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名家讲过:“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和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它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这体现了一种绝妙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在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对每名学生的成长持有坚定、乐观的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赏识能催人奋进,如对一个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只要老师发现了他的闪光之处,就会使他的闪光点更为明亮,原来的不足也很明显地有所改进。如一名高中生过去在班级里长期被忽视,有一天新班主任找他谈话,说他很有希望,相信他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这位学生有点受宠若惊,庆幸自己是幸运的,他不再无望地等待,而是扬起前进的风帆,终于使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彩起来。
学生的大多数文化知识都来源于课堂教学,在校大多数时间也都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其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前不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小学里有个小男孩叫童童,他读书不太好,总是挨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他也就不爱听老师上课了,常常在上课的时候自己玩自己的。有一次,他发现座位旁的墙角上有一个小孔,不是很大,但是每每阳光出来的时候,都会有一缕光洒在他的脚丫上。他被自己的这个发现乐坏了,开始每天看那缕阳光,一边看,一边还小声地说着:“老师,我永远也不会让您知道这里有个能照进阳光的小洞!”看完这个故事我认为这位老师没有走进童童的心里,所以童童才不愿把心中的秘密告诉老师。可是,为什么童童不愿告诉老师他的这一“伟大发现”呢?为什么这位老师没有能走进这个天真的男孩的心灵呢?很自然地我想到了童童缺乏爱的教育——发现与赏识。如果老师只一味从成绩来判斷学生,成绩不好就批评学生,那么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就会惧怕老师,不信任老师,从而也不喜欢这位老师的课。
西方有一位哲人说过: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个鼓励能使孩子们终生受益,而这些鼓励大多来自课堂教学,每节课上教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你的理解能力相当强,如若再用功些,老师相信你会是很棒的”。“你的分数虽然只提高了几分,可是老师却从中看到了你的努力和进步”。“没关系,这次虽然没有明显的进步,不过老师对你有信心,下次你一定可以”。像这样,在教室里给学生们紧张的心灵开一个有阳光的小洞不好吗?一名好的教师绝对不能缺乏发现学生点滴变化的眼睛,也绝对不能吝啬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都爱上你和你的课。
赏识教育并不光是说几句好话,要想点燃学生内心的火花,老师就要多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发现表现不好的学生的优点,教师必须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接近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无论哪个学生,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教师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例如:在一堂政治自修课上,一个学生在看课外书,很专心,以致我走到他身边时他还没发现我,当时,我只是把他的那本书合起来,什么也没说。下课后,我和他进行了交谈,先肯定他看书很专心,书也不错;随后我说:“如果你看政治书也那么专心的话,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现在你觉得该怎么处理这本书呢?”他说:“老师,书先放在你这儿,等期中考试后给我,可以吗?”我告诉他可以,还加了这么一句话:“这本书老师也很想看,就当你借给老师看吧。”之后,他在课上很专心。由此可见,赏识是一种博爱,这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
赏识教育所关涉的是转变教育理念的大问题,能使传统的师生关系重新定位,而决不应仅仅拘泥于表面化的表扬。实际上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实行适度的、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也完全能够被学生们所接受。陶行知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拿起砖头要砸同学,他立即上前制止并责令男生到他的办公室,等他来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先生就奖给他一块糖,理由是学生先他而到,接着又奖了第二块糖,原因是学生在他制止时马上住手,很尊重老师。然后,他又接着说:“据我了解,你要打的同学在这之前欺负了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随即又奖给他第三块糖,这时男生痛哭流涕,承认了错误,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你已知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种用赞美来批评教育学生的效果多么绝妙。
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因为人非圣贤,孰都有过,何况是未谙世事的孩子?部分教师总是以长者的语气和态度教育孩子,对孩子明显的优点、微小的进步及心里的想法都不重视,对孩子的缺点或偶尔犯的错误也往往不够耐心。有的孩子自尊心强,有的孩子内心脆弱,每个孩子还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所以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及教训告诉我,对孩子既要赏识,更要批评,赏识和批评都要讲究艺术。正确的赏识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百倍,提醒般的批评似和风细雨涤荡心灵,叫人诚心接受。赏识要有度,批评要有方,批评也可成为一种赏识。在批评学生时要含有肯定和鼓励的意思,让他感到你批评他正是因为对他满怀信心,对他有更高的希望,从而激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这就要求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这样他才能真诚地接受,发自肺腑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火药味很浓的严厉批评,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而适得其反。我们提倡赏识教育,当然不是全盘肯定,而是赏识与批评并举,这会使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教与学。把批评变得委婉一些、策略一些、容易接受一些岂不更好?让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中接受教育,改正缺点岂不更妙?
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在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对每名学生的成长持有坚定、乐观的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赏识能催人奋进,如对一个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只要老师发现了他的闪光之处,就会使他的闪光点更为明亮,原来的不足也很明显地有所改进。如一名高中生过去在班级里长期被忽视,有一天新班主任找他谈话,说他很有希望,相信他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这位学生有点受宠若惊,庆幸自己是幸运的,他不再无望地等待,而是扬起前进的风帆,终于使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彩起来。
学生的大多数文化知识都来源于课堂教学,在校大多数时间也都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其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前不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小学里有个小男孩叫童童,他读书不太好,总是挨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他也就不爱听老师上课了,常常在上课的时候自己玩自己的。有一次,他发现座位旁的墙角上有一个小孔,不是很大,但是每每阳光出来的时候,都会有一缕光洒在他的脚丫上。他被自己的这个发现乐坏了,开始每天看那缕阳光,一边看,一边还小声地说着:“老师,我永远也不会让您知道这里有个能照进阳光的小洞!”看完这个故事我认为这位老师没有走进童童的心里,所以童童才不愿把心中的秘密告诉老师。可是,为什么童童不愿告诉老师他的这一“伟大发现”呢?为什么这位老师没有能走进这个天真的男孩的心灵呢?很自然地我想到了童童缺乏爱的教育——发现与赏识。如果老师只一味从成绩来判斷学生,成绩不好就批评学生,那么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就会惧怕老师,不信任老师,从而也不喜欢这位老师的课。
西方有一位哲人说过: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个鼓励能使孩子们终生受益,而这些鼓励大多来自课堂教学,每节课上教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你的理解能力相当强,如若再用功些,老师相信你会是很棒的”。“你的分数虽然只提高了几分,可是老师却从中看到了你的努力和进步”。“没关系,这次虽然没有明显的进步,不过老师对你有信心,下次你一定可以”。像这样,在教室里给学生们紧张的心灵开一个有阳光的小洞不好吗?一名好的教师绝对不能缺乏发现学生点滴变化的眼睛,也绝对不能吝啬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都爱上你和你的课。
赏识教育并不光是说几句好话,要想点燃学生内心的火花,老师就要多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发现表现不好的学生的优点,教师必须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接近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无论哪个学生,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教师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例如:在一堂政治自修课上,一个学生在看课外书,很专心,以致我走到他身边时他还没发现我,当时,我只是把他的那本书合起来,什么也没说。下课后,我和他进行了交谈,先肯定他看书很专心,书也不错;随后我说:“如果你看政治书也那么专心的话,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现在你觉得该怎么处理这本书呢?”他说:“老师,书先放在你这儿,等期中考试后给我,可以吗?”我告诉他可以,还加了这么一句话:“这本书老师也很想看,就当你借给老师看吧。”之后,他在课上很专心。由此可见,赏识是一种博爱,这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
赏识教育所关涉的是转变教育理念的大问题,能使传统的师生关系重新定位,而决不应仅仅拘泥于表面化的表扬。实际上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实行适度的、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也完全能够被学生们所接受。陶行知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拿起砖头要砸同学,他立即上前制止并责令男生到他的办公室,等他来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先生就奖给他一块糖,理由是学生先他而到,接着又奖了第二块糖,原因是学生在他制止时马上住手,很尊重老师。然后,他又接着说:“据我了解,你要打的同学在这之前欺负了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随即又奖给他第三块糖,这时男生痛哭流涕,承认了错误,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你已知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种用赞美来批评教育学生的效果多么绝妙。
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因为人非圣贤,孰都有过,何况是未谙世事的孩子?部分教师总是以长者的语气和态度教育孩子,对孩子明显的优点、微小的进步及心里的想法都不重视,对孩子的缺点或偶尔犯的错误也往往不够耐心。有的孩子自尊心强,有的孩子内心脆弱,每个孩子还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所以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及教训告诉我,对孩子既要赏识,更要批评,赏识和批评都要讲究艺术。正确的赏识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百倍,提醒般的批评似和风细雨涤荡心灵,叫人诚心接受。赏识要有度,批评要有方,批评也可成为一种赏识。在批评学生时要含有肯定和鼓励的意思,让他感到你批评他正是因为对他满怀信心,对他有更高的希望,从而激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这就要求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这样他才能真诚地接受,发自肺腑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火药味很浓的严厉批评,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而适得其反。我们提倡赏识教育,当然不是全盘肯定,而是赏识与批评并举,这会使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教与学。把批评变得委婉一些、策略一些、容易接受一些岂不更好?让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中接受教育,改正缺点岂不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