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描述】
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它包括三方面:一是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三是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成为教师的立业之基,立身之本。我国自2002年实行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语文课热闹有余,深度不够,“花拳绣腿”比比皆是。教学中费时低效的课堂结构屡见不鲜,这种情况散见于乡村、集镇、县城、州府和省城中学,令人担忧。
追求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目标明确,二是方法得当。前者关系到“语文教学内容”,取决于对“语文”的认识;后者取决于对教学的理解而体现为“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此,在评价《阿里山记行》这节课之前,我们有必要把握张承明教授及王荣生教授对“有效教学”的体识。
【案例描述】
2012年11月20日,我们“国培”学员一行47人到昆明二中跟班研修,上午第四节课,我到初二(10)听了班袁晴老师的《阿里山记行》一课。
袁老师的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师:请同学们齐背诵《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然后指名男生背,又指名女生背。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体跟刚才背过的两篇文章相同的课文《阿里山记行》。
师:板书课题。
师:从题目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举手回答。
第二个环节,学习习作(26分钟)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两篇习作,听后说说两文的不同点。一篇是初一学生写的《美丽的过河道》,另一篇是初二学生写的《咀嚼美丽》。
师:读两文。
生:边听边记。
师:听完两篇习作请说一说两文有什么不同点?
生甲:《美丽的过河道》写景是单纯的,《咀嚼美丽》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
师:很好!
生乙:《美丽的过河道》是通过几个场景来抒情,而《咀嚼美丽》侧重写感受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结合起来写。
师:很好!
第三环节走进文本(8分钟)
师:小组学习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
生:开始学习。
师:各小组读“导学案”上本文生字表中的“常用字表”
读后同学互相纠正,再提出不懂的字词,老师给你们解释。
师: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课文,老师读第一段,下面的段落由老师指名朗读。
师:朗读课文……(未完下课时间到)
【案例分析】
纵观袁老师的这节课语文课。
首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搞清教什么。一堂课40 分钟,第一环节导入用了5分钟,(虽然是有效的但超过了3分钟的导入也是不合理的)第二环节学习用了27分钟,第三环节走进文本只用了8分钟,时间花错了地方,“该讲的没有讲,不该讲的讲了,学生懂的地方讲了,学生不懂的地方没有讲”。云师大张承明教授明确指出:“任何以损害学生的健康为代价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她还指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惜唾如金”。袁老师这节课,学习课外习作就花掉了27分钟,走进文本只用了8分钟,我们能说这教学是有效率的吗?
依据教学效率的表述: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我们计算出本节课的教学效率就是:(8÷40)×100﹪=20﹪,由此可见,这教学效率是极为低下的,教学没有效率就没有效果,没有效果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没有收获。
其次,教学方法不得当,即没有搞清怎么教。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是有用的,任何教学行为后面都有一定的理念做支撑,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清楚袁老师的这节课,第二环节的设计有什么作用,想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这个环节说它是导入吗?又不像。说它是拓展吗?又不适时!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袁老师的这节课丢掉了文本,过度发挥,远离了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这节课的“水分”太重了。
【意见建议】
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成为教师的立业之基,立身之本。我们教师要把自己当读者认真学习,弄清课文的要害是什么,即,教什么?怎么教?要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有所收获, 提高学生在认知方面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之,从不会到会;在情感方面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性趣。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建议袁老师删掉对两篇课外习作的过度发挥这一环节,避免把学生引离文本,引导学生多读几遍,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将会是一堂有效的语文课。
参考书目:
[1]张承明《有效教学理念》专题讲座。
[2]王荣生《听王荣生评课》。
[3]《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它包括三方面:一是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三是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成为教师的立业之基,立身之本。我国自2002年实行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语文课热闹有余,深度不够,“花拳绣腿”比比皆是。教学中费时低效的课堂结构屡见不鲜,这种情况散见于乡村、集镇、县城、州府和省城中学,令人担忧。
追求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目标明确,二是方法得当。前者关系到“语文教学内容”,取决于对“语文”的认识;后者取决于对教学的理解而体现为“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此,在评价《阿里山记行》这节课之前,我们有必要把握张承明教授及王荣生教授对“有效教学”的体识。
【案例描述】
2012年11月20日,我们“国培”学员一行47人到昆明二中跟班研修,上午第四节课,我到初二(10)听了班袁晴老师的《阿里山记行》一课。
袁老师的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师:请同学们齐背诵《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然后指名男生背,又指名女生背。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体跟刚才背过的两篇文章相同的课文《阿里山记行》。
师:板书课题。
师:从题目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举手回答。
第二个环节,学习习作(26分钟)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两篇习作,听后说说两文的不同点。一篇是初一学生写的《美丽的过河道》,另一篇是初二学生写的《咀嚼美丽》。
师:读两文。
生:边听边记。
师:听完两篇习作请说一说两文有什么不同点?
生甲:《美丽的过河道》写景是单纯的,《咀嚼美丽》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
师:很好!
生乙:《美丽的过河道》是通过几个场景来抒情,而《咀嚼美丽》侧重写感受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结合起来写。
师:很好!
第三环节走进文本(8分钟)
师:小组学习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
生:开始学习。
师:各小组读“导学案”上本文生字表中的“常用字表”
读后同学互相纠正,再提出不懂的字词,老师给你们解释。
师: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课文,老师读第一段,下面的段落由老师指名朗读。
师:朗读课文……(未完下课时间到)
【案例分析】
纵观袁老师的这节课语文课。
首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搞清教什么。一堂课40 分钟,第一环节导入用了5分钟,(虽然是有效的但超过了3分钟的导入也是不合理的)第二环节学习用了27分钟,第三环节走进文本只用了8分钟,时间花错了地方,“该讲的没有讲,不该讲的讲了,学生懂的地方讲了,学生不懂的地方没有讲”。云师大张承明教授明确指出:“任何以损害学生的健康为代价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她还指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惜唾如金”。袁老师这节课,学习课外习作就花掉了27分钟,走进文本只用了8分钟,我们能说这教学是有效率的吗?
依据教学效率的表述: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我们计算出本节课的教学效率就是:(8÷40)×100﹪=20﹪,由此可见,这教学效率是极为低下的,教学没有效率就没有效果,没有效果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没有收获。
其次,教学方法不得当,即没有搞清怎么教。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是有用的,任何教学行为后面都有一定的理念做支撑,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清楚袁老师的这节课,第二环节的设计有什么作用,想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这个环节说它是导入吗?又不像。说它是拓展吗?又不适时!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袁老师的这节课丢掉了文本,过度发挥,远离了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这节课的“水分”太重了。
【意见建议】
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成为教师的立业之基,立身之本。我们教师要把自己当读者认真学习,弄清课文的要害是什么,即,教什么?怎么教?要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有所收获, 提高学生在认知方面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之,从不会到会;在情感方面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性趣。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建议袁老师删掉对两篇课外习作的过度发挥这一环节,避免把学生引离文本,引导学生多读几遍,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将会是一堂有效的语文课。
参考书目:
[1]张承明《有效教学理念》专题讲座。
[2]王荣生《听王荣生评课》。
[3]《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