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合一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经过历代不断地变革,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哲学观念、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花鸟画是传统绘画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魅力,它是民族绘画中一颗绚丽的明珠。花鸟画在早期彩陶和青铜器纹样上都有其印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花鸟画有了较大的发展,花、鸟的形象,不仅作为人物画的辅助内容出现,此时花鸟画初具独立面貌,如顾恺之的《凫雀图》、陆探微的《斗鸭》、史道硕的《鹅图》、萧绎的《鹿图》、顾景秀的《蜂雀图》等。进入唐代,花鸟画已独立成科,花鸟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并逐渐兴盛。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形成不同的花鸟画风格,一直影响并促进了以后的花鸟画发展。两宋时期的花鸟画比五代、唐代更加昌盛繁荣,技巧相对成熟,题材丰富广泛,风格变化多样。元代的变革以及明清的纵深发展阶段,把花鸟画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一直到近现代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花鸟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面貌沿着历史的更新而革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革。
  中国的传统绘画通过其理论构建、笔墨、意象、意境的创造,完成了对客观与主观、物与心即象与意、景与情、客观物象与主体精神的超越,追求的是物我在情感上的共鸣和满足,并非追求绘画物象的现实性。花鸟画是中国绘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它通过主观的审美方式,中国式的赋、比、兴手法,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化地体现了东方世界的宇宙观。花鸟画追求意蕴,讲究的是诗情画意,画者常常把自身的审美意识与自然物象融为一体,也就是寄情于景,注重情景交融。在创作中通过对花草树木禽鸟的观察理解,结合诗意的想像,做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与画的有机结合,诗性的内涵成为其内在的意蕴,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統一,在水乳交融的诗画之中塑造出意象之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诗在意中,意在画中,高远深广,其味无穷,将诗画融为一体除了增加意蕴外,也能够为绘画作品增添情趣。
  中国绘画观照自然态度是感性的,是和自然相和谐的,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强调对自然的观赏,强调艺术通向自然。花鸟画是以自然为题材的艺术门类,花鸟画创作离不开对自然的观照,从古至今花鸟画家们都是从自然中获得素材,吸取养料,激发灵感,才有所成就的。对自然的体悟就离不开审美感受,审美感受实际上就是由对象的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心理感知状态。
  花鸟画的创作涉及到对传统的承袭、情感的传达、技法的表现等多方面。我认为在花鸟画创作实践中,画家的审美方式至关重要,它是花鸟画创作的基础,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古人有“贤者澄怀味象”的说法,“澄怀”讲的是审美观照时的心理条件,就如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画家的审美观照要排除世事和名利的干扰,使自己的心境处于一种空静明朗的状态,这是进入审美活动不可少的条件,用一颗纯净的心灵去观照,品味,才能真正与审美对象交流,从而产生心物互动。我理解“味象”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体验方式,因为它不但要观察、感受花和鸟的形、态、色彩、声音,还要“妙悟”花和鸟深层的生命意蕴、生命韵味。可以说在这样的审美观照、品味、探寻过程之中把握住个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并在“味象”之中渗透审美主体独有的精神、气质、性情、想象、理解。审美主体的个人因素就像“润物细无声的细雨一样连绵不断地侵润审美体验之中”。中国画的意象思维、意象造型就建立在这种心物互动,心物交流,心物合一的基础之上。
  古人说“神与物游”,问题是什么样的审美主体之“神”与“物”去交流,才能真正达到心物合一的境界。宋代山水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中说:“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这段话使我印象深刻,看山水如此,看花鸟亦复如此。以不同的心灵面对花和鸟,存在审美品位的“价高”与“价低”的区别。楚国诗人屈原喜兰,歌颂兰的高洁品格。宋代学者周敦颐有《爱莲说》,推崇莲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这其实就是作为审美主体的屈原、周敦颐自身的洁身自好,高洁脱俗之精神、品格、性情在兰和莲身上找到了回应,是审美主体与兰、莲品行碰合的结果。
  心物合一的审美心境导致中国画“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郑板桥是清代极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是“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郑板桥曾在《题画》中写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当我们作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和自然物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并在大脑中形成独特的感受,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眼中之竹也”。这里的 “眼中之竹”已经具有了“意象”的意味。其次,要观察客观事物和自然景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并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由“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胸中之竹”,是审美意象的完整显现。再用娴熟的技巧把这个意象落实在纸面上,这样创作出来的自然物象就被人格化了,创作主体通过特定的手段把胸中之意发抒出来,这就是“手中之竹”,审美意象的物化。照郑板桥的说法,“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其实都是以心物合一为底蕴的。中国画是在心物合一这片沃土上生长出来的艺术,是中国人“诗性思维”“诗兴智慧”结出来的果实,就像汉字一样充满着中国人的智慧和想象力。
  所谓“意象造型”就是通过客观物象来表达一种超乎象外的主观情感,而在这种主观情感中存在的视觉因素应该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意象造型”是“意象思维”的结果。“意象思维”是人的主观意志与物态的统一,是人与物象相交融,画家在感知自然造化的同时,感知其内心,使自身精神得到升华。
  “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都有“不执于物”而又“与物宛转”的特性,追求内在精神情感与外在的形象塑造的合一。意象思维其实就是主体精神、情感的形象化,形象的主体化。所以郑板桥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如果与西方具象性绘画作比较,中国画里的工笔、小写意、没骨、大写意等的表现形式都带有写意性,具有强化主体精神、情感、旨趣,弱化形的真实性约束的表现特点。无论是赵孟坚的白描兰,郑所南的水墨小写意兰,还是郑板桥、吴昌硕的大写意兰,虽表现手法不同,都与自然的兰有很大距离,其绘画的形象都带有不同程度的虚拟性质,显示出中国画“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的表现特质。   意象造型必须具备造型的写意性风韵才有韵味。它突出的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灵感受,是“不执于物”而又“与物宛转”创造出来的。“感于物而动”调动内心情感,激发出“兴”的冲动和创作欲望。如郑板桥画竹所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情感、意绪的驱动是造型写意性的动力和出发点。画的是意中之象,心中的花和鸟,既不是自然物象的直接模拟,也不是别人画的模仿,而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抒发似的再创造。因此造型的写意素质伴随着创作主体的精神、情感、意绪、趣味的“妙悟”对物象进行提炼、概括、简化、变形等处理手法的实施。创作主体因人而异,精神、情感、意绪因人而异,因妙悟而生成的 “胸中之竹”和掌握的技巧与处理手法的不同,再加上创造能力的强弱等因素,造型的写意性风采亦因人而异。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具有写意性的精神特质,花鸟画中的形象具有抒情写意的意象,写意性不仅表现在客观物象的形象特征,更是画家主观精神和意趣的表现。中国画艺术的写意性,既有具象的内容,又有抽象的成分;既有再现的形物,又有表现的意识。写意性绘画的抒发性,写意的造型手法因人而异,加上审美的时代性变化等因素,必然涉及到“情”“意”“法”的变化与矛盾。郑板桥“三竹”说的“手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也”只是矛盾中的一种,是“落笔倏作变相”临机应变造成的。落笔中的临机应变与变动中的“情”“意”在动态中求得一种新的平衡,这种新的平衡是在创作中完成的。
  花鸟是人们生活中习见之物,林中漫游可闻鸟鸣,公园闲步可观花草,养花养鸟可细观花鸟的情态,那么为什么还要观赏花鸟画呢?因为花鸟画创作中从审美观照、艺术思维到布局、造型及技巧的实施,都是在心与物交流,心与物合一的底蕴中创造出来的。花鸟画有自然界的花鸟所没有的东西,意蕴、神韵、气韵、情韵及形式美的韵致,有花鸟之外的境界美。宋代书家黄庭坚讲书法艺术“当以韵观之”。黄庭坚的学生范温著《潜溪诗眼》提出“韵者,美之极”,把韵味看成是诗和画最高的美。可见诗和书画尚韵是追求美的极致,尚韵就是尚美。唐代诗人司空图著《诗品》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范溫又讲“有余意之谓韵”,韵有“超然于尘外之趣”。都是讲言外、象外有深致,超越于具体形象之外的灵趣。含韵丰富是花鸟画之美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花鸟画创作要有“曲尽法度又妙在法度之外”的美感,这也包括花鸟画艺术技巧的形式美感。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国门的打开,大量西方艺术流派涌入,各国与我国的文化艺术的交流频繁,促进了画家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再发现,画坛从躁动走向稳健,人们普遍认为应当把继承、延续古代优秀传统与开拓现代精神统一起来,把吸收外来文化优势与发扬本民族优势结合起来。现代花鸟画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以及工具、材料等方面的新拓展,使花鸟画呈现诸多面貌,艺术创作中同时也融进新的审美观点,使得新的审美境界逐渐形成。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借用外来的表现形式,在花鸟画创作中进行探索,实践,再创作,花鸟画本身的美感、独特的美感规律是不能改变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对原有观念的突破,就会产生新的观念,但是无论怎么变化都应遵循自己的内心,心中万千意象借助所描绘的物象传达出来,使其具有新的生命意义。
  作者简介:
  孙悦,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少儿美术培训机构也是遍地开花,其办学规模以及目前存在的状态各不统一,面对琳琅满目、名目繁多的培训机构,家长在选择的时候也颇为盲目。文章重点研究时下焦作地区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的教师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提供参考资料,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师;校外教育机构  一、研究缘起  陶行知在1927年《生活即教育》一文中
期刊
摘 要:在专业的美术教学或者非专业的美术教学中,色彩都是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首要的造型要素,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色彩方面的审美、造型表现、情感表达和创造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对色彩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通过色彩进一步认知世界。文章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色彩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小学教育专业中色彩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总结概括了小学教育专业目前色彩课程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自身的優越性在我国,甚至在国际社会上都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作为一名中专美术教师,如何响应时代的感召,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涵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专美术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五千
期刊
徐铎 著名作家,书画家  几年来,一直在观翠峰书法,自凡俗至奇绝,几乎目睹其进步,似乎见证了习书者前行辙痕。日前,我曾借用古人论述,关于习书,能得其一法,可成大器。其实翠峰习书可谓用心一也,他经营二王,专心赵孟頫。细观之,所书大字笔画之中也蕴藏颜意。他属于对书法有着灵性那类书家,入门后,便能将古人之形质转化为自家之神采,使之具有天然兼之矣。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
期刊
摘 要:天性及人生经历是形成绘画艺术语言特色的基础,经过艺术教育的陶冶和绘画技能的训练,最终会做出符合自己情性和志趣的审美判断,选择适合于自我表达的语言探索。文章以记述的方式表现了作者在绘画艺术兴趣的驱动下,逐渐进入中国画较深的理论和实践层面,并在不断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没骨画法作为创新研究的基点,进行开放式的创作实验训练,并形成了较为明确的风格化语言特色。  关键词:性灵;幽探;没骨画  笔者出
期刊
摘 要:《礼记·大学》有关于格物的记载:“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这句话谈及致知与格物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时代下,受到的自身或者环境的局限性影响,观看不同,认知不同,表达也不同。文章通过对“当代格物”的阐述来说明数字时代的创作特征是新的观看方式所带来的,通过当下创作手法变化所带来的新视觉现象来分析时代语境下架上绘画创作的各种可能。  关键词:格物;互联网;数码技术;形象;形式  一、格物作为一
期刊
一、回到“人生主题”  艺术现实表明:中国艺术正越来越面对自身的现实与问题,因此,它必将在面对人生及其意义的紧迫诘问中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显然,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但不同的是,不同的艺术家有着各自的感受与表达,具体来说,艺术家更关心的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人生意义的追问。无疑,这是许多中国艺术家更关心人生艺术命题的艺术表达和现代人精神图景的呈现。  女画家韦红燕的作品正是在她一以贯之的“认识你
期刊
摘 要:倪贻德作为我国第一代油画大师是早期西画运动中颇有影响的人物,从他的才能天赋、人生经历、心智本性和禀性特点看来可谓是“文如其人,画如其心”。他用毕生的精力去追寻探索别具一格的绘画艺术,用那纯朴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反映江南人民朴实无华的农村及城市一角的生活。  关键词:倪贻德;油画风景;民族化;现实主义  倪贻德1901年生于杭州,1919年克服了家庭反对和无力负担学费的困难考上了上海美专西画
期刊
摘 要:敦煌壁画有着漫长的历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几千年来是中国艺术家创作不竭的绿洲源泉。文章结合图文,分类叙述颜色釉对于敦煌艺术的继承和创新发展,论述敦煌艺术在陶瓷作品中,尤其是颜色釉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以及敦煌壁画对颜色釉发展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敦煌壁画;飞天;颜色釉;陶瓷  敦煌壁画是我国漫长艺术历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拥有举足轻重的价值。众所周知,敦煌壁画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期刊
摘 要:构图、色彩、笔法、意趣是中国水彩画语言特色的主要特征,其构图的形式多样、色彩的丰富淋漓、笔法的生动有力以及意趣的气魄深厚都组成了水彩画的语言特色。画家们由于艺术观念、时代以及地域的不同,其水彩静物画的风格特征也体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就王肇民和刘寿祥两位均画过很多水彩静物画的中国著名水彩画家的水彩静物画作品为探究对象,将其水彩静物画表现的语言特色做对比研究,能更好地理解两位画家作品中造型、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