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恢复过程中协同护理干预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至2014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出院时均对两组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评价,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而观察组的38例患者则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干预,包括:康复技能指导、家庭随访、心理护理等等。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协同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191-01根据调查研究表明:脑卒中当前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其死亡率在城市死因中排首位。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逐渐减低,但是其致残率仍然高达60%,大多数的患者患病后生活不能够自理,本文以此为背景,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协同护理的临床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至2014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6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在45—74岁,平均(56±9.8)岁,患者或家属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76例患者出院时均对其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价,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而观察组的38例患者则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指导、家庭随访、心理护理、康复技能指导等等。分别在干预3和6个月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价。
1.2.1建立家庭随访档案
患者出院时,登记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出院时患者情况等等,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制定随访计划,前2个月每周上门一次;第3个月开始每两周上门一次,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情况适当变动上门频率,并将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告知康复护理小组,给予处理[1]。
1.2.2心理护理
由于脑卒中大多数为急性发病,没有预兆,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思想准备。而脑卒中会使得绝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或者瘫痪。对于未来的迷茫、无法接受现实等等,会让患者陷入抑郁和焦虑之中。及时的心理护理和疏导,可以帮助患者从抑郁的状态中走出来,逐渐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2]。
1.2.3健康指导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后要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保持心态平稳,防止波动,同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再次出血的危险,应该避免再出血的诱发因素;高血压病人应按时服药,注意天气变化,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切忌血压忽高忽低。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3]。
1.2.4康复技能指导
对于脑卒中患者,出院之后的康复技能指导非常有必要的。在做好随访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正确的应用康复器具或手法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的康复治疗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1.3评价指标
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时间分别为出院时,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6个月的调查研究,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运动障碍恢复整体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3个月、6个月时Fugl—Meyer
3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出院后,加强护理干预工作,尽早、最大程度上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帮助患者恢复自理和工作能力,尽早回到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4]。本文系统的论述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恢复的影响,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依据。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协同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运动神经功能,提升Fugl—Meyer指数,帮助患者尽可能改善原本由于脑卒中造成的运动障碍。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干预下,患者各方面得以协同作用,同时促进其产生运动、康复的欲望,无形中提升了临床效果。
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结束后,采取系统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做好二级预防工作,防止复发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研究中的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卒中状态,减轻运动功能受损程度,让患者受损神经尽快恢复,因此这一护理模式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贺艳霞,葛卉玲,张丽,李宝娥.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198—199.
[2] 程若莺,周郁秋,孟丽娜,等.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198—199.
[3] 李新萍,汪莉,张千,等.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协作网护理有效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773—776.
[4] 张海燕,李铁军,林秀芝,等.我国社区卒中护理工作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9):115—117.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协同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191-01根据调查研究表明:脑卒中当前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其死亡率在城市死因中排首位。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逐渐减低,但是其致残率仍然高达60%,大多数的患者患病后生活不能够自理,本文以此为背景,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协同护理的临床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至2014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6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在45—74岁,平均(56±9.8)岁,患者或家属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76例患者出院时均对其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价,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而观察组的38例患者则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指导、家庭随访、心理护理、康复技能指导等等。分别在干预3和6个月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价。
1.2.1建立家庭随访档案
患者出院时,登记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出院时患者情况等等,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制定随访计划,前2个月每周上门一次;第3个月开始每两周上门一次,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情况适当变动上门频率,并将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告知康复护理小组,给予处理[1]。
1.2.2心理护理
由于脑卒中大多数为急性发病,没有预兆,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思想准备。而脑卒中会使得绝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或者瘫痪。对于未来的迷茫、无法接受现实等等,会让患者陷入抑郁和焦虑之中。及时的心理护理和疏导,可以帮助患者从抑郁的状态中走出来,逐渐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2]。
1.2.3健康指导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后要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保持心态平稳,防止波动,同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再次出血的危险,应该避免再出血的诱发因素;高血压病人应按时服药,注意天气变化,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切忌血压忽高忽低。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3]。
1.2.4康复技能指导
对于脑卒中患者,出院之后的康复技能指导非常有必要的。在做好随访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正确的应用康复器具或手法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的康复治疗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1.3评价指标
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时间分别为出院时,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6个月的调查研究,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运动障碍恢复整体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3个月、6个月时Fugl—Meyer
3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出院后,加强护理干预工作,尽早、最大程度上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帮助患者恢复自理和工作能力,尽早回到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4]。本文系统的论述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恢复的影响,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依据。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协同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运动神经功能,提升Fugl—Meyer指数,帮助患者尽可能改善原本由于脑卒中造成的运动障碍。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干预下,患者各方面得以协同作用,同时促进其产生运动、康复的欲望,无形中提升了临床效果。
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结束后,采取系统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做好二级预防工作,防止复发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研究中的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卒中状态,减轻运动功能受损程度,让患者受损神经尽快恢复,因此这一护理模式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贺艳霞,葛卉玲,张丽,李宝娥.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198—199.
[2] 程若莺,周郁秋,孟丽娜,等.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198—199.
[3] 李新萍,汪莉,张千,等.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协作网护理有效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773—776.
[4] 张海燕,李铁军,林秀芝,等.我国社区卒中护理工作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9):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