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课。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在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a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探索出来的关于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几个注意点。
一、以本为本,注重基础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师必须使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教师可设计如下的练习: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何关系?正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这些面有何关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很清楚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在联系,而且形成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形体知识建构基础。
二、有所侧重,注意针对性
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模仿性的习题,但是,在课后练习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课本在习题设计上的某些不足。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如在教学《24记时法的认识》这一课时,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是:了解24时记时法的特点,掌握24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相互转化,在苏教版的课本上并没有这方面的针对性练习。于是我设计了下面的习题:
1.你能很快地将下面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来吗?
上午8时?摇?摇?摇?摇下午3∶00?摇?摇?摇?摇晚上9∶20
2.比一比,看看谁最先将下面的时刻用普通记时法表示出来。
23时?摇?摇?摇?摇14∶30?摇?摇?摇?摇6时40分
这样针对性的练习,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转化方法,尽量避免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联系生活,注意实践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也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达到使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如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让学生小组合作选取合适的工具(报纸、米尺、软尺、粉笔等)表现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因此我设计了不同的方案。有的用4根米尺就围成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也有的用粉笔借助米尺画出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还有的用几张报纸,借助米尺或软尺拼成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这样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学生的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四、贴近儿童,注意趣味性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应通过儿童化的题型和充满童趣的练习模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如运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时,我把写有1—10的两组卡片和11—20的10张卡片分别给30位学生,然后先让持有1—10卡片的任意两名学生站起来,面向持有其它卡片的学生,算出两卡片上的数的和之后,持有和答案相同卡片的学生就马上站起来,站对了就热烈鼓掌,站错了就唱一支歌。这样反复练习,学生在趣味游戏中练习了20以内的加法。
五、拓展延伸,注意探究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练习中,学生不应是进行专项训练的机器,而应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除了应注意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外,还应注意设计探究性的习题。
又如学过长方形面积后,教师可以出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一根40米长的绳子在草地上围出一个长方形,怎样围占地面积最大?解决这道题目的思考过程其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思考过程,有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围成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它的面积最大”这一结论,往往就出现“会说不会做”的情况,没有达到知识真正的内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假设的方法,通过填表观察,展开讨论、交流,从表中发现规律:长与宽的米数越接近,所围成的图形面积越大。
附表:
学生在填表探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把学习活动当成探索过程,当成研究活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现者、探险家,体会到探究发现规律的无比快乐,体验学习的乐趣。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只要紧紧抓住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选题、编题,做到针对性强,有童趣,适度回归生活,就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真正达到“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这一根本目的。
一、以本为本,注重基础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师必须使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教师可设计如下的练习: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何关系?正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这些面有何关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很清楚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在联系,而且形成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形体知识建构基础。
二、有所侧重,注意针对性
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模仿性的习题,但是,在课后练习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课本在习题设计上的某些不足。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如在教学《24记时法的认识》这一课时,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是:了解24时记时法的特点,掌握24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相互转化,在苏教版的课本上并没有这方面的针对性练习。于是我设计了下面的习题:
1.你能很快地将下面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来吗?
上午8时?摇?摇?摇?摇下午3∶00?摇?摇?摇?摇晚上9∶20
2.比一比,看看谁最先将下面的时刻用普通记时法表示出来。
23时?摇?摇?摇?摇14∶30?摇?摇?摇?摇6时40分
这样针对性的练习,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转化方法,尽量避免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联系生活,注意实践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也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达到使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如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让学生小组合作选取合适的工具(报纸、米尺、软尺、粉笔等)表现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因此我设计了不同的方案。有的用4根米尺就围成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也有的用粉笔借助米尺画出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还有的用几张报纸,借助米尺或软尺拼成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这样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学生的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四、贴近儿童,注意趣味性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应通过儿童化的题型和充满童趣的练习模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如运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时,我把写有1—10的两组卡片和11—20的10张卡片分别给30位学生,然后先让持有1—10卡片的任意两名学生站起来,面向持有其它卡片的学生,算出两卡片上的数的和之后,持有和答案相同卡片的学生就马上站起来,站对了就热烈鼓掌,站错了就唱一支歌。这样反复练习,学生在趣味游戏中练习了20以内的加法。
五、拓展延伸,注意探究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练习中,学生不应是进行专项训练的机器,而应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除了应注意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外,还应注意设计探究性的习题。
又如学过长方形面积后,教师可以出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一根40米长的绳子在草地上围出一个长方形,怎样围占地面积最大?解决这道题目的思考过程其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思考过程,有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围成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它的面积最大”这一结论,往往就出现“会说不会做”的情况,没有达到知识真正的内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假设的方法,通过填表观察,展开讨论、交流,从表中发现规律:长与宽的米数越接近,所围成的图形面积越大。
附表:
学生在填表探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把学习活动当成探索过程,当成研究活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现者、探险家,体会到探究发现规律的无比快乐,体验学习的乐趣。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只要紧紧抓住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选题、编题,做到针对性强,有童趣,适度回归生活,就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真正达到“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这一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