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掌握必要的求职技巧已经成为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的敲门砖。本文从求职简历制作入手,分析大学生求职简历撰写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修改策略。
关键词:求职简历;大学生;求职;简历制作
在就业难的大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为了能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外,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求职技巧。投递简历是应聘的前提,本文针对大学生求职简历制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纳了相应的修改策略。
一、大学生求职简历制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 过度包装设计
主要表现在:页眉与页脚都加上了校训或是座右铭;底板图案花哨,页面色彩艳丽浓重;个人照片经过多次修图,或是直接使用艺术照,照片与本人差距较大;文字内容采用多种艺术字,给人以舍本逐末的不良印象。
2. 篇幅过长
主要表现在:未加筛选地将中学至大学的教育情况、主要课程及分数、参加的社会实践、所获荣誉全部填写到简历上;将相关证书的复印件全部附加在简历后面。
3. 求职定位不明确
在求职简历求职意向一栏里,很多大学生把市场营销、销售、文秘、公关、人力资源等混在一起填写,不仅不能增加面试的机会,相反会让用人单位觉得应聘者对公司所设岗位不了解,对自己专业的定位不明确。
4. 实践经历描述不当
不少学生采用大段的日程式写法进行描述,未能有效地写明自己的岗位工作及业绩,无法给招聘方留下印象。
5. 一份简历“闯天下”
很多大学生不管用人单位的行业、性质,也不管岗位的具体要求,只准备一份信息量大的“万能简历”四处投递。这样往往会导致简历被早早淘汰。
二、相应对策分析
1. 不流于形式,注重内容
制作简历的前提与基础是明确所设岗位的条件、技能和素质,并据此来对应编排自己已有的条件、技能与素质。简历内容的对应性、准确性与真实性才是本质。
2. 依据企业阅读习惯,合理编排简历各部分内容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更多是从企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求职者的个人素质、基本能力及发展潜力。负责招聘的人员每天要处理海量的简历,他们一般仅用5秒来看是否有与岗位相关的关键词,如果没有关键词就会直接被淘汰。所以简历需要以简洁的内容准确且完整地呈现自己适合某岗位的优势,而非罗列所有的个人信息和经历。
3. 准确区分各职位名称及其职能
大学毕业生首先应该明确各类职位下设的具体岗位及其职能。在填写求职意向时,应聘者不能盲目地将各类职位全部罗列在一起,而应该仔细看公司的岗位信息,确定该岗位名称及职能,依据自己的专业及实践经验、项目经验及技能,综合个人性格、兴趣,准确填写意向职位。
4. 实践经历编写遵循“PAR”陈述法
大学生在编写实践经历时存在无实践经历、实践不相关、实践经历缺乏技术含量、不知道如何描述等问题。优质简历的实践经历编写一般都遵循“PAR”(Problem Action Result)陈述法,从三方面着手,便能高效简洁地呈现各类实践经历。同时,用数字说话能提高说服力和吸引力,使用专业术语能提高专业性。在选择自己的各类实践经历时,毕业生还需要依据职位相关原则,突出相关经歷。
5. 依据公司类型与岗位类别编写对应简历
国企与外企对求职者素质要求存在明显不同,如对于校园活动,外企并不看重,其更多关注某个职位上的工作经验而不是职位本身。国企则较为关注校园活动,学生干部一般会受到青睐。对于实习经历,外企看重的是各类具体工作与成果中体现的求职者素质,国企则重视实习经历与岗位的相关度。对于奖励,外企看重获得奖励的难易度,而国企则看中奖项的多少。
同时,不同的岗位对求职者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侧重点也不同,所以大学生需要依据公司类型与岗位类别重新编排简历各部分信息的顺序与详略。
三、结语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份优质的简历是大学生成功获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本文从大学生求职简历普遍存在的五方面问题入手,提出实用的对策,希望能帮助大学生制作有效求职简历。
参考文献:
[1]格林.一击即中:成功进入500强企业的简历[M].罗妍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胡鹏.简历:让你脱颖而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求职简历;大学生;求职;简历制作
在就业难的大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为了能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外,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求职技巧。投递简历是应聘的前提,本文针对大学生求职简历制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纳了相应的修改策略。
一、大学生求职简历制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 过度包装设计
主要表现在:页眉与页脚都加上了校训或是座右铭;底板图案花哨,页面色彩艳丽浓重;个人照片经过多次修图,或是直接使用艺术照,照片与本人差距较大;文字内容采用多种艺术字,给人以舍本逐末的不良印象。
2. 篇幅过长
主要表现在:未加筛选地将中学至大学的教育情况、主要课程及分数、参加的社会实践、所获荣誉全部填写到简历上;将相关证书的复印件全部附加在简历后面。
3. 求职定位不明确
在求职简历求职意向一栏里,很多大学生把市场营销、销售、文秘、公关、人力资源等混在一起填写,不仅不能增加面试的机会,相反会让用人单位觉得应聘者对公司所设岗位不了解,对自己专业的定位不明确。
4. 实践经历描述不当
不少学生采用大段的日程式写法进行描述,未能有效地写明自己的岗位工作及业绩,无法给招聘方留下印象。
5. 一份简历“闯天下”
很多大学生不管用人单位的行业、性质,也不管岗位的具体要求,只准备一份信息量大的“万能简历”四处投递。这样往往会导致简历被早早淘汰。
二、相应对策分析
1. 不流于形式,注重内容
制作简历的前提与基础是明确所设岗位的条件、技能和素质,并据此来对应编排自己已有的条件、技能与素质。简历内容的对应性、准确性与真实性才是本质。
2. 依据企业阅读习惯,合理编排简历各部分内容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更多是从企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求职者的个人素质、基本能力及发展潜力。负责招聘的人员每天要处理海量的简历,他们一般仅用5秒来看是否有与岗位相关的关键词,如果没有关键词就会直接被淘汰。所以简历需要以简洁的内容准确且完整地呈现自己适合某岗位的优势,而非罗列所有的个人信息和经历。
3. 准确区分各职位名称及其职能
大学毕业生首先应该明确各类职位下设的具体岗位及其职能。在填写求职意向时,应聘者不能盲目地将各类职位全部罗列在一起,而应该仔细看公司的岗位信息,确定该岗位名称及职能,依据自己的专业及实践经验、项目经验及技能,综合个人性格、兴趣,准确填写意向职位。
4. 实践经历编写遵循“PAR”陈述法
大学生在编写实践经历时存在无实践经历、实践不相关、实践经历缺乏技术含量、不知道如何描述等问题。优质简历的实践经历编写一般都遵循“PAR”(Problem Action Result)陈述法,从三方面着手,便能高效简洁地呈现各类实践经历。同时,用数字说话能提高说服力和吸引力,使用专业术语能提高专业性。在选择自己的各类实践经历时,毕业生还需要依据职位相关原则,突出相关经歷。
5. 依据公司类型与岗位类别编写对应简历
国企与外企对求职者素质要求存在明显不同,如对于校园活动,外企并不看重,其更多关注某个职位上的工作经验而不是职位本身。国企则较为关注校园活动,学生干部一般会受到青睐。对于实习经历,外企看重的是各类具体工作与成果中体现的求职者素质,国企则重视实习经历与岗位的相关度。对于奖励,外企看重获得奖励的难易度,而国企则看中奖项的多少。
同时,不同的岗位对求职者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侧重点也不同,所以大学生需要依据公司类型与岗位类别重新编排简历各部分信息的顺序与详略。
三、结语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份优质的简历是大学生成功获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本文从大学生求职简历普遍存在的五方面问题入手,提出实用的对策,希望能帮助大学生制作有效求职简历。
参考文献:
[1]格林.一击即中:成功进入500强企业的简历[M].罗妍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胡鹏.简历:让你脱颖而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