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知识与灵活运用之间的联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一道训练题的教学,教师应明白数学知识与灵活运用之间的联系,从而能正视问题、唤醒经验、激发潜能,使课堂洋溢着灵动和智慧。
  [关键词]数学知识 灵活运用 正视 唤醒 激发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36
  数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将教材静态呈现的知识动态化,最大限度地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中去运用、去建构知识,从而形成数学技能。
  教学片断:
  习题: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相对开出,在离中点15千米的地方相遇。甲乙的速度比为10∶9,求AB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答(1):甲行的路程是总路程的10 / 10 9,乙行的路程是总路程的9 / 10 9,得出总路程为15÷(10 / 19-9 / 19)=285(千米)。
  解答(2):10-9=1(份),15÷1=15(千米),总路程为15×(10 9)=285(千米)。
  师:大家认为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吗?
  生1:好像是一样的思路。
  师:那你们能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2:因为甲乙两辆是同时开出的,所以速度比就是路程的比。15千米就是甲比乙多行的路程,正好对应着1 / 19,因此总路程是15÷1/19=285(千米)。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部分学生轻声地附和“有道理”)
  师:看来,我们还需要来个彻底的思考!想想之前学习这类习题时,我们常用的策略是什么?
  生3:画线段图。
  师:试一试,看看有没有实效。(学生动手画线段图)
  生4:我通过画图(如下),发现之前的思考太粗枝大叶了。题目说“在离中点15千米的地方相遇”,从图中可以看出相遇点和中点之间是15千米,它不是1份,而是一份的一半,所以我们的解法是有问题的,应该是15÷〔10-(10 9)÷2〕=30(千米),这才是1份,所以总路程是30×(10 9)=570(千米)。
  ■
  生5:是的。图中的1份应该是15×2=30(千米),一共有19份,所以是570千米。
  生6:从刚才的分析中,我觉得学习不能凭感觉,更不能马虎大意。
  生7:我们应该学会运用自己曾经学习过的策略,灵活地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师:很精彩的评述。学会灵活地运用策略,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解决各种问题。
  ……
  思考:
  1.正视问题所在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一味地去讲解,因为讲解既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错误的缘由,也不能使正确的知识得以内化。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挖错误的原由,找到症结和困惑所在。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既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克服直觉思维的定式,又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解决问题需要综合审视条件和问题,不能凭自我感觉和固有经验生搬硬套。
  2.唤醒知识经验
  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进行有趣味的学习,是有效训练的核心所在。练习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唤醒和激发,即唤醒学生的认知与经验,使其以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研究,能够有效运用经验去联想,找寻探究新知中的相关点,使学习成为一个探索发展的历程。一节有成效的训练课,教师要全面掌控学生的学习动态,让学生始终处于“愤悱”状态之中,激活他们的思维,诱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上述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解读问题,使其真正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其次,让学生积极思辨,使他们能够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领悟知识的本质,把握解决问题的要领。
  3.激发学习潜能
  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行有信心的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引发学生有主题的自学,既是现代课堂的一种追求,也是打造人本教育的有力举措。上述教学中,教师的引领性话语,既开启了学生深入探索的思维之门,又为学生主动探究和有热情的自学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就在不断辨析中明白错解的缘由,并通过亲身体验、主动探究,从纷繁复杂的知识点中寻找到知识的脉络,形成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通过画示意图,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画图、读图、交流等活动中明晰了问题的本质,知道比所蕴含的复杂关系,从而使知识的脉络在内隐中发生。研究性学习是对课本学习的超越,课本中的知识是静态呈现的,而解决好问题需要的是综合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动起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必定会实现学习的超越,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走向培育智慧的理性征途。
  数学讲评课不是冰冷的课堂,更不是呵斥和责难的课堂,而应该是一个学习反思、智慧交互、理性解读的过程。将学习研究的话语权让位给学生,我们会看到精彩;将解析、评析等权利还给学生,课堂会充满温情,洋溢着灵动和智慧。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以"生"为本,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2004年9月,受中组部和国家外专局委派,我参加了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办的"贸易政策实践:经济、谈判、规则"高级培训班.时间虽短,受益非浅,领悟了世界最高水平教学
期刊
[摘 要]数学模型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有效工具。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使之确立模型思想,积累构建模型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认知冲突;积累表象;操作;合情推理;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55-01  数学模型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构建数学
康复医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型医院, 是 20 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功能障碍者康复的医学医院, 更具体地说, 康复医院是关于功能障碍的预防、诊
[摘 要]“整数除以分数”一课的教学,教师要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使他们学会反思和评价,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模型思想的感悟与建立。  [关键词]自主探究 思维交流 反思评价 实际操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40  课堂回放:  出示例题:一辆摩托车 小时行18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摘 要]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通过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自主学习;思维;认知;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0-0077-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
[摘 要]课程改革对方程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理解与探索知識的过程,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解方程的实质。给出ax b=c、a-x=b、a÷x=b等几种方程类型的解法,培养学生从方程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程;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68  由于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