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考题析考点,明确考向夺高分

来源 :考试·高考数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向量是数与形的结合体,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亦是研究立体几何问题的一个“法宝”,它用简明、易懂的代数运算代替抽象、复杂的逻辑论证来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从而使立体几何的研究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平行、垂直、角、距离是立体几何中的“四大”典型问题,也是高考的常考点.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同学因难以找出平面角或垂线段而望而生畏,但若能适当运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则无需进行繁、难的几何作图和推理论证,而使抽象变具体、化难为易,从而把考点知识题型化、系统化、能力化.
  考点一位置关系判断
  例1 (2011全国新课标18题)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线线垂直的判定.纵观近2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对位置关系的考查主要有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等.如2010年的课标全国理18题、辽宁19题直接考查了直接考查了线线垂直的证明,天津19题、北京16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证明,安徽18考查了线线平行的证明,北京16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证明.2011年北京理16题考查了线面垂直问题,福建理20题考查了面面垂直问题,广东理18题考查了线面垂直问题、湖南理19题考查了面面垂直问题辽宁理18题、陕西理16题考查了面面垂直问题.
  本部分知识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这表明了高考的一种倾向,能有效地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
  考点二考查有关角问题
  例2(2011天津卷17)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H是正方形AA1B1B的中心,AA1=22,C1H⊥平面AA1B1B且C1H=5.
  (1) 求异面直线AC与A1B1所成角的余弦值;
  (2) 求二面角A-A1C1-B1的正弦值.
  解析:以HA、HA1、HC1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H-xyz.则有H(0,0,0)、A(2,0,0)、A1(0,2,0)、B1(-2,0,0)、B(0,-2,0)、C1(0,0,5)、C(2,-2,5).
  (1) 易得AC=(-2,-2,5)、AB=(-22,0,0).
  于是cos<AC,AB>=AC•AB|AC|•|AB|=43×22=23.
  于是异面直线AC与A1B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
  (2) 易知AA1=(-2,2,0),AC1=(-2,0,5).
  设平面AA1C1的法向量为n=(x,y,1),则有n1•AA1=0,
  n1•AC1=0,即-2x+2y=0,
  -2x+5=0,解得x=y,
  x=52.
  所以n1=52,52,1.
  平面A1C1B1的法向量n2=(a,b,1),A1C1=(0,-2,5),A1B1=(-2,-2,0),
  则有n2•A1C1=0,
  n2•A1B1=0,即-2b+5=0,
  -2a-2b=0,解得b=52,
  a+b=0.
  所以n2=-52,52,1.
  于是cos<n1,n2>
  =-54+54+154+54+1•54+54+1=1142×142=27.
  所以sinθ=1-449=357.
  即二面角A-A1C1-B1的正弦值为35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线角、二面角的求解问题.综观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关于角的考查呈现一种递增的趋势.2010年的课标全国理18题、山东18题、辽宁19题直接考查了线面角的求解,广东理18题、天津19题考查了二面角的求解.2011年高考题中,安徽理13题考查了角问题、北京理16题考查了线线角问题、广东理18题考查了二面角的余弦值问题,江西理11题考查了夹角问题,山东理19题考查了二面角问题等.
  关于空间角的问题,求解方法灵活,综合了多方面的知识,能够很好的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尽量进行多种方法的探讨,以培养综合素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三探究有关体积距离问题
  例3(2011江西21)
  (1) 如图,对于任一给定的四面体A1A2A3A4,找出依次排列的四个相互平行的平面α1,α2,α3,α4,使得Ai∈αi(i=1,2,3,4),且其中每相邻两个平面间的距离都相等;(2) 给定依次排列的四个相互平行的平面α1,α2,α3,α4,其中每相邻两个平面间的距离都为1,若一个正四面体A1A2A3A4的四个顶点满足Ai∈αi(i=1,2,3,4),求该正四面体A1A2A3A4的体积.
  解析:(1) 如图所示,取A1A4的三等分点P2,P3,A1A3的中点M,A2A4的中点N,过三点A2,P2,M作平面α2,过三点A3,P3,N作平面α3,因为A2P2∥NP3,A3P3∥MP2,所以平面α2∥平面α3,再过点A1,A4分别作平面α1,α4与平面α2平行,那么四个平面α1,α2,α3,α4依次相互平行,由线段A1A4被平行平面α1,α2,α3,α4截得的线段相等知,期中每相邻两个平面间的距离相等,故α1,α2,α3,α4为所求平面.
  (2) 当(1)中的四面体为正四面体,若所得的四个平行平面,每相邻两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则正四面体A1A2A3A4就是满足题意的正四面体.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以△A2A3A4的中心O为坐标原点,以直线A4O为y轴,直线OA1为z轴建立如图的右手直角坐标系,
  则A10,0,63a,A2-a2,63a,0,A3a2,63a,0,A40,-33a,0
  令P2,P3为A1A4的三等分点,N为A2A4的中点,有
  P30,-239a,69a,N-a4,-312a,0,所以P3N=-a4,5336a,-69a,NA3=3a4,34a,0,A4N=-a4,34a,0
  设平面A3P3N的法向量为n=(x,y,z),有n,P3N=0
  n,NA3=0,即9x-53y+46z=0
  3x+3y=0
  所以,n=(1,-3,-6).因为a1,a2,a3,a4相邻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所以点A4到平面A3P3N的距离
  -a4×1+34a×(-3)+0×(-6)1+(-3)2+(-6)2=1,解得a=10
  由此可得,边长为10的正四面体A1A2A3A4满足条件.
  所以所求正四面体的体积V=13Sh=13×34a2×63a=212a3=53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体积问题,这也是高考中比较常见的考查知识点.如2010年的江西20题考查了点面距离的求解,四川18题考查了体积问题的求解.2011年安徽理17题考查了棱锥体积问题、江西理21题考查了四面题的体积问题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每年的高考都离不开平面向量题的“捧场”,尤其是与单位向量有关的平面向量取值范围问题更是命题的“热点”和“亮点”.这类题的构造形式“动感十足”,充分体现了平面向量的几何特征,它的求解思路更是洋溢着数形结合思想的光辉.  众所周知,单位向量对应的几何对象是单位圆,那么在解题中借助单位圆就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的效果.如果说平面向量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的话,那么单位圆就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
期刊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可以和函数,不等式,平面向量等知识结合进行考察,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较大,而而且每年必考.  我对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进行了收集,归纳了在高考中常见的数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了分析之后,总结出了以下一些解决的基本方法.现将其列举如下:  (1) 裂项法:当一个数列的各项裂开成几项的和或差之后,相邻的两项或者几项存在可以相互可以抵消的部分时,可以采用
期刊
新课程下的高考立体几何解答题的考查都是“双轨制”:综合法和向量法.初步统计,近九成的考生选择“向量法”和“混合法”(即综合几何法和坐标向量法混合使用).而使用“综合法”的少而又少.其实,向量法并非就是坐标向量法,还包括非坐标向量法,后者的使用比前者更加广泛,更加自由.这样,以模式化的“算”代替“空间想象”造成一些考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但是,立体几何的一个突出功能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其中尤为重
期刊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M={-1,1},N=x|12<2x+1<4,x∈Z,则M∩N=.  2命题x∈0,π2,tanx>sinx的否定是.  3已知复数z1=m+2i,z2=3-4i若z1z2为实数,则实数m的值为.   4已知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O,A,B,C.若OA-3OB
期刊
我们知道,数学解题是从已知向未知不断等价转化的过程,要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但是这个过程常常非常艰难,高中数学中含参问题经常需要分类讨论,在解题中巧妙应用逻辑方法,先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逐步缩小“包围圈”,常常可以避免“大规模”的分类讨论;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运算量,达到驾简驭繁的目的,从而提高解题效率,提升解题能力.  一、 利用必要条件缩小参数范围,减少分类情况  例1 (2008江
期刊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2》的第三章第一节第二小节,介绍的是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平面几何的知识,又可以为选修里面的圆锥曲线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直线与直线在平面中的特殊位置关系.只有掌握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期刊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依据一系列实验的结果,指出了教学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的观念——“最近发展区”.这一思想对新课程改革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利于我们的教学目的的达成.维果茨基指出:“学生发展的任何时候,不是仅仅由成熟的部分决定的.至少可以确定学生有两个发展的水平:第一个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是潜在的发展水平,即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必须
期刊
做题如做人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更要“回头身后”.再回首,你会发现身后更美;再回首,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解题作为数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对解题过程的反思以及包括题目在内的探索则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品质.作为一名学生也只有在解题的过程之中不断地注意反思和探索,才能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下面我就解题的反思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 反思意义  1.确保解题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解数学题
期刊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它不仅与方程和不等式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所有内容当中都能够看到它的作用,这就决定了在高考当中的重要地位.函数的值域和最值是函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它涉及到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本文将通过具体的问题,介绍处理函数值域应用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  一、 给定函数解析式  对
期刊
在讲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不等式的复习题第十一题第三小题“函数f(x)=(m+1)x-mx+m-1,若不等式f(x)>0的解集为R,则m的取值范围是”时,有位学生问:“由x∈R时,x2-x+1>0恒成立,故f(x)>0等价于m>x2-1x2-x+1.构建函数y=x2-1x2-x+1(x∈R),于是m只要大于函数y=x2-1x2-x+1(x∈R)的最大值即可”.在将学生的想法完善时,笔者发现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