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短跑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短跑是田径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它包括50米跑、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和接力跑等,短跑能有效提升人的肌肉结实度,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放松大脑,取得健身和娱乐的双重效益。短跑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速度障碍,它的形成是由于训练方法的老套、训练手法的陈旧、模式的固定以及单一训练。在初中短跑教学过程中,学校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只重视学习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了身体素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成熟,很多中小学都建立起了科学化的训练模式,这能帮助初中生们提高短跑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短跑;速度障碍;形成原因;对策
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学校、社会和家长也越来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短跑运动是一项十分有益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随着科学理念的提升,我们现在也形成了越来越合理的短跑教学体系,帮助我们初中生培养和发展短跑能力。
一、速度障碍的形成原因
(一)无规则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一旦训练的内容不符合客观规律,违背了短跑的特点,那就会导致不科学、不合理的训练结构,从而使初中生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就产生速度障碍,这里所说的速度障碍,是指假速度障碍或者说是非极限速度障碍。在短跑的练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学生进行运动刺激,这能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但是如果是无效刺激,运动员的成绩就会停滞不前,有时甚至会下降,这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速度障碍。
(二)技术要领掌握不到位
短跑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丰富的人体运动学和人体结构学知识,它的训练过程中包含着很多的科学道理。单单只看动作的话,短跑要求从细节出发,它要看一个周期中,训练者脚着地的方向和速度、向前蹬动的距离、前后摆动的动作和幅度等。当运动员在高速奔跑的过程中,脚在着地后仍然存在的一个继续向前的惯性,这容易造成运动员身体不稳,身体就会自发的进行减速运动,抑制运动员的加速。如果在脚落地时,水平速度过大,身体的制动效应也会随之增大,所以小腿会进行一个快速的后屈动作,这对于脚掌安全的着地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跑步过程中,当人的脚开始接触地面,人的重心会向前移,我们把重心投影点和脚尖之间的水平长度称为前蹬的距离,如果这个距离较短,那么人体将会做快速变化,重心快速移动且越过垂直支撑点,转入后蹬的用力方式,所以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落地姿势,增强腿部的力量,这样能让大腿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力量使速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在短跑的过程中,充分的后蹬能产生较大的前进动力。当我们拥有较大的腿部力量时,同时如果塑胶跑道能保持较大的弹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过分追求腿部支撑和腿的充分蹬伸的话,可能有害于我们的身体,所以落地的動作要合理,比起一味的追求速度,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二、我的建议
(一)简化练习的条件
简化练习的条件就是让我们甩掉多余的负担,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灵活,提高运动的技巧性,更加重视运动过程中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爆发力,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高训练人员技能的灵活度,运动员们在最简单的条件下取得较快的速度,那么他们在正常的条件下或实际比赛中也能保持这样的速度。
(二)信号练习
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信号训练的方法来增强运动的规律性。训练时,洪亮的、有节奏的信号或音乐,能使训练者们保持较快的运动节奏,保证较高的活动频率,这能帮助他们突破自己,突破已经定型的运动方式,从而取得更好的极限速度。
(三)跑顺风路的方法
在顺风的条件下,空气对人的阻力将会减小,而且风力对人会起一个推动作用,风力将会转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其实在逆风条件下,人能提高自己对抗阻力的能力,从而提高身体的爆发力和持久力,在顺风条件下,因为有风力的推动,人将会产生新的运动情绪,这样能帮助训练者打破极限速度,保持运动的信心,进而在实际比赛中能够稳定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放松训练法
跑步的技术对运动的最终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肌肉的合理放松,有助于保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延长他们的运动生涯。到目前为止,放松训练常采用的方法是慢跑、弹跳跑、跑方格、心理训练等方式,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人在放松状态下发出的力,比在适度紧张状态下放出的力大许多,这更有利于肌肉的快速收缩,从而调节身体的状态,节省能量。
总结
综合全文,我们发现,速度障碍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训练的不合理、技术掌握不到位、训练的手法不够科学所导致的,除此之外,很多短跑运动员也缺乏相关的心理培训,不能正确地处理好放松协调和紧张训练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出了一系列方法,例如简化练习过程中的条件、信号练习、顺风跑步的方法以及心理训练法,这些方法能够科学合理的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帮助训练者们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在初中的短跑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积极吸取以上经验,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志明.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2:33-34.
[2]谢承斌.创设情境,助力初中体育短跑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2019,03:18-19.
[3]方丽萍,陈钦梳,董海红.初中短跑“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19,03:65-66.
[4]钟琼.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探研[J].成才之路,2019,21:68.
[5]顾秋竹.探析初中田径教学短跑项目中的力量训练[J].才智,2019,30:144-145.
关键词:初中短跑;速度障碍;形成原因;对策
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学校、社会和家长也越来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短跑运动是一项十分有益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随着科学理念的提升,我们现在也形成了越来越合理的短跑教学体系,帮助我们初中生培养和发展短跑能力。
一、速度障碍的形成原因
(一)无规则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一旦训练的内容不符合客观规律,违背了短跑的特点,那就会导致不科学、不合理的训练结构,从而使初中生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就产生速度障碍,这里所说的速度障碍,是指假速度障碍或者说是非极限速度障碍。在短跑的练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学生进行运动刺激,这能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但是如果是无效刺激,运动员的成绩就会停滞不前,有时甚至会下降,这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速度障碍。
(二)技术要领掌握不到位
短跑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丰富的人体运动学和人体结构学知识,它的训练过程中包含着很多的科学道理。单单只看动作的话,短跑要求从细节出发,它要看一个周期中,训练者脚着地的方向和速度、向前蹬动的距离、前后摆动的动作和幅度等。当运动员在高速奔跑的过程中,脚在着地后仍然存在的一个继续向前的惯性,这容易造成运动员身体不稳,身体就会自发的进行减速运动,抑制运动员的加速。如果在脚落地时,水平速度过大,身体的制动效应也会随之增大,所以小腿会进行一个快速的后屈动作,这对于脚掌安全的着地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跑步过程中,当人的脚开始接触地面,人的重心会向前移,我们把重心投影点和脚尖之间的水平长度称为前蹬的距离,如果这个距离较短,那么人体将会做快速变化,重心快速移动且越过垂直支撑点,转入后蹬的用力方式,所以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落地姿势,增强腿部的力量,这样能让大腿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力量使速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在短跑的过程中,充分的后蹬能产生较大的前进动力。当我们拥有较大的腿部力量时,同时如果塑胶跑道能保持较大的弹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过分追求腿部支撑和腿的充分蹬伸的话,可能有害于我们的身体,所以落地的動作要合理,比起一味的追求速度,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二、我的建议
(一)简化练习的条件
简化练习的条件就是让我们甩掉多余的负担,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灵活,提高运动的技巧性,更加重视运动过程中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爆发力,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高训练人员技能的灵活度,运动员们在最简单的条件下取得较快的速度,那么他们在正常的条件下或实际比赛中也能保持这样的速度。
(二)信号练习
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信号训练的方法来增强运动的规律性。训练时,洪亮的、有节奏的信号或音乐,能使训练者们保持较快的运动节奏,保证较高的活动频率,这能帮助他们突破自己,突破已经定型的运动方式,从而取得更好的极限速度。
(三)跑顺风路的方法
在顺风的条件下,空气对人的阻力将会减小,而且风力对人会起一个推动作用,风力将会转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其实在逆风条件下,人能提高自己对抗阻力的能力,从而提高身体的爆发力和持久力,在顺风条件下,因为有风力的推动,人将会产生新的运动情绪,这样能帮助训练者打破极限速度,保持运动的信心,进而在实际比赛中能够稳定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放松训练法
跑步的技术对运动的最终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肌肉的合理放松,有助于保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延长他们的运动生涯。到目前为止,放松训练常采用的方法是慢跑、弹跳跑、跑方格、心理训练等方式,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人在放松状态下发出的力,比在适度紧张状态下放出的力大许多,这更有利于肌肉的快速收缩,从而调节身体的状态,节省能量。
总结
综合全文,我们发现,速度障碍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训练的不合理、技术掌握不到位、训练的手法不够科学所导致的,除此之外,很多短跑运动员也缺乏相关的心理培训,不能正确地处理好放松协调和紧张训练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出了一系列方法,例如简化练习过程中的条件、信号练习、顺风跑步的方法以及心理训练法,这些方法能够科学合理的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帮助训练者们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在初中的短跑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积极吸取以上经验,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志明.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2:33-34.
[2]谢承斌.创设情境,助力初中体育短跑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2019,03:18-19.
[3]方丽萍,陈钦梳,董海红.初中短跑“三步走”选材与实施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19,03:65-66.
[4]钟琼.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探研[J].成才之路,2019,21:68.
[5]顾秋竹.探析初中田径教学短跑项目中的力量训练[J].才智,2019,3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