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采用的是文选制的形式。因此所谓“基本篇目”,就是基本的课文,是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的文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基本篇目就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每门学科都有一个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基本教学内容,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也不例外,理由如下:
一.语文教材的现状
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文革”除外)我们实行的是“一纲一本”制,全国只有一个教学大纲,一本语文教材,汉族的少年儿童学的都是同一本语文教科书。为了引进竞争机制,使语文教材充满活力,1986年后我们开始实行审定制,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编语文教材,只要通过审定就行,教材“百花齐放”的局面初见端倪,“一纲多本”的时代开始到来。200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使“一纲多本”的体制有了法律依据。
实行审定制以来,教材编者为了不和别的教材雷同,尽可能选一些“新面孔”,于是语文教材的课文就有了很大的差别。1995年上海的初中毕业班分别使用三种不同教材,其中相同篇目只有11篇,使得这一年的中考命题十分为难。下面我们试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初中语文教材(下称人教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编的初中语文教材(下称苏教版)的相同篇目作一具体比较。首先说明,我们用的是初期的版本,语文教材上的篇目“古诗四首”我们把它算作四篇文章,以便比较,这样算来人教版的六册书共有213篇课文,平均每册有35.5篇。我们比较的结果是:两者的相同篇目共有60篇,它们是:
紫藤萝瀑布 论语十则 济南的冬天 观沧海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山市 散步 金色花 皇帝的新装 天上的街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黄河颂 最后一课 木兰诗 社戏 两小儿辩日 狼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背影 台阶 苏州园林 桃花源记 陋室铭 核舟记 望岳 春望 三峡 记承天寺夜游 观潮 游山西村 藤野先生 我的母亲 雪 海燕 与朱元思书 送东阳马生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沁园春·雪 敬业与乐业 故乡 我的叔叔于勒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范进中举 陈涉世家 破阵子 孔乙己 变色龙 热爱生命威尼斯商人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愚公移山
平均每册有10篇相同。其中加粗的21篇也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上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如果不算这些,剩下的相同篇目就只有39篇了,平均每册六篇半相同。
新课程标准实行之前语文教学大纲曾规定过基本篇目,列作附录。这个基本篇目包括文言诗文和白话诗文,个别文章内容不够提炼,形式更欠完美,有的文章带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烙印。由于这种种原因,其中某些文章曾被严厉批评过。当语文教学大纲被语文课程标准代替时,这个基本篇目就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此处仅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作者按:1~6年级推荐了70篇,7~9年级推荐了50篇)。”应该说,基本篇目和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的要求和目的是不同的。就目的而言,基本篇目是作为基本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就要求而言,基本篇目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在课堂上学,学生应该全面理解其内容和形式;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是政府推荐背诵的,不是强制的,老师教不教、学生学不学、甚至能不能背、有没有选进语文教材都是无所谓的。所以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不能代替基本篇目,更何况《课程标准》还有120个推荐背诵的篇目没写出来。
简言之,当前的语文教学没有一个明文规定的大家认可的基本篇目!
二.为何要有基本篇目
语文科为什么要有一个基本篇目呢?这是由学科的目的任务和中国文化浓厚的底蕴决定的。
(一)每门学科都有基本的教学内容
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立,首先就因为它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稳定的基本内容,如果连一个基本内容都没有,还称得上是一门学科吗?自然科学的数理化,它们的基本内容非常确定,同一时代,不同地区所编的教材基本内容非常接近。
现在有些人强调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性质不同,不能相提并论。因此我们就拿文史哲中的史学来说。无论何人来编历史,都要写帝王将相等对时代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都要写政治、经济、文化,都要写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及影响。这是历史科的基本教学内容,编教材的人必须编这些内容,当老师的人必须教这些内容,学生必须学这些内容。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教材不会有太大差别。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也应该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基本内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的青少年所学的语文,应该具有大致相同的内容,不然,到高中毕业,广东孩子学的是这些课文,广西孩子学的是那些课文,粤桂两地学生还能在一起谈语文吗?
(二)共同的历史文化决定了“语文”的共同内容
龙的传人拥有共同的祖先——炎帝和黄帝,所以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后代拥有相同的诸子百家,拥有相同的唐诗宋词,拥有同一个孔子,拥有同一个李白,拥有同一个繁荣的唐代,拥有同一个腐败的清朝。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青少年应该学习内容相同的语文!在语文实行文选制的今天,这个相同的内容就是相同的基本篇目!
如果基本篇目不大相同,甚至是大不相同,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广东孩子学李白,广西孩子学杜甫;广东学儒家,广西学道家;广东学李白的《蜀道难》,广西学李白的《将进酒》。这样粤桂两地的青少年碰到一起要谈母语的时候彼此就会面面相觑:怎么我的语文和你的语文不一样?我们简直没有共同的语言!而实际上彼此学的正是共同的汉语,用的也是共同的汉语!
华东师范大学施蛰存教授认为语文教育改革,“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来编,选的篇目必须是适宜中学生读的、众所公认的名篇,然后固定下来,十年八年不变,这样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念书,一提起那些文章,大家都读过,使全国的青少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语文水平。”我觉得不是十年八年不变,最好是三十年五十年不变,甚至一百年几百年不变,就像古代的语文教材一样,不仅基本教材五经四书不变,就是辅助教材《文选》、《古文观止》等也是能用上几百年的。因为我们绵长的历史是不变的,我们悠久的文化是不变的,我们的文章在岁月长河里汰洗出来的精品是不变的。
三.怎样确定基本篇目
要确定基本篇目,首先要确定挑选基本篇目的标准。时代不同,标准自然有异。
封建社会,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看重的是忠孝节义,教育追求“化民成俗”,形成并维护良好风俗习惯和社会秩序,要求培养出维护封建统治的顺民,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所以古代教育(实际上主要是语文教育)以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于是这时的教材以“五经”“四书”为基本篇目,培养青少年做人的品质;以《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文选》、屈原辞赋、韩愈散文等为辅助篇目,培养青少年作诗作文的能力。
时代不同了,要求自然也不一样。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具有现代文明意识、具有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总的教育目标。过去由语文一科承担的教育任务现在已经分属于众多科目了。现在语文的根本任务就只有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了解中国文学两项了。因此,我觉得施蜇存先生说的“选众所公认的名篇”就可以作为挑选基本篇目的标准。这里的“众”,既隐含广阔地域的意思,更隐含悠久历史的意思,因此这个选文标准可解释为“选历史长河中辽阔地域上的大众所公认的名篇”,简言之,就是选历史上的名篇作语文教材。
根据这个标准,基本篇目不强调时代特色,时代特色非常强的文章可放在“辅助篇目”里给学生阅读。时文没有经过历史的考验,没有经过岁月的筛选,不能进入基本篇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赞同梁启超的观点。他说:“教授国文,我主张仍教文言文。因为文言文有几千年的历史,有许多很好的文字,教的人很容易选得。白话文还没有试验得十分完好,《水浒》、《红楼梦》固然是好,但要整部的看,拆下来便不成片段。”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真的有了一个基本篇目,那么我们的语文学科就有了一个比较确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就知道循序渐进地去学习,老师便会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和自学的内容,这样,语文学科便称得上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科目了。到时,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无论来自东南沿海还是西北边陲,学习的是一个内容大致相同的语文,因此他们对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了解也会有一个基本一致的认识,大家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也就不再会感到隔膜了。
肖建云,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教师。
一.语文教材的现状
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文革”除外)我们实行的是“一纲一本”制,全国只有一个教学大纲,一本语文教材,汉族的少年儿童学的都是同一本语文教科书。为了引进竞争机制,使语文教材充满活力,1986年后我们开始实行审定制,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编语文教材,只要通过审定就行,教材“百花齐放”的局面初见端倪,“一纲多本”的时代开始到来。200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使“一纲多本”的体制有了法律依据。
实行审定制以来,教材编者为了不和别的教材雷同,尽可能选一些“新面孔”,于是语文教材的课文就有了很大的差别。1995年上海的初中毕业班分别使用三种不同教材,其中相同篇目只有11篇,使得这一年的中考命题十分为难。下面我们试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初中语文教材(下称人教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编的初中语文教材(下称苏教版)的相同篇目作一具体比较。首先说明,我们用的是初期的版本,语文教材上的篇目“古诗四首”我们把它算作四篇文章,以便比较,这样算来人教版的六册书共有213篇课文,平均每册有35.5篇。我们比较的结果是:两者的相同篇目共有60篇,它们是:
紫藤萝瀑布 论语十则 济南的冬天 观沧海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山市 散步 金色花 皇帝的新装 天上的街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黄河颂 最后一课 木兰诗 社戏 两小儿辩日 狼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背影 台阶 苏州园林 桃花源记 陋室铭 核舟记 望岳 春望 三峡 记承天寺夜游 观潮 游山西村 藤野先生 我的母亲 雪 海燕 与朱元思书 送东阳马生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沁园春·雪 敬业与乐业 故乡 我的叔叔于勒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范进中举 陈涉世家 破阵子 孔乙己 变色龙 热爱生命威尼斯商人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愚公移山
平均每册有10篇相同。其中加粗的21篇也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上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如果不算这些,剩下的相同篇目就只有39篇了,平均每册六篇半相同。
新课程标准实行之前语文教学大纲曾规定过基本篇目,列作附录。这个基本篇目包括文言诗文和白话诗文,个别文章内容不够提炼,形式更欠完美,有的文章带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烙印。由于这种种原因,其中某些文章曾被严厉批评过。当语文教学大纲被语文课程标准代替时,这个基本篇目就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此处仅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作者按:1~6年级推荐了70篇,7~9年级推荐了50篇)。”应该说,基本篇目和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的要求和目的是不同的。就目的而言,基本篇目是作为基本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就要求而言,基本篇目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在课堂上学,学生应该全面理解其内容和形式;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是政府推荐背诵的,不是强制的,老师教不教、学生学不学、甚至能不能背、有没有选进语文教材都是无所谓的。所以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不能代替基本篇目,更何况《课程标准》还有120个推荐背诵的篇目没写出来。
简言之,当前的语文教学没有一个明文规定的大家认可的基本篇目!
二.为何要有基本篇目
语文科为什么要有一个基本篇目呢?这是由学科的目的任务和中国文化浓厚的底蕴决定的。
(一)每门学科都有基本的教学内容
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立,首先就因为它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稳定的基本内容,如果连一个基本内容都没有,还称得上是一门学科吗?自然科学的数理化,它们的基本内容非常确定,同一时代,不同地区所编的教材基本内容非常接近。
现在有些人强调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性质不同,不能相提并论。因此我们就拿文史哲中的史学来说。无论何人来编历史,都要写帝王将相等对时代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都要写政治、经济、文化,都要写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及影响。这是历史科的基本教学内容,编教材的人必须编这些内容,当老师的人必须教这些内容,学生必须学这些内容。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教材不会有太大差别。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也应该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基本内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的青少年所学的语文,应该具有大致相同的内容,不然,到高中毕业,广东孩子学的是这些课文,广西孩子学的是那些课文,粤桂两地学生还能在一起谈语文吗?
(二)共同的历史文化决定了“语文”的共同内容
龙的传人拥有共同的祖先——炎帝和黄帝,所以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后代拥有相同的诸子百家,拥有相同的唐诗宋词,拥有同一个孔子,拥有同一个李白,拥有同一个繁荣的唐代,拥有同一个腐败的清朝。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青少年应该学习内容相同的语文!在语文实行文选制的今天,这个相同的内容就是相同的基本篇目!
如果基本篇目不大相同,甚至是大不相同,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广东孩子学李白,广西孩子学杜甫;广东学儒家,广西学道家;广东学李白的《蜀道难》,广西学李白的《将进酒》。这样粤桂两地的青少年碰到一起要谈母语的时候彼此就会面面相觑:怎么我的语文和你的语文不一样?我们简直没有共同的语言!而实际上彼此学的正是共同的汉语,用的也是共同的汉语!
华东师范大学施蛰存教授认为语文教育改革,“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来编,选的篇目必须是适宜中学生读的、众所公认的名篇,然后固定下来,十年八年不变,这样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念书,一提起那些文章,大家都读过,使全国的青少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语文水平。”我觉得不是十年八年不变,最好是三十年五十年不变,甚至一百年几百年不变,就像古代的语文教材一样,不仅基本教材五经四书不变,就是辅助教材《文选》、《古文观止》等也是能用上几百年的。因为我们绵长的历史是不变的,我们悠久的文化是不变的,我们的文章在岁月长河里汰洗出来的精品是不变的。
三.怎样确定基本篇目
要确定基本篇目,首先要确定挑选基本篇目的标准。时代不同,标准自然有异。
封建社会,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看重的是忠孝节义,教育追求“化民成俗”,形成并维护良好风俗习惯和社会秩序,要求培养出维护封建统治的顺民,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所以古代教育(实际上主要是语文教育)以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于是这时的教材以“五经”“四书”为基本篇目,培养青少年做人的品质;以《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文选》、屈原辞赋、韩愈散文等为辅助篇目,培养青少年作诗作文的能力。
时代不同了,要求自然也不一样。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具有现代文明意识、具有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总的教育目标。过去由语文一科承担的教育任务现在已经分属于众多科目了。现在语文的根本任务就只有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了解中国文学两项了。因此,我觉得施蜇存先生说的“选众所公认的名篇”就可以作为挑选基本篇目的标准。这里的“众”,既隐含广阔地域的意思,更隐含悠久历史的意思,因此这个选文标准可解释为“选历史长河中辽阔地域上的大众所公认的名篇”,简言之,就是选历史上的名篇作语文教材。
根据这个标准,基本篇目不强调时代特色,时代特色非常强的文章可放在“辅助篇目”里给学生阅读。时文没有经过历史的考验,没有经过岁月的筛选,不能进入基本篇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赞同梁启超的观点。他说:“教授国文,我主张仍教文言文。因为文言文有几千年的历史,有许多很好的文字,教的人很容易选得。白话文还没有试验得十分完好,《水浒》、《红楼梦》固然是好,但要整部的看,拆下来便不成片段。”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真的有了一个基本篇目,那么我们的语文学科就有了一个比较确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就知道循序渐进地去学习,老师便会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和自学的内容,这样,语文学科便称得上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科目了。到时,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无论来自东南沿海还是西北边陲,学习的是一个内容大致相同的语文,因此他们对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了解也会有一个基本一致的认识,大家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也就不再会感到隔膜了。
肖建云,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