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设计首先是一种设计活动,设计又意味着创造的过程,绝佳的设计绝非盲目的创造,而是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比如自然环境,比如人文环境等,这些都是人们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约束与创造是一对相生相克的概念,又都是做好建筑设计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约束的概念和内涵,并对如何善用约束、发挥建筑师的创造性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关键词:约束;创造;建筑设计;内涵;应用
1.前言
建筑设计首先是一种设计活动,设计又意味着创造的过程,但又非盲目的创造,而是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比如自然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等,这些都是人们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那么,如何在约束和创造之间找到平衡就是建筑设计者们致力于找寻的关键所在,也是建筑设计的魅力之魂。
2.创造与约束的联系
“创造”一词带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不拘一格的构思以及自由自在地打破规则的过程[1]。“约束”则使人联想到无数的标准和规则,数不清的框架和条件。乍看起来,这两个词似乎全然的对立,仿佛创造就意味着打破规则的过程,而过于约束又会使人固步自封,失去创造性,不禁使人疑惑,這两个概念是怎样共同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呢?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一种辩证的状态中不断发展的。建筑设计也逃不脱这一规律的作用,创造与约束这对概念既是推动建筑设计发展的关键,也是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究其根本,就是要在一种既定的约束中寻找最大的创造性。很容易理解,如果一味只讲创造而不讲约束,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一些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产物,那么其寿命必然也不长久,也就不能称之为是真正的建筑设计,比如说一个地区的地质环境使得某种建筑材质无法长期留存,那么如果建筑师为了追求建筑设计的别具一格,勉强使用这种材质进行建造的话,不仅无法保障建筑物的寿命,也会给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反过来说,如果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味用既有的、约定俗成的建筑设计思路进行考虑的话,那么也必然不会出现新颖的设计风格,也就无法体现出设计的魅力和水平。故而,人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一定要分得清哪些是确实不能打破的约束,尽量在设计时遵守这些约束的前提下,争取最佳的创造性。
3.约束与建筑设计
创造性对于设计者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堪称任何建筑独立于其他建筑的特征与灵魂,故而,本文对于创造的重要性就不再赘述了,而是将重点置于应如何在约束下发挥创造性的焦点上。对此,需要我们先认识到约束的概念和类型,进而才能将其与创造性进行结合。对于建筑设计来说,约束是指某方面的限制和要求。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显性及隐性约束两种。所谓显性约束,指的是易于把控且表达明确的约束。而隐性约束则是指需要经过亲身实践与观察模仿等步骤才能掌握的约束。具体如下:
3.1显性约束的表征
在建筑地点明确的前提下,对建筑进行设计时面临的显性约束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建筑区域中有一株需要保护的古树,既不能砍伐,又不能让其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显性约束的例子,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处理呢?
相信不同的设计师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其中日本的设计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颖别致的设计样式,那就是著名的贝壳住宅。这是一个在松林中建造的住宅,建筑师对住宅范围中的一刻松树进行了新颖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师将其移开,他反而将居住的空间围绕着这颗松树进行了布置,使得树木与住宅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密,也给建筑物增添了不少的美感。类似的显性约束设计还有很多,比如建筑物的面积有限、建筑高度受限等,这些客观的条件构成了设计者进行建筑设计时无法克服或忽视的必然约束,也就是说,只有在接纳并充分考虑这些约束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设计。
3.2隐性约束的表征
不同于显性约束的直观,隐性约束一般都需要设计师通过一定的分析和思考才能够感知到,比如说如何反映出时代的特征,这个疑问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约束,还有应怎样对旧建筑进行扩建,旧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建筑风格和建造特点,进行扩建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新旧建筑风格的衔接和建筑格局的搭配以及建筑面积的融合。旧建筑固有的一些特点往往会对建筑物的扩建方式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的这些问题往往就是另外一种隐性的约束。在这方面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法国卢浮宫中玻璃金字塔的设计。
卢浮宫本身充满了古典的氛围,在其中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一种整体的气氛问题,那就不能采用纯粹现代气息浓厚的建筑风格,很容易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不搭调感觉,那么怎样在符合古典氛围的情况下采用现代元素,并将其融合呢?贝聿铭的设计使人们的眼前一亮,感受到了设计师本人丰富的创造力。他采用了古埃及金字塔的造型,并将其与现代感极强的玻璃材质大胆结合,从而建立了一座玻璃造成的金字塔,作为卢浮宫扩建的地下入口,供游客参观和使用。这个方案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也有很多人对此颇有意见,不过,玻璃金字塔的使用效果给人们带来了惊讶,这一金字塔是如此的剔透,不仅能够反映出巴黎变幻的天空,还能为地下的设施提供采光,这是一个多么出人意料的完美杰作!事实上,在看到这样的实际效果以后,对这一建筑方案颇为微词的反对声音也都臣服于这一设计思路的大胆和独特了。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对隐性约束的理解和把握,没有在这一约束下寻求创新和突破,必然不会有这一夺目的建筑亮相于世间。
4.在约束之中发挥创造性
约束并非是创造的敌人,相反,约束恰恰是创造的温床,当然,过分约束就会扼杀人的创造性了。所以,需要建筑设计者们在约束之中发挥创造性,首先不要过于约束自己的思想,其次就是不要被外在条件的约束所限。
4.1不要过于约束自己的思想
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设计过程中是设计者们最大的宝库,但是当这个宝库被层层的条条框框诱困于一个狭小的空间之中时,是无法将其打开并获得丰富的灵感的,所以,设计者们要勇于解放自己的思想,要广泛吸取各个时代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将自己的头脑变成一个灵活的宝库,每当受到外在环境的触发时就会充分调动设计者的潜能,从而有可能激发出最佳的设计灵感。
4.2不要被外在条件的约束所限
当设计者们面临着一个看起来很有难度的设计目标时,也就迎来了创造的最佳时机,是否能够把握就是考验设计者设计水平的关键时刻了。除了不要自我设限以外,设计师们还要注意不要被外在条件的约束所限。要知道,任何一项光辉的创造都是在很难甚至不可能的情况下被创造出来的,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克服了眼前面临的设计障碍,就很有可能迎来了一片非常广阔的天地。比如卢浮宫中的玻璃金字塔,之所以在设计之初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就是因为人们感受到的卢浮宫的古典氛围带来的约束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去兴建建筑难度不可谓不高,可是最终仍然被有才华的设计师完美攻克。所以,当约束条件使得完成设计目标看起来很难的时候,设计师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不能自动放弃,在这个时候,往往突破的契机就在锲而不舍的思索之间。
5.结语
谷歌副总裁迈耶(Marissa Mayer)在“创造力钟爱约束”一文中提道:“很多设计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未能善用约束,从而无法及早终止不现实的尝试,等最终发觉错误时,已浪费了太多的资源。因此,善用约束有助于迅速地辨明方向、摆脱歧途,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有效的创意上来。[2]”可见,约束之于创造是多么地重要,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善用约束是做好建筑设计、充分发挥建筑师创造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义忠.约束与创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2):429-431.
[2]权晶.约束与创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2,(24):102.
作者简介:
黄悦:(1988-),男,广西柳州人,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关键词:约束;创造;建筑设计;内涵;应用
1.前言
建筑设计首先是一种设计活动,设计又意味着创造的过程,但又非盲目的创造,而是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比如自然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等,这些都是人们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那么,如何在约束和创造之间找到平衡就是建筑设计者们致力于找寻的关键所在,也是建筑设计的魅力之魂。
2.创造与约束的联系
“创造”一词带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不拘一格的构思以及自由自在地打破规则的过程[1]。“约束”则使人联想到无数的标准和规则,数不清的框架和条件。乍看起来,这两个词似乎全然的对立,仿佛创造就意味着打破规则的过程,而过于约束又会使人固步自封,失去创造性,不禁使人疑惑,這两个概念是怎样共同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呢?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一种辩证的状态中不断发展的。建筑设计也逃不脱这一规律的作用,创造与约束这对概念既是推动建筑设计发展的关键,也是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究其根本,就是要在一种既定的约束中寻找最大的创造性。很容易理解,如果一味只讲创造而不讲约束,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一些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产物,那么其寿命必然也不长久,也就不能称之为是真正的建筑设计,比如说一个地区的地质环境使得某种建筑材质无法长期留存,那么如果建筑师为了追求建筑设计的别具一格,勉强使用这种材质进行建造的话,不仅无法保障建筑物的寿命,也会给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反过来说,如果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味用既有的、约定俗成的建筑设计思路进行考虑的话,那么也必然不会出现新颖的设计风格,也就无法体现出设计的魅力和水平。故而,人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一定要分得清哪些是确实不能打破的约束,尽量在设计时遵守这些约束的前提下,争取最佳的创造性。
3.约束与建筑设计
创造性对于设计者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堪称任何建筑独立于其他建筑的特征与灵魂,故而,本文对于创造的重要性就不再赘述了,而是将重点置于应如何在约束下发挥创造性的焦点上。对此,需要我们先认识到约束的概念和类型,进而才能将其与创造性进行结合。对于建筑设计来说,约束是指某方面的限制和要求。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显性及隐性约束两种。所谓显性约束,指的是易于把控且表达明确的约束。而隐性约束则是指需要经过亲身实践与观察模仿等步骤才能掌握的约束。具体如下:
3.1显性约束的表征
在建筑地点明确的前提下,对建筑进行设计时面临的显性约束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建筑区域中有一株需要保护的古树,既不能砍伐,又不能让其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显性约束的例子,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处理呢?
相信不同的设计师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其中日本的设计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颖别致的设计样式,那就是著名的贝壳住宅。这是一个在松林中建造的住宅,建筑师对住宅范围中的一刻松树进行了新颖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师将其移开,他反而将居住的空间围绕着这颗松树进行了布置,使得树木与住宅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密,也给建筑物增添了不少的美感。类似的显性约束设计还有很多,比如建筑物的面积有限、建筑高度受限等,这些客观的条件构成了设计者进行建筑设计时无法克服或忽视的必然约束,也就是说,只有在接纳并充分考虑这些约束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设计。
3.2隐性约束的表征
不同于显性约束的直观,隐性约束一般都需要设计师通过一定的分析和思考才能够感知到,比如说如何反映出时代的特征,这个疑问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约束,还有应怎样对旧建筑进行扩建,旧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建筑风格和建造特点,进行扩建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新旧建筑风格的衔接和建筑格局的搭配以及建筑面积的融合。旧建筑固有的一些特点往往会对建筑物的扩建方式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的这些问题往往就是另外一种隐性的约束。在这方面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法国卢浮宫中玻璃金字塔的设计。
卢浮宫本身充满了古典的氛围,在其中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一种整体的气氛问题,那就不能采用纯粹现代气息浓厚的建筑风格,很容易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不搭调感觉,那么怎样在符合古典氛围的情况下采用现代元素,并将其融合呢?贝聿铭的设计使人们的眼前一亮,感受到了设计师本人丰富的创造力。他采用了古埃及金字塔的造型,并将其与现代感极强的玻璃材质大胆结合,从而建立了一座玻璃造成的金字塔,作为卢浮宫扩建的地下入口,供游客参观和使用。这个方案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也有很多人对此颇有意见,不过,玻璃金字塔的使用效果给人们带来了惊讶,这一金字塔是如此的剔透,不仅能够反映出巴黎变幻的天空,还能为地下的设施提供采光,这是一个多么出人意料的完美杰作!事实上,在看到这样的实际效果以后,对这一建筑方案颇为微词的反对声音也都臣服于这一设计思路的大胆和独特了。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对隐性约束的理解和把握,没有在这一约束下寻求创新和突破,必然不会有这一夺目的建筑亮相于世间。
4.在约束之中发挥创造性
约束并非是创造的敌人,相反,约束恰恰是创造的温床,当然,过分约束就会扼杀人的创造性了。所以,需要建筑设计者们在约束之中发挥创造性,首先不要过于约束自己的思想,其次就是不要被外在条件的约束所限。
4.1不要过于约束自己的思想
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设计过程中是设计者们最大的宝库,但是当这个宝库被层层的条条框框诱困于一个狭小的空间之中时,是无法将其打开并获得丰富的灵感的,所以,设计者们要勇于解放自己的思想,要广泛吸取各个时代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将自己的头脑变成一个灵活的宝库,每当受到外在环境的触发时就会充分调动设计者的潜能,从而有可能激发出最佳的设计灵感。
4.2不要被外在条件的约束所限
当设计者们面临着一个看起来很有难度的设计目标时,也就迎来了创造的最佳时机,是否能够把握就是考验设计者设计水平的关键时刻了。除了不要自我设限以外,设计师们还要注意不要被外在条件的约束所限。要知道,任何一项光辉的创造都是在很难甚至不可能的情况下被创造出来的,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克服了眼前面临的设计障碍,就很有可能迎来了一片非常广阔的天地。比如卢浮宫中的玻璃金字塔,之所以在设计之初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就是因为人们感受到的卢浮宫的古典氛围带来的约束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去兴建建筑难度不可谓不高,可是最终仍然被有才华的设计师完美攻克。所以,当约束条件使得完成设计目标看起来很难的时候,设计师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不能自动放弃,在这个时候,往往突破的契机就在锲而不舍的思索之间。
5.结语
谷歌副总裁迈耶(Marissa Mayer)在“创造力钟爱约束”一文中提道:“很多设计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未能善用约束,从而无法及早终止不现实的尝试,等最终发觉错误时,已浪费了太多的资源。因此,善用约束有助于迅速地辨明方向、摆脱歧途,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有效的创意上来。[2]”可见,约束之于创造是多么地重要,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善用约束是做好建筑设计、充分发挥建筑师创造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义忠.约束与创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2):429-431.
[2]权晶.约束与创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2,(24):102.
作者简介:
黄悦:(1988-),男,广西柳州人,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