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适应性调查;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3年1月,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工作启动,探索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约占高校总数的50%。
在全国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2014年,广西外国语学院也召开多次转型研讨会,明确学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及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要求,推动学校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科研学术等方面的转变。为了跟上学校应用型改革步伐,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在课程改革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传统的理论课占主导向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的方向转变,同时利用校园诵读实践、文学作品展演实践、校外采风实践、口述史写作实践等实践课程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逐步转变传统语言文学课的教师“一言堂”模式,以任务式、小组展示式、互动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为了解学生能否适应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和反馈,笔者对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了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适应性的调查,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及其困难所在,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让学生在改革中获益。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在校学生,通过让学生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对283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里有男生24人、女生259人,其中大一学生69人、大二学生86人、大三学生85人、大四学生43人,基本均衡覆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4个年级的学生。
二、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课程进行应用型改革后的适应情况进行调查,学生对课程改革适应性调查的范畴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问卷由4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涉及样本构成,第二部分从整体上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适应情况,第三部分通过矩阵题型了解学生对具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3方面的适应情况,第四部分的开放性填空题了解学生适应或者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原因。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学生对课程改革整体的适应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的应用型改革整体适应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课程应用型改革的适应程度一般,但就总体而言,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學生比例高于不适应的学生比例。
(二)学生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改革的适应情况
要进行课程的应用型改革,就要在课程理念、教学理念方面进行革新。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进行应用型改革后,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在课程体系方面,为构建应用型的课程体系,搭建了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其中实践教学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的构成都是偏重实践的课程,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中,实践学分比重占到总学分的30%以上。教学理念方面,也依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进行调整。
首先是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不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的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则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都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真正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师知识传授的接受者。其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其能力的培养。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诗人陶渊明这一章节内容的讲解中,传统课堂大都只讲解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意蕴、艺术特征等,但是以能力导向为培养理念的课堂,则可以将陶渊明田园诗与当代“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将文学史知识与当下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同样地,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注重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传统课堂更多要求学生将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记好,做好笔记,就算完成了上课任务。但是,应用型的课堂很有可能是由学生充当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将任务提前布置下去,由学生课后完成,然后在课堂进行分享,由教师进行点评。这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有了更高要求。另外,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地方实际当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会根据学校的区位特点开设一些地方性的课程或在课堂中融入地方性知识。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地理区位开设了东盟概况、广西当代文学等课程,并在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中加入了广西地方文化的内容等。
学生对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或者教学理念是否认同或者适应呢?我们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表2的统计结果。从表2可以看到,学生关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认同或者适应的程度一般,其比重在42%~47%之间,但是也可以看到比较适应和完全适应的比重之和也相当大,各项比例也都达到43%以上,与选择一般选项的学生比例基本相当。反之,不能够适应的学生的比重较低,大多在10%以内。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选项学生最为认同或者适应,实践型、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和能力导向的培养理念学生认同或适应程度最低,但和其他选项也都差别不大。就总体而言,不能够适应改革后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学生较少。
(三)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改革的适应情况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落实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即任务式、分组式等的教学形式,互动式、问答式等的教学过程,布置更多的实践项目和内容,增加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看重平时成绩、平时表现,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等。 任务式、分组式等的教学形式,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这种教学形式在汉语言文学的理论课程特别是在实践课程中经常采用。互动式、问答式等的教学则主要是针对以往语言类、文学类课程“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所做的调整,通过不断创设情境和主题推动课堂生成。在实践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当中,随着实践项目、实践课程的增加,学生难免也要完成更多的实践项目和实践内容。在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当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查,通过在教学过程当中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课程作业,增加平时成绩在学生综合成绩的比重,克服期末“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综合成绩构成中,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可以说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大大增加。同时,为适应课程应用型改革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考核方式、考试题型等方面也作了相应调整。在考核方式上,基于课程需要,可以采用课程论文、田野调查、舞台表演、口语表达等方式进行考核;在考试题型方面,减少纯粹考查知识的题型,增加能力考核的题型,且主观题必须要占卷面分数比例的50%以上,同时鼓励教师结合应用型要求在题型上、考核内容上进行创新。
从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来看,学生对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方面的适应情况中比重最大的是一般选项,基本在42%-46%之间,相差不大。能够较好适应的学生比重也较大,在任务式、分组式等的教学形式,互动式、问答式等的教学过程,看重平时成绩、平时表现,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等方面的比重均占43%以上,其中学生较为认可和适应的是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这项,其比重占到了45.94%。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学生比重相对较少,其比重基本上在20%以内,只有增加课堂作业、课后作业这项为23.32%。学生最为适应和认可的是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改革这项,不适应的学生比重仅为8.83%,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不喜欢太过死板的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其具体数据详见表3。
(四)学生对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的接受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方面的变革,希望能够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完成各类实践项目、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从调查结果来看,接受和认可教学改革并且能够适应的学生比重都在46%以上,选择一般选项的学生比重也都在43%以上,不接受认可且不适应的学生比重全部在10%以下。可以说,学生总体上是比较认可课程改革带给他们的积极影响的,其相关数据详见表4。
四、学生适应或者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题是开放题,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填写自己适应或者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原因,从而了解学生的具体想法和认识。
(一)学生适应课改原因分析
从学生回答的情况来看,适应课程改革的学生基本上都比较认可目前的课程改革理念和做法。学生们基本认为,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是大势所趋,符合市场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课程改革能够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课堂组织和形式灵活多样,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目前的课程实践性不够,应该增加实践课程和环节,同时让更多的课程与社会、市场接轨。
(二)学生不适应课改原因分析
不认可课程的应用型改革。在不适应课程应用型改革的学生当中,不少学生不认可课程的应用型改革。在这些学生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并不一定适合进行应用型的改革,所以目前的改革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他们认为,专业课程改革削弱了课程的理论性而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但是由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其实践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他们对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存疑的。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谈到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原因时,都指向了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虽然政府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由于有高考及升学方面的压力,绝大部分学校基本上还是采用“唯分数论”来评价学生。因此,很多学生都是在被动学习和题海战术当中度过中小学阶段的,这跟素质教育当然也跟应用型的教育理念相去甚远。因此,学生认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培养起来的学生还需要逐步去适应课程的应用型改革。
学习任务负担过重。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培养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课程中增加了实践项目、实践内容、课程作业等。不少学生由于经历了任务繁重的高中3年,对大学的普遍期待是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当中度过大学4年。而随着课程应用型改革的深入,实践和作业负担普遍加重,这样也导致了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适应。
五、促进学生更好适应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做好应用型转型理念及政策的宣讲,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认同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应用型改革,是在充分调研、广泛论證及吸收国外高校有益经验基础上的一次调整,是高校教育的一次大转型,是面向当今及未来的一项重要举措,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市场需要,能够更好促进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办出特色和水平,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此背景下,广西外国语学院也进行了全面的应用型改革。
面对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应用型改革问题和背景,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和熟悉,也由此导致了不认可或者抗拒,因此,做好应用型转型理念及政策的宣讲就非常重要。院系(专业)可以通过专业介绍、课程(包括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新创业等课程)、班会和活动等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讲。2018年,学校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时候,专门给学生制定了《广西外国语学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读本》,里面有相当多的内容涉及应用型转型等问题,确实能够较好地加深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和政策的理解。当然,为了迎合评估检查,当时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诵,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内容和知识就是相对次要的问题。因此,现在已经没有了合格评估的压力,可以更好更从容地对学生进行宣讲,帮助学生真正去理解。 课程改革是高校应用型改革的重要环节,且与学生联系密切,因此,除了要从宏观上对国家理念及政策进行宣讲,做好涉及本专业具体改革的方法和做法的宣讲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要介绍清楚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课程改革内容。因此,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强化,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认同。同时要不断弱化此前应试教育理念带来的影响,以及纠正学生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不合理想象。当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革。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认可并且适应了课程改革,但是适应性一般的学生不在少数,占了51.24%,这些学生中有不少是因不理解或者不认可应用型转型而出现的不适应。因此,只要做好了相关理念和政策的宣讲,就会有更多的学生认可和接受应用型的改革,当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
(二)推进学生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高校的应用型转型,很重要的方面是希望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特色鲜明、能够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个性化人才。由于学校的应用型转型时间较短,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处在应用型转型的探索和完善阶段,更注重的是从整体上、结构上来把握转型,在一些更加细化和具体方面的建树不多,没有真正很好以生为本,从而使学生不能够适应,这也是今后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具体涉及课程改革层面的努力方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建立专业导师制。此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就业方面设置了导师制度,从近几年的实施来看,效果越来越好。因此,如果能够将专业导师制拓展到整个本科4年,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个性化成长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完善学生实践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搭建了“文学作品诵读”“文学作品展演”等实践平台,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今后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师”、“文秘”和“写作”模块,搭建相对应的“教师技能比赛(包括三笔字、班级活动策划及讲课等竞赛)”、“行政文秘技能比赛”(包括礼仪大赛、应用文写作大赛等)以及“写作技能比赛”(包括创意写作大赛、口述史写作大赛等),更好地融合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也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及个性化培养打下基础。
丰富考核方式。为了适应应用型改革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上做了较大调整,改变了以往期末考试“一刀切”的做法,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但是,同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目前还相对比较单一,因此,下一步争取使同一门课程的考核也更加多样化,可以用读书报告、田野调查、课程论文、视频制作等方式完成,以更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统筹协调应用型课程转型各环节,保证教学工作有序开表
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强化实践课程、实践学分与学时、实践环节,做到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为了让学生更好适应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的改变,做好整体统筹协调就非常重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团队、教师个人。
做好课程设置整体的统筹协调。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协调、实践课程的设置等,确保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能够有机结合,不至于在内容上脱节或者重复拖沓,也不要因为实践项目太多使学生负担太重。前几年,课程的应用型改革仓促上马,简单地将原来的1门课拆分成理论与实践2门课,结果课程任务大大增加,学生叫苦不迭,很难适应。现在已经逐步改掉这样的做法,更加合理地改革课程体系。
做好课程团队的统筹协调。包括课程团队之间以及课程团队内部的协调。课程团队之间由于课程性质的差异,可以采用不同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但是课程的共通性使得相关课程之间又有很多相似性。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协调,特别是在应用型改革初期,可以使各门课程能够更好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由于课程的实践性大大加强,各团队内部也要加强讨论交流,促使课程实践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以及实践效果更好。
做好教师之间的协调。等相应增加,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到,学生最不能适应的就是实践项目及作业数量增加的情况。以往也确实收到不少学生关于课程作业任务太重的反馈。做好教师问的协调沟通,协调好教师间、课程间的任务、作业,可以更好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也使学生不要因此对应用型课程改革產生抵触情绪。
(四)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反馈和评价机制,促使信息有效通达
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和评价的主体,学生的意见对于促进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相当重要。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反馈和评价机制主要包括学校质控部门收集的班级信息员信息(一般周期为1个月且不一定准时),以及每学期期末教务系统上的学生评教。这些反馈机制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周期较长,反馈的时效性不够,且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针对教师个人。因此,建立多渠道、多样式的更加完善的学生反馈和评价机制非常必要。
鼓励学生及时反馈。为了克服之前反馈周期较长的弊端,鼓励学生在碰到课程及教学上的问题时及时向老师反馈。如果碰到有些问题学生不好当面跟老师说明,则鼓励学生向院系领导反馈,由院系领导来协调。
增加反馈的渠道。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的反馈渠道比较单一,还需要加以丰富和完善,并且做到常态化,主要包括召开专业学生反馈座谈会、专业及课程满意度调查。这两项措施既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师或课程进行反馈,帮助教师在课程授课中加以改进,甚至可以是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或课程改革问题,帮助院系明确今后的改革方向和决策。
总之,通过此次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适应性调查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是能够适应课程的应用型改革的。当然也不能忽视那些占比较大的适应性一般的学生,这些学生如果能够较好加以引导,是比较容易适应课程改革的。对于那些不适应也不认可应用型改革的学生,还需要从源头上加以疏导,为他们详细解读国家教育政策及相关文件,让他们能够从根本上认同国家、学校、专业的办学政策和理念调整。对于因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而不能适应改革的学生,应注意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他们能够从容应对改革。对于学生认为任务负担过重而不能适应的情况,则要做好统筹协调,使得课程体系、实践任务的布置和安排更加合理。同时,引导学生走出对大学的不合理想象,让学生能够在知识求索中度过更加充实的大学生活。另外,所有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的打磨验证和调整,让课程改革、应用型改革继续完善,让改革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革,并且在改革中成长受益。
2013年1月,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工作启动,探索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约占高校总数的50%。
在全国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2014年,广西外国语学院也召开多次转型研讨会,明确学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及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要求,推动学校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科研学术等方面的转变。为了跟上学校应用型改革步伐,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在课程改革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传统的理论课占主导向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的方向转变,同时利用校园诵读实践、文学作品展演实践、校外采风实践、口述史写作实践等实践课程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逐步转变传统语言文学课的教师“一言堂”模式,以任务式、小组展示式、互动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为了解学生能否适应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和反馈,笔者对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了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适应性的调查,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及其困难所在,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让学生在改革中获益。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在校学生,通过让学生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对283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里有男生24人、女生259人,其中大一学生69人、大二学生86人、大三学生85人、大四学生43人,基本均衡覆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4个年级的学生。
二、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课程进行应用型改革后的适应情况进行调查,学生对课程改革适应性调查的范畴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问卷由4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涉及样本构成,第二部分从整体上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适应情况,第三部分通过矩阵题型了解学生对具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3方面的适应情况,第四部分的开放性填空题了解学生适应或者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原因。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学生对课程改革整体的适应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的应用型改革整体适应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课程应用型改革的适应程度一般,但就总体而言,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學生比例高于不适应的学生比例。
(二)学生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改革的适应情况
要进行课程的应用型改革,就要在课程理念、教学理念方面进行革新。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进行应用型改革后,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在课程体系方面,为构建应用型的课程体系,搭建了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其中实践教学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的构成都是偏重实践的课程,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中,实践学分比重占到总学分的30%以上。教学理念方面,也依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进行调整。
首先是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不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的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则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都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真正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师知识传授的接受者。其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其能力的培养。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诗人陶渊明这一章节内容的讲解中,传统课堂大都只讲解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意蕴、艺术特征等,但是以能力导向为培养理念的课堂,则可以将陶渊明田园诗与当代“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将文学史知识与当下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同样地,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注重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传统课堂更多要求学生将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记好,做好笔记,就算完成了上课任务。但是,应用型的课堂很有可能是由学生充当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将任务提前布置下去,由学生课后完成,然后在课堂进行分享,由教师进行点评。这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有了更高要求。另外,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地方实际当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会根据学校的区位特点开设一些地方性的课程或在课堂中融入地方性知识。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地理区位开设了东盟概况、广西当代文学等课程,并在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中加入了广西地方文化的内容等。
学生对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或者教学理念是否认同或者适应呢?我们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表2的统计结果。从表2可以看到,学生关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认同或者适应的程度一般,其比重在42%~47%之间,但是也可以看到比较适应和完全适应的比重之和也相当大,各项比例也都达到43%以上,与选择一般选项的学生比例基本相当。反之,不能够适应的学生的比重较低,大多在10%以内。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选项学生最为认同或者适应,实践型、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和能力导向的培养理念学生认同或适应程度最低,但和其他选项也都差别不大。就总体而言,不能够适应改革后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学生较少。
(三)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改革的适应情况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落实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即任务式、分组式等的教学形式,互动式、问答式等的教学过程,布置更多的实践项目和内容,增加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看重平时成绩、平时表现,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等。 任务式、分组式等的教学形式,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这种教学形式在汉语言文学的理论课程特别是在实践课程中经常采用。互动式、问答式等的教学则主要是针对以往语言类、文学类课程“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所做的调整,通过不断创设情境和主题推动课堂生成。在实践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当中,随着实践项目、实践课程的增加,学生难免也要完成更多的实践项目和实践内容。在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当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查,通过在教学过程当中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课程作业,增加平时成绩在学生综合成绩的比重,克服期末“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综合成绩构成中,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可以说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大大增加。同时,为适应课程应用型改革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考核方式、考试题型等方面也作了相应调整。在考核方式上,基于课程需要,可以采用课程论文、田野调查、舞台表演、口语表达等方式进行考核;在考试题型方面,减少纯粹考查知识的题型,增加能力考核的题型,且主观题必须要占卷面分数比例的50%以上,同时鼓励教师结合应用型要求在题型上、考核内容上进行创新。
从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来看,学生对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方面的适应情况中比重最大的是一般选项,基本在42%-46%之间,相差不大。能够较好适应的学生比重也较大,在任务式、分组式等的教学形式,互动式、问答式等的教学过程,看重平时成绩、平时表现,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等方面的比重均占43%以上,其中学生较为认可和适应的是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这项,其比重占到了45.94%。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学生比重相对较少,其比重基本上在20%以内,只有增加课堂作业、课后作业这项为23.32%。学生最为适应和认可的是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改革这项,不适应的学生比重仅为8.83%,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不喜欢太过死板的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其具体数据详见表3。
(四)学生对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的接受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方面的变革,希望能够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完成各类实践项目、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从调查结果来看,接受和认可教学改革并且能够适应的学生比重都在46%以上,选择一般选项的学生比重也都在43%以上,不接受认可且不适应的学生比重全部在10%以下。可以说,学生总体上是比较认可课程改革带给他们的积极影响的,其相关数据详见表4。
四、学生适应或者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题是开放题,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填写自己适应或者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原因,从而了解学生的具体想法和认识。
(一)学生适应课改原因分析
从学生回答的情况来看,适应课程改革的学生基本上都比较认可目前的课程改革理念和做法。学生们基本认为,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是大势所趋,符合市场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课程改革能够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课堂组织和形式灵活多样,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目前的课程实践性不够,应该增加实践课程和环节,同时让更多的课程与社会、市场接轨。
(二)学生不适应课改原因分析
不认可课程的应用型改革。在不适应课程应用型改革的学生当中,不少学生不认可课程的应用型改革。在这些学生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并不一定适合进行应用型的改革,所以目前的改革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他们认为,专业课程改革削弱了课程的理论性而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但是由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其实践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他们对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存疑的。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谈到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原因时,都指向了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虽然政府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由于有高考及升学方面的压力,绝大部分学校基本上还是采用“唯分数论”来评价学生。因此,很多学生都是在被动学习和题海战术当中度过中小学阶段的,这跟素质教育当然也跟应用型的教育理念相去甚远。因此,学生认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培养起来的学生还需要逐步去适应课程的应用型改革。
学习任务负担过重。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培养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课程中增加了实践项目、实践内容、课程作业等。不少学生由于经历了任务繁重的高中3年,对大学的普遍期待是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当中度过大学4年。而随着课程应用型改革的深入,实践和作业负担普遍加重,这样也导致了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适应。
五、促进学生更好适应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做好应用型转型理念及政策的宣讲,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认同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应用型改革,是在充分调研、广泛论證及吸收国外高校有益经验基础上的一次调整,是高校教育的一次大转型,是面向当今及未来的一项重要举措,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市场需要,能够更好促进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办出特色和水平,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此背景下,广西外国语学院也进行了全面的应用型改革。
面对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应用型改革问题和背景,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和熟悉,也由此导致了不认可或者抗拒,因此,做好应用型转型理念及政策的宣讲就非常重要。院系(专业)可以通过专业介绍、课程(包括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新创业等课程)、班会和活动等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讲。2018年,学校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时候,专门给学生制定了《广西外国语学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读本》,里面有相当多的内容涉及应用型转型等问题,确实能够较好地加深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和政策的理解。当然,为了迎合评估检查,当时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诵,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内容和知识就是相对次要的问题。因此,现在已经没有了合格评估的压力,可以更好更从容地对学生进行宣讲,帮助学生真正去理解。 课程改革是高校应用型改革的重要环节,且与学生联系密切,因此,除了要从宏观上对国家理念及政策进行宣讲,做好涉及本专业具体改革的方法和做法的宣讲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要介绍清楚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课程改革内容。因此,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强化,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认同。同时要不断弱化此前应试教育理念带来的影响,以及纠正学生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不合理想象。当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革。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认可并且适应了课程改革,但是适应性一般的学生不在少数,占了51.24%,这些学生中有不少是因不理解或者不认可应用型转型而出现的不适应。因此,只要做好了相关理念和政策的宣讲,就会有更多的学生认可和接受应用型的改革,当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
(二)推进学生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高校的应用型转型,很重要的方面是希望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特色鲜明、能够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个性化人才。由于学校的应用型转型时间较短,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处在应用型转型的探索和完善阶段,更注重的是从整体上、结构上来把握转型,在一些更加细化和具体方面的建树不多,没有真正很好以生为本,从而使学生不能够适应,这也是今后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具体涉及课程改革层面的努力方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建立专业导师制。此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就业方面设置了导师制度,从近几年的实施来看,效果越来越好。因此,如果能够将专业导师制拓展到整个本科4年,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个性化成长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完善学生实践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搭建了“文学作品诵读”“文学作品展演”等实践平台,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今后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师”、“文秘”和“写作”模块,搭建相对应的“教师技能比赛(包括三笔字、班级活动策划及讲课等竞赛)”、“行政文秘技能比赛”(包括礼仪大赛、应用文写作大赛等)以及“写作技能比赛”(包括创意写作大赛、口述史写作大赛等),更好地融合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也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及个性化培养打下基础。
丰富考核方式。为了适应应用型改革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上做了较大调整,改变了以往期末考试“一刀切”的做法,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但是,同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目前还相对比较单一,因此,下一步争取使同一门课程的考核也更加多样化,可以用读书报告、田野调查、课程论文、视频制作等方式完成,以更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统筹协调应用型课程转型各环节,保证教学工作有序开表
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强化实践课程、实践学分与学时、实践环节,做到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为了让学生更好适应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的改变,做好整体统筹协调就非常重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团队、教师个人。
做好课程设置整体的统筹协调。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协调、实践课程的设置等,确保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能够有机结合,不至于在内容上脱节或者重复拖沓,也不要因为实践项目太多使学生负担太重。前几年,课程的应用型改革仓促上马,简单地将原来的1门课拆分成理论与实践2门课,结果课程任务大大增加,学生叫苦不迭,很难适应。现在已经逐步改掉这样的做法,更加合理地改革课程体系。
做好课程团队的统筹协调。包括课程团队之间以及课程团队内部的协调。课程团队之间由于课程性质的差异,可以采用不同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但是课程的共通性使得相关课程之间又有很多相似性。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协调,特别是在应用型改革初期,可以使各门课程能够更好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由于课程的实践性大大加强,各团队内部也要加强讨论交流,促使课程实践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以及实践效果更好。
做好教师之间的协调。等相应增加,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到,学生最不能适应的就是实践项目及作业数量增加的情况。以往也确实收到不少学生关于课程作业任务太重的反馈。做好教师问的协调沟通,协调好教师间、课程间的任务、作业,可以更好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也使学生不要因此对应用型课程改革產生抵触情绪。
(四)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反馈和评价机制,促使信息有效通达
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和评价的主体,学生的意见对于促进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相当重要。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反馈和评价机制主要包括学校质控部门收集的班级信息员信息(一般周期为1个月且不一定准时),以及每学期期末教务系统上的学生评教。这些反馈机制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周期较长,反馈的时效性不够,且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针对教师个人。因此,建立多渠道、多样式的更加完善的学生反馈和评价机制非常必要。
鼓励学生及时反馈。为了克服之前反馈周期较长的弊端,鼓励学生在碰到课程及教学上的问题时及时向老师反馈。如果碰到有些问题学生不好当面跟老师说明,则鼓励学生向院系领导反馈,由院系领导来协调。
增加反馈的渠道。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的反馈渠道比较单一,还需要加以丰富和完善,并且做到常态化,主要包括召开专业学生反馈座谈会、专业及课程满意度调查。这两项措施既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师或课程进行反馈,帮助教师在课程授课中加以改进,甚至可以是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或课程改革问题,帮助院系明确今后的改革方向和决策。
总之,通过此次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适应性调查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是能够适应课程的应用型改革的。当然也不能忽视那些占比较大的适应性一般的学生,这些学生如果能够较好加以引导,是比较容易适应课程改革的。对于那些不适应也不认可应用型改革的学生,还需要从源头上加以疏导,为他们详细解读国家教育政策及相关文件,让他们能够从根本上认同国家、学校、专业的办学政策和理念调整。对于因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而不能适应改革的学生,应注意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他们能够从容应对改革。对于学生认为任务负担过重而不能适应的情况,则要做好统筹协调,使得课程体系、实践任务的布置和安排更加合理。同时,引导学生走出对大学的不合理想象,让学生能够在知识求索中度过更加充实的大学生活。另外,所有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的打磨验证和调整,让课程改革、应用型改革继续完善,让改革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革,并且在改革中成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