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估
公估机构就是鉴定银锭成色的部门。公估局的设立,要经过官府的审核和批准,或者要得到本地钱业公所的认可,通常是每一地仅设一个。公估局的主要业务有两项,一是看称,即以平码为准,将各种标准不同的衡制换算成本地通用的衡制标准;二是看色,即鉴定银两的实际成色和鉴定银两的真伪,是请有经验的公估人员凭目测、听声来判断银锭的质量,其准确率与化学分析相差无几。据耿爱德的《中国货币论》记载:“凡银锭初出银炉,即首由公估局饬人察验,先权其重量,用墨笔批明于锭面,然后由精于鉴别之专家,用试金石或凭银锭之光泽及其外形,估定其成色,亦用墨笔批明。若成色在标准以上,使用时应另加升水。此种估计手续虽然简单粗陋,但吾人须知其估验结果,类极公正准确,鲜闻于此发生纠葛者。”
公估组织有官办、商办、官督商办几种。北京是由官办的,上海天津等地则以商办为多,云南则是官督商办。
戳验
戳验,顾名思义就是根据银锭上的盖戳来验证银锭的真假或者制造的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云南的牌坊锭上有一些鉴定的戳记,初期还是一些铸造银锭的兼销铺自行加盖的,发展到后来成为公估牌坊锭,即放弃汇号改为公估。也成为当时银锭鉴定的一个标准。
看成色
上文说到,看色是公估局的主要职能,银色有许多不同的称谓,明代银锭的成色早期有花银、金花银,晚期有纹银以及雪花银、细丝、松纹、足纹等不同称谓。
金花银不仅是折粮银的代名词,同时也是对银色的称谓,从字面上看,理应是成色绝佳的白银。通常花银的成色为99.3%到99.7%,“金”取宋代的金漆花银的“金”之意。据《居家必用本宝货辩伪》记载,金漆花银成色一百分足。所以金花银应该是十足白银,以区别民间普遍使用的花银。一般来说,课银的成色普遍要高于民间用银,从而显现出政府征银纳税的权威性。
花银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的银铤上常有真花银、花银、肥花银等称谓,其成色较高,在99.4%到99.7%之间,接近足银。元代的花银主要是指足色银。明初花银仍然是流通,只不过是由明转暗。宁波曾出土十几件钤有“花银”的葫芦印戳记银锭,其形制是束腰,两端略高,是元末明初的产物。花银在明代后期已逐渐淡出市场,代之而起的是流通了近400年的纹银。
从成色上说纹银与花银之间没有区别,都接近足色。至迟到明代中期,纹银已普遍使用,这可以从明代的小说和卖地文契中得到印证。纹银的称谓的出现与银锭表面的纹路有直接联系,这种纹路是银锭成色优良的表现,有纹的银必是好银,故名。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纹银的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清政府法定的一种银两的标准成色,约93.5374%,即每百两纹银中含有纯银93.5374两纯银,使用时每百两纹银习惯申水六两等于足银。
雪花银是形容银色白如雪花,是民间对成色高的银两的俗称。细丝是指银锭上细纹,高成色的银锭才会出现这样的细纹,英语单词SYCEE(银锭)就源于此。松纹、足纹也是指成色足。这些银两的称法是民间对纹银的别称。另外在徽州的卖田、卖山契上还有狮头银、梅花银、煎银等称谓。民间对成色低的银两有摇丝、干丝、画丝、吹丝、吸丝等不同的叫法。
公估机构就是鉴定银锭成色的部门。公估局的设立,要经过官府的审核和批准,或者要得到本地钱业公所的认可,通常是每一地仅设一个。公估局的主要业务有两项,一是看称,即以平码为准,将各种标准不同的衡制换算成本地通用的衡制标准;二是看色,即鉴定银两的实际成色和鉴定银两的真伪,是请有经验的公估人员凭目测、听声来判断银锭的质量,其准确率与化学分析相差无几。据耿爱德的《中国货币论》记载:“凡银锭初出银炉,即首由公估局饬人察验,先权其重量,用墨笔批明于锭面,然后由精于鉴别之专家,用试金石或凭银锭之光泽及其外形,估定其成色,亦用墨笔批明。若成色在标准以上,使用时应另加升水。此种估计手续虽然简单粗陋,但吾人须知其估验结果,类极公正准确,鲜闻于此发生纠葛者。”
公估组织有官办、商办、官督商办几种。北京是由官办的,上海天津等地则以商办为多,云南则是官督商办。
戳验
戳验,顾名思义就是根据银锭上的盖戳来验证银锭的真假或者制造的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云南的牌坊锭上有一些鉴定的戳记,初期还是一些铸造银锭的兼销铺自行加盖的,发展到后来成为公估牌坊锭,即放弃汇号改为公估。也成为当时银锭鉴定的一个标准。
看成色
上文说到,看色是公估局的主要职能,银色有许多不同的称谓,明代银锭的成色早期有花银、金花银,晚期有纹银以及雪花银、细丝、松纹、足纹等不同称谓。
金花银不仅是折粮银的代名词,同时也是对银色的称谓,从字面上看,理应是成色绝佳的白银。通常花银的成色为99.3%到99.7%,“金”取宋代的金漆花银的“金”之意。据《居家必用本宝货辩伪》记载,金漆花银成色一百分足。所以金花银应该是十足白银,以区别民间普遍使用的花银。一般来说,课银的成色普遍要高于民间用银,从而显现出政府征银纳税的权威性。
花银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的银铤上常有真花银、花银、肥花银等称谓,其成色较高,在99.4%到99.7%之间,接近足银。元代的花银主要是指足色银。明初花银仍然是流通,只不过是由明转暗。宁波曾出土十几件钤有“花银”的葫芦印戳记银锭,其形制是束腰,两端略高,是元末明初的产物。花银在明代后期已逐渐淡出市场,代之而起的是流通了近400年的纹银。
从成色上说纹银与花银之间没有区别,都接近足色。至迟到明代中期,纹银已普遍使用,这可以从明代的小说和卖地文契中得到印证。纹银的称谓的出现与银锭表面的纹路有直接联系,这种纹路是银锭成色优良的表现,有纹的银必是好银,故名。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纹银的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清政府法定的一种银两的标准成色,约93.5374%,即每百两纹银中含有纯银93.5374两纯银,使用时每百两纹银习惯申水六两等于足银。
雪花银是形容银色白如雪花,是民间对成色高的银两的俗称。细丝是指银锭上细纹,高成色的银锭才会出现这样的细纹,英语单词SYCEE(银锭)就源于此。松纹、足纹也是指成色足。这些银两的称法是民间对纹银的别称。另外在徽州的卖田、卖山契上还有狮头银、梅花银、煎银等称谓。民间对成色低的银两有摇丝、干丝、画丝、吹丝、吸丝等不同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