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眼于《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结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九年级化学教材内容,从化学知识、化学探究、化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以化学的名义初识世界,形成公民化学素养。
关键词:公民化学素养;科学探究;化学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17
2016年4月18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正式发布,其中化学素养部分是指公民通过学校教育(含成年前)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的习得,所积累的基本且必要的化学知识、化学方法、化学探究技能、化学价值观等,在应对化学相关实际问题或公共事务时,能予以运用,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一种能力。而初中阶段化学的学习既应为化学的进阶学习奠定基础,更应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从而形成公民化学素养。下文从化学知识、化学探究、化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以化学的名义初识世界,形成公民化学素养。
一、以化学知识触摸世界
1.教材中的公民化学知识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罗列了公民所需掌握的化学知识,其在现行教材中均有迹可循,下面列举2例公民必备化学知识与九年级沪教版化学教材相对应之处:
2.在生活常识中领会化学知识
中学化学的学习一直为人所诟病的,正是与社会生活的脱节,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基本脱离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等相关联的丰富多彩的应用,取而代之的是枯燥乏味的课堂与练习。因而,我们提出让化学回归生活,将化学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常识紧密相连,增强化学教学的实用性与现实意义。
有两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可让化学走进生活,一是用“生活常识”引领化学教学,是指通过与化学相关的“生活常识”来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教学在实用的基础上顺利开展,例如以“探究水垢的除去方法”来开展有关酸碱盐的性质教学或复习等;二是用“化学小贴士”贴近生活,是在教学中用化学用语描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氢气教学时的“化学小贴士”:“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可不能用氢气噢”等。
二、以化学方法探究世界
1.科学探究与公民化学素养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标准”)中,“科学探究”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这正契合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对于“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3.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4.具有创新意识,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
2.在化学实践中锤炼探究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中学生在社会背景下对化学问题的探究和决策,提高化学课程对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普及性和相关性。以此理念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既可以解决“为什么学习化学”的问题,又能锤炼学生的化学思维与观点,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世界。
而“标准”中对化学学科的科学探究学习提出三点要求:(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结合这两者,笔者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三、以化学价值观正视世界
1.化学价值观的内涵
在“标准”中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价值观主导取向定位在以下三个层面:
(1)求真: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建构,增进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2)向善:虽说化学物质与技术的应用存在一个适用范围,其产生的影响可能具有两面性,但在教學中,我们应让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致和:在教学中,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持化学与环境的友好。
2.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化学价值
我们提倡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化学价值,将科学探究与化学价值观教育相关联,增强化学价值观的意义架构,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
(1)在教育素材中挖掘化学价值。
在教育素材中应选择适当的题材和方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既要使学生认识化学在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中的重要贡献,也要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
(2)在教学评价中内化化学价值。
依据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的不同,教师需选择与之相应的评价方式,以确保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在评价中学习档案所呈现的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化学价值观的构建。
综上可知,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在化学价值观的指引下,以化学探究活动为媒介,在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习得公民必备的化学常识,形成处理化学问题的方法、技能等,使学生能够以化学的名义初识世界,进而形成学生的公民化学素养。
(作者单位:吴江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
关键词:公民化学素养;科学探究;化学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17
2016年4月18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正式发布,其中化学素养部分是指公民通过学校教育(含成年前)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的习得,所积累的基本且必要的化学知识、化学方法、化学探究技能、化学价值观等,在应对化学相关实际问题或公共事务时,能予以运用,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一种能力。而初中阶段化学的学习既应为化学的进阶学习奠定基础,更应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从而形成公民化学素养。下文从化学知识、化学探究、化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以化学的名义初识世界,形成公民化学素养。
一、以化学知识触摸世界
1.教材中的公民化学知识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罗列了公民所需掌握的化学知识,其在现行教材中均有迹可循,下面列举2例公民必备化学知识与九年级沪教版化学教材相对应之处:
2.在生活常识中领会化学知识
中学化学的学习一直为人所诟病的,正是与社会生活的脱节,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基本脱离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等相关联的丰富多彩的应用,取而代之的是枯燥乏味的课堂与练习。因而,我们提出让化学回归生活,将化学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常识紧密相连,增强化学教学的实用性与现实意义。
有两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可让化学走进生活,一是用“生活常识”引领化学教学,是指通过与化学相关的“生活常识”来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教学在实用的基础上顺利开展,例如以“探究水垢的除去方法”来开展有关酸碱盐的性质教学或复习等;二是用“化学小贴士”贴近生活,是在教学中用化学用语描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氢气教学时的“化学小贴士”:“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可不能用氢气噢”等。
二、以化学方法探究世界
1.科学探究与公民化学素养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标准”)中,“科学探究”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这正契合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对于“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3.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4.具有创新意识,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
2.在化学实践中锤炼探究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中学生在社会背景下对化学问题的探究和决策,提高化学课程对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普及性和相关性。以此理念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既可以解决“为什么学习化学”的问题,又能锤炼学生的化学思维与观点,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世界。
而“标准”中对化学学科的科学探究学习提出三点要求:(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结合这两者,笔者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三、以化学价值观正视世界
1.化学价值观的内涵
在“标准”中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价值观主导取向定位在以下三个层面:
(1)求真: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建构,增进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2)向善:虽说化学物质与技术的应用存在一个适用范围,其产生的影响可能具有两面性,但在教學中,我们应让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致和:在教学中,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持化学与环境的友好。
2.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化学价值
我们提倡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化学价值,将科学探究与化学价值观教育相关联,增强化学价值观的意义架构,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
(1)在教育素材中挖掘化学价值。
在教育素材中应选择适当的题材和方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既要使学生认识化学在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中的重要贡献,也要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
(2)在教学评价中内化化学价值。
依据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的不同,教师需选择与之相应的评价方式,以确保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在评价中学习档案所呈现的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化学价值观的构建。
综上可知,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在化学价值观的指引下,以化学探究活动为媒介,在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习得公民必备的化学常识,形成处理化学问题的方法、技能等,使学生能够以化学的名义初识世界,进而形成学生的公民化学素养。
(作者单位:吴江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