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化的今天,区域经济的成长应依托于区域特色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地处云南省西南的普洱市,可立足本市资源的优势条件,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作物种植业和加工业为契机,开发特色产品,培育特色产业,并形成带有区域特点的特色经济,从而推进全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普洱市;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
地处云南省西南的普洱市,下设9县1区,共拥有国土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1.52%。由于这里是我国著名的普洱茶产地,因此,自2007年4月起,该区由原来的思茅市正式更名为普洱市,同时也将承先启后,利用其地方资源特性,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带动该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走上一条新的道路。
1、普洱市经济概况及地方资源特点
1.1经济概况
2006年,普洱市总人口257万人,国民生产总值124.43亿元,占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3.1%,人均生产总值4843元,只达到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54%。普洱市2006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仅分别排列于全省16个州市的第10位和第14位,总体经济虽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和省内较发达州市的经济差距较大。
在产业和产品结构方面。199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为46:17:37,1996年调整为43:24:33,到2006年,产业比重则继续调整为32.7:28.4:38.9。16年来,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则在年度间发生波动,发展比较缓慢。三类产业中,农业在普洱市的整体经济发展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过去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种植结构逐步得以改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攀升,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进一步优化,并初步建立起了一批以茶叶、咖啡、橡胶为重点的热区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但与市场需求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要求相比,全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农业脆弱、内部结构不合理(如:经济作物中,高价值的特色经济作物偏少,一般性的经济作物较多),因而在市场发生波动的情况下,容易遭受打击,发生产业萎缩现象。
1.2资源特点:
从自然资源上看。普洱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全区土地面积广阔,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一个边疆多民族地区。据2000年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显示,该市2000年共有土地总面积6652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57%。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依据2000年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类别/面积表中数据计算而得
在各类土地利用上,普洱市对耕地和林地的利用面积居全省第一位,对园地的利用面积仅次于西双版纳居全省第二位。园地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最突出的是茶园、橡胶园以及咖啡、香料、甘蔗种植园。目前云南省园地面积大于100万亩的地区有西双版纳、临沧和普洱地区,以茶、橡胶、甘蔗、及咖啡、热带水果种植为主。普洱地区不仅可利用土地的总面积大,而且宜农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高,适宜热区农作物种植的园地具有相当的优势,为该市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气候特点上看。普洱市地处低纬度山地、丘陵区,北回归线横穿中部,属以南亚热带为主的山地季风气候区。该区南北地势差异大,南北平均温差达19.8℃,立体气候明显。高海拔地区气温低,雨水多,低海拔的河谷地区气温高,湿度大,多云雾。另外,该区气温年变化小,日变化大,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温年较差在7.9℃-12.3℃之间,无霜期在315天以上。全区云雾较多,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每年5-10月为湿季,水气充足,降水量多,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晴天多,空气干燥,且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9-2206.3小时,热区资源优势明显。
2、该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普洱市依托本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近几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其热区农业开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57.32亿元,其中,糖料产量202.2万吨,茶叶产量3.52万吨,咖啡产量1.17万吨,成为云南省甘蔗、茶叶、咖啡的主产区之一。普洱市茶叶、甘蔗、烤烟等主要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粮食面积比上年调减0.9%,农业科技水平继续提高,已为发展热区经济打下了较好的开发基础。
随着普洱茶市场的快速拓展,普洱茶产业在该市已经成为了具有主导作用和支柱性的产业之一。在发展过程中,该市还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如:形成了以云南普洱茶叶集团为首的龙头企业,龙生翠茗、龙生茉莉花茶、板山毫峰、五一生态茶等30多个茶叶品牌获省和国家优质产品称号,逐步成为在国内外茶叶市场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普洱市特色农业开发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应该看到,全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尚未突破传统农业“土里刨食”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只强调生产而忽视市场的思维定式里,如该市的咖啡豆多以原材料形式销售给国内外厂商以加工速溶咖啡而进入市场。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和束缚,该市农产品大多还处于原料型、初加工型生产阶段,产品附加值小,农业产业链延伸不足,经济效益差,资源开发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外,这种热区农业不仅仅是资源和劳动密集的产业,也是包含相当高科技成分的农业。由于科技含量较低,致使普洱市特色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存在产业面积大而单位面积产量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多数产品特而不优,优而不精,无法实现由特色产品向名牌产品过渡,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资源的有效开发。
发展特色农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而据第三次人口普查来看,普洱市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37%,每万农业人口有专业技术人员16.6人,每万亩耕地只有6.8个专业技术人员。发展特色农业所需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该区农业增效、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之一。
3、推动普洱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措施
当前,推进普洱特色农业发展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必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加快发展步伐,充分利用该地区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特色农业开发的领域和视野,具体措施如下:
补缺产业链条,将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高附加值。为促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普洱市应建立企业集团,形成合力优势,集中资金,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加工生产线,提高设备档次,改善制作工艺,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咖啡产品的开发,要以生产规模化的传统小粒咖啡、中高档优质速溶咖啡为主,根据市场需求,借鉴如“雀巢”、“麦斯威尔”等著名咖啡饮料品牌的发展思路,形成适应各类消费需求的咖啡系列产品。
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促进特色农业开发。要正确处理产量与质量的关系,从过去以抓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适应市场竞争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如:在茶叶种植上,该市应以推广种植无性系大叶茶良种为主,大力建设速生密植丰产茶园、绿色有机生态茶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甘蔗种植上要建立良种引进、繁育、推广服务体系,使良种推广应用率达90%以上,实行科学种植,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努力,使全区甘蔗亩产和糖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总产保持在200万吨以上。
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以实现标准化生产为目标。标准化生产是提高普洱市特色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按照产业化的思路,该地区要有选择性地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良种供应设施、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等建设。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如在茶产业上,全区茶叶企业要以实现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对全区经省级以上机构评定认可的名优茶企业,鼓励企业进行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全面提升茶叶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保护普洱茶美誉度。
建立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制度。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垄断性,是保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前提。普洱市应尽快研究制定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划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实行依法保护,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保证质量和特色。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
4、调整优化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对策
如前所述,普洱市产业结构存在着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农业脆弱、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种不合理使该区还停留在落后的初级产品开发上,增收不增效,整体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亟待进行。
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二是产业结构高级化。该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36.5:27:36.4调整到28:24:48;林业、热区生物资源开发、水电等支柱产业发展,基本形成绿色生态经济大区的框架;非公制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5%左右。
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普洱地区应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加速产业结构转换,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结构素质,使该市在新的技术水平上保持持续增长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以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
主导产业是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领航和带头作用的产业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广泛的生产或非生产联系,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普洱市在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前提下,可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加速特色农产品非公经济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林、茶、咖啡、糖等行业和资源的整合,加快非公、乡镇企业等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力争实现到2007年工业增加值比2002年翻一番,达到23.3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翻四番,达到4亿元以上;利润总额在2002年的基础上,力争到2007年实现翻两番,达到1.67亿元以上。
其次,围绕特色农业这一主导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关联发展。
该市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离不开辅助产业部门、流通服务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建设的配合。交通、通讯、金融、边贸、教育等基础项目的建设围绕服务特色农业发展而展开。如:在信息建设上,把建设信息发布窗口、信息服务站、农村信息员队伍作为重要内容和任务,积极推进地县乡农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初步形成以普洱为中心,外联区外省外国外农业信息网,内联地县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生产、营销大户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在教育培训上,农村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争取使全市9县1区和75%的乡镇实现“普九”,农村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每年计划培训农民80万人次,实现每户农民有1个科技明白人,每20户农民有1户农民获得“绿色证书”,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为该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普洱市要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主要支撑一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开拓限制经济增长的瓶颈产业,使产业间保持均衡、协调,形成经济持续、快速、高效益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长、李曦辉、李俊峰: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民族出版社,2001。
[2]李元书、张玉明:普洱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目标〔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林超民:云南乡土文化丛书——普洱〔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
[5]车志敏:云南地州市发展战略〔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7]云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南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8]普洱统计网:http://www.petj.gov.cn/。
[9]普洱(原思茅)农业信息网:http://www.smagri.gov.cn/。
关键词:普洱市;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
地处云南省西南的普洱市,下设9县1区,共拥有国土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1.52%。由于这里是我国著名的普洱茶产地,因此,自2007年4月起,该区由原来的思茅市正式更名为普洱市,同时也将承先启后,利用其地方资源特性,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带动该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走上一条新的道路。
1、普洱市经济概况及地方资源特点
1.1经济概况
2006年,普洱市总人口257万人,国民生产总值124.43亿元,占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3.1%,人均生产总值4843元,只达到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54%。普洱市2006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仅分别排列于全省16个州市的第10位和第14位,总体经济虽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和省内较发达州市的经济差距较大。
在产业和产品结构方面。199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为46:17:37,1996年调整为43:24:33,到2006年,产业比重则继续调整为32.7:28.4:38.9。16年来,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则在年度间发生波动,发展比较缓慢。三类产业中,农业在普洱市的整体经济发展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过去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种植结构逐步得以改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攀升,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进一步优化,并初步建立起了一批以茶叶、咖啡、橡胶为重点的热区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但与市场需求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要求相比,全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农业脆弱、内部结构不合理(如:经济作物中,高价值的特色经济作物偏少,一般性的经济作物较多),因而在市场发生波动的情况下,容易遭受打击,发生产业萎缩现象。
1.2资源特点:
从自然资源上看。普洱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全区土地面积广阔,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一个边疆多民族地区。据2000年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显示,该市2000年共有土地总面积6652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57%。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依据2000年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类别/面积表中数据计算而得
在各类土地利用上,普洱市对耕地和林地的利用面积居全省第一位,对园地的利用面积仅次于西双版纳居全省第二位。园地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最突出的是茶园、橡胶园以及咖啡、香料、甘蔗种植园。目前云南省园地面积大于100万亩的地区有西双版纳、临沧和普洱地区,以茶、橡胶、甘蔗、及咖啡、热带水果种植为主。普洱地区不仅可利用土地的总面积大,而且宜农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高,适宜热区农作物种植的园地具有相当的优势,为该市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气候特点上看。普洱市地处低纬度山地、丘陵区,北回归线横穿中部,属以南亚热带为主的山地季风气候区。该区南北地势差异大,南北平均温差达19.8℃,立体气候明显。高海拔地区气温低,雨水多,低海拔的河谷地区气温高,湿度大,多云雾。另外,该区气温年变化小,日变化大,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温年较差在7.9℃-12.3℃之间,无霜期在315天以上。全区云雾较多,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每年5-10月为湿季,水气充足,降水量多,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晴天多,空气干燥,且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9-2206.3小时,热区资源优势明显。
2、该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普洱市依托本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近几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其热区农业开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57.32亿元,其中,糖料产量202.2万吨,茶叶产量3.52万吨,咖啡产量1.17万吨,成为云南省甘蔗、茶叶、咖啡的主产区之一。普洱市茶叶、甘蔗、烤烟等主要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粮食面积比上年调减0.9%,农业科技水平继续提高,已为发展热区经济打下了较好的开发基础。
随着普洱茶市场的快速拓展,普洱茶产业在该市已经成为了具有主导作用和支柱性的产业之一。在发展过程中,该市还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如:形成了以云南普洱茶叶集团为首的龙头企业,龙生翠茗、龙生茉莉花茶、板山毫峰、五一生态茶等30多个茶叶品牌获省和国家优质产品称号,逐步成为在国内外茶叶市场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普洱市特色农业开发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应该看到,全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尚未突破传统农业“土里刨食”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只强调生产而忽视市场的思维定式里,如该市的咖啡豆多以原材料形式销售给国内外厂商以加工速溶咖啡而进入市场。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和束缚,该市农产品大多还处于原料型、初加工型生产阶段,产品附加值小,农业产业链延伸不足,经济效益差,资源开发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外,这种热区农业不仅仅是资源和劳动密集的产业,也是包含相当高科技成分的农业。由于科技含量较低,致使普洱市特色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存在产业面积大而单位面积产量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多数产品特而不优,优而不精,无法实现由特色产品向名牌产品过渡,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资源的有效开发。
发展特色农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而据第三次人口普查来看,普洱市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37%,每万农业人口有专业技术人员16.6人,每万亩耕地只有6.8个专业技术人员。发展特色农业所需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该区农业增效、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之一。
3、推动普洱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措施
当前,推进普洱特色农业发展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必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加快发展步伐,充分利用该地区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特色农业开发的领域和视野,具体措施如下:
补缺产业链条,将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高附加值。为促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普洱市应建立企业集团,形成合力优势,集中资金,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加工生产线,提高设备档次,改善制作工艺,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咖啡产品的开发,要以生产规模化的传统小粒咖啡、中高档优质速溶咖啡为主,根据市场需求,借鉴如“雀巢”、“麦斯威尔”等著名咖啡饮料品牌的发展思路,形成适应各类消费需求的咖啡系列产品。
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促进特色农业开发。要正确处理产量与质量的关系,从过去以抓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适应市场竞争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如:在茶叶种植上,该市应以推广种植无性系大叶茶良种为主,大力建设速生密植丰产茶园、绿色有机生态茶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甘蔗种植上要建立良种引进、繁育、推广服务体系,使良种推广应用率达90%以上,实行科学种植,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努力,使全区甘蔗亩产和糖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总产保持在200万吨以上。
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以实现标准化生产为目标。标准化生产是提高普洱市特色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按照产业化的思路,该地区要有选择性地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良种供应设施、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等建设。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如在茶产业上,全区茶叶企业要以实现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对全区经省级以上机构评定认可的名优茶企业,鼓励企业进行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全面提升茶叶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保护普洱茶美誉度。
建立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制度。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垄断性,是保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前提。普洱市应尽快研究制定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划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实行依法保护,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保证质量和特色。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
4、调整优化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对策
如前所述,普洱市产业结构存在着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农业脆弱、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种不合理使该区还停留在落后的初级产品开发上,增收不增效,整体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亟待进行。
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二是产业结构高级化。该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36.5:27:36.4调整到28:24:48;林业、热区生物资源开发、水电等支柱产业发展,基本形成绿色生态经济大区的框架;非公制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5%左右。
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普洱地区应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加速产业结构转换,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结构素质,使该市在新的技术水平上保持持续增长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以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
主导产业是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领航和带头作用的产业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广泛的生产或非生产联系,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普洱市在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前提下,可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加速特色农产品非公经济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林、茶、咖啡、糖等行业和资源的整合,加快非公、乡镇企业等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力争实现到2007年工业增加值比2002年翻一番,达到23.3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翻四番,达到4亿元以上;利润总额在2002年的基础上,力争到2007年实现翻两番,达到1.67亿元以上。
其次,围绕特色农业这一主导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关联发展。
该市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离不开辅助产业部门、流通服务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建设的配合。交通、通讯、金融、边贸、教育等基础项目的建设围绕服务特色农业发展而展开。如:在信息建设上,把建设信息发布窗口、信息服务站、农村信息员队伍作为重要内容和任务,积极推进地县乡农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初步形成以普洱为中心,外联区外省外国外农业信息网,内联地县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生产、营销大户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在教育培训上,农村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争取使全市9县1区和75%的乡镇实现“普九”,农村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每年计划培训农民80万人次,实现每户农民有1个科技明白人,每20户农民有1户农民获得“绿色证书”,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为该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普洱市要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主要支撑一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开拓限制经济增长的瓶颈产业,使产业间保持均衡、协调,形成经济持续、快速、高效益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长、李曦辉、李俊峰: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民族出版社,2001。
[2]李元书、张玉明:普洱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目标〔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林超民:云南乡土文化丛书——普洱〔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
[5]车志敏:云南地州市发展战略〔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7]云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南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8]普洱统计网:http://www.petj.gov.cn/。
[9]普洱(原思茅)农业信息网:http://www.smagr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