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我校生物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为了提高合作学习课堂的效率,笔者从课堂教学设计和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等方面对本校高中生物合作学习课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使合作学习课堂更加高效的开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高效;对策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108
一、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现状调查方案
本次调查采用传统书面问卷的方式和笔者的课堂观察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本校的高一、高二年级共25个理科班学生。问卷的主体部分包括:合作学习课堂设计、学生课堂表现两个方面。本问卷共发放925份,得到有效问卷891份。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1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教学设计情况
2.1.1问题难易度:根据对学生的问卷统计发现,在合作学习课堂中,教师安排的合作探究问题有13.58%属于很难,有62.51%的问题过于简单,只有23.91%的问题是有一定难度且需要合作探究的。这说明76.09%的问题都是无效的,并未真正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甚至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方面亟待加强研究。
2.1.2关于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77.55%的学生表示合作学习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10-20分钟的占14.48%,20-30分钟的占7.97%,没有人表示合作学习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在此时间安排下,有20.54%的学生认为时间安排合理,20.99%认为时间太长,而58.47%的学生则表示时间太短不够完成任务。教师对时间段的把握比较主观化,并没有作出精心的设计。
2.1.3问题的设置指向性:根据笔者的课堂观察发现,有的课堂问题的设置指向性不明确,最终的答案有争议,比如某次课堂上的问题是“DNA分子的复制方式的探究过程中用到了什么方法?”学生给的答案主要有“假说演绎法”和“同位素标记法”学生为此争执了一些时间。而实际上“假说演绎法”是科学探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是技术方法。所以两个答案都正确,只是教师的指向性不明确。
2.1.4合作学习开展的时机也经常不合理,有时将合作学习安排在课堂刚刚开始时,学生进入状态较慢,因此效率较低。有时安排在离下课只有5-10分钟,这样导致下课了还没讨论出结果,即使有结果也没有再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最终,课堂环节不完整,效果十分不理想。
2.2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的表现情况
2.2.1学生对学习任务分工知晓情况:48.71%的学生基本知道自己的任务,只有15.26%的学生明确知道,而三分之一(36.03%)的学生则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低的原因之一。
2.2.2参与发言方面:80.92%的学生表示感兴趣的内容会说一说自己的看法,7.81%的学生从不参与发言,只有11.90%的学生每次都会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调查结果显示发言次数与学习成绩为正相关,成绩优异、成绩中等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发言的比例分别是46.8%、10.10%和3.59%,还有22.90%的发言来自善于表达交流的学生,只有16.61%的小组采取轮流发言的方式,这使得成绩平平的学生很难在合作学习中有参与感,而沦为旁观者。导致学生发展不平衡,小组成员之间也没有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2.3小组成员的参与度:29.29%的学生选择静听老师公布答案,24.02%的学生听学习好的学生发言,19.3%的学生自己看书找答案,甚至还有11.56%的学生在做讲小话等与学习无关的事,只有4.60%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表明传统授课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习惯于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依赖于老师直接讲授,这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开展的阻力之一。还有高达11.56%的学生在做讲小话等与学习无关的事,这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纪律的监管方面是个难题,合作学习课堂很容易变成学生闲聊的机会,合作学习的课堂纪律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策
3.1加强对合作探究问题设置的研究
高效使用合作学习的原则包括对学生学习时所学内容进行仔细反思、设计和评估,对理解的检测相当重要[1]。合作学习探究问题一般应该选择综合性较强,偏重考察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问题。在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作探究的问题可以搜集学生平时易错易混点、还可以选择历年综合性较强的高考题、当下的事实热点问题、学生平时经常有争议的问题。第二,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将问题设置成有梯度性的小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第三,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指向应该尽量具体明确。此外,设计的问题时可以赋予问题一定的情景,使枯燥的问题变得有趣生动。问题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决定了学生是否从内心愿意走进课堂。如果学生对问题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思维会更加敏捷,想象力会更加丰富,观察会更加细致、理解更加深刻。
3.2合理规划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时间
時间是影响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时间把握得当则教学效率可以得到提高,学生较为轻松,有利于对学习兴趣的持续。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显示: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时间为18分钟或17分钟最好[2]。因此,合作学习开展的时间最好是在上课后5-10分钟。此时学生的思维才能进入较活跃的状态,在合作学习结束时还有交流总结时间。本校教师一直致力于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减负的教学研究,其中提出的一个指导思想是“教师下学海,学生荡轻舟”。教师应该在课前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精心的备课,这是减少课堂时间浪费的一个重要措施。其次课堂秩序的有效管理对时间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3.3加强对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进行指导
3.3.1培养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习惯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合作学习问题的设置一般不能在课本上找到具体的答案,需要结合前面所学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运用。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搜集和整理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十分重要。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日常讲解习题时,请学生单独分析题目中的核心信息,并将个人表现纳入小组考核。学生对小组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可以让他们能更加认真的完成任务,并且让个人单独回答可以让其摆脱对其他人的依赖,使其能力得到锻炼。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设计比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和综合运用能力。
3.3.2培养合作学习的礼仪。
合作学习是一项人与人交流互动的活动,每个成员只有在宽松平等和受尊重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参与活动,每个人都能在活动中获取成就感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具体的注意的事项是:1.在别人发表意见时应该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有不同观点时应等别人陈述完再有序发言。2.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能接纳不同的观点。3.自己发言时语言组织应该简洁有力,声音洪亮,这也是对听众的尊重,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巴洛赫.《合作学习课堂》[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林潇潇.生物课堂中教师对合作性学习的有效干预[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9):243.
关键词:高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高效;对策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108
一、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现状调查方案
本次调查采用传统书面问卷的方式和笔者的课堂观察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本校的高一、高二年级共25个理科班学生。问卷的主体部分包括:合作学习课堂设计、学生课堂表现两个方面。本问卷共发放925份,得到有效问卷891份。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1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教学设计情况
2.1.1问题难易度:根据对学生的问卷统计发现,在合作学习课堂中,教师安排的合作探究问题有13.58%属于很难,有62.51%的问题过于简单,只有23.91%的问题是有一定难度且需要合作探究的。这说明76.09%的问题都是无效的,并未真正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甚至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方面亟待加强研究。
2.1.2关于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77.55%的学生表示合作学习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10-20分钟的占14.48%,20-30分钟的占7.97%,没有人表示合作学习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在此时间安排下,有20.54%的学生认为时间安排合理,20.99%认为时间太长,而58.47%的学生则表示时间太短不够完成任务。教师对时间段的把握比较主观化,并没有作出精心的设计。
2.1.3问题的设置指向性:根据笔者的课堂观察发现,有的课堂问题的设置指向性不明确,最终的答案有争议,比如某次课堂上的问题是“DNA分子的复制方式的探究过程中用到了什么方法?”学生给的答案主要有“假说演绎法”和“同位素标记法”学生为此争执了一些时间。而实际上“假说演绎法”是科学探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是技术方法。所以两个答案都正确,只是教师的指向性不明确。
2.1.4合作学习开展的时机也经常不合理,有时将合作学习安排在课堂刚刚开始时,学生进入状态较慢,因此效率较低。有时安排在离下课只有5-10分钟,这样导致下课了还没讨论出结果,即使有结果也没有再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最终,课堂环节不完整,效果十分不理想。
2.2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的表现情况
2.2.1学生对学习任务分工知晓情况:48.71%的学生基本知道自己的任务,只有15.26%的学生明确知道,而三分之一(36.03%)的学生则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低的原因之一。
2.2.2参与发言方面:80.92%的学生表示感兴趣的内容会说一说自己的看法,7.81%的学生从不参与发言,只有11.90%的学生每次都会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调查结果显示发言次数与学习成绩为正相关,成绩优异、成绩中等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发言的比例分别是46.8%、10.10%和3.59%,还有22.90%的发言来自善于表达交流的学生,只有16.61%的小组采取轮流发言的方式,这使得成绩平平的学生很难在合作学习中有参与感,而沦为旁观者。导致学生发展不平衡,小组成员之间也没有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2.3小组成员的参与度:29.29%的学生选择静听老师公布答案,24.02%的学生听学习好的学生发言,19.3%的学生自己看书找答案,甚至还有11.56%的学生在做讲小话等与学习无关的事,只有4.60%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表明传统授课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习惯于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依赖于老师直接讲授,这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开展的阻力之一。还有高达11.56%的学生在做讲小话等与学习无关的事,这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纪律的监管方面是个难题,合作学习课堂很容易变成学生闲聊的机会,合作学习的课堂纪律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策
3.1加强对合作探究问题设置的研究
高效使用合作学习的原则包括对学生学习时所学内容进行仔细反思、设计和评估,对理解的检测相当重要[1]。合作学习探究问题一般应该选择综合性较强,偏重考察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问题。在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作探究的问题可以搜集学生平时易错易混点、还可以选择历年综合性较强的高考题、当下的事实热点问题、学生平时经常有争议的问题。第二,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将问题设置成有梯度性的小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第三,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指向应该尽量具体明确。此外,设计的问题时可以赋予问题一定的情景,使枯燥的问题变得有趣生动。问题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决定了学生是否从内心愿意走进课堂。如果学生对问题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思维会更加敏捷,想象力会更加丰富,观察会更加细致、理解更加深刻。
3.2合理规划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时间
時间是影响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时间把握得当则教学效率可以得到提高,学生较为轻松,有利于对学习兴趣的持续。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显示: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时间为18分钟或17分钟最好[2]。因此,合作学习开展的时间最好是在上课后5-10分钟。此时学生的思维才能进入较活跃的状态,在合作学习结束时还有交流总结时间。本校教师一直致力于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减负的教学研究,其中提出的一个指导思想是“教师下学海,学生荡轻舟”。教师应该在课前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精心的备课,这是减少课堂时间浪费的一个重要措施。其次课堂秩序的有效管理对时间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3.3加强对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进行指导
3.3.1培养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习惯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合作学习问题的设置一般不能在课本上找到具体的答案,需要结合前面所学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运用。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搜集和整理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十分重要。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日常讲解习题时,请学生单独分析题目中的核心信息,并将个人表现纳入小组考核。学生对小组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可以让他们能更加认真的完成任务,并且让个人单独回答可以让其摆脱对其他人的依赖,使其能力得到锻炼。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设计比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和综合运用能力。
3.3.2培养合作学习的礼仪。
合作学习是一项人与人交流互动的活动,每个成员只有在宽松平等和受尊重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参与活动,每个人都能在活动中获取成就感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具体的注意的事项是:1.在别人发表意见时应该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有不同观点时应等别人陈述完再有序发言。2.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能接纳不同的观点。3.自己发言时语言组织应该简洁有力,声音洪亮,这也是对听众的尊重,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巴洛赫.《合作学习课堂》[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林潇潇.生物课堂中教师对合作性学习的有效干预[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