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金·奥尼尔作为美国严肃戏剧的奠基人,在世界戏剧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崇高地位。他是美国戏剧之父,也是美国戏剧界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悲悼》作为奥尼尔戏剧创作中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931年,为奥尼尔于1936年荣获诺贝尔奖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
奥尼尔的女性形象刻画是非常成功的,特别是到其创作的中、后期,他创造出了许多多元复杂的女性形象。《悲悼》的女主人公莱维妮亚,因其独立而有控制欲、敢爱敢恨,而不同于奥尼尔其他剧作中的任何一个女性。她因母爱缺失而造成的精神创伤让她"执着"于对父爱的争夺。创伤固结下的她有着被强化了的俄狄浦斯情节,虽然她在抗拒和抑制着自己的"里比多",但最终还是成了家族的复仇者与被诅咒者。她抵抗不了孟南家的宿命,注定成为孟南家族悲剧的终点。
本文将由莱维妮亚心理入手,用精神分析法从三个方面探析她精神创伤形成的原因与创伤后的自我防御。
一、创伤固结下被强化的俄狄浦斯情节
"一种经验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予心灵以一种强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式加以平复,而这必然导致精力运作方式的永久扰乱,这种经验我们就称之为创伤经验。"(弗洛伊德:234)受到创伤的人多数会"执着"于过去的创伤点,使之成为创伤固结。莱维尼娅严重的恋父情结源自她的母亲。她的母亲克里斯丁因为没有得到丈夫的爱而痛恨她的婚姻,甚至将她对失败婚姻的憎恨转移到了她女儿身上。从她小时候起,她的母亲就会把渴求母爱的她推开。成长时期母爱的缺失造成了她害怕,甚至憎恨母亲这一创伤的固结。她不止一次的向她母亲怒吼:"我恨你!我恨你是应该的!"这从小就伴随着她的创伤加重了她对父亲的热爱与依恋,强化了她的俄狄浦斯情节。
"俄狄浦斯情节"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父亲+母亲+孩子这个三角关系中,孩子对父母中异性一方的爱恋和对同性一方表现出的排斥与妒忌,甚至想取代同性一方而完全占有异性一方的情节。在《悲悼》中莱维妮亚恨她认为不忠的母亲仍然占有着父亲艾斯拉,她在用清教思想压抑自己的同时却对他的父亲产生了一种性依恋(erotic attachment)。她对父亲的这种强烈的爱意和占有欲使得她想取代母亲成为父亲伴侣。然而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与研究,一个小女孩对父亲的爱恋是极为普通的,并且常常是可以克服的。莱维尼娅是由于"创伤"不断的被加深和强化,导致她无法克服恋父情结。她的创伤在推断出是母亲谋害了她深爱的父亲时达到了最高点。艾斯拉的死让莱维尼娅痛不欲生并发誓要报复杀害父亲的母亲,"我(莱维妮亚)要叫你清偿你的罪恶!我要想个法子惩罚你!"(奥尼尔:442)
二、里比多的对象移植
里比多是指人因本我欲望或冲动迸发出的能量,通常指人的性欲望。里比多可以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贯注、活动或转移。弗洛伊德认为爱及生存本能与攻击和破坏本能虽然是对立的,但也可相互转化(如爱转化为恨),而且还可以结合在一起。对象移植是指个体把对某个人或事物表达的情感转而表达给另外的人或物。同时,弗罗伊德心理学还认为, 人的情欲会因压抑而遭受扭曲。孟南家族作为清教主义捍卫者,必将被清教主义的教义紧紧地束缚着。其家族的人的感情必然会在束缚下变的压抑和扭曲,而这种压抑和扭曲则必然会导致家庭成员间乱伦情欲的膨胀。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则是莱维妮亚。为了找到情感的宣泄口,她的情感经历了多达三次移情。
莱维妮亚最初由于得不到母爱而痴爱着父亲,将对爱的需求全部转移到父亲身上。她爱着父亲艾斯拉,想替代她的母亲跟父亲两个人共同生活。她怨恨母亲夺走了她的父亲,"我恨你。你甚至把爸爸对我的爱也偷了去!当我一出世你就偷去了我的全部的爱!"(奥尼尔:412)这是莱维妮亚的第一次移情。在父亲出战在外时,莱维妮亚遇见了酷似父亲的船长卜兰特。于是,她将对父亲的爱转移到了卜兰特身上,她爱上了卜兰特身上父亲的影子和卜兰特的浪漫精神。这可以算做莱维妮亚的第二次情感对象移植。不过在知道卜兰特与克里斯丁的奸情之后,这种本来就虚无的爱便很自然的转化成了恨。莱维妮亚的第三次情感移植对象是"海岛",或者说是海岛所象征的精神——一种良好的精神——爱的精神。海岛带给她的改变是积极的。这种改变使她变得爱美、爱生活并且让她忘记罪的重负和死的威胁,从精神上获得自由。海岛让她再次拥有了自自然然去爱的权利,恢复了被扭曲的本能。但是当回到象征着清教主义禁锢的孟宅时,那种改变又被无情的现实所打败。为了摆脱孟南家族的厄运,追求自己渴望的爱情和新的生活,她又逼死了自己的弟弟。然而弟弟留给海丝儿的遗书记载着孟南家族的所有秘密,为了守卫家族的秘密,莱维尼娅只得放弃自己向往的爱情婚姻生活将自己关进象征着死亡与坟墓的孟宅。直至此刻,莱维尼娅和读者们都清醒的认识到了莱维尼娅不可能摆脱她的命运。最终,她的移植也没有任何意义,而她将忍受的只会是永恒的痛苦。
三、徒劳的自我防御
为了进行自我防御,孟南家族的人用戴着的面具来掩盖他们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归家第一幕中奥尼尔就用市民的谈论道出了这一点——"孟家的人的相貌就是那样的(神秘相——就像戴着一个面具似的)。他们全家都是,并且传给他们的妻子。"莱维妮亚的面具则更为显著和生硬。 "人们特别容易注意到她的面孔在静止状态中所呈现的同样奇异的面具似的印象。"(奥尼尔:389)
为什么莱维妮亚作为一个23岁的年轻女子却戴着一具栩栩如生的苍白面具呢?其实面具是莱维妮亚压抑自己本性的体现。但她也一直在抗争着自己的命运,她从最初压抑自己的本性到释放自我,从拒绝爱到追求爱,以及带奥林去海岛以脱离孟南家的诅咒——这些种种都显示出了一个女人对爱与美的追求。但是面具最终掩饰不了内心,并且注定会被压抑的内在所反噬而一起毁灭。她最终仍要 "单独和死人们同住在一起",让读者为她徒劳的自我防御扼腕叹息。
莱维妮亚的防御也分为了两个阶段:(一)在初期,她压抑的自己的本性,她穿黑色的衣服,不跟别人有过多的接触,将自己完全束缚在清教主义的躯壳里。她从不谈笑,总是迟疑的看着周围的世界,将本我压抑在自我内——她防御的是她的本性追求;(二)在后期,在莱维尼娅认识到爱与美的重要后却发现自己逃离不了孟南家族的宿命,享受不了爱与被爱。她只得将苏醒的自我压抑在孟宅内,"要把百叶窗钉得紧紧的,不让一丝阳光透进来"、并要仆人把代表她热爱着生活的花"都摔出去"——她深陷于孟南家族的宿命并进行了自我惩罚。让读者痛心的是莱维妮亚的两次防御都是徒劳的。第一次她没有防御住自己对本性的追求,为父报仇后的海岛之旅让她改变,她的灵魂开始变得像她的母亲——热烈的追求爱与被爱,渴望远离憎恨和死亡的支配。而第二次她则向命运屈服,再次压抑她展现出来的本性,重归象征着死亡的孟宅。她恨那些乖僻的、戕害自己的在阴影里枯萎一世的东西,但是她却逃脱不了命运的嘲弄。作为孟南家最后一个人,"我必须惩罚我自己。独自一个人和死人们同住在这里是一种比死亡和监禁更坏的报应!…生活对于孟家的人就是一种惩罚!"(奥尼尔:550)她强迫自己退化到早前的自我来进行自我防御。她抗争的失败让《悲悼》的悲剧意义更加深化——忍受永恒的痛苦是莱维尼娅的命运,而黑色,则是决定其命运的颜色。
四、结论
《悲悼》的女主人公莱维妮亚不同于奥尼尔创作的其他任何一个女性角色,她是独特的。她表现出的爱,不仅真诚而且深厚;她显示出来的恨,既狂暴又残忍。在这些强烈的情感的支配下,她走上了一条复仇与喋血之路。对于她最终的自我惩罚,奥尼尔曾说他很欣赏自己赋予她(莱维尼亚)所值得的悲剧性结局。这个结局对奥尼尔来说,是这个三部曲最妙的,也是最不可避免的结束。维妮亚在黑暗中对命运的反抗是可悲可叹的,她不但没有得到她所追求过的幸福,并且在反抗命运的过程中断送了她母亲和弟弟的性命。但莱维妮亚又是伟大的,她最终放弃了和彼得的婚姻以阻止孟南家的罪恶遗传到下一代,她将自己关进孟南老宅并以这种方式结束了孟南家族的悲剧宿命。莱维妮亚正视孟南家的罪行与邪恶,没有用自杀来逃避现实,她选择了象征着地狱的生而不是象征天堂的死。当读到这里,读者可能会产生某种移情,将自己置身于莱维妮亚的境地,在关门的那一刹那感受到了莱维尼娅的勇敢与无奈。
参考文献:
[1]尤金·奥尼尔.奥尼尔剧作选[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Sheaffer,Louis.O'Neill, Son and Playwright. Boston:Little,Brown,1968.
[3]汪义群.奥尼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M].长春出版社,2004.
奥尼尔的女性形象刻画是非常成功的,特别是到其创作的中、后期,他创造出了许多多元复杂的女性形象。《悲悼》的女主人公莱维妮亚,因其独立而有控制欲、敢爱敢恨,而不同于奥尼尔其他剧作中的任何一个女性。她因母爱缺失而造成的精神创伤让她"执着"于对父爱的争夺。创伤固结下的她有着被强化了的俄狄浦斯情节,虽然她在抗拒和抑制着自己的"里比多",但最终还是成了家族的复仇者与被诅咒者。她抵抗不了孟南家的宿命,注定成为孟南家族悲剧的终点。
本文将由莱维妮亚心理入手,用精神分析法从三个方面探析她精神创伤形成的原因与创伤后的自我防御。
一、创伤固结下被强化的俄狄浦斯情节
"一种经验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予心灵以一种强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式加以平复,而这必然导致精力运作方式的永久扰乱,这种经验我们就称之为创伤经验。"(弗洛伊德:234)受到创伤的人多数会"执着"于过去的创伤点,使之成为创伤固结。莱维尼娅严重的恋父情结源自她的母亲。她的母亲克里斯丁因为没有得到丈夫的爱而痛恨她的婚姻,甚至将她对失败婚姻的憎恨转移到了她女儿身上。从她小时候起,她的母亲就会把渴求母爱的她推开。成长时期母爱的缺失造成了她害怕,甚至憎恨母亲这一创伤的固结。她不止一次的向她母亲怒吼:"我恨你!我恨你是应该的!"这从小就伴随着她的创伤加重了她对父亲的热爱与依恋,强化了她的俄狄浦斯情节。
"俄狄浦斯情节"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父亲+母亲+孩子这个三角关系中,孩子对父母中异性一方的爱恋和对同性一方表现出的排斥与妒忌,甚至想取代同性一方而完全占有异性一方的情节。在《悲悼》中莱维妮亚恨她认为不忠的母亲仍然占有着父亲艾斯拉,她在用清教思想压抑自己的同时却对他的父亲产生了一种性依恋(erotic attachment)。她对父亲的这种强烈的爱意和占有欲使得她想取代母亲成为父亲伴侣。然而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与研究,一个小女孩对父亲的爱恋是极为普通的,并且常常是可以克服的。莱维尼娅是由于"创伤"不断的被加深和强化,导致她无法克服恋父情结。她的创伤在推断出是母亲谋害了她深爱的父亲时达到了最高点。艾斯拉的死让莱维尼娅痛不欲生并发誓要报复杀害父亲的母亲,"我(莱维妮亚)要叫你清偿你的罪恶!我要想个法子惩罚你!"(奥尼尔:442)
二、里比多的对象移植
里比多是指人因本我欲望或冲动迸发出的能量,通常指人的性欲望。里比多可以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贯注、活动或转移。弗洛伊德认为爱及生存本能与攻击和破坏本能虽然是对立的,但也可相互转化(如爱转化为恨),而且还可以结合在一起。对象移植是指个体把对某个人或事物表达的情感转而表达给另外的人或物。同时,弗罗伊德心理学还认为, 人的情欲会因压抑而遭受扭曲。孟南家族作为清教主义捍卫者,必将被清教主义的教义紧紧地束缚着。其家族的人的感情必然会在束缚下变的压抑和扭曲,而这种压抑和扭曲则必然会导致家庭成员间乱伦情欲的膨胀。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则是莱维妮亚。为了找到情感的宣泄口,她的情感经历了多达三次移情。
莱维妮亚最初由于得不到母爱而痴爱着父亲,将对爱的需求全部转移到父亲身上。她爱着父亲艾斯拉,想替代她的母亲跟父亲两个人共同生活。她怨恨母亲夺走了她的父亲,"我恨你。你甚至把爸爸对我的爱也偷了去!当我一出世你就偷去了我的全部的爱!"(奥尼尔:412)这是莱维妮亚的第一次移情。在父亲出战在外时,莱维妮亚遇见了酷似父亲的船长卜兰特。于是,她将对父亲的爱转移到了卜兰特身上,她爱上了卜兰特身上父亲的影子和卜兰特的浪漫精神。这可以算做莱维妮亚的第二次情感对象移植。不过在知道卜兰特与克里斯丁的奸情之后,这种本来就虚无的爱便很自然的转化成了恨。莱维妮亚的第三次情感移植对象是"海岛",或者说是海岛所象征的精神——一种良好的精神——爱的精神。海岛带给她的改变是积极的。这种改变使她变得爱美、爱生活并且让她忘记罪的重负和死的威胁,从精神上获得自由。海岛让她再次拥有了自自然然去爱的权利,恢复了被扭曲的本能。但是当回到象征着清教主义禁锢的孟宅时,那种改变又被无情的现实所打败。为了摆脱孟南家族的厄运,追求自己渴望的爱情和新的生活,她又逼死了自己的弟弟。然而弟弟留给海丝儿的遗书记载着孟南家族的所有秘密,为了守卫家族的秘密,莱维尼娅只得放弃自己向往的爱情婚姻生活将自己关进象征着死亡与坟墓的孟宅。直至此刻,莱维尼娅和读者们都清醒的认识到了莱维尼娅不可能摆脱她的命运。最终,她的移植也没有任何意义,而她将忍受的只会是永恒的痛苦。
三、徒劳的自我防御
为了进行自我防御,孟南家族的人用戴着的面具来掩盖他们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归家第一幕中奥尼尔就用市民的谈论道出了这一点——"孟家的人的相貌就是那样的(神秘相——就像戴着一个面具似的)。他们全家都是,并且传给他们的妻子。"莱维妮亚的面具则更为显著和生硬。 "人们特别容易注意到她的面孔在静止状态中所呈现的同样奇异的面具似的印象。"(奥尼尔:389)
为什么莱维妮亚作为一个23岁的年轻女子却戴着一具栩栩如生的苍白面具呢?其实面具是莱维妮亚压抑自己本性的体现。但她也一直在抗争着自己的命运,她从最初压抑自己的本性到释放自我,从拒绝爱到追求爱,以及带奥林去海岛以脱离孟南家的诅咒——这些种种都显示出了一个女人对爱与美的追求。但是面具最终掩饰不了内心,并且注定会被压抑的内在所反噬而一起毁灭。她最终仍要 "单独和死人们同住在一起",让读者为她徒劳的自我防御扼腕叹息。
莱维妮亚的防御也分为了两个阶段:(一)在初期,她压抑的自己的本性,她穿黑色的衣服,不跟别人有过多的接触,将自己完全束缚在清教主义的躯壳里。她从不谈笑,总是迟疑的看着周围的世界,将本我压抑在自我内——她防御的是她的本性追求;(二)在后期,在莱维尼娅认识到爱与美的重要后却发现自己逃离不了孟南家族的宿命,享受不了爱与被爱。她只得将苏醒的自我压抑在孟宅内,"要把百叶窗钉得紧紧的,不让一丝阳光透进来"、并要仆人把代表她热爱着生活的花"都摔出去"——她深陷于孟南家族的宿命并进行了自我惩罚。让读者痛心的是莱维妮亚的两次防御都是徒劳的。第一次她没有防御住自己对本性的追求,为父报仇后的海岛之旅让她改变,她的灵魂开始变得像她的母亲——热烈的追求爱与被爱,渴望远离憎恨和死亡的支配。而第二次她则向命运屈服,再次压抑她展现出来的本性,重归象征着死亡的孟宅。她恨那些乖僻的、戕害自己的在阴影里枯萎一世的东西,但是她却逃脱不了命运的嘲弄。作为孟南家最后一个人,"我必须惩罚我自己。独自一个人和死人们同住在这里是一种比死亡和监禁更坏的报应!…生活对于孟家的人就是一种惩罚!"(奥尼尔:550)她强迫自己退化到早前的自我来进行自我防御。她抗争的失败让《悲悼》的悲剧意义更加深化——忍受永恒的痛苦是莱维尼娅的命运,而黑色,则是决定其命运的颜色。
四、结论
《悲悼》的女主人公莱维妮亚不同于奥尼尔创作的其他任何一个女性角色,她是独特的。她表现出的爱,不仅真诚而且深厚;她显示出来的恨,既狂暴又残忍。在这些强烈的情感的支配下,她走上了一条复仇与喋血之路。对于她最终的自我惩罚,奥尼尔曾说他很欣赏自己赋予她(莱维尼亚)所值得的悲剧性结局。这个结局对奥尼尔来说,是这个三部曲最妙的,也是最不可避免的结束。维妮亚在黑暗中对命运的反抗是可悲可叹的,她不但没有得到她所追求过的幸福,并且在反抗命运的过程中断送了她母亲和弟弟的性命。但莱维妮亚又是伟大的,她最终放弃了和彼得的婚姻以阻止孟南家的罪恶遗传到下一代,她将自己关进孟南老宅并以这种方式结束了孟南家族的悲剧宿命。莱维妮亚正视孟南家的罪行与邪恶,没有用自杀来逃避现实,她选择了象征着地狱的生而不是象征天堂的死。当读到这里,读者可能会产生某种移情,将自己置身于莱维妮亚的境地,在关门的那一刹那感受到了莱维尼娅的勇敢与无奈。
参考文献:
[1]尤金·奥尼尔.奥尼尔剧作选[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Sheaffer,Louis.O'Neill, Son and Playwright. Boston:Little,Brown,1968.
[3]汪义群.奥尼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M].长春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