,可以说全球进入灾难多发期。本文以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和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为典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中国四川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最大烈度为11度,覆盖面积约2419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同时,汶川8.0级大地震的主震瞬间都(江堰)-汶(川)公路、都(江堰)—虹(口)公路等瞬间因地震崩塌、滑坡被堵塞断道。在滑坡的同时形成了34个堰塞湖,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随之而来的暴雨更是加重了堰塞湖及滑坡、泥石流的危险。
日本福岛地震中,岩手县大部分地区达到11度烈度,宫城县等本岛东岸的许多地区烈度达到10度。地震导致14米海啸;同时,强烈的地震摇动地轴导致本州岛平移2.4m。并且由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大量损坏,造成影响极其严重的核泄漏问题。
二、并发灾难分类及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并发灾难还没有开展相关的研究,本文试图首次通过实证案例分析对并发灾难形成原因、灾难破坏力叠加生成方式以及应对机制联动等角度对并发灾难进行界定。并发灾难从各灾难的生成方式可分为两类:
1.衍生性并发灾难。衍生性并发灾难是指由一个主要灾种发生后衍生性产生多灾难并发,使灾害破坏力成倍叠加。如福岛地震发生并导致日本沿岸太平洋海域发生海啸并冲击地震灾区,而地震和海啸产生的叠加破坏力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放射性物质泄露事故。
2.耦合性并发灾难。耦合性并发灾难是指各灾种在灾难破坏力影响的受灾时间和波及地域耦合,并使受灾地区灾害破坏力成倍叠加。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当晚发生暴雨天气,进而导致空中能见度下降并产生滑坡泥石流灾害,使得救援队伍进入灾区的空中交通和陆地交通被阻断,加大灾区救灾减灾工作的难度。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并发灾难是指各灾种衍生或耦合于同时同地,灾害破坏力成倍叠加,灾害辨别和救灾减灾工作难度增加,灾难应急预案需要联动产生效用的灾难体系。
三、并发灾难特征
通过对中国汶川地震系列灾难和日本福岛地震系列灾难的实证分析,本文对并发灾难的特征概括如下:
1.灾难影响时间和波及地域耦合。
并发灾难各灾种的破坏力在地域和时间上呈横向和纵向的叠加,对传统救灾途径的干扰会造成救灾减灾工作时效上的减缓。并发灾难体系中往往具有一个主导性灾种,并使得关联危险源演变为灾难。如汶川地震中以地震为主导性灾种,而暴雨导致的空中能见度降低客观影响了救灾途径,也使其演变成为灾难。
2.灾害辨别难度增加和应急预警实效能力降低。
并发灾难中,各灾种影响范围的叠加以及衍生灾害的判断使得对灾害辨别难度增加。灾害辨别过程复杂直接导致预警时间的压缩和预警内容的不准确。如福岛地震发生后,对海啸破坏程度的不准确导致部分灾区居民避灾地点选择错误。
3.需要同时启动多项应急预案,各应急预案和救助保障机制需要联动发生效用。
4.分散救灾指挥工作注意力,危险源管理及抢险工作往往成为核心关注要点。
如汶川地震后,进入灾区的途径成为应急救助保障的关键,后期则转换成为对堰塞湖的排险工作;福岛地震后核电站抢险工作成为救灾指挥工作的核心。
5.民众心理恐慌加剧以及信息管理的多面应对。
并发灾难中各灾种信息的叠加导致民众对灾难信息辨别困难,各灾种信息的发布和应对也呈现对边响应态势。如福岛地震中地震和放射性物质泄露事故使得灾区民众恐慌加剧,而不断发布余震信息也加剧民众对核泄漏事故的担忧。
四、结语
并发灾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于世界各国的灾难救助保障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明确并发灾难的特征和分类有利于深入分析研究并发灾难的趋势,对于进一步完善并发灾难下的救助保障,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熊贵彬,崔洁.中日灾害救济制度比较——以近年中日两国大地震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国殇——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死伤数万人.http://news.ifeng.com/special/0512 earthquake/
[3]日本东北部9.0级地震.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ribendizhen/.
[4]中国抗震救灾网.http://www.512gov.cn/GB/index.html.
[5]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http://www.cea.gov.cn/manage/html/8a8587881632 fa5c0116674a018300cf/wcdzkxkc/index.html.
关键词并发灾难 实证对比 灾难救助
作者简介:董海凤,华北电力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8-276-01
一、近年发生的多次灾难情况分析
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多起灾难,可以说全球进入灾难多发期。本文以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和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为典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中国四川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最大烈度为11度,覆盖面积约2419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同时,汶川8.0级大地震的主震瞬间都(江堰)-汶(川)公路、都(江堰)—虹(口)公路等瞬间因地震崩塌、滑坡被堵塞断道。在滑坡的同时形成了34个堰塞湖,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随之而来的暴雨更是加重了堰塞湖及滑坡、泥石流的危险。
日本福岛地震中,岩手县大部分地区达到11度烈度,宫城县等本岛东岸的许多地区烈度达到10度。地震导致14米海啸;同时,强烈的地震摇动地轴导致本州岛平移2.4m。并且由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大量损坏,造成影响极其严重的核泄漏问题。
二、并发灾难分类及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并发灾难还没有开展相关的研究,本文试图首次通过实证案例分析对并发灾难形成原因、灾难破坏力叠加生成方式以及应对机制联动等角度对并发灾难进行界定。并发灾难从各灾难的生成方式可分为两类:
1.衍生性并发灾难。衍生性并发灾难是指由一个主要灾种发生后衍生性产生多灾难并发,使灾害破坏力成倍叠加。如福岛地震发生并导致日本沿岸太平洋海域发生海啸并冲击地震灾区,而地震和海啸产生的叠加破坏力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放射性物质泄露事故。
2.耦合性并发灾难。耦合性并发灾难是指各灾种在灾难破坏力影响的受灾时间和波及地域耦合,并使受灾地区灾害破坏力成倍叠加。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当晚发生暴雨天气,进而导致空中能见度下降并产生滑坡泥石流灾害,使得救援队伍进入灾区的空中交通和陆地交通被阻断,加大灾区救灾减灾工作的难度。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并发灾难是指各灾种衍生或耦合于同时同地,灾害破坏力成倍叠加,灾害辨别和救灾减灾工作难度增加,灾难应急预案需要联动产生效用的灾难体系。
三、并发灾难特征
通过对中国汶川地震系列灾难和日本福岛地震系列灾难的实证分析,本文对并发灾难的特征概括如下:
1.灾难影响时间和波及地域耦合。
并发灾难各灾种的破坏力在地域和时间上呈横向和纵向的叠加,对传统救灾途径的干扰会造成救灾减灾工作时效上的减缓。并发灾难体系中往往具有一个主导性灾种,并使得关联危险源演变为灾难。如汶川地震中以地震为主导性灾种,而暴雨导致的空中能见度降低客观影响了救灾途径,也使其演变成为灾难。
2.灾害辨别难度增加和应急预警实效能力降低。
并发灾难中,各灾种影响范围的叠加以及衍生灾害的判断使得对灾害辨别难度增加。灾害辨别过程复杂直接导致预警时间的压缩和预警内容的不准确。如福岛地震发生后,对海啸破坏程度的不准确导致部分灾区居民避灾地点选择错误。
3.需要同时启动多项应急预案,各应急预案和救助保障机制需要联动发生效用。
4.分散救灾指挥工作注意力,危险源管理及抢险工作往往成为核心关注要点。
如汶川地震后,进入灾区的途径成为应急救助保障的关键,后期则转换成为对堰塞湖的排险工作;福岛地震后核电站抢险工作成为救灾指挥工作的核心。
5.民众心理恐慌加剧以及信息管理的多面应对。
并发灾难中各灾种信息的叠加导致民众对灾难信息辨别困难,各灾种信息的发布和应对也呈现对边响应态势。如福岛地震中地震和放射性物质泄露事故使得灾区民众恐慌加剧,而不断发布余震信息也加剧民众对核泄漏事故的担忧。
四、结语
并发灾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于世界各国的灾难救助保障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明确并发灾难的特征和分类有利于深入分析研究并发灾难的趋势,对于进一步完善并发灾难下的救助保障,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熊贵彬,崔洁.中日灾害救济制度比较——以近年中日两国大地震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国殇——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死伤数万人.http://news.ifeng.com/special/0512 earthquake/
[3]日本东北部9.0级地震.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ribendizhen/.
[4]中国抗震救灾网.http://www.512gov.cn/GB/index.html.
[5]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http://www.cea.gov.cn/manage/html/8a8587881632 fa5c0116674a018300cf/wcdzkxkc/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