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啟明:用畫筆紀錄香港歷史

来源 :中国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hua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我看到幾個衣著光鮮的青年在北角街頭寫生,竟然是在畫招牌!畫畫,就該畫生活上的事物,要真正貼近市民的生活。」侃侃而談的江啟明儘管已經87歲,仍然氣魄十足。這位以畫筆描繪香港半個世紀變遷的畫家,說起話來毫不含糊,彷彿往昔歲月的濃墨重彩早已如那一幅幅畫般融入他的腦海裡。
  草根滋養的藝術之路
  如非桌上擱著的調色盤和那張未完成的水彩畫,我大概不會聯想到江啟明畫家的身分。一直以為藝術家都是很「自由奔放」,但當我看到江老師那接近「一塵不染」的工作桌時,忍不住心生景仰。
  這位土生土長的畫家談起他筆下的香港,坦然表示這是對香港的一份感情。除了日治時期的三年零八個月返回家鄉避難外,在90年代前,江老師幾乎沒離開過香港,他一個人帶着畫具,遊走港九新界,紀錄着那一幕幕的香港記憶。除自然景物外,在畫中出現最多的,就是村落、農田等與「人」息息相關的事物,他不諱言自己的創作之路正是從這些開始的。
  江老師無師自通,笑言在未開始念書前就已懂畫畫,惜苦於出生低下層, 只念完初中,沒錢進美術學院,街頭遂成了他練習畫畫的地方,漸漸地對同為草根的人、事、物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談起一開始在街頭寫生的時候,江老師表示小市民最容易溝通,因為大家的出身相近,就方便接觸了。那時還未設立「有牌小販」的制度,街邊都是一檔檔的菜攤、果攤,他跟小販是同一階層的人,聊天較易有共同話題,所以他才被允許在攤後畫畫。江老師還提到從前的人很迷信,怕你寫生會「寫」走他的靈魂,但當長久相處後,就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了。
  第一代畫畫記者
  江老師在香港寫生的生涯約有40年,在從前那個交通和資訊不發達、攝影也不普及的年代,他就像個開拓者,手持畫具把一處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鄉郊介紹給城市人。江老師驕傲地說自己有個綽號叫「速寫王」,在他十多歲時,內地不少劇團、舞蹈團會去油麻地普慶戲院(已於1987年結業,現址為逸東酒店)表演,他幾乎都和記者一起被邀請坐在第一排。原來以前的報紙採用活版印刷,即使拍了照,製板印出來也較模糊;但畫畫可就不一樣了,於是他就成了第一代的「畫畫記者」,用比照片更清晰的畫去把那一幕幕珍貴的畫面紀錄下來。
  我問這位「記者」,去旅行時也會帶畫具嗎?他表示有時也會帶,有時則是速寫,近年也會拍照回來再繼續完成;若是複雜的畫,約需一星期完成。他說如今年紀大了,已很少寫生,大都是看資料再畫。話雖如此,但江老師強調親身前往的重要性,若沒有去過,光看參考資料並不足夠;此外,更需要瞭解當地歷史,再以專業的角度去展示它的形象。江老師認為旅行並非單純的吃喝玩樂,需要知道其民族性才會懂欣賞,就像以藝術聞名的法國有很多高低起伏的丘陵,加上不同種類的樹,就顯得浪漫唯美了。這位幾乎走遍全世界的「記者」告訴我,他認為最美的地方還是中國,因為每個省份也不同,以藝術的眼光去看,充滿着多元性。
  貼近生活的筆觸
  江老師認為畫家一要有觀察力,二為洞察力,最高層次則為洞悉力,即結構、來源也要知道。而研究藝術的標準則依次為時代性、民族性和個性;現在很多人都以個性為先,但其實時代性才是最主要的,這恰恰是他覺得如今的中國畫最缺乏之處。
  初觀江老師的水彩畫,即使作為外行人,仍覺得是很「非典型」的畫風――看似西洋畫卻有中式畫法。原來江老師在小學時曾習中國畫,後來認為國畫講究「傳承」的思想落後於新時代的思維,藝術需要與時並進,就決定主攻西洋畫了。有國畫功底的江老師,畫西洋水彩畫也因此別樹一幟。他筆下的樹以線為主,線在國畫是骨架,稱為「骨」,是中國畫中的優良傳統。西洋畫中的線並不多,但他的畫中卻有不少,所以他的水彩畫其實是中西結合。
  最重要一點,是他覺得以山水、松梅菊竹等為題材的國畫屬於文人士大夫等上層階級,與自己的出身不符。國畫以前只流行於「不憂柴憂米」的上流社會,就如張擇端一輩子不可能僅畫一幅清明上河圖,只因被皇帝收藏才會流傳至今。以往的中國統治者向來不重視民間畫家和反映社會的作品,但西洋畫卻多以寫實為題材,較貼近他的想法。
  對社會有功的畫筆
  江啟明多年踏遍香港各地,從他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已幾乎絕跡於香港的事物,如耕地、木屋等,彷彿翻開一本彩色的歷史書,把過去盡收眼底。其中一張石硤尾村的寫生畫繪於1953年,那一年年底發生了石硤尾大火,因此才促成香港公屋的興建,而他那張畫恰巧成了木屋區的「遺照」。事過境遷後,他又再去寫生,繪畫後來建成的公屋,更由於邊畫邊哭,被警察誤以為他是當地居民。
  在此之後, 江老師依然持續畫木屋,他說在70年代前,全香港的山幾乎都是木屋區。居民大都是從內地逃難而來的,初時自己搭建木屋、鐵皮屋等;之後有些「土霸」建了屋後,再賣給他們。他笑言也許是自己畫得太多木屋,損害香港形象,於是木屋才會被陸續遷拆,「政府要拆木屋,我也有一份功勞呢!」
  江啟明簡介
  1932年出生於香港,是本地少數的第一代土生土長自學畫家。江老師除了醉心於繪畫創作外,也從事美術教育60多年,學生包括小孩、護士、教授、甚至殺人犯皆有,可謂桃李滿門。他也先後出版了60多本美術教育書籍,筆下的香港街景曾於2016年製成郵票發售,他的畫同時也有在香港機場展示。江老師的作品曾於中國、日本、馬來西亞、美國等地展出,其中《香港史畫》及《香港今昔》畫集曾獲前港督麥理浩爵士、前港督衛奕信爵士、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收藏於香港督憲府和英國首相府圖書館。2006年獲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其他文献
《阿彌陀經》為《淨土三經》之一。經文的內容分兩個主要部分:  首先,經文詳細地介紹了西方極樂世界、依報世界和正報世界的種種殊勝,讓眾生生起信心,信仰念佛淨土法門。經文說: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經過十萬億諸佛國土,那裡有一個世界, 叫做極樂。在那個世界裡面, 有佛名阿彌陀佛,現在正在說法,普度眾生。在這個極樂世界裡,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八功德水、四色蓮花、七寶樓閣。黃金為地都是七
期刊
摘要:沈周生于宣德二年,字启南、煮石生,号白石翁。明代的吴门画派的人数及其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其画风构成了明清绘画发展的主旋律,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对沈周在山水画方面的造诣赞誉颇多,虽然他在花鸟画上所下的功夫不如在山水画上深,但其在花鸟画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也有学者认为,沈周对中国画做出的贡献中,花鸟画大于山水画。本文主要浅谈沈周在花鸟画作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浙派;花鸟
期刊
滬渝高速公路沒建的時候,重慶坐船去奉節要十四、五個小時;滬渝高速公路開通後,只要五個半小時車程。這樣一來,重慶往返奉節的客船全線停航。我原先打算由重慶坐船去三峽,只好改乘汽車去奉節。奉節白帝城是進入長江三峽的門戶,從前上白帝城,要攀登數百級石階才到山頂。如今三峽庫區水位升高,草堂河變寬,昔日陡峭的白帝城,水漫金山般矮了一大截,三面環水,儼如一座小島。  走過草堂河廊橋,拾級而上,穿過門樓,就到了山
期刊
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虎豹別墅回來了!作為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項目,別墅在4月1日以「虎豹樂圃」音樂學院的新身分開放給公眾參觀。然而,俗稱「十八層地獄」的「十王殿審判」及「虎塔」這些地標早已清拆,保育團隊有甚麼妙法引起大家的關注呢?今期請來虎豹樂圃的執行董事胡燦森先生,為你闡述「新生」虎豹別墅的魅力。  30年代的迪士尼  虎豹企業的故事始於1860年代,當時中草藥師胡子欽由福建永定移居緬甸,以售賣藥
期刊
美攝香港一連幾期的大橋系列,終於來到香港最西邊——舉世聞名的港珠澳大橋。  這座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三城的跨境長橋,對於大灣區經濟發展有著重大意義。來往港、珠、澳的人們爭相採用這條新通道,不但是為了交通之便,而且更想以嶄新的角度一覽珠江口海域的風光,大橋儼然成為流動的觀景長廊。  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橋、隧結合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其中主橋全長約29.6公里;除了跨越伶仃
期刊
所謂夏至有雨三伏熱,香港的夏天既炎熱又多雨,只好走一些簡單的沿岸路線,方便隨時撤退之餘,也可以吹吹海風,消解酷暑。大埔馬屎洲是香港地質公園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的一部分,難度不高之餘,還有精彩的地質景觀供遊人欣賞,值得一探。  魷魚與貓  想前往馬屎洲,先在大埔墟乘小巴到三門仔,這條蜑家漁村原位於白沙頭東部近白排角,當時白沙頭洲和伯公咀之間有兩個小島,形成三條小水道,連接船灣與赤門,所以名為「三門仔」
期刊
冬去春來,春暖花開,我帶家人去鄉間踏青,十歲的兒子背了一首宋朝詩人范成大的作品。「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類似的田園詩,范成大寫過很多首。他有一個「四時田園雜興」系列,包括60首詩,分別描寫初春、暮春、盛夏、金秋、寒冬等不同時令的田園生活,這使他獲得了「田園詩人」這個美好的稱號。  其實范成大不僅僅是田園詩人那麼簡單,他出身名門,父親與岳飛同朝為官,母
期刊
非洲象是陸地上最大型的哺乳動物。  成年非洲雄象高於3.5米,最高可達4.1米。體重約為4至5噸,最重記錄達10噸。  牠們的長牙最高記錄有102.7公斤重。  非洲象包括二個物種:草原象和森林象。  非洲草原的象以草原象為主,其平均年齡在65至70歲。  堪稱動物界的奇觀  非洲象的樣貌堪稱動物界的奇觀。  耳朵特別大,上下可長達1.5米。你可以通過如蒲扇般的耳朵將其同亞洲象區分開。為了對付非洲
期刊
在楚漢相爭的風雲歲月裡,留下了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鴻門宴」、「彭城大戰」、「垓下之戰」、「霸王別姬」,以至最後的「烏江自刎」,一幕幕的歷史故事,每次重溫都像身歷其境,感嘆項羽的英雄氣蓋,憐惜其時不與我。千百年來,項羽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眾多的文人,甚至連司馬遷的《史記》,十二位精挑細選的帝王篇章中,亦罕有地出現了《項羽本紀》,這個排位,令項羽與黃帝、秦始皇等齊名。連後代的史學家亦力爭中國在秦漢之間,
期刊
2018年故宮博物院參觀人數突破1,700萬,從這個漂亮的數字,隱約可見近年不斷升溫的故宮熱。  去年一套電視劇《延禧攻略》,令曾是冷宮的延禧宮,成為故宮打卡熱點,由此可見媒體對於將傳統的歷史建築,重新激活成網紅的強大助力。值得一提的是,從2018年入場數字可見年輕一代,尤其是「80後」和「90後」,已經成為參觀故宮博物院的生力軍。如何吸納年輕人,將他們變成故宮的鐵粉?有眼尖的觀眾分析,這股力量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