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下,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面临着重大转型。这种情况下,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多地采取图示的形式,借鉴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寻找与历史学科相吻合的契合点,从中入手,在历史教学设计中体现更多的新思维,以求历史教学更有实效性,更好地落实高中历史课程要求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作者将结合教学事例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新思维 图示 教学设计 知识迁移
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社会的进步努力保持着协调的步伐。高中历史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新生事物和新鲜现象:如老师们已经能够十分熟练地运用各种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求加强重点问题探讨;有些历史教师甚至能够进行双语教学;有些教师能够进行情景模拟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也看到诸多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新鲜的教学理论被引入。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为了力求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实施的要求。课程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一、但是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实非易事,因为在现实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往最为稳定的历史教材最近几年也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如果说把这个动态理解为一种开放性的话,那么这个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体系就一定处于随机和自由状态。从另一个侧面讲,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更高的素质,更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采取更积极主动的举措设计和创造一个新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设计的高度和难度都增加了,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次,初高中历史教学要求的差异造成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具体实施过程的差异。翻阅初中社会课程之后,可以发现初中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学部分采用的是全球通史的时空概念。虽然这样编写能够培养初中生高度的全球视野和自由开放的心态,但是相对于高中现行历史教材专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说,二者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显然是不同的。比较高中的历史教材,初中的教学内容显得过于宽泛和空洞,很多具体的知识模块不能非常贴切地衔接挂靠在原有体系上;而且初中社会课程的设置囊括了历史、地理和政治三门社会学科,这使得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只知有社会课程而不知有历史课程,容易对高中历史课程感到陌生。这都需要高中历史教学在课堂设计环节上做出相应的弥补。
再次,高中学生尚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存在着对高中学习的适应问题。初中社会课程更多地展现各类媒体材质;高中阶段则会出现大量专业的学术性名词,对学生提出培养和运用逻辑性思维的要求,对知识整体把握和应用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更何况还要提升到精神层面和价值情感高度。如果学生对此毫无准备,往往就会对学科学习产生厌恶感。如果不在历史教学的课堂设计上考虑到这些,就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在课堂设计中最主要采取何种形式呢?
从知识类型上来区分,历史教育的基础知识点应属于陈述性知识,本质上是语言文字或者其他符号所表达的涵义,以网络结构的形式储存在人脑中。由于大量陈述性的历史知识是教学中理论深化的基础,因此对它们的记忆便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重大的问题。事实上经由心理学家实验证明,记忆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如果未得到及时的巩固和加强,或者因为信息间相互干扰而产生的抑制作用,记忆痕迹便会逐渐消退乃至遗忘。心理学家证明,经由真正理解了的信息是不容易被遗忘的。至此问题就归结到如何解决对众多知识的理解上。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ausubel)的同化论理论指出,学习者在学习一段语言或者文字符号的材料后,在他头脑中留下的是这段材料表达的涵义,而不是语言或者文字符号本身。这个理论很容易得到人们日常经验的验证。高中学生生理上处于青年初期,智力已经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的某些特征。结合学习认知的一般过程,应想方设法对他们的各种感官进行强有力的刺激。
三、在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如何改进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如何体现历史教学设计的新思维?经过实践验证,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就是利用各类学科作知识迁移。知识从来都是相互统一的,绝不会孤立存在。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这个连续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已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
在历史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各类其他学科简易的知识,经过内在转化、借鉴和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这样做从知识结构体系建构角度来讲,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避免单一的理论长期套用所造成的枯燥感。各类学科知识可以是文哲类,也可以是数理化类。
例一: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现在已经被压缩成短短一个节目。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在黑板上手绘一个简易的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标识出各个开放口岸的具体位置,再把各口岸按照不同颜色的彩笔连接,表示不同时期的开放。籍此说明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是呈现“点―线―面―网”这样一个过程,最后在《辛丑条约》中对北京的控制则表现出他们对中国整体的把握。在这个教学过程设计中借助最简易的教学工具,利用地理常识直观有效地表现历史现象,并让学生参与,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他们对这一段历史有个整体的认识。
例二:理科类的知识也可以巧妙转化为历史教学所用。在阐述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可以借用物理学自由落体的理论构建一个图像:图中小球自由落体的抛物线运动轨迹,可视为近代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可以做力的分析,形象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各种力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借用物理知识说明历史规律是一种新式思维。用学生已有知识框架理解纯文字的理论,更为直观也更为有效。
第二种方式就是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引入日常生活化的事件或者事物,撷取与历史学科相通之处进行类比。这类历史思维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能帮助他们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自身成长过程,促进他们的心智成长。
例三:很多学生很容易从自身认识出发,对历史经验教训往往表现出不屑,甚至嘲笑的态度。对此教师可以先询问他们的父母长辈是否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和行为,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再请他们自我设想未来为人父母后,他们的子女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通过换位思考,使他们理解了生活在历史中任何人是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时空而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在成长过程之中都避免不了时代局限性,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理解和认可历史。
例四:对于为何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但是性质却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多学生表示不能理解。对此可以设计并手绘一个类似运动会中接力赛的场景。接力赛第一棒为民族资产阶级,第二棒为无产阶级,双方的交接棒点为1949年。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其在1919年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摔跤掉棒现象,无力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故而无产阶级则往回赶到1919年,搀扶起民族资产阶级,二者一起完成本该由资产阶级完成的剩余赛程,即1919年―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籍此说明民主革命两个部分领导主体的变化所导致的一系列变故。通过生动又生活化的案例演示,简易的图示,学生很容易对中国民主革命有整体上的认识,同时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各种细节上的比较一目了然。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新思维 图示 教学设计 知识迁移
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社会的进步努力保持着协调的步伐。高中历史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新生事物和新鲜现象:如老师们已经能够十分熟练地运用各种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求加强重点问题探讨;有些历史教师甚至能够进行双语教学;有些教师能够进行情景模拟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也看到诸多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新鲜的教学理论被引入。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为了力求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实施的要求。课程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一、但是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实非易事,因为在现实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往最为稳定的历史教材最近几年也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如果说把这个动态理解为一种开放性的话,那么这个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体系就一定处于随机和自由状态。从另一个侧面讲,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更高的素质,更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采取更积极主动的举措设计和创造一个新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设计的高度和难度都增加了,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次,初高中历史教学要求的差异造成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具体实施过程的差异。翻阅初中社会课程之后,可以发现初中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学部分采用的是全球通史的时空概念。虽然这样编写能够培养初中生高度的全球视野和自由开放的心态,但是相对于高中现行历史教材专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说,二者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显然是不同的。比较高中的历史教材,初中的教学内容显得过于宽泛和空洞,很多具体的知识模块不能非常贴切地衔接挂靠在原有体系上;而且初中社会课程的设置囊括了历史、地理和政治三门社会学科,这使得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只知有社会课程而不知有历史课程,容易对高中历史课程感到陌生。这都需要高中历史教学在课堂设计环节上做出相应的弥补。
再次,高中学生尚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存在着对高中学习的适应问题。初中社会课程更多地展现各类媒体材质;高中阶段则会出现大量专业的学术性名词,对学生提出培养和运用逻辑性思维的要求,对知识整体把握和应用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更何况还要提升到精神层面和价值情感高度。如果学生对此毫无准备,往往就会对学科学习产生厌恶感。如果不在历史教学的课堂设计上考虑到这些,就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在课堂设计中最主要采取何种形式呢?
从知识类型上来区分,历史教育的基础知识点应属于陈述性知识,本质上是语言文字或者其他符号所表达的涵义,以网络结构的形式储存在人脑中。由于大量陈述性的历史知识是教学中理论深化的基础,因此对它们的记忆便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重大的问题。事实上经由心理学家实验证明,记忆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如果未得到及时的巩固和加强,或者因为信息间相互干扰而产生的抑制作用,记忆痕迹便会逐渐消退乃至遗忘。心理学家证明,经由真正理解了的信息是不容易被遗忘的。至此问题就归结到如何解决对众多知识的理解上。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ausubel)的同化论理论指出,学习者在学习一段语言或者文字符号的材料后,在他头脑中留下的是这段材料表达的涵义,而不是语言或者文字符号本身。这个理论很容易得到人们日常经验的验证。高中学生生理上处于青年初期,智力已经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的某些特征。结合学习认知的一般过程,应想方设法对他们的各种感官进行强有力的刺激。
三、在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如何改进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如何体现历史教学设计的新思维?经过实践验证,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就是利用各类学科作知识迁移。知识从来都是相互统一的,绝不会孤立存在。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这个连续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已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
在历史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各类其他学科简易的知识,经过内在转化、借鉴和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这样做从知识结构体系建构角度来讲,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避免单一的理论长期套用所造成的枯燥感。各类学科知识可以是文哲类,也可以是数理化类。
例一: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现在已经被压缩成短短一个节目。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在黑板上手绘一个简易的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标识出各个开放口岸的具体位置,再把各口岸按照不同颜色的彩笔连接,表示不同时期的开放。籍此说明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是呈现“点―线―面―网”这样一个过程,最后在《辛丑条约》中对北京的控制则表现出他们对中国整体的把握。在这个教学过程设计中借助最简易的教学工具,利用地理常识直观有效地表现历史现象,并让学生参与,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他们对这一段历史有个整体的认识。
例二:理科类的知识也可以巧妙转化为历史教学所用。在阐述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可以借用物理学自由落体的理论构建一个图像:图中小球自由落体的抛物线运动轨迹,可视为近代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可以做力的分析,形象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各种力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借用物理知识说明历史规律是一种新式思维。用学生已有知识框架理解纯文字的理论,更为直观也更为有效。
第二种方式就是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引入日常生活化的事件或者事物,撷取与历史学科相通之处进行类比。这类历史思维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能帮助他们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自身成长过程,促进他们的心智成长。
例三:很多学生很容易从自身认识出发,对历史经验教训往往表现出不屑,甚至嘲笑的态度。对此教师可以先询问他们的父母长辈是否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和行为,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再请他们自我设想未来为人父母后,他们的子女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通过换位思考,使他们理解了生活在历史中任何人是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时空而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在成长过程之中都避免不了时代局限性,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理解和认可历史。
例四:对于为何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但是性质却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多学生表示不能理解。对此可以设计并手绘一个类似运动会中接力赛的场景。接力赛第一棒为民族资产阶级,第二棒为无产阶级,双方的交接棒点为1949年。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其在1919年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摔跤掉棒现象,无力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故而无产阶级则往回赶到1919年,搀扶起民族资产阶级,二者一起完成本该由资产阶级完成的剩余赛程,即1919年―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籍此说明民主革命两个部分领导主体的变化所导致的一系列变故。通过生动又生活化的案例演示,简易的图示,学生很容易对中国民主革命有整体上的认识,同时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各种细节上的比较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