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就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储望华先生于2013年出版的两本文集,剖析其中人生故事的价值及其对学习解读其作品的意义。
[关键词]储望华;钢琴;作曲
[中图分类号]J6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9-0092-02
储望华是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但由于自1982年以来一直定居澳大利亚学习、教学、创作、演艺等,所以,对于许多国人来说,储先生仅仅是教材、音乐会和音乐考级作品中的人物。随着新世纪以来储先生频繁回国讲学、演奏、担任评委、开音乐会等活动,人们才得以近距离地认识这位为我国钢琴艺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澳籍华人,有关储先生作品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起来。但就总体面貌来看,研究多侧重于作品的技术分析。对于作品背后的人似乎缺乏应有的关注,这也许是由于客观上缺乏信息导致的。储先生近年出版的两本艺术文集[1][2],可为我们弥补这个研究遗憾。
首先,该书向我们展示了储先生当前最全面的信息。储先生自己介绍说本书“‘图文并茂’……第一册音乐艺术文集偏重音乐艺术专业方面,涉猎作曲、音乐评论、演奏、钢琴教学、即兴等领域,且有较深入的研究探讨。第二册充满人文情怀笔调,从忆父忆旧忆师忆学,从交友系友与友共生共事,到中外、东西、社会上下各个方面,介绍和感慨世事社会人生的丰富阅历,且诗文杂文论文散文信札兼容并蓄”。以往我们研究大多数只是关注到他比较流行的钢琴作品,如《黄河》协奏曲和《翻身的日子》《二泉映月》《解放区的天》《浏阳河》《茉莉花》《新疆随想曲》《前奏曲》《筝箫吟》等。其实,仅就储先生的创作贡献本身来说就比这宽广得多,15岁时的成名作《村歌》是一首二胡独奏曲,“文革”时的《白毛女组曲》是首手风琴曲。此外,他的创作领域还涉猎电影电视音乐、声乐、交响乐等多个领域。对于该书的丰富性,著名音乐学家毛宇宽在给该书责任编辑张弦的信中说:“这的确是一部内容丰富且具独家风采的好书,读来引人入胜,令我大为惊喜!这时我才知道,望华不仅是一位才气横溢的作曲家、频频现身舞台的钢琴演奏家、富有创造性思维的钢琴教师,而且是一位文笔隽永的散文作家、自学成才的画家,并精于手风琴演奏、镌刻、摄影。这样多才多艺的天才人物在当今的确是非常罕见的珍稀动物啊!”丰富的内容必有丰富的人生和思想。储先生说:“我的音乐之路跟父亲有关……得知我考上(中央院附中)后,父亲非常高兴,他希望我能成为傅聪等那样的钢琴家。”今天的储望华先生确实如他父亲期望的那样成长为修养全面的钢琴家了。储先生在书中还回忆了自己于中央音乐学院20世纪60年代求学时的课程,那时的本科课程内容真是丰富啊,其中他特别提到开设的民间音乐课程对他的哺育,这真是值得我们当下人好好反思的内容。不仅如此,储先生现在也用这样全面的人才观来教育后学者,他说:“我觉得艺术修养的丰富和全面,肯定有助于作曲想象力的廣阔,也使生活的内容多姿多彩,提高了人生的品质……钢琴教学应在学习中提高全面艺术修养,应加强技术艺术同生共进,加强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増进对姊妹艺术,对美术、文学、戏剧和人文学科的兴趣……”他还向媒体“呼吁国内音乐教育能着力培养钢琴和作曲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方面,他的儿子Mark可谓是他的艺术观的典型实践成果了。Mark15岁时获全澳少年钢琴大赛第一名,与澳大利亚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等作品,但中学毕业后却放弃了钢琴专业,爱上了作曲(电子音乐),其作品在欧洲网络上畅销;此后又创办杂志,搞文学写作,担任了“美食撰稿评论员”,最近又开了两次个人画展。可见其涉猎是多么广泛,未来无可限量。
其次,该书向我们展示了储先生个人丰富的成长经历,许多信息甚至是第一次披露。储先生祖籍江苏宜兴,可谓人文荟萃之地,刘天华三大弟子之一的中国音乐学界泰斗级大师储师竹是储先生的远房亲戚长辈,一代宗师储师竹临终时还嘱咐其弟子要找出阿炳。储先生自己在文章中也明确表达过自己亲自到老家调查过民歌,并受到阿炳故事感染的事情(1999年)。很遗憾,关于储先生的《二泉映月》钢琴作品的大量研究文献,至今没有一篇结合储先生的这个人文背景进行哪怕有那么一点点的分析。储先生出生在湖南蓝田,一个距浏阳河并不算太远的小镇,且至少5岁前是生活在那个地方的,这个年龄应该会说话了,也就是说,储先生的文化成长最初的“母乳”是湖南乡音。即使包括储先生本人,除了政治原因外,谁又能说得清他改编的那动听的《浏阳河》跟这背景没有一点关系呢?!储先生很欣赏谭盾,是否有乡音情结我们不清楚,但储先生笔名“楚歌”已经充分说明其文化上的认同。遗憾的是,有一篇很有影响力的博士学位论文《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却没有储先生的任何身影,那就更不能怪有关钢琴曲《浏阳河》所有研究文献中没有这个人文内涵了。储先生生于1941年,他特别在1956年被赞誉为“戴红领巾的作曲者”的信息后用括号注明是“15岁”,查查现有文献,几乎都说成是“14岁”,储先生特别注明也许是有用意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信息竟然被广泛错误传播。可见我们的研究是缺乏那么一点所谓“田野”精神的。像这样有价值的细节多得是,只要你愿意阅读,就不难发现研究的新点。现就复杂的细节问题的价值再举一例,许多文献介绍储先生说是“从小就喜欢音乐”,其他信息再没有了。像这样的话几乎可以放到每一个搞音乐的学人身上,如不细致交代真没有意义。据笔者细读,储先生至少是在1946年后随着父亲来到上海,读的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大陆学校最早开设乐歌课的学校,也是学堂乐歌“第一师”沈心工参与创建并一直任教的学校。尽管学校那时的音乐氛围跟后来的中央院附中不能相比,但这个学校的音乐教育一定较普通学校好得多。储先生自己说是在“缺乏音乐环境”(应该是指像今天的家教那样的学习条件)下,在1000多名考生中只录取30名学生的情况下考入中央院附中的。如果忽略这个背景,许多文献就很容易把储先生朝“天才”方向进行描绘。笔者不是反对“天才说”,如果仅仅是“天才”的话,我们一般人也学不来。事实上,正如储先生自己说的,到了中央院学习一年后,所有同学连选学什么乐器都是由教师根据个人情况定的,并不是像今天,在还没进入附中之前便有一定实力基础且已经确定方向了。如果仅仅是“天才”,那也就无法理解储先生的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更无法理解他强调的“勤奋”了。很遗憾,关于储先生的一些细节信息不仅仅我们忽略了,就是现有关于上海交大附小音乐教育史的专业文献中也没有储先生这样有影响的学生的身影。至于书中关于中央院附中的学习经历、“文革”中的音乐实践,以及后来储先生去澳大利亚求学、求职,技术与艺术的精进、思想的转型、领域的扩展等,都是值得好好阅读的,如不结合这些信息对储先生的作品进行分析,很难深入其“骨髓”。同时,这些信息也是研究相关领域音乐史的生动且宝贵的材料。 再次,该书还向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研究资料。学术界关于傅聪与傅雷父子研究很多,这些研究大多是想通过《傅雷家书》的研究来透视音乐才子傅聪的成长智慧以及故事背后的社会历史与人文传统。如果你阅读储先生的书后就会发现,这又是一对类似“傅聪与傅雷”关系的父子,研究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储先生的父亲叫储安平,凡经历过20世纪50年代年龄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不知道储安平这个名字的。储安平解放前曾任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后又创办了闻名世界的《观察》杂志。解放后因其在解放前对国民党的批评对建立新中国有功而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代表身份参加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被评为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党报《光明日报》总编辑,是新闻领域赫赫有名的重要人物。储先生的母亲端木路西,后改名端木新民,也很了不起,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权运動”的重要人物。遗憾的是,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著名人物组成的美好的家庭,却于储先生两岁时分离,启动了储先生曲折人生的第一次按钮。但更影响储先生的是其父亲的“大右派”身份导致已经被中央院录取为作曲系学生的他,不得不入钢琴系,且随后还坎坷不断,连女朋友都吹了,入团、入党、出国留学就更没门儿了。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储先生还能做出卓越的成绩,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是需要深入分析且值得我们今天社会的年轻人好好学习的。更重要的是其行为与作品背后透视出的社会意义很值得关注。比如:音乐史家梁茂春先生在文章中就明确提出要研究“文革”音乐。储先生参与主创的《黄河》协奏曲,其中用不用“东方红”与“国际歌”现存在分歧。如何看待这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按照网上一些泄愤的人的说法,储先生不应该再去演奏,而现实中的储先生不仅去演奏还于每次回国必讲《黄河》。为什么呢?著名钢琴家鲍蕙荞于2001年采访他回国开的音乐会时曾询问“起什么名字”,储先生这样回答:“那就叫《华夏情怀》吧!”如果说1982年去澳大利亚留学时他没有一点怨气是不现实的。但是到了晚年,他不仅频繁回国示“爱”,而且还在书中这样说:“我身在曹营心在汉,爱国爱江山爱京城爱故宫,其爱心,也有70年了!”如此,那些指责他演奏“文革”版《黄河》的是没有道理的。“文革”曾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惨痛的教训,正是基于对“文革”的反思,我们国家才决定坚定不移地搞改革开放,一心一意谋安定团结求发展,也才会发展成今天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我们再不能利用“文革”来撕裂社会了。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凝聚人心,为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储安平的四个子女分别叫望英、望德、望瑞、望华,对于前三者有文艺界学者解读为储安平希望子女学习英国、德国、瑞士,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分析,对于储安平最疼爱的最小儿子“望华”的意思正是期望他们学习先进国家最终以助“中华”的意思。
赵晓生先生在其微博中说:“储望华的《幽谷潺音》,要能从中听到古琴幽远的声音……”文人的音乐是要听出其深远意义的,文人的文字作品何尝不需要读出深刻的内涵呢?该书内容实在丰富,一篇文章难以言尽,但愿能起到引玉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储望华.储望华音乐艺术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3(04).
[2]储望华.储望华忆父谈艺录[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3(04).
(责任编辑:郝爱君)
本文就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储望华先生于2013年出版的两本文集,剖析其中人生故事的价值及其对学习解读其作品的意义。
[关键词]储望华;钢琴;作曲
[中图分类号]J6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9-0092-02
储望华是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但由于自1982年以来一直定居澳大利亚学习、教学、创作、演艺等,所以,对于许多国人来说,储先生仅仅是教材、音乐会和音乐考级作品中的人物。随着新世纪以来储先生频繁回国讲学、演奏、担任评委、开音乐会等活动,人们才得以近距离地认识这位为我国钢琴艺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澳籍华人,有关储先生作品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起来。但就总体面貌来看,研究多侧重于作品的技术分析。对于作品背后的人似乎缺乏应有的关注,这也许是由于客观上缺乏信息导致的。储先生近年出版的两本艺术文集[1][2],可为我们弥补这个研究遗憾。
首先,该书向我们展示了储先生当前最全面的信息。储先生自己介绍说本书“‘图文并茂’……第一册音乐艺术文集偏重音乐艺术专业方面,涉猎作曲、音乐评论、演奏、钢琴教学、即兴等领域,且有较深入的研究探讨。第二册充满人文情怀笔调,从忆父忆旧忆师忆学,从交友系友与友共生共事,到中外、东西、社会上下各个方面,介绍和感慨世事社会人生的丰富阅历,且诗文杂文论文散文信札兼容并蓄”。以往我们研究大多数只是关注到他比较流行的钢琴作品,如《黄河》协奏曲和《翻身的日子》《二泉映月》《解放区的天》《浏阳河》《茉莉花》《新疆随想曲》《前奏曲》《筝箫吟》等。其实,仅就储先生的创作贡献本身来说就比这宽广得多,15岁时的成名作《村歌》是一首二胡独奏曲,“文革”时的《白毛女组曲》是首手风琴曲。此外,他的创作领域还涉猎电影电视音乐、声乐、交响乐等多个领域。对于该书的丰富性,著名音乐学家毛宇宽在给该书责任编辑张弦的信中说:“这的确是一部内容丰富且具独家风采的好书,读来引人入胜,令我大为惊喜!这时我才知道,望华不仅是一位才气横溢的作曲家、频频现身舞台的钢琴演奏家、富有创造性思维的钢琴教师,而且是一位文笔隽永的散文作家、自学成才的画家,并精于手风琴演奏、镌刻、摄影。这样多才多艺的天才人物在当今的确是非常罕见的珍稀动物啊!”丰富的内容必有丰富的人生和思想。储先生说:“我的音乐之路跟父亲有关……得知我考上(中央院附中)后,父亲非常高兴,他希望我能成为傅聪等那样的钢琴家。”今天的储望华先生确实如他父亲期望的那样成长为修养全面的钢琴家了。储先生在书中还回忆了自己于中央音乐学院20世纪60年代求学时的课程,那时的本科课程内容真是丰富啊,其中他特别提到开设的民间音乐课程对他的哺育,这真是值得我们当下人好好反思的内容。不仅如此,储先生现在也用这样全面的人才观来教育后学者,他说:“我觉得艺术修养的丰富和全面,肯定有助于作曲想象力的廣阔,也使生活的内容多姿多彩,提高了人生的品质……钢琴教学应在学习中提高全面艺术修养,应加强技术艺术同生共进,加强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増进对姊妹艺术,对美术、文学、戏剧和人文学科的兴趣……”他还向媒体“呼吁国内音乐教育能着力培养钢琴和作曲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方面,他的儿子Mark可谓是他的艺术观的典型实践成果了。Mark15岁时获全澳少年钢琴大赛第一名,与澳大利亚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等作品,但中学毕业后却放弃了钢琴专业,爱上了作曲(电子音乐),其作品在欧洲网络上畅销;此后又创办杂志,搞文学写作,担任了“美食撰稿评论员”,最近又开了两次个人画展。可见其涉猎是多么广泛,未来无可限量。
其次,该书向我们展示了储先生个人丰富的成长经历,许多信息甚至是第一次披露。储先生祖籍江苏宜兴,可谓人文荟萃之地,刘天华三大弟子之一的中国音乐学界泰斗级大师储师竹是储先生的远房亲戚长辈,一代宗师储师竹临终时还嘱咐其弟子要找出阿炳。储先生自己在文章中也明确表达过自己亲自到老家调查过民歌,并受到阿炳故事感染的事情(1999年)。很遗憾,关于储先生的《二泉映月》钢琴作品的大量研究文献,至今没有一篇结合储先生的这个人文背景进行哪怕有那么一点点的分析。储先生出生在湖南蓝田,一个距浏阳河并不算太远的小镇,且至少5岁前是生活在那个地方的,这个年龄应该会说话了,也就是说,储先生的文化成长最初的“母乳”是湖南乡音。即使包括储先生本人,除了政治原因外,谁又能说得清他改编的那动听的《浏阳河》跟这背景没有一点关系呢?!储先生很欣赏谭盾,是否有乡音情结我们不清楚,但储先生笔名“楚歌”已经充分说明其文化上的认同。遗憾的是,有一篇很有影响力的博士学位论文《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却没有储先生的任何身影,那就更不能怪有关钢琴曲《浏阳河》所有研究文献中没有这个人文内涵了。储先生生于1941年,他特别在1956年被赞誉为“戴红领巾的作曲者”的信息后用括号注明是“15岁”,查查现有文献,几乎都说成是“14岁”,储先生特别注明也许是有用意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信息竟然被广泛错误传播。可见我们的研究是缺乏那么一点所谓“田野”精神的。像这样有价值的细节多得是,只要你愿意阅读,就不难发现研究的新点。现就复杂的细节问题的价值再举一例,许多文献介绍储先生说是“从小就喜欢音乐”,其他信息再没有了。像这样的话几乎可以放到每一个搞音乐的学人身上,如不细致交代真没有意义。据笔者细读,储先生至少是在1946年后随着父亲来到上海,读的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大陆学校最早开设乐歌课的学校,也是学堂乐歌“第一师”沈心工参与创建并一直任教的学校。尽管学校那时的音乐氛围跟后来的中央院附中不能相比,但这个学校的音乐教育一定较普通学校好得多。储先生自己说是在“缺乏音乐环境”(应该是指像今天的家教那样的学习条件)下,在1000多名考生中只录取30名学生的情况下考入中央院附中的。如果忽略这个背景,许多文献就很容易把储先生朝“天才”方向进行描绘。笔者不是反对“天才说”,如果仅仅是“天才”的话,我们一般人也学不来。事实上,正如储先生自己说的,到了中央院学习一年后,所有同学连选学什么乐器都是由教师根据个人情况定的,并不是像今天,在还没进入附中之前便有一定实力基础且已经确定方向了。如果仅仅是“天才”,那也就无法理解储先生的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更无法理解他强调的“勤奋”了。很遗憾,关于储先生的一些细节信息不仅仅我们忽略了,就是现有关于上海交大附小音乐教育史的专业文献中也没有储先生这样有影响的学生的身影。至于书中关于中央院附中的学习经历、“文革”中的音乐实践,以及后来储先生去澳大利亚求学、求职,技术与艺术的精进、思想的转型、领域的扩展等,都是值得好好阅读的,如不结合这些信息对储先生的作品进行分析,很难深入其“骨髓”。同时,这些信息也是研究相关领域音乐史的生动且宝贵的材料。 再次,该书还向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研究资料。学术界关于傅聪与傅雷父子研究很多,这些研究大多是想通过《傅雷家书》的研究来透视音乐才子傅聪的成长智慧以及故事背后的社会历史与人文传统。如果你阅读储先生的书后就会发现,这又是一对类似“傅聪与傅雷”关系的父子,研究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储先生的父亲叫储安平,凡经历过20世纪50年代年龄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不知道储安平这个名字的。储安平解放前曾任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后又创办了闻名世界的《观察》杂志。解放后因其在解放前对国民党的批评对建立新中国有功而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代表身份参加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被评为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党报《光明日报》总编辑,是新闻领域赫赫有名的重要人物。储先生的母亲端木路西,后改名端木新民,也很了不起,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权运動”的重要人物。遗憾的是,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著名人物组成的美好的家庭,却于储先生两岁时分离,启动了储先生曲折人生的第一次按钮。但更影响储先生的是其父亲的“大右派”身份导致已经被中央院录取为作曲系学生的他,不得不入钢琴系,且随后还坎坷不断,连女朋友都吹了,入团、入党、出国留学就更没门儿了。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储先生还能做出卓越的成绩,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是需要深入分析且值得我们今天社会的年轻人好好学习的。更重要的是其行为与作品背后透视出的社会意义很值得关注。比如:音乐史家梁茂春先生在文章中就明确提出要研究“文革”音乐。储先生参与主创的《黄河》协奏曲,其中用不用“东方红”与“国际歌”现存在分歧。如何看待这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按照网上一些泄愤的人的说法,储先生不应该再去演奏,而现实中的储先生不仅去演奏还于每次回国必讲《黄河》。为什么呢?著名钢琴家鲍蕙荞于2001年采访他回国开的音乐会时曾询问“起什么名字”,储先生这样回答:“那就叫《华夏情怀》吧!”如果说1982年去澳大利亚留学时他没有一点怨气是不现实的。但是到了晚年,他不仅频繁回国示“爱”,而且还在书中这样说:“我身在曹营心在汉,爱国爱江山爱京城爱故宫,其爱心,也有70年了!”如此,那些指责他演奏“文革”版《黄河》的是没有道理的。“文革”曾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惨痛的教训,正是基于对“文革”的反思,我们国家才决定坚定不移地搞改革开放,一心一意谋安定团结求发展,也才会发展成今天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我们再不能利用“文革”来撕裂社会了。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凝聚人心,为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储安平的四个子女分别叫望英、望德、望瑞、望华,对于前三者有文艺界学者解读为储安平希望子女学习英国、德国、瑞士,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分析,对于储安平最疼爱的最小儿子“望华”的意思正是期望他们学习先进国家最终以助“中华”的意思。
赵晓生先生在其微博中说:“储望华的《幽谷潺音》,要能从中听到古琴幽远的声音……”文人的音乐是要听出其深远意义的,文人的文字作品何尝不需要读出深刻的内涵呢?该书内容实在丰富,一篇文章难以言尽,但愿能起到引玉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储望华.储望华音乐艺术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3(04).
[2]储望华.储望华忆父谈艺录[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3(04).
(责任编辑:郝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