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利用“低起点、多层次”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学生主观上兴趣不高,而且客观上不学和学了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们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态,注意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注重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即学习与生活密切结合,从字词到句子到一篇文字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教学实践;激发兴趣;挖掘潜能;发挥主动性;写作水平;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对语文等文化课学习毫无兴趣。我想他们宁愿在烈日下扔篮球、搬东西,也不愿静静地待在教室里上课。每学期开学第一课,我总是发现学生头脑灵活、反应快速,就是对学习“短路”。于是我让学生们自己把理想中的语文课写下来给我看看。我了解到学生们希望老师能把教材的内容用幽默有趣的语言包装好,然后不动声色地被他们接受(这一点无可非议):他们希望不做作业,特别是不写作文,希望上课时他们能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谈天说地。总之要打破一切教学的规定,是他们的强烈的要求。这可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
  现状如此,我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之后,制定了一套有针对性地激发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的潜能,发挥主动性,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案。
  一、激发兴趣,挖掘潜能
  1.为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字词,饶有兴趣地识记并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基础。我们头几周举行成语接龙比赛,五人一组,多次累计成绩后,评出一二三名的小组,分别给予奖励。一听说有奖,学生们为取胜,纷纷摩拳擦掌,把《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大部头带进教室,互相竞争,异常兴奋,课堂气氛极其热烈。每次下课时学生都笑着说:“老师,下节课我们还来成语接龙吧。”
  2.既然学生们会说一些成语了,我就让他们写,每次成语接龙比赛后留下十分钟,让他们完成作业:以“成语接龙”的形式写十个成语,并选择其中的五个分别造一个句子。作业不是太多,但也需要动动脑筋,翻翻字典,了解词语的意义及应用的范围。这样积少成多,亦能成就一个小词库。
  3.我还就学生们一些感兴趣的话题,组织一场聊天式的讨论。如他们关心以后找怎样的工作,月薪多少,上网玩的游戏的优劣等。有的学生手舞足蹈,引来众人捧腹大笑。有的学生语出惊人,却也能引起众人频频点头附和。有的学生瞎说一气,马上迎来一阵语言的棍棒。我则在一旁作适当的引导。这样既满足了他们想说的愿望,又能引导他们对事物、对社会的正确的思考和认识。
  4.说完后,当然又是布置作业,将讨论中他们自己的看法写下来。写得好的给予表扬,并在公布栏中张贴以示鼓励。这样,整个班级中有了浓浓的探讨学习的氛围。
  二、发掘潜能,发挥主动性
  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进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词汇,亦能将自己平常所思所想大胆说出来。随后让他们慢慢养成将所思所想所说的用一定的文字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过程。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学生们就会主动地去尝试他们不曾接触或不愿接触的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如学习完《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我特意留了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别里科夫那样保守,惧怕一切新事物的人物吗?你对他们是喜爱还是憎恨还是其他的情感呢?”
  这一问题一提出,仿佛平静的水面被一大块石头击中,翻起了阵阵波浪,学生们一声高过一声的发言,他方举手站起未开口,另一方便又站起大声发表着“高见”,场面真是激动人心,每个人争相发言。学生们的意见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憎恨别里科夫这一类人,因为他们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这种意见占大多数;二是认为别里拉夫这一类人很可怜,甚至有人认为他们可敬,也有人站出来替他们喊冤,这类学生的想法虽只有少数人有,可是他们的想法一说出来,再引经据典来证明,也引起了一些学生的赞同。
  下课前二十秒,我宣布:今天的作文就是每位学生将自己的刚才有关的讨论的意见写下来。当时令我意外的是,竟无一位学生提出“不写”。
  第二天,我收到了所有学生的作文,先不论长短,文采如何,能够把作业交齐,这对他们来说也是第一次。批完作业后,我特意选了几位学生的作文作为范文,并让他们在班上朗读。袁仁香同学的《别里科夫的传人》以为“胡奶奶”写传记的形式展现了她生活周围一个顽固守旧的老太太形象,表明了“别里科夫后继有人”。当场就获得了所有同学的热烈的掌声。而施文萍同学的一篇《向别里科夫致敬》为别里科夫翻了案。她认为:一是别里科夫为维护沙皇统治即所谓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他虽可恨但亦有可取之处,与我们生活中那些半途而废的人相比,我们就应该向别里科夫致敬。二是与我们生活中那些每天甜言蜜语的“马屁精”不同,别里科夫孤僻地无畏地坚持着自己为人处事的风格,我们更应该向他致敬。这位学生的大胆的、合理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同样赢得了全体学生的掌声。
  三、发挥主动性,提高作文水平
  学习完《项链》后,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玛蒂尔德虽然一夜成名,赢得了所有人艳羡的目光,可是她却用了十年的艰辛生活,十年美好的青春来还债,值还是不值?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提问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一方说“值”,因为她毕竟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然,她将永远生活在痛苦中;一方说“不值”,她的代价太大了,如果说她没有丢掉这挂项链,她可以继续过她的有梦想的生活,虽然是痛苦的生活。双方唇枪舌剑,场面极其火爆热烈,课堂上还是未能说清。
  我趁机布置作业:全班分为正反双方,开展一场辩论赛。双方分别选出五位辩手,学生们齐上阵,查阅资料作为自己的有力证据,组织论稿,大大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对提高作文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以上三方面是我担任职高班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以为学生受益匪浅,作为教师的我也收獲颇多。对于求知的学生,只要我们教师能贯彻素质教育方针,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就会真正教学相长。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秉承传统教学理念从事当今的语文教学其效果不会显著,当是人们所有目共睹的。作为语文学科课程教学,必须思考促进学生阅读感悟问题。本文基于情感渗透,促进学生阅读感悟之思考,对教学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情感渗透;促进感悟;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作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学科课程,不是简单地赖于传统教学一成不变地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能够特异性地结合抗原,根据所结合的抗原的性质和数量,采用不同的信号传导模式来调控淋巴细胞的发育和生存.另外,这些受体还要根据抗原的数量和亲和力来设置淋巴细胞活化的精细阈值.最近科学家们根据一些前期研究,又设想了一种新的B细胞和T细胞的抗原受体结构,指出它们是预先形成寡聚体的结构,并且利用在这种结构中信号处理和放大的方式来解释淋巴细胞受体不同的信号输出。
【摘要】2011年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人们思考实践语文教学的改革。仅从阅读教学的类型看就出现从单文向多文方向发展的趋势。从单文向多文方向发展,可以增加学生阅读数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关键词】语文阅读;数量速度;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让学生进行阅读,以往一般都采取单文阅读的形式,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是枯燥乏味的单向灌输,也不是“庖丁解牛”式的琐碎分析。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相机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交流表达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研读;批注;小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充满活力与生命张力的课堂,是语文课改的追求
【摘要】眼睛决定宽度,思维决定深度。高中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要能够深入挖掘,这就需要深层阅读。文章分析了文本教学现状,然后从追求心无杂念的阅读境界、思考含义隽永的特别词句、关联专题板块的学习习惯、挖掘作者多样的表达情愫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教学;深层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教学,承担着进一步深入传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各年级学生都提出比较广泛的阅读要求,而且就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对高年级学生按着要求让学生进行阅读,无任何大碍,但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必须解决阅读障碍问题——识字量小。本文所做的提高学生识字量,扩大学生阅读面的相关思考,对人们还是具有启迪意义的。  【关键词】识字量;阅读面;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适应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是,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选取一个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悦读”之道是针对现在的阅读教学所产生的新阅读观,其基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倡导阅读,借助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通过学生切身表演将阅读立体化。“悦读”之道可尝试性较强,是阅读教学较为可行的一条道路。  【关键词】阅读教学;悦读;兴趣;表演  【中图分类号】G622
【摘要】记叙文写作不是专为“叙”而生,还需要“景”的搭配。文章分析了记叙文写作中景物运用的现状以及作用,然后以具体的例子,着重剖析了记叙文写景描写的误区和对策,以寻找记叙文中景物的巧妙运用策略。  【关键词】记叙文;景物运用;现状;作用;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虽然我们难以企及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对于“荷塘”以及“月色”的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