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物理教育模式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我院在当今形势下,如何更好加强物理教育以达到培养理工结合,宽厚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从完善课程体系,更改课程设计,重视工程实践,提高学生兴趣四个方面给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新形势、基础物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O4
  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在我国教育界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1994年,国家教委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提出“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问题。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7年初,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明确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其实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一直以来都有一些“脱节”,90年代以前还不是很明显,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脱节”的现象变的越来越明显。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让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与社会接轨,成为了各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大学物理而言,现在我们大学物理教育其实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近30年来,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快车道, 物理研究也是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当然这种情况仅仅限于政府、企业和一些研究机构;大学里面的物理教育却是陷入了一个非常窘迫的境况:学生不愿意学,很多老师认为没有必要。
  因此物理教育必须要做出改革,本人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些自己的看法:
  1. 完善课程体系
  物理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一门基础,所以更好的让学生学习好物理学对他们以后的专业素质是非常有好处的。大学物理课程对夯实学生的科学基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是所有理工科学生、甚至文科学生的必修课。
  随着我国的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及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 大学物理这门学科也需要进行改革。我们现有的课本是兼顾了基础性和通用性的,而忽略了各个专业的特殊性。 我以为,针对不同的专业物理教育的侧重点应该也不一样, 所用的教材也应该有所删减与增加,至于需要删减或增加的内容就需要各个专业自己讨论。
  2. 更改课程设计
  现阶段我们大学物理的课程设计基本上沿袭了40年前的课程设计。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课程设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以为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应该做出一些改变。首先:我们的课程要和学生的高中课程要衔接起来,避免一些简单的重复;其次:我们的课程设计要能比较好的衔接社会中各个行业的需要,不是简单的闭门造车;最后:大学物理的教育最好是安排在学生的高等数学的微积分和不定积分的课程之后, 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授课内容。
  3. 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困难的话题。物理学作为基础学科,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无味。 虽然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多都用的到,但是如何让大学里面的物理教育和专业结合起来,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北京的国家科技馆里面很多现象都是和物理是相关的, 里面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感到非常的新奇,这些都是用在生活中的实例。 所以我认为,要想让专业和我们大学物理教育结合起来,最好的一点就是各个专业能做一些调研,从而得知这些专业现实中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物理知识。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课程实践调整, 从而更好的让物理基础教育与专业结合起来。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考虑一些与专业相结合的物理实验会更有效果。
  4. 学生兴趣
  有一个老师问过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就是按照我学物理的时候那样教的啊,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都不学物理了呢?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了学生的兴趣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在听讲解的时候,自主集中注意力一般在15分钟左右,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大家会强迫自己去学习,而大学之后就没有这种压力,而且面对的是基础课教育,很多学生认为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因此物理授课形势就变的非常严峻。
  如何才能把学生的兴趣拉回到课堂上呢?
  下面我说一下认同感和参与感: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与评估。人无论怎样都需要被肯定,但是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呢?这就需要参与了。所以我以为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参与其中是调动他们对物理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对于这些我觉得我们的授课可以考虑引进一些新的方法,比如授课可以更有计划一点,前五分钟随机提问一个学生的预习情况,三十五分钟的授课时间,后面五分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上次所留的题目或者由老师提出一个有趣的现象,让大家分组讨论。如果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组织一些課时用一些比较新的方式讨论问题,例如:头脑风暴法(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 德尔菲法(背对背征集意见)、系统分析法等等,一边让学生学习了物理知识,一边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与管理能力。
  当然,这些仅仅代表个人对于教育转型中本专业的看法,其合理性和可行性都还有待考证。
  参考文献:
  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 刘英,高广君
  2.《Physics at the Crossroads》
其他文献
《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的宏伟蓝图,是进入21世纪我国制定的、指导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必将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教育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方针的内容之一,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特点,是改革开放
目的:  本研究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贵州省增补目录为基础,通过调查了解贵州省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短缺现况,探讨贵州省基本药物短缺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影响,继而提出相应的政策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面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新期盼的战略选择,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已初步解决,而“上好学”成为老百姓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无论是国计还是民生,提高质量都是当前教
摘 要:加强技校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该文对技校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校生 数学应用 意识与能力 原因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027-01    1 为什么要加强技校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1数学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