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社会化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这一点可以通过我们长期的教学实践得以证实,作为社会化的语文教育,已不能再将学生封闭在课堂内,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将语文学习推向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本文将从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自身实践入手,重点阐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课标》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提到了,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的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我认为:将语文学习同社会实践相结合,语文知识技能就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学生又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新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地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这将使语文学习“如虎添翼”,收获斐然。 那么如何将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呢?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几点做法:
第一,挖掘当地资源,精选实践课题。
《课标》中提出:实践学习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它不仅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和指导,更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积极主动地参与,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在指教初一语文(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时,其中有这么几篇文章:《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在学完课文以后,学生都已基本了解了这几篇文章都是以“爱家乡、爱祖国”为主题的文章,但和学生交谈中得知,他们普遍认为内容比较抽象,在心里没有太多的“感受”。于是我提议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响应。我将本次实践的主题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每个组挑选最有价值的切实可行的实践课题,最后在班内进行集体讨论后选出符合本单元“爱国”为主题的最佳课题:“走近黄河、探寻唐赛儿、访问老红军战士”爱我祖国实践活动。之所以选择此课题是因为实践活动即符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又符合学校当地的社会资源。我们学校驻地紧靠黄河,有的学生从小就在黄河边上长大。再者,唐赛儿是我们当地历史名人,探究当地资源有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二,挖掘家庭资源,凸显亲情主题。
《课标》中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我认为亲情是语文学习和实践结合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学生整天和父母在一起却对亲情的真正内涵体会不深。尤其当今社会金钱意识、物质意识至上的错误观念的侵蚀,导致很多学生处事冷漠、亲情缺失。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收录了这几篇文章:《散步》、《 金黄的大斗笠》 、《背影》、《我儿子一家》、《羚羊木雕》。我看到这几篇文章都是体现家庭内容的,是一个体味亲情的好机会,于是开展了一次“体味亲情”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和学生们确立了“我为父母做一次晚饭”、“我为父母洗一次脚”、“我为父母捶捶背”的实践活动内容,并把感受一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在班内展示。课上,当看到很多同学边读日记边流泪的时候,我真正体会到语文不只是课堂学习,语文学习必须深入实践。
第三,挖掘校园资源,注重实践的多样性。
语文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当然,语文实践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何使语文与校园实践结合達到语文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我认为,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设计语文实践活动,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七年级的学生爱动、善于发现,我设计了“寻找校园中的不规范字”实践活动,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辨字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做事积极、情绪表现强烈,我设计了“我是小记者”实践活动,让他们去采访校长、采访老师、采访学生,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九年级学生模仿力强、乐于表现,我设计了“课本剧”表演,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效果明显。现在我校的课本剧已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我始终认为,校园内不只是课堂,课堂知识学习不一定都在教室,语文学习离不开实践。
总之,语文与实践结合有多种形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本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科特点、学生个性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陶行知先生也曾经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所应该去努力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课标》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提到了,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的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我认为:将语文学习同社会实践相结合,语文知识技能就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学生又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新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地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这将使语文学习“如虎添翼”,收获斐然。 那么如何将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呢?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几点做法:
第一,挖掘当地资源,精选实践课题。
《课标》中提出:实践学习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它不仅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和指导,更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积极主动地参与,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在指教初一语文(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时,其中有这么几篇文章:《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在学完课文以后,学生都已基本了解了这几篇文章都是以“爱家乡、爱祖国”为主题的文章,但和学生交谈中得知,他们普遍认为内容比较抽象,在心里没有太多的“感受”。于是我提议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响应。我将本次实践的主题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每个组挑选最有价值的切实可行的实践课题,最后在班内进行集体讨论后选出符合本单元“爱国”为主题的最佳课题:“走近黄河、探寻唐赛儿、访问老红军战士”爱我祖国实践活动。之所以选择此课题是因为实践活动即符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又符合学校当地的社会资源。我们学校驻地紧靠黄河,有的学生从小就在黄河边上长大。再者,唐赛儿是我们当地历史名人,探究当地资源有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二,挖掘家庭资源,凸显亲情主题。
《课标》中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我认为亲情是语文学习和实践结合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学生整天和父母在一起却对亲情的真正内涵体会不深。尤其当今社会金钱意识、物质意识至上的错误观念的侵蚀,导致很多学生处事冷漠、亲情缺失。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收录了这几篇文章:《散步》、《 金黄的大斗笠》 、《背影》、《我儿子一家》、《羚羊木雕》。我看到这几篇文章都是体现家庭内容的,是一个体味亲情的好机会,于是开展了一次“体味亲情”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和学生们确立了“我为父母做一次晚饭”、“我为父母洗一次脚”、“我为父母捶捶背”的实践活动内容,并把感受一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在班内展示。课上,当看到很多同学边读日记边流泪的时候,我真正体会到语文不只是课堂学习,语文学习必须深入实践。
第三,挖掘校园资源,注重实践的多样性。
语文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当然,语文实践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何使语文与校园实践结合達到语文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我认为,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设计语文实践活动,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七年级的学生爱动、善于发现,我设计了“寻找校园中的不规范字”实践活动,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辨字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做事积极、情绪表现强烈,我设计了“我是小记者”实践活动,让他们去采访校长、采访老师、采访学生,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九年级学生模仿力强、乐于表现,我设计了“课本剧”表演,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效果明显。现在我校的课本剧已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我始终认为,校园内不只是课堂,课堂知识学习不一定都在教室,语文学习离不开实践。
总之,语文与实践结合有多种形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我们不断探索,本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科特点、学生个性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陶行知先生也曾经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所应该去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