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启发式教学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启发式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总结经验,细心观察学生个性,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学生周围摄取形象现实的教学辅助内容,让教学方式接近于生活,从而达到教学事半功倍的目的。本文试就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英语课堂 启发式教学
  
  一、初中英语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在我国,“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启发教育的涵义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推知领悟其它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我就不再告诉他。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总结教学理论的著作《学记》,对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也有精辟的论述。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即: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达,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愉快,又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自发诱导。
  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也对教学启发技巧思想的理论化做出卓越的贡献。他认为“教育就是引导”,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是启发性教学的首要原理,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标志,“教师只有在起引导作用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儿童的主动性”。他建议:教学要采用发展的方法,即启发学生的智力,使他们能够“探求、考虑、判断、发现”。他的名言是:“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涵义可以概括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去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动脑筋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
  
  二、初中英语启发教学的原则与要求
  
  1、关键性原则
  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会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一个个“启”、一层层“发”,环环紧扣,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形式相结合。
  2、实效性原则
  设计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一定会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二是鉴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不同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
  3、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我们都知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讲求教学民主,讲求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否则,师生心理相悖,课堂气氛压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靠教师平时与学生建立起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4、引导性原则
  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思维,为此应引导学生动脑,使他们通过思维来主动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为此,我们应朝以下三个方面去引导:
  第一,要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无穷。”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法的重要性。
  第三,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要注意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参加学习活动以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能力,从而把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初中英语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1、情感法
  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开朗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维,而郁郁寡欢的苦闷心情则抑制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放录像、录音或生动讲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同时,教师本人的自信、赞叹也对学生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活动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饱含感情,通过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调动起积极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2、研讨法
  教师将启发贯穿于讲练中,通过循循善诱,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去共同研究、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或者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理解课文和处理难点问题上较为常用且效果明显,特别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尤为有效。
  3、设疑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要求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
  4、暗示法
  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思维出现故障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种种方法,给学生以暗示,或理清学生的思路,让他能顺利解决某一问题:或提醒学生思维中出现的某些偏差,让他们迅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如:教师在处理课文时可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一些关键词按段落板书在黑板上,之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时,学生可根据板书内容的暗示来完成复述。
  5、点拨法
  点拨法也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引起认知过程中断时给予的指点、启发。所不同的是,暗示启发,教师只作暗示,不明确说出答案;而点拨启发,教师应把某些话说在明处。当然,这些话只能说在关键处,否则就谈不上“点拨”了。
  6、类比法
  利用某类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之处,启发学生从甲物联想到乙物,并学会运用甲物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乙物。例如:我在给学生们讲the other与another的区别时,我就先在another的“an”与“other”之间画一条竖线,然后启发学生根据冠词the、an之间的区别去思考the other与another之间的区别,即通过分析两个冠词与两个不定代词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而从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之间的不同迁移思维出两个不定代词之间类似的区别。这样,不但帮助学生通过类比法解决了问题,而且又教会了学生一种思维方法。
  7、故谬法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重点、关键处,故意出现错误,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如教师讲完某一规则后让学生一起做课堂练习时,可故意犯学生可能犯的错误,从而让他们引起警惕,以免再犯。故谬法的好处是能引起学生高度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以探究正确答案,而且记忆牢固。但此法不可多用,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总之,启发式教学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争取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以上几种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也要靠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必须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切不能照搬照抄。特别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施以正确的启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启发式教学时也应当与其他的科学方法相结合,使之更趋完善和提高。
  (作者单位:545708广西金秀县桐木中学)
其他文献
听课评课,教师相互在一起学习探讨,是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最佳途径之一。然而,许多年轻教师对这一举足轻重的辅助手段,一直未能加以重视,喜欢单枪匹马,尽显孤胆气魄,豪气可慕,却非是明智之举。    一、听课评课是一剂催化剂,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教师光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组织,进行传道、授
期刊
【摘要】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形成的背景理念和重要性,学校管理者如何引导和促进教师教学个性化的形成,教师个人如何发展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营造宽容和谐的环境是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成长的温床。  【关键词】个性化 风格 教学 评价 成长    “成为你自己”这句镌刻在奥林匹斯山石上的名言,应是每个教师矢志不渝追求的方向。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学校不能像加工厂,只生产规格一致,整齐划一的产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今年我校实施新课程。这次的改革主要是在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我这个第一次的实践者来说,感受颇深是在化学教学中注重新、旧教材的过渡。    一、新教材“度”的把握    在新旧教材过渡的第一年,在难度的把握上,是老师们议论最多的问题。调整后的《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了大幅度的降低处理,特别是基本概念和原理从整体上降低了
期刊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举措。只要我们充分掌握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在我们农村学校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也能够开展得有声有色。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自主探究 语文素养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教材中,有一个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在本套教材的各个单元中与阅读课文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千帆竞进,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它大大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氛围和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但是,透过浮躁背后的喧哗,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目前语文课堂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没有实效的热闹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
期刊
【摘要】如何引导初中生学好文言文,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不得不解决的、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如何搞好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教学 读读背背 金钥匙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有排斥文言文的现象。所以,有些在小学阶段成绩不错的学生,从七年级开始,因为学不好文言文,会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甚至逐渐趋于平庸了。这可是个
期刊
【摘要】本文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正面论述:一、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二、运用计算机感知语言,培养语感。三、运用计算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培养语感 激发想象力    目前,中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极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由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转变为自已发现和获取知识的主动地位。因而,
期刊
上一堂成功的课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但是我认为如何提出课题、导入新课是首先要考虑好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一堂成功课的前提。  那么,怎样提出课题、导入新课呢?通过实践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由小实验导入新课   初中物
期刊
在大力推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班级管理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和使命。  本学期,本人所带的实验班。面对新带的班级,面对这些良莠不齐的学生,本人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拟定出了班级的工作方针和预期工作目标,即“言而有信,构建没有“围墙”的班级。”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班级工作方针和预期工作目标,是受到周恩来总理“目中无人,心中有人”这句话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构建没有围
期刊
近年来,中学英语教法上先后推行听说法(结构法)、意念法、功能法、交际法等,这些新方法推动了英语教改的进展,但另一方面它总是以欧式的教学法为轴心,我们只是被动地围绕着这个轴心作些适应性的变革。因而不禁要疑惑:中国人教英语,汉语言和汉文化该怎样参与和渗透?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其“通行”的特点,而民族语言又体现着民族特点。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日常生活的交际。不论从教学过程,还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