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泛舟』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457868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舟船与具体的场景和情感形成了固定的文学记忆,不断叠加和生发,影响着今天不同形式的文艺创作,或浪漫,或感伤。
  文化泛舟:历史记忆的起点
  “泛舟”在中国历史中是一种怎样的原始意象?考古学家许宏在其著作《何以中国》中记载了公元前2000年前后陶寺“阴宅”里的船形木棺。联系本书中的另一处记载,他认为距今4200—4000年间,北半球普遍发生了一次气候突变事件,且一般认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两大洪水传说—中国的大禹治水和西方的诺亚方舟与此相关。我们可以在这一考古的印证中,认为舟船在早期中国的文化记忆中承担着拯救和摆渡生命的重要功能。古人视死如视生,将今身寄托于这艘船形棺椁之中。也许从那时起,人们已经从内心深处将生命和心灵寄托于一叶扁舟,认为赤条条来去的自我是漂泊无依的,需要舟这样的载体来给予安全感和来去自如的勇气。
  《左传·僖公三年》里有“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的记载,它是一次泛舟游玩的记录,承担的则是世俗的生活娱情功能。而像《荀子·哀公》里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语句,也能间接表现出舟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古人会在说理性言辞中将之作为喻体。《论语》中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则是士人重要的精神来源和标杆,从此,中国古代士人就踏上了孔子所道出的这种天涯流落与理想散场的“水路”,以自我理想为舟,寄身于茫茫人生之海,一边失落,一边寻找。
  詩域初泛: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
  在古人心灵艺术的结晶—诗歌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与泛舟有关的细节,一探诗歌背后的心灵理路。早在先秦时期,泛舟即已经进入诗歌的国度:《越人歌》的“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表达的是两颗心之间靠近的情愫,舟承载了一种美好的心愿和想象;《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中的“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同样表达的是一种心生荡漾的情愫;《诗经·鄘风·柏舟》中的“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则以泛舟起兴,表达一种突破规则、追寻情感的张扬情绪。
  《诗经·邶风·柏舟》可以看作中国文学史中第一首正式的泛舟诗,中有“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句。在这首诗里,起兴句成为一种原始情绪的出口,泛舟夹杂着隐忧与解脱两种情感。可以猜想,孔子的“乘桴浮于海”是在《诗经》的浸润中获得的人生哲理启迪,将泛舟所承载的原始情感加以人格化,而孔子所处的齐鲁大地又兼具陆地和海洋两种气质,所以他将《诗经》中的泛河之舟扩大为泛海之舟,从而在自然格局和人生格局两种意义上重塑了“泛舟”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以后,泛舟主题的诗歌渐多。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诗经·卫风·河广》中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传递着一种不畏自然障碍的气魄。北魏时期,有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长江流域用一根芦苇渡江以传大乘禅法的故事,也就是后来“一苇以航”的佛教典故。神奇的一点是,在先秦与北魏两个时间段的两种维度的文化记载中,出现了相同的“一苇以航”的情况,且皆出自长江流域。排除夸张的“轻功”想象,从务实的角度看,笔者认为这是长江流域先民在生活中发动智慧,用芦苇秆编成船以方便渡江,变不可能为可能。而这样的巧思在古人心中产生深深的内在自信感,因而留存在了《诗经》和对达摩故事的讲述中,成为一种不断追忆与叠加的文学标识。
  江湖游泛:唐代初盛到苏轼人生泛舟
  综观《全唐诗》,涉及泛舟之事的诗歌有500余首,以“泛舟”为题的有195首。在唐代诗歌艺术的国度中,泛舟诗已经十分普遍,几乎所有重要诗人都有涉及,杜甫有17首,属最多,其次是李白和白居易,再次是岑参和孟浩然。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可谓将泛舟与豁达人生观高调关联,但真正完整且富有成熟哲思的泛舟诗精品,当出自苏轼。
  宋人的山水宦游,将山水审美中向往精神超越之“游”包容于世务行役之“游”中,苏轼的人生轨迹则突出而完整地体现了这一点。宋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从离开眉山外出任职时起,他便开启了在宦海的浮沉和作为诗人的“行吟”书写。
  宋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自请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泛舟西湖,是苏轼在这里的重要诗意活动。他对夜泛西湖有着别样的体验和感悟,如《夜泛西湖》云:“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寄寓之寺的局促与泛舟湖面的开阔,无边孤蒲与风送荷香,暗夜深处与月下湖光,这些泛舟的独特体验令苏轼沉醉。又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躺在舟中仰看群山,随风而行,携月而泛,山、月、风皆成其友。
  如果说杭州是苏轼纵横才情、诗海泛舟的“意气风发”时代,黄州则是他泛舟现实、解读人生的“找寻意义”时期。《临江仙·送钱穆父》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目送友人乘舟离开杭州时的情感迸发,却也似乎成为苏轼泛舟西湖时期的思想节点,甚至成为人生故事的另一番预言。经历乌台诗案不久,苏轼即被贬黄州,这里成为他泛舟的另一处重要所在。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苏轼一如既往地热爱夜泛和饮酒泛舟。“长恨此身非我有”化用《庄子·知北游》“汝身非汝有也”句,“何时忘却营营”化用《庄子·庚桑楚》中“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政治上的受挫,使苏轼在道家思想中寻找解脱之法,与泛舟杭州时期的纯美享受相比,诗境中有了更多对人生的哲思。“夜阑风静縠纹平”,宁静夜晚里,平静的水面,心也跟着静了下来。此番情境中,苏轼的心达到真正平复的状态,从而有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慨叹。由宁静的平复转为宁静的洒脱,跟李白散发弄扁舟的张狂不同,他是冷静从容的,将有限的自我融化在无限的自然中。
  同作于黄州时的《赤壁赋》,则是苏轼此番泛舟人生感想的进一步完整阐发。“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又是一次夜泛,与明月相伴。“举酒属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依然是饮酒泛舟,诗酒相互浸润。“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在泛舟中,想必总是这样或歌咏古老的诗歌,或追溯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寻找创作的灵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则是苏轼将《诗经》和达摩禅师融会于自我生命体验中,设计于自我诗境的布局中,经过豁达心灵的过滤,使之成为富有新的生命力的文学情感体现。
  虽然在泛舟的结果上都达到了精神解脱的达观,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作是由眼前情景所达成的自悟,这篇赋则是在与客的问答交谈、怀古的反思中,寻找到的精神出路。但也足以证明,苏轼的豁达人生观,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泛舟体验中,结合各种各样的境遇和瞬时体验,以及潜藏的文化记忆与现场“偶遇”,所寻觅和反思出的完整逻辑和情感归宿。
  如果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在泛舟人生、经历多次晴雨体验后,所达成的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宁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是在面对人生辽阔、茫然不可捉摸时,探索出的人生出口。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则是泛舟人生的精神制高点,在直面人生风雨、道路茫然中,在面对何去何从的诸多困惑中,依然要保持“一苇以航”的淡定从容、“凌万顷”波涛的大气勇敢,这是大彻大悟后的积极达观,是洒脱自如中的坚定有力。如果说人生是一叶扁舟,生活是汹涌大海,苏轼的心中却装着万顷波涛。
  而《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则可以看作苏轼人生泛舟的结语。这时苏轼结束了流放经历,从海南岛返回,其泛舟人生之感慨更为成熟,“空余鲁叟乘桴意”是半生寻觅后的真实想法及对孔子“乘桴浮于海”精神的接续。更为令人钦佩的是,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至境之后,还有“苦雨终风也解晴”的升华,逆风雨生长,苏轼当之无愧,“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才是终章,也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最好诠释。
  舟船,可以是离开,也可以是抵达,可以是娱乐的游泛,也可以是江湖的流落,一苇轻舟之于宽阔的水面,何去何从,总带给人有限与无限、可控与不可控的两重思考。它给泛舟茫茫人生的人们一个暂且寄身之所,一个去往何方的探索余地。像苏轼那样泛舟人生的人不胜枚举,如巴金笔下觉慧的乘船离开,如钱鍾书笔下的方鸿渐留洋归来,如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周而复始地摆渡……文学的泛舟永远继续,人生的泛舟也常谈常新。
  孙祎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晚明江南奢靡世风的盛行对江南地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上突出表现为主情崇俗创作观的确立。  在古代社会里,文学作品所展现出的风格特征与士人日常言行中形成的风气密切相关。换言之,士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喜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诗词、小说及戏曲的创作中。聚焦晚明江南地区,在经过明代前中期近两百年的经济发展后,士人积累了一定量的财富,渐渐滋生了奢靡浮华的风气。当这种风气发展到一定
期刊
篆刻虽无书法之挥洒自如,少绘画之气韵流动,却另有一种古朴和浑厚情致,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  篆刻是最富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之一。尽管在当代社会中,其作为印章的凭信、防伪功能已丧失,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无论是北京奥运的会徽,还是比亚迪“秦”“汉”等车标的设计,都可一窥篆刻艺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  篆刻艺术脱胎于中国古代的鉨印。从存世最古老的鉨印来看,商代
期刊
与其他工艺相比,漆器的工艺技法十分丰富,地域风格差异明显。各地的手艺传承人,有的在坚守与还原着古老的传统,有的正积极赋予漆器时代的新意。正是通过他们,我们看到了古老的漆器工艺在当代的有序传承和多样发展。  富足的生活和时代的审美刺激漆器技艺不断发展,呈现出纷繁多彩的艺术风格。传统的精华被传承和汲取,时代的新意被激发和注入。款彩、剔犀、雕漆、素髹等丰富的漆器技法,在各地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下,通过当
期刊
书院是我国传统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其起源于唐代,初兴于宋元,繁盛于明清,消亡于清末。在千余年的歷史进程中,书院为封建王朝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官方学术也多萌生于此,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唐:萌芽与肇始  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据袁枚《随园随笔》所载:“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唐代的书院,已有官立和私立之分。皇家设立图书
期刊
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与意大利的马拉特斯塔图书馆和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并列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  在中国私人藏书楼中,宁波天一阁久负盛名,有“南国书城”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  藏书博物馆  天一阁并非简单的藏书楼,而是一座博物馆。  天一阁坐落于宁波市中心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其
期刊
“漆艺”这个词,诞生未久。从物化形态说,它主要指漆器,当代外延拓宽,指向了包括漆画、漆塑、漆装置等在内一切漆的艺术;从内涵亦即手艺层面说,它直指“髹饰”。  “髹”,古字作“?”“髤”,指手执木柄毛刷蘸漆涂刷器物,囊括了一切器物的表面涂装,逐渐演变为形声字“髹”;“饰”,指装饰。凡是器具用天然漆髹涂并以绘、刻、填、罩、磨、钩、贴、雕、镶、嵌等各种艺术手段装饰,都在髹饰工艺亦即“漆艺”的范畴之内,漆
期刊
作为古代教育机构,在建筑功能上,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有些类似,如书院的讲堂、斋舍,对应现代学校的教室和宿舍。在禮仪上,现代学校有升旗仪式,古代书院则祭奠先贤。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风格独特的教育场所,其建筑大多是一组比较宏伟、严密整齐的建筑群,还讲求“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自然环境的运用,通常是依山傍水而建,构成一幅秀美的画卷。中国闻名遐迩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
期刊
一幅画引出一段宫廷秘史,一支笔画尽自然天机。从民间画匠到宫廷画师,在崔白笔下,花鸟万物鲜活灵动,被赋予了人格化特征,其画作所呈现的寓意和内涵往往令人感叹,也令人迷惑。  在2020年春季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有一位多才多艺的宫廷画师。他不仅教宋仁宗的女儿福康公主作画,还和后来成为仁宗妃子的宫女董秋和展开了一段缠绵的恋情。这位画师就是崔白。电视剧中还有他向福康公主近侍宦官梁怀吉赠送一幅《双喜图》
期刊
“以人而言,造砖的是心力与工艺;以砖而言,成砖的是自然与时间。”在御窑金砖的烧制过程中,匠心的力量、时间的长度、工艺的精细、自然时令的配合,便是金砖“自土成金”的修炼手册。  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开启,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紫禁城迎来600岁生日。自明成祖朱棣营建紫禁城起,苏州便与紫禁城结下了不解之缘,香山帮的建筑、御窑的金砖与6
期刊
马麟在继承马氏家族传统绘画理念的基础上形塑出属于自己的画学语汇,开创了一种个性化的象征主义,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给南宋画院带来勃勃生机。  马麟,麟一作驎,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南宋1216—1256年间,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成长于浙江钱塘。他是宋宁宗时期画院祗候(职官名,在官府执役的小官史),也是南宋画院后期的杰出代表。  马麟出身于画师世家,家族中五代七人均供职于宫廷画院,其父马远在画史上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