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有效应对,结合实际让工作有。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认识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有效应对农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手段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我要根据教材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如我在教《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课前就要求学生去搜集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轰炸、洗劫家乡的史实材料,并告诉学生可以是图片、文字材料、录音,也可以是自己访问的记录,但人人都要有发言交流的内容。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有效应对,结合实际让工作有。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认识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有效应对农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手段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我要根据教材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如我在教《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课前就要求学生去搜集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轰炸、洗劫家乡的史实材料,并告诉学生可以是图片、文字材料、录音,也可以是自己访问的记录,但人人都要有发言交流的内容。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