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育对于语文这一人文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针对教材中各类文章的特点,恰当处理好“有所知”和“有所感”的关系问题,适时、适度地渗透情感教育,必然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下面结合《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认真备课,把握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要想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教师要先能透过无声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感情,再将自己感受到的“情”传递给学生,从而打动他们,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再见了,亲人》是作家魏巍的一篇抒情散文。课前,我查阅了许多资料,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了课文。读着读着,我仿佛已置身于那依依惜别的场景之中。大娘、小金花、大嫂的形象不时在我眼前闪现,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打动了我。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学习过程为我开展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导语,激发情感
文章叙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发生在朝鲜的事情,由于时空和生活阅历所限,要让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感染力,在简介时代背景以后,用舒缓的语气向学生描述起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惜别的场景,逐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氛围之中:“那是1958年深秋的一个早晨,飕飕的北风使朝鲜车站显得寒气袭人,送志愿军回国的专列已停靠了很久。战士们望着无数前来送行的朝鲜亲人,脚步迟迟不肯移动。面对着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亲人们,似乎有多少知心的话语要诉说!然而,万语千言又只凝为一句深情的道别——再见了,亲人!”学生都听得入了神,注意力被牢牢抓住。这样的导语既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文本背景,又唤起了学生以往在观看影视书报时积累的情感体验,从而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奠定了整节课的感情基调。
三、披文入情,品词析句
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我抓住几个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中把大娘给志愿军送来打糕称为“雪中送炭”。我在学生理解了词的本义(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和引申义(在别人急需时,给人以支持和帮助)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想想我们饿一天一夜是什么感觉?志愿军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与疯狂的敌人较量了三天三夜后又是什么感觉?枪林弹雨中,大娘是怎样把打糕送来的?大娘送来的仅仅是打糕吗?这样递进性的推问使学生真切了解了文中人物的环境,感同身受,印象自然就深刻了。
四、合理想象,进入角色
好的文章常常会给我们留下艺术的空白。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这些留白,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文章详写了志愿军与大娘深情的道别。那么,大娘会说些什么呢?文中却没有交代。我引导学生想象一幅画面: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娘,站在凛冽的北风中,泪水不时从她那爬满皱纹的脸上淌下来。她紧紧地抓住志愿军战士的手不肯离开,嘴里不停地叮嘱着要战士再回来。通过想象,学生仿佛走进了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深深地被大娘与战士母子般的深情打动。
五、品析标点,挖掘情感
标点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细胞。有时一个标点可以表达千言万语不易表达的深情。文中描写大嫂为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被炸掉了双腿,其中一句是“她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她只能靠双拐走路了”。我让学生想想此处省略了什么,大嫂昏迷后是怎样的场景。学生纷纷发言,其中一个学生深情地描述:“大嫂双眼紧闭,浑身是伤,一只菜篮子落在远处,野菜洒了一地,她手里却还紧紧地抓着一把刚刚挖出的野菜。”通过对标点的品析,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以声传情,深化情感
读的过程是学生利用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千万不能忽视。《再见了,亲人》中描写大娘为救伤员失去唯一亲人的一段话,感情一波三折,朗读较难掌握。我指导学生朗读前先好好理解大娘对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然后再想象大娘失去小孙孙的悲痛。这样,学生就能准确把作者真挚的情感在朗读中表现出来。
七、利用结语,升华情感
课文即将讲读结束时,我对学生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课文学完了。这段鲜血凝成的友谊是真实存在的,是前辈们亲身经历的事实。我们应该对这一段中朝人民生死相依的历史致敬!”课后,我又让学生联系实际查阅资料,从整体上加深对文中情感的认识。
总之,这节课以“情”贯穿始终,使情感熏陶与语言文字训练水乳交融,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
(责 编 莫 荻)
一、认真备课,把握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要想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教师要先能透过无声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感情,再将自己感受到的“情”传递给学生,从而打动他们,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再见了,亲人》是作家魏巍的一篇抒情散文。课前,我查阅了许多资料,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了课文。读着读着,我仿佛已置身于那依依惜别的场景之中。大娘、小金花、大嫂的形象不时在我眼前闪现,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打动了我。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学习过程为我开展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导语,激发情感
文章叙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发生在朝鲜的事情,由于时空和生活阅历所限,要让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感染力,在简介时代背景以后,用舒缓的语气向学生描述起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惜别的场景,逐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氛围之中:“那是1958年深秋的一个早晨,飕飕的北风使朝鲜车站显得寒气袭人,送志愿军回国的专列已停靠了很久。战士们望着无数前来送行的朝鲜亲人,脚步迟迟不肯移动。面对着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亲人们,似乎有多少知心的话语要诉说!然而,万语千言又只凝为一句深情的道别——再见了,亲人!”学生都听得入了神,注意力被牢牢抓住。这样的导语既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文本背景,又唤起了学生以往在观看影视书报时积累的情感体验,从而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奠定了整节课的感情基调。
三、披文入情,品词析句
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我抓住几个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中把大娘给志愿军送来打糕称为“雪中送炭”。我在学生理解了词的本义(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和引申义(在别人急需时,给人以支持和帮助)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想想我们饿一天一夜是什么感觉?志愿军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与疯狂的敌人较量了三天三夜后又是什么感觉?枪林弹雨中,大娘是怎样把打糕送来的?大娘送来的仅仅是打糕吗?这样递进性的推问使学生真切了解了文中人物的环境,感同身受,印象自然就深刻了。
四、合理想象,进入角色
好的文章常常会给我们留下艺术的空白。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这些留白,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文章详写了志愿军与大娘深情的道别。那么,大娘会说些什么呢?文中却没有交代。我引导学生想象一幅画面: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娘,站在凛冽的北风中,泪水不时从她那爬满皱纹的脸上淌下来。她紧紧地抓住志愿军战士的手不肯离开,嘴里不停地叮嘱着要战士再回来。通过想象,学生仿佛走进了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深深地被大娘与战士母子般的深情打动。
五、品析标点,挖掘情感
标点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细胞。有时一个标点可以表达千言万语不易表达的深情。文中描写大嫂为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被炸掉了双腿,其中一句是“她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她只能靠双拐走路了”。我让学生想想此处省略了什么,大嫂昏迷后是怎样的场景。学生纷纷发言,其中一个学生深情地描述:“大嫂双眼紧闭,浑身是伤,一只菜篮子落在远处,野菜洒了一地,她手里却还紧紧地抓着一把刚刚挖出的野菜。”通过对标点的品析,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以声传情,深化情感
读的过程是学生利用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千万不能忽视。《再见了,亲人》中描写大娘为救伤员失去唯一亲人的一段话,感情一波三折,朗读较难掌握。我指导学生朗读前先好好理解大娘对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然后再想象大娘失去小孙孙的悲痛。这样,学生就能准确把作者真挚的情感在朗读中表现出来。
七、利用结语,升华情感
课文即将讲读结束时,我对学生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课文学完了。这段鲜血凝成的友谊是真实存在的,是前辈们亲身经历的事实。我们应该对这一段中朝人民生死相依的历史致敬!”课后,我又让学生联系实际查阅资料,从整体上加深对文中情感的认识。
总之,这节课以“情”贯穿始终,使情感熏陶与语言文字训练水乳交融,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