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面对就业压力日趋激烈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是短期性行为,而是把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在学生日常德育教育、专业训练和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以提升学生德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的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的剧增对传统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和高校及相关部门工作的焦点。许多高校在学生毕业前夕,纷纷组织各种途径(如组织各种就业洽谈会、见面会,建立就业网,开展了网上求职、对口沟通等多种新形式),可谓“十八般武艺”全上场,意图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不断在政策扶持、信息服务、观念引导、市场拓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逐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在以往观念中被认为是“非正式”的就业岗位,也已经进入中职学生求职的视野。自主创业、合作创业也成为部分毕业生的选择。
但尽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措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各方的努力可以部分缓解矛盾,却难以在短时间内予以根本解决。对此,笔者以为,就业不应只在学生毕业前夕才大呼“狼来了”的一项工作,而应当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跳出单纯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局限,应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中等技术人才的高度出发,把职业指导贯穿在整个中职教育的始终,帮助中专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学生能“水到渠成”式的面对市场。
1、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1.1对职业生涯的认识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由此可见,中职生的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许多中学生在当初填报中考志愿时,混淆职业与专业的区别,选择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在学生在进入中专时,学校应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他们逐步完成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但从现状来看,此项工作开展的并不容乐观,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在中专求学期间,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
1.2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虽受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制约,但更多的是受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影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手段落后,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随着社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等方面的多样化,中职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多方面对中职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
2、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工作之中
对于重视技能培训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不管是即将毕业的亦或是刚刚迈进校门的学生都憧憬着自己的第一份职业:怀才不遇的人寻找着全面发挥潜力的“高枝”;感觉工作枯燥、渐生厌倦的人渴望一个新的环境;雄心勃勃的人时刻准备着自己的创业大计。比尔•盖茨、李嘉诚、李阳等是大家心目中的成功象征;IBM、宝洁、华为成为“白领”的向往之地;高收入、高福利、公司稳定、压力小、发展前景好、有出国培训机会都是大家心中的优良指标。
如何把美好的理想转变成美好的人生?告别校园走向社会,第一步就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有些手段可以给我们帮助。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基础性的概念——“PDCA循环”就是其中的一个。
2.1“P”——就是PLAN(制定目标和计划)
一个人在开始一段新的职业生涯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有保障的生活?良好的学习机会?彰显的名声?新鲜的感觉?长期经营的一份事业还是积累财富准备日后创业?
当你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时,你就要为这个目标定下时间表,告诉自己一年之后应该做得怎样?两年以后做得怎样?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把目标进一步划小,把时间分得更精确。这样可以让你知道接下来该干点什么,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是虚度时光,到头来一事无成。
2.2“D”——就是DO(开始行动,实施计划)
这一步对于社会新鲜人来说不是问题,但却是处于事业、职业徘徊期的人最难迈出的一步。有无数人每天会产生无数的想法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停地对自己说,要是我在他那个位置上也会怎么怎么样。
只有规划,没有行动是永远达不到彼岸的。不惧风险、排除风险、立即行动才能使你拥有理想中的工作和生活。
2.3“C”——就是CHECK(对行动的结果进行检验)
每个有志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在工作的一个阶段过后,都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今天所做到的和自己的理想还有多远。如果以其他人做参照的话,也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是否让自己满意。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拿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拿自己和别人,拿现状和理想做个比较,虽然这好像攀比,会有嫉妒、痛苦,也会有得意、自足,但这是走向进步不可缺少的反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嘛。
2.4“A”——就是ACTION(纠正错误,调整方向)
当反省之后,你会得出一些结论。结论可能让你满意,可能让你失望,但生活一直在继续,你不能总期望着志得意满。机会仍然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总之要把你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带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
每个人都会有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它不是100米冲刺,也不像撑杆跳那样一飞冲天。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考验的是人的韧性和耐力。只要你有足够的坚持,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升,就一定能够拥有属于你自己的理想职业、幸福生活。所以说,生命不息,“PDCA”不止。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中专阶段的规划只是一个起步,学校应把此项工作作为中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共同探索,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应对职场的纷繁信息和变动选择的成功法则就是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整理、分析和筛选系统,再结合自身竞争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这样才能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凭借良好的职场敏感度使中职学生(自己)达到职业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的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的剧增对传统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和高校及相关部门工作的焦点。许多高校在学生毕业前夕,纷纷组织各种途径(如组织各种就业洽谈会、见面会,建立就业网,开展了网上求职、对口沟通等多种新形式),可谓“十八般武艺”全上场,意图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不断在政策扶持、信息服务、观念引导、市场拓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逐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在以往观念中被认为是“非正式”的就业岗位,也已经进入中职学生求职的视野。自主创业、合作创业也成为部分毕业生的选择。
但尽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措施,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各方的努力可以部分缓解矛盾,却难以在短时间内予以根本解决。对此,笔者以为,就业不应只在学生毕业前夕才大呼“狼来了”的一项工作,而应当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跳出单纯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局限,应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中等技术人才的高度出发,把职业指导贯穿在整个中职教育的始终,帮助中专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学生能“水到渠成”式的面对市场。
1、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1.1对职业生涯的认识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由此可见,中职生的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许多中学生在当初填报中考志愿时,混淆职业与专业的区别,选择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在学生在进入中专时,学校应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他们逐步完成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但从现状来看,此项工作开展的并不容乐观,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在中专求学期间,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
1.2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虽受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制约,但更多的是受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影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手段落后,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随着社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等方面的多样化,中职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多方面对中职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
2、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工作之中
对于重视技能培训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不管是即将毕业的亦或是刚刚迈进校门的学生都憧憬着自己的第一份职业:怀才不遇的人寻找着全面发挥潜力的“高枝”;感觉工作枯燥、渐生厌倦的人渴望一个新的环境;雄心勃勃的人时刻准备着自己的创业大计。比尔•盖茨、李嘉诚、李阳等是大家心目中的成功象征;IBM、宝洁、华为成为“白领”的向往之地;高收入、高福利、公司稳定、压力小、发展前景好、有出国培训机会都是大家心中的优良指标。
如何把美好的理想转变成美好的人生?告别校园走向社会,第一步就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有些手段可以给我们帮助。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基础性的概念——“PDCA循环”就是其中的一个。
2.1“P”——就是PLAN(制定目标和计划)
一个人在开始一段新的职业生涯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有保障的生活?良好的学习机会?彰显的名声?新鲜的感觉?长期经营的一份事业还是积累财富准备日后创业?
当你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时,你就要为这个目标定下时间表,告诉自己一年之后应该做得怎样?两年以后做得怎样?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把目标进一步划小,把时间分得更精确。这样可以让你知道接下来该干点什么,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是虚度时光,到头来一事无成。
2.2“D”——就是DO(开始行动,实施计划)
这一步对于社会新鲜人来说不是问题,但却是处于事业、职业徘徊期的人最难迈出的一步。有无数人每天会产生无数的想法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停地对自己说,要是我在他那个位置上也会怎么怎么样。
只有规划,没有行动是永远达不到彼岸的。不惧风险、排除风险、立即行动才能使你拥有理想中的工作和生活。
2.3“C”——就是CHECK(对行动的结果进行检验)
每个有志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在工作的一个阶段过后,都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今天所做到的和自己的理想还有多远。如果以其他人做参照的话,也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是否让自己满意。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拿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拿自己和别人,拿现状和理想做个比较,虽然这好像攀比,会有嫉妒、痛苦,也会有得意、自足,但这是走向进步不可缺少的反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嘛。
2.4“A”——就是ACTION(纠正错误,调整方向)
当反省之后,你会得出一些结论。结论可能让你满意,可能让你失望,但生活一直在继续,你不能总期望着志得意满。机会仍然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总之要把你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带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
每个人都会有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它不是100米冲刺,也不像撑杆跳那样一飞冲天。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考验的是人的韧性和耐力。只要你有足够的坚持,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升,就一定能够拥有属于你自己的理想职业、幸福生活。所以说,生命不息,“PDCA”不止。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中专阶段的规划只是一个起步,学校应把此项工作作为中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共同探索,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应对职场的纷繁信息和变动选择的成功法则就是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整理、分析和筛选系统,再结合自身竞争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这样才能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凭借良好的职场敏感度使中职学生(自己)达到职业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