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701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学习历史,关键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学习得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其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故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要达到一定深度,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而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能力训练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首先,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
  另外,我还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
  其次,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如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如给同学朗读苏联大清洗运动中的布哈林遗书,就使同学很受感动。又如,发挥直观教具的功能,利用多媒体、录音、录像等手段效果更佳。还可以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横向迁移。
  三、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
  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
  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第一、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开辟群众讨论,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三、通过练习提高能力。
  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题来做,又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学科的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很多内容都是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因此,物理知识只有在应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学生也只有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提出新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探究式教学问题情境       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摘要: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常言道:良好的课堂开端已经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具有催人奋进、引人入胜的妙用,那么,怎样的导语才能自然贴切,较好地把学生导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氛围中呢?本文仅对高中政治课的导课艺术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导入 教学效果  精心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用很大。也可以说,一堂政治课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教改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下,为了实现此目标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应该怎么做呢?  一、改变实验教学策略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摘要:應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思想政治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谈谈多媒体课件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与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本文通过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从一些侧面谈一谈学生创新教育的体会。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创新学习
小学校德育工作是塑造少年儿童灵魂的基础,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和“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学习落实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为重点,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一、加强德育工作领导,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1、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热情,可以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但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思维       一、利用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