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12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占1.00%。结论:首先要熟悉甲状腺及其毗邻的局部解剖关系,术中切口长度适中,经颈白线入路,向两侧牵开颈前肌。术中操作轻柔,囊内结扎甲状腺上下极血管,甲状腺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预防
我科1996年1月~2007年1月共治疗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以下分别称甲瘤、甲亢、结甲、甲癌)1226例,其中,发生各类并发症12例,占全部手术的1.00%。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26例,其中男326例,女900例;年龄25~73岁,平均44.6岁;其中甲瘤126例,甲亢12例,结甲976例,甲癌112例。
1.2 麻醉方式。麻醉采用静脉麻醉160例,气管插管全麻1066例。
1.3 手术方式。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864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4例,一侧全切、对侧次全切除术112例,腺瘤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26例。
2 结 果
本组病例中,进行各类甲状腺手术共1226例,出现12例并发症,分别为术后出血1例,术中电刀结痂脱落;术后声音嘶哑11例,其中8例为甲状腺癌癌肿侵及喉返神经,行喉返神经部分切除吻合术,术后6个月内恢复,随访1年内恢复正常发音;术后呼吸困难1例,2周后缓解。并发症发生率占全部手术的1.00%。
3 讨 论
3.1 预防术中、术后出血的措施。笔者认为,甲状腺手术切口适中,经颈白线入路,向两侧牵开颈前肌。能够充分地显露出肿物为宜;充分显露甲状腺血管,在直视下操作,操作轻柔,避免强力牵拉而导致血管撕裂出血。采用直视下分离、结扎、缝扎甲状腺血管,尤其是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时,甲状腺表面静脉壁极薄且已经被压瘪,钝性分离易撕破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则动脉血供丰富,显露时尤其应该注意,一旦出血,可用细针缝扎止血。甲状腺上动脉的处理,在充分游离甲状腺上极后,分离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最安全的方法是紧贴上极腺体,贴近血管自下而上的分离血管,推开疏松的周围组织,在甲状腺外被膜和固有膜(即所谓囊内)之间分离结扎或结缝扎。为了防止结扎线脱落,本研究中采用对剥离的每一动脉在未切断之前先结扎一道,切断后再缝扎一道,血管近心端双重结扎法。
上极血管损伤或结扎线结脱落,通常是上极没有充分显露、强行分离或集束状结扎造成的。一旦上极血管被拉断或结扎线结脱落,应立即压迫同侧颈总动脉,迅速沿胸锁乳突肌前缘扩大切口,在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结扎之。对于术中不慎发生颈内静脉撕裂或穿通伤者,为防止空气栓塞,可向出血侧注入生理盐水并压迫止血,然后根据裂口情况分别采取修补或颈内静脉结扎术。甲状腺下动脉的处理,本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进入甲状腺下极的血管逐一缝扎(囊内结扎法)。同时,在缝合切口前,要仔细检查术野中的活动性出血点,妥善结扎。本组1例术后出血,其原因就是颈前静脉用电刀结痂脱落造成活动性出血,即送手术室,出血量约200ml,打开探查,出血点给予结扎。
3.2 神经损伤的预防。
3.2.1 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喉返神经的解剖变异在甲状腺下动脉处最常见。有的学者认为在处理甲状腺下动脉时为了避免喉返神经的损伤,应尽量远离下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但实际手术中,即使结扎主干后,术中也有喉返神经损伤的机会,主干断离结扎后还可能引起甲状旁腺的血供缺乏,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的学者认为,为避免损伤喉返神经,术中应显露喉返神经,即使如此,实践证明也存在着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所以目前多数学者主张不应将其视为常规。显露喉返神经作为外科技术的一种掌握,如果在甲状腺外被膜外分离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势必会造成喉返神经损伤。笔者认为这可能是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我院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做法是:在处理甲状腺下极血管时通常采用囊内结扎法。其依据是喉返神经的解剖变异不管怎样复杂,但其走行总是在甲状腺外被膜之外的,所以囊内结扎法是安全的。目前采用囊内结扎法的观点也是多数学者公认的。
同时,在处理腺体背面组织时,不宜过度牵拉腺体,尽可能保留完整的腺体后被膜,对所谓“危险区”内的出血点应准确止血,不宜大把钳夹,不宜电刀止血,过热也有损伤喉返神经的可能。对良性病变,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行楔形切除腺体组织,应尽量保留内、外侧包膜。对于恶性病变甲状腺全切除时,行包膜内切除术,保留完整的后被膜。对其创面出血点不宜钳夹过深,缝合包膜时也应避免深缝。本组有3例术后轻度声音嘶哑,随访6个月内恢复正常发音。笔者认为其发生原因可能是:①因肿物较大,术中过度牵拉造成喉返神经术后水肿;②术后组织水肿或继发小血肿压迫神经;③纤维瘢痕收缩压迫神经。
3.2.2 喉上神经损伤的预防:甲状腺手术中诸多学者都关注喉返神经损伤的报道,很少学者提到喉上神经损伤,据国外文献报道,甲状腺手术喉上神经的损伤率为0.3~14%。术中大出血,盲目慌乱钳夹止血是喉上神经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其他损伤包括:神经走行变异而未被注意;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解剖关系不清;操作粗暴分离不细致,大块结扎;将血管神经一并结扎;过度牵拉腺体、大幅度翻动腺体残端时误扎误缝神经等。甲状腺手术损伤喉上神经的类型有结扎、切断、钳夹、牵拉;前两者可引起永久性的声调低沉,后两者可在3~6个月恢复功能。也有术后几天才出现声调低沉,也多由于术区水肿、血肿或瘢痕牵拉引起,一般预后较好。喉上神经外支损伤可引起环甲肌瘫痪,以致患者声带松弛,声调降低,喉上神经内支损伤的患者则由于喉黏膜的感觉丧失,失去反射性咳嗽,在进流食、特别是饮水时,可引起误咽、呛咳。
甲状腺手术喉上神经损伤的预防:熟悉解剖关系,提高手术技巧,分离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最安全的方法是紧贴上极腺体,远离甲状软骨侧板,贴近血管自下而上的分离血管,在甲状腺真假被膜之间分离结扎动脉,避免整束大块结扎。
甲状腺手术损伤喉上、喉返神经的研究展望:由于切断、结扎引起的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理疗、局部热敷、针灸等综合治疗,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今后研究的方向是寄希望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目前对于喉返神经损伤的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包括神经端端吻合术、神经减压术、颈丛与喉返神经吻合术,有一定的效果。对于喉上神经损伤报道不多,随着神经外科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应可获得较大的发展。
3.2.3 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甲状旁腺被切除或损伤,可引起手足抽搦。因此,在施行甲状腺手术时,应加以注意。首先,在切除甲状腺体时,应尽量保留腺体背面部分的完整。其次,由于有时甲状旁腺嵌入甲状腺体内,所以对切除的甲状腺体应仔细检查,若发现有甲状旁腺,要将其移植于肌层中。
3.2.4 呼吸困难的预防,分析原因:①可能与腺体巨大,压迫气管造成气管轻度软化,术中牵拉腺体过度造成;②因创面大,术后水肿渗血或出血;③气管狭窄,患者反复麻醉插管,使喉头水肿,气管前操作创伤又加重气管和咽部水肿,从而使呼吸道不通畅。鉴于此,笔者认为,在甲状腺术中,除了妥善保护喉返神经外,还应注意气管是否受压软化,同时,手术操作轻柔,避免粗暴牵拉,术野止血彻底,气管插管时避免喉部创伤,对预防术后呼吸困难,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方国恩等.甲状腺疾病3091例外科治疗分析[J].2004,24(10):596
2 Rossi RL,et al.Current results of conservative for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J].World J Surg,1986,10(4):612~622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预防
我科1996年1月~2007年1月共治疗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以下分别称甲瘤、甲亢、结甲、甲癌)1226例,其中,发生各类并发症12例,占全部手术的1.00%。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26例,其中男326例,女900例;年龄25~73岁,平均44.6岁;其中甲瘤126例,甲亢12例,结甲976例,甲癌112例。
1.2 麻醉方式。麻醉采用静脉麻醉160例,气管插管全麻1066例。
1.3 手术方式。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864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4例,一侧全切、对侧次全切除术112例,腺瘤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26例。
2 结 果
本组病例中,进行各类甲状腺手术共1226例,出现12例并发症,分别为术后出血1例,术中电刀结痂脱落;术后声音嘶哑11例,其中8例为甲状腺癌癌肿侵及喉返神经,行喉返神经部分切除吻合术,术后6个月内恢复,随访1年内恢复正常发音;术后呼吸困难1例,2周后缓解。并发症发生率占全部手术的1.00%。
3 讨 论
3.1 预防术中、术后出血的措施。笔者认为,甲状腺手术切口适中,经颈白线入路,向两侧牵开颈前肌。能够充分地显露出肿物为宜;充分显露甲状腺血管,在直视下操作,操作轻柔,避免强力牵拉而导致血管撕裂出血。采用直视下分离、结扎、缝扎甲状腺血管,尤其是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时,甲状腺表面静脉壁极薄且已经被压瘪,钝性分离易撕破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则动脉血供丰富,显露时尤其应该注意,一旦出血,可用细针缝扎止血。甲状腺上动脉的处理,在充分游离甲状腺上极后,分离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最安全的方法是紧贴上极腺体,贴近血管自下而上的分离血管,推开疏松的周围组织,在甲状腺外被膜和固有膜(即所谓囊内)之间分离结扎或结缝扎。为了防止结扎线脱落,本研究中采用对剥离的每一动脉在未切断之前先结扎一道,切断后再缝扎一道,血管近心端双重结扎法。
上极血管损伤或结扎线结脱落,通常是上极没有充分显露、强行分离或集束状结扎造成的。一旦上极血管被拉断或结扎线结脱落,应立即压迫同侧颈总动脉,迅速沿胸锁乳突肌前缘扩大切口,在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结扎之。对于术中不慎发生颈内静脉撕裂或穿通伤者,为防止空气栓塞,可向出血侧注入生理盐水并压迫止血,然后根据裂口情况分别采取修补或颈内静脉结扎术。甲状腺下动脉的处理,本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进入甲状腺下极的血管逐一缝扎(囊内结扎法)。同时,在缝合切口前,要仔细检查术野中的活动性出血点,妥善结扎。本组1例术后出血,其原因就是颈前静脉用电刀结痂脱落造成活动性出血,即送手术室,出血量约200ml,打开探查,出血点给予结扎。
3.2 神经损伤的预防。
3.2.1 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喉返神经的解剖变异在甲状腺下动脉处最常见。有的学者认为在处理甲状腺下动脉时为了避免喉返神经的损伤,应尽量远离下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但实际手术中,即使结扎主干后,术中也有喉返神经损伤的机会,主干断离结扎后还可能引起甲状旁腺的血供缺乏,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的学者认为,为避免损伤喉返神经,术中应显露喉返神经,即使如此,实践证明也存在着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所以目前多数学者主张不应将其视为常规。显露喉返神经作为外科技术的一种掌握,如果在甲状腺外被膜外分离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势必会造成喉返神经损伤。笔者认为这可能是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我院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做法是:在处理甲状腺下极血管时通常采用囊内结扎法。其依据是喉返神经的解剖变异不管怎样复杂,但其走行总是在甲状腺外被膜之外的,所以囊内结扎法是安全的。目前采用囊内结扎法的观点也是多数学者公认的。
同时,在处理腺体背面组织时,不宜过度牵拉腺体,尽可能保留完整的腺体后被膜,对所谓“危险区”内的出血点应准确止血,不宜大把钳夹,不宜电刀止血,过热也有损伤喉返神经的可能。对良性病变,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行楔形切除腺体组织,应尽量保留内、外侧包膜。对于恶性病变甲状腺全切除时,行包膜内切除术,保留完整的后被膜。对其创面出血点不宜钳夹过深,缝合包膜时也应避免深缝。本组有3例术后轻度声音嘶哑,随访6个月内恢复正常发音。笔者认为其发生原因可能是:①因肿物较大,术中过度牵拉造成喉返神经术后水肿;②术后组织水肿或继发小血肿压迫神经;③纤维瘢痕收缩压迫神经。
3.2.2 喉上神经损伤的预防:甲状腺手术中诸多学者都关注喉返神经损伤的报道,很少学者提到喉上神经损伤,据国外文献报道,甲状腺手术喉上神经的损伤率为0.3~14%。术中大出血,盲目慌乱钳夹止血是喉上神经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其他损伤包括:神经走行变异而未被注意;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解剖关系不清;操作粗暴分离不细致,大块结扎;将血管神经一并结扎;过度牵拉腺体、大幅度翻动腺体残端时误扎误缝神经等。甲状腺手术损伤喉上神经的类型有结扎、切断、钳夹、牵拉;前两者可引起永久性的声调低沉,后两者可在3~6个月恢复功能。也有术后几天才出现声调低沉,也多由于术区水肿、血肿或瘢痕牵拉引起,一般预后较好。喉上神经外支损伤可引起环甲肌瘫痪,以致患者声带松弛,声调降低,喉上神经内支损伤的患者则由于喉黏膜的感觉丧失,失去反射性咳嗽,在进流食、特别是饮水时,可引起误咽、呛咳。
甲状腺手术喉上神经损伤的预防:熟悉解剖关系,提高手术技巧,分离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最安全的方法是紧贴上极腺体,远离甲状软骨侧板,贴近血管自下而上的分离血管,在甲状腺真假被膜之间分离结扎动脉,避免整束大块结扎。
甲状腺手术损伤喉上、喉返神经的研究展望:由于切断、结扎引起的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理疗、局部热敷、针灸等综合治疗,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今后研究的方向是寄希望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目前对于喉返神经损伤的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包括神经端端吻合术、神经减压术、颈丛与喉返神经吻合术,有一定的效果。对于喉上神经损伤报道不多,随着神经外科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应可获得较大的发展。
3.2.3 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甲状旁腺被切除或损伤,可引起手足抽搦。因此,在施行甲状腺手术时,应加以注意。首先,在切除甲状腺体时,应尽量保留腺体背面部分的完整。其次,由于有时甲状旁腺嵌入甲状腺体内,所以对切除的甲状腺体应仔细检查,若发现有甲状旁腺,要将其移植于肌层中。
3.2.4 呼吸困难的预防,分析原因:①可能与腺体巨大,压迫气管造成气管轻度软化,术中牵拉腺体过度造成;②因创面大,术后水肿渗血或出血;③气管狭窄,患者反复麻醉插管,使喉头水肿,气管前操作创伤又加重气管和咽部水肿,从而使呼吸道不通畅。鉴于此,笔者认为,在甲状腺术中,除了妥善保护喉返神经外,还应注意气管是否受压软化,同时,手术操作轻柔,避免粗暴牵拉,术野止血彻底,气管插管时避免喉部创伤,对预防术后呼吸困难,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方国恩等.甲状腺疾病3091例外科治疗分析[J].2004,24(10):596
2 Rossi RL,et al.Current results of conservative for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J].World J Surg,1986,10(4):61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