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学生主观上兴趣不高,而且客观上不学和学了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们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态,注意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注重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即学习与生活密切结合,从字词到句子到一篇文字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教学实践;激发兴趣;挖掘潜能;发挥主动性;写作水平;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对语文等文化课学习毫无兴趣。我想他们宁愿在烈日下扔篮球、搬东西,也不愿静静地待在教室里上课。每学期开学第一课,我总是发现学生头脑灵活、反应快速,就是对学习“短路”。于是我让学生们自己把理想中的语文课写下来给我看看。我了解到学生们希望老师能把教材的内容用幽默有趣的语言包装好,然后不动声色地被他们接受(这一点无可非议):他们希望不做作业,特别是不写作文,希望上课时他们能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谈天说地。总之要打破一切教学的规定,是他们的强烈的要求。这可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
现状如此,我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之后,制定了一套有针对性地激发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的潜能,发挥主动性,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案。
一、激发兴趣,挖掘潜能
1.为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字词,饶有兴趣地识记并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基础。我们头几周举行成语接龙比赛,五人一组,多次累计成绩后,评出一二三名的小组,分别给予奖励。一听说有奖,学生们为取胜,纷纷摩拳擦掌,把《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大部头带进教室,互相竞争,异常兴奋,课堂气氛极其热烈。每次下课时学生都笑着说:“老师,下节课我们还来成语接龙吧。”
2.既然学生们会说一些成语了,我就让他们写,每次成语接龙比赛后留下十分钟,让他们完成作业:以“成语接龙”的形式写十个成语,并选择其中的五个分别造一个句子。作业不是太多,但也需要动动脑筋,翻翻字典,了解词语的意义及应用的范围。这样积少成多,亦能成就一个小词库。
3.我还就学生们一些感兴趣的话题,组织一场聊天式的讨论。如他们关心以后找怎样的工作,月薪多少,上网玩的游戏的优劣等。有的学生手舞足蹈,引来众人捧腹大笑。有的学生语出惊人,却也能引起众人频频点头附和。有的学生瞎说一气,马上迎来一阵语言的棍棒。我则在一旁作适当的引导。这样既满足了他们想说的愿望,又能引导他们对事物、对社会的正确的思考和认识。
4.说完后,当然又是布置作业,将讨论中他们自己的看法写下来。写得好的给予表扬,并在公布栏中张贴以示鼓励。这样,整个班级中有了浓浓的探讨学习的氛围。
二、发掘潜能,发挥主动性
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进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词汇,亦能将自己平常所思所想大胆说出来。随后让他们慢慢养成将所思所想所说的用一定的文字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过程。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学生们就会主动地去尝试他们不曾接触或不愿接触的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如学习完《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我特意留了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别里科夫那样保守,惧怕一切新事物的人物吗?你对他们是喜爱还是憎恨还是其他的情感呢?”
这一问题一提出,仿佛平静的水面被一大块石头击中,翻起了阵阵波浪,学生们一声高过一声的发言,他方举手站起未开口,另一方便又站起大声发表着“高见”,场面真是激动人心,每个人争相发言。学生们的意见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憎恨别里科夫这一类人,因为他们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这种意见占大多数;二是认为别里拉夫这一类人很可怜,甚至有人认为他们可敬,也有人站出来替他们喊冤,这类学生的想法虽只有少数人有,可是他们的想法一说出来,再引经据典来证明,也引起了一些学生的赞同。
下课前二十秒,我宣布:今天的作文就是每位学生将自己的刚才有关的讨论的意见写下来。当时令我意外的是,竟无一位学生提出“不写”。
第二天,我收到了所有学生的作文,先不论长短,文采如何,能够把作业交齐,这对他们来说也是第一次。批完作业后,我特意选了几位学生的作文作为范文,并让他们在班上朗读。袁仁香同学的《别里科夫的传人》以为“胡奶奶”写传记的形式展现了她生活周围一个顽固守旧的老太太形象,表明了“别里科夫后继有人”。当场就获得了所有同学的热烈的掌声。而施文萍同学的一篇《向别里科夫致敬》为别里科夫翻了案。她认为:一是别里科夫为维护沙皇统治即所谓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他虽可恨但亦有可取之处,与我们生活中那些半途而废的人相比,我们就应该向别里科夫致敬。二是与我们生活中那些每天甜言蜜语的“马屁精”不同,别里科夫孤僻地无畏地坚持着自己为人处事的风格,我们更应该向他致敬。这位学生的大胆的、合理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同样赢得了全体学生的掌声。
三、发挥主动性,提高作文水平
学习完《项链》后,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玛蒂尔德虽然一夜成名,赢得了所有人艳羡的目光,可是她却用了十年的艰辛生活,十年美好的青春来还债,值还是不值?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提问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一方说“值”,因为她毕竟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然,她将永远生活在痛苦中;一方说“不值”,她的代价太大了,如果说她没有丢掉这挂项链,她可以继续过她的有梦想的生活,虽然是痛苦的生活。双方唇枪舌剑,场面极其火爆热烈,课堂上还是未能说清。
我趁机布置作业:全班分为正反双方,开展一场辩论赛。双方分别选出五位辩手,学生们齐上阵,查阅资料作为自己的有力证据,组织论稿,大大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对提高作文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以上三方面是我担任职高班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以为学生受益匪浅,作为教师的我也收獲颇多。对于求知的学生,只要我们教师能贯彻素质教育方针,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就会真正教学相长。
(编辑:陈岑)
【关键词】教学实践;激发兴趣;挖掘潜能;发挥主动性;写作水平;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对语文等文化课学习毫无兴趣。我想他们宁愿在烈日下扔篮球、搬东西,也不愿静静地待在教室里上课。每学期开学第一课,我总是发现学生头脑灵活、反应快速,就是对学习“短路”。于是我让学生们自己把理想中的语文课写下来给我看看。我了解到学生们希望老师能把教材的内容用幽默有趣的语言包装好,然后不动声色地被他们接受(这一点无可非议):他们希望不做作业,特别是不写作文,希望上课时他们能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谈天说地。总之要打破一切教学的规定,是他们的强烈的要求。这可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
现状如此,我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之后,制定了一套有针对性地激发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的潜能,发挥主动性,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案。
一、激发兴趣,挖掘潜能
1.为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字词,饶有兴趣地识记并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基础。我们头几周举行成语接龙比赛,五人一组,多次累计成绩后,评出一二三名的小组,分别给予奖励。一听说有奖,学生们为取胜,纷纷摩拳擦掌,把《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大部头带进教室,互相竞争,异常兴奋,课堂气氛极其热烈。每次下课时学生都笑着说:“老师,下节课我们还来成语接龙吧。”
2.既然学生们会说一些成语了,我就让他们写,每次成语接龙比赛后留下十分钟,让他们完成作业:以“成语接龙”的形式写十个成语,并选择其中的五个分别造一个句子。作业不是太多,但也需要动动脑筋,翻翻字典,了解词语的意义及应用的范围。这样积少成多,亦能成就一个小词库。
3.我还就学生们一些感兴趣的话题,组织一场聊天式的讨论。如他们关心以后找怎样的工作,月薪多少,上网玩的游戏的优劣等。有的学生手舞足蹈,引来众人捧腹大笑。有的学生语出惊人,却也能引起众人频频点头附和。有的学生瞎说一气,马上迎来一阵语言的棍棒。我则在一旁作适当的引导。这样既满足了他们想说的愿望,又能引导他们对事物、对社会的正确的思考和认识。
4.说完后,当然又是布置作业,将讨论中他们自己的看法写下来。写得好的给予表扬,并在公布栏中张贴以示鼓励。这样,整个班级中有了浓浓的探讨学习的氛围。
二、发掘潜能,发挥主动性
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进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词汇,亦能将自己平常所思所想大胆说出来。随后让他们慢慢养成将所思所想所说的用一定的文字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过程。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学生们就会主动地去尝试他们不曾接触或不愿接触的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如学习完《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我特意留了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别里科夫那样保守,惧怕一切新事物的人物吗?你对他们是喜爱还是憎恨还是其他的情感呢?”
这一问题一提出,仿佛平静的水面被一大块石头击中,翻起了阵阵波浪,学生们一声高过一声的发言,他方举手站起未开口,另一方便又站起大声发表着“高见”,场面真是激动人心,每个人争相发言。学生们的意见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憎恨别里科夫这一类人,因为他们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这种意见占大多数;二是认为别里拉夫这一类人很可怜,甚至有人认为他们可敬,也有人站出来替他们喊冤,这类学生的想法虽只有少数人有,可是他们的想法一说出来,再引经据典来证明,也引起了一些学生的赞同。
下课前二十秒,我宣布:今天的作文就是每位学生将自己的刚才有关的讨论的意见写下来。当时令我意外的是,竟无一位学生提出“不写”。
第二天,我收到了所有学生的作文,先不论长短,文采如何,能够把作业交齐,这对他们来说也是第一次。批完作业后,我特意选了几位学生的作文作为范文,并让他们在班上朗读。袁仁香同学的《别里科夫的传人》以为“胡奶奶”写传记的形式展现了她生活周围一个顽固守旧的老太太形象,表明了“别里科夫后继有人”。当场就获得了所有同学的热烈的掌声。而施文萍同学的一篇《向别里科夫致敬》为别里科夫翻了案。她认为:一是别里科夫为维护沙皇统治即所谓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他虽可恨但亦有可取之处,与我们生活中那些半途而废的人相比,我们就应该向别里科夫致敬。二是与我们生活中那些每天甜言蜜语的“马屁精”不同,别里科夫孤僻地无畏地坚持着自己为人处事的风格,我们更应该向他致敬。这位学生的大胆的、合理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同样赢得了全体学生的掌声。
三、发挥主动性,提高作文水平
学习完《项链》后,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玛蒂尔德虽然一夜成名,赢得了所有人艳羡的目光,可是她却用了十年的艰辛生活,十年美好的青春来还债,值还是不值?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提问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一方说“值”,因为她毕竟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然,她将永远生活在痛苦中;一方说“不值”,她的代价太大了,如果说她没有丢掉这挂项链,她可以继续过她的有梦想的生活,虽然是痛苦的生活。双方唇枪舌剑,场面极其火爆热烈,课堂上还是未能说清。
我趁机布置作业:全班分为正反双方,开展一场辩论赛。双方分别选出五位辩手,学生们齐上阵,查阅资料作为自己的有力证据,组织论稿,大大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对提高作文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以上三方面是我担任职高班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以为学生受益匪浅,作为教师的我也收獲颇多。对于求知的学生,只要我们教师能贯彻素质教育方针,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就会真正教学相长。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