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没有教学改革,就没有新课程的成功。课程改革需要教学的转型,而新课程的推行导致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必将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实效性 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
实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尘封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二是要对教学方式进行研究。
1.树立新的地理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要认识到地理教育绝不仅仅是把地理课本上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而是要认识到学生是地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者,是地理知识的体验者,是地理知识的运用者,还是地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者。因此,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实行有效教学的前提。
其次,教师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而使学生喜欢自己、喜欢地理课。实行有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完整型”的,即地理教师的人格和行为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一定的社会要求,其责任心、爱心、态度、热情、理智、聪明、沉稳、耐心、公正等才智品质,都是人们评判一个教师的标准。人们会用更高的标准要求教师,而地理是与自然、社会、人的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地理教师应成为社会,尤其是学生的榜样。所以,实行有效教学的教师应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2.创建促进学习的和谐平等师生关系
地理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让地理教学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这是实行有效地理教学的基础所在。
3.研究并理解学生
(1)深入地研究学生。关注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研究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需要、能力水平、智力类型与学习风格。
(2)移情地理解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尊重并欣赏不同的观点、价值观和信念;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偏好,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3)差异地适应学生。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确保最低标准时,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精心设计多种类型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渠道,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供适切性的教学。
(4)积极地期望学生。信任学生,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与长处;向学生传递对他们成功的信心和积极的期待;给予学生鼓励与帮助,保证他们达到教师的期望;更多地关注努力与进步,不过分强调成绩与位次。
4.明晰目标与组织内容
(1)明确教学目标。深入研究并有效把握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根据学年(学期)目标—单元(主题)目标—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定位;设计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方式加以陈述;把目标告诉学生。
(2)组织教学材料。围绕目标来组织教学材料,保证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明确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建立不同内容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将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
(3)拓展课程资源。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并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线索,延伸、拓展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5.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的真正主人
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实践、实验、讨论等多样的学习机会,特别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亲历活动,参与实践,获得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人的心理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并支配、调节着实践活动,而且在实践中表现出来并受实践检验,应多组织创造实践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会等方法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激活学生主动操作的潜质,使学生真正成为驾驭地理学科的主人,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渠道。
6.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并参与评价,实现自我引导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确保学习有内部动力的支持,实现自我驱动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2)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鼓励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帮助;选择合适的任务,精心组织活动,为合作学习提供机会;鼓励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互动;鼓励学生负责地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并努力促使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促使小组成员建立并维护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关系,有效地解决冲突,实现共同发展。如我设计的活动“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分成七个小组,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并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在亲身感受地理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掌握知识。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只要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寓教于乐,不断转化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途径与策略,课堂教学的有效和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深化下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一定会在不断创新的课堂中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人民教育,2001,6、7.
[2]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实效性 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
实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尘封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增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二是要对教学方式进行研究。
1.树立新的地理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要认识到地理教育绝不仅仅是把地理课本上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而是要认识到学生是地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者,是地理知识的体验者,是地理知识的运用者,还是地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者。因此,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实行有效教学的前提。
其次,教师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而使学生喜欢自己、喜欢地理课。实行有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完整型”的,即地理教师的人格和行为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一定的社会要求,其责任心、爱心、态度、热情、理智、聪明、沉稳、耐心、公正等才智品质,都是人们评判一个教师的标准。人们会用更高的标准要求教师,而地理是与自然、社会、人的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地理教师应成为社会,尤其是学生的榜样。所以,实行有效教学的教师应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2.创建促进学习的和谐平等师生关系
地理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让地理教学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这是实行有效地理教学的基础所在。
3.研究并理解学生
(1)深入地研究学生。关注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研究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需要、能力水平、智力类型与学习风格。
(2)移情地理解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尊重并欣赏不同的观点、价值观和信念;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偏好,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3)差异地适应学生。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确保最低标准时,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精心设计多种类型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渠道,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供适切性的教学。
(4)积极地期望学生。信任学生,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与长处;向学生传递对他们成功的信心和积极的期待;给予学生鼓励与帮助,保证他们达到教师的期望;更多地关注努力与进步,不过分强调成绩与位次。
4.明晰目标与组织内容
(1)明确教学目标。深入研究并有效把握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根据学年(学期)目标—单元(主题)目标—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定位;设计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方式加以陈述;把目标告诉学生。
(2)组织教学材料。围绕目标来组织教学材料,保证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明确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建立不同内容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将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
(3)拓展课程资源。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并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线索,延伸、拓展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5.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的真正主人
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实践、实验、讨论等多样的学习机会,特别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亲历活动,参与实践,获得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人的心理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并支配、调节着实践活动,而且在实践中表现出来并受实践检验,应多组织创造实践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会等方法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激活学生主动操作的潜质,使学生真正成为驾驭地理学科的主人,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渠道。
6.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并参与评价,实现自我引导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确保学习有内部动力的支持,实现自我驱动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2)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鼓励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帮助;选择合适的任务,精心组织活动,为合作学习提供机会;鼓励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互动;鼓励学生负责地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并努力促使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促使小组成员建立并维护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关系,有效地解决冲突,实现共同发展。如我设计的活动“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分成七个小组,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并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在亲身感受地理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掌握知识。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只要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寓教于乐,不断转化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途径与策略,课堂教学的有效和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深化下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一定会在不断创新的课堂中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人民教育,2001,6、7.
[2]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