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荀子说:音乐可以正身形,广教化,美风俗。确实,音乐的功能有很多,对于初中生而言,音乐教育是我们实施教育手段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有形的活动,如歌唱、器乐及律动等形象化的方法,带动无形的教育功能,如学生的思维活动,体验、想象、感受等,达到育人功效。本文就从音乐课堂中,如何以有形触动无形,从而做好音乐教育、提升音乐教学效果这个角度来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形无形;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174-02
【本文著录格式】卢镜.感之以形,动之以情——探讨巧妙做好初中音乐教育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20,06(12):174-175.
音乐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桥梁。在初中阶段,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大力阐述了音乐的重要意义,当然,音乐教育在初中学生的发展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音乐教育有着鲜明的学科特征,即它的形象性和情感性。所谓音乐的形象性,是指音乐教学的活动形式是有形的行为,如课堂中的歌唱、器乐以及对于音乐教材中节奏和律动的把握等,种种形象化的技能练习都是可感可的;而所谓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性,则是指音乐教育中的思维活动,包括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感受、体验和想象等。在这其中,有形的活动是可见的,无形的活动是依靠我们思维产生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寓无形于有形,通过开展有形的艺术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情感的无形体验和思维想象中来,最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动之以情,感之以形:
一、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感知和联想
音乐教学的魅力在于它始终能够以巧妙的形象性和高超的情感性动人心弦。如何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升华,那么我们必须要依托于形象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感知体验为基础,在感知体验中,自然而然地能够发展思维,提升理解,促使精神得到升华,从而真正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形象化导入,以感情为促进,培养出真正通音律、达心灵的学习主体。
例如,学生对音高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一定不能采取非常生硬的方法,把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而应该把音乐知识通过形象化的手段展示给学生。例如,我们可以把不同长短时值,描绘成各种栩栩如生的音乐新形象进行组合编辑,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感知节奏的表现力,根据学生的校园生活,给他们编织一些有趣的情节。学生在愉快的欣赏和互动中,学到真正的音乐知识,并且培养了其感受音乐的思维能力。
二、运用比喻和对比等多样化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列宁曾经说过,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在我们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的途径。美妙的音乐可以把人带入到非常美好的情境之中,同时对提升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说音乐的学科特征注定着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可是对于一些技能难于掌握或者某项音乐知识难于理解时,学生便没法投入全部的情感进行学习。此时,我们不妨在课堂中引用比喻的手法,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嵌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做一个合理的比喻,就可以顺利为学生打开理解之门,同时通过加强自身体验,通向理解、提升、感悟的境地。
例如在学习歌唱技巧的时候,笔者便经常采用比喻的手法为学生讲解发音技巧和各种方法。因为对于初学唱歌的学生来说,抽象的歌唱理论是他们所不熟悉、也是很抵触的,所以,此时我们应该积极借用比喻的手法,让学生直观体会到该如何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参与歌唱,既能够浅显地了解音乐常识,又能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些技巧。记得我在让学生体会发音状态时,如果单纯地告知学生,唱高音的时候,应该如何运用身体的哪一部分如何发音,这样学术性的讲解学生会感到很茫然。此时,笔者用比喻的手法告诉他们:唱高音的时候,就像水管里灌满了水,而用手掐住了一头,这样,水管里的缝隙变小,压力变大,水就可以冲得很远……,這样简单的讲解就会让学生对复杂的歌唱技巧轻松掌握。
同时,对比的方法也是我们在音乐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有效教学手段,通过对比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感受,深化对音乐教材的体现。在音乐课堂中,我们可以运用形象的对比或者情感的对比,积极地再现艺术化的生活。例如学习中国民歌这部分的内容时,我们便把祖国各地的民歌特色放在一起进行有效的比对,让学生在不同的旋律之间,通过赏析,理解各地民歌不同的地域特色。在学习乐器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它们的速度、力度、音区等,用对比的手法加以辨别和组合,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因素和它的表现力等,让学生对音乐元素的认知更加清晰、到位。
三、积极借用视听声像等途径,培养学生兴趣,开拓其视野
我们所说的通过有形的音乐教学活动达到无形的教育教学的目的,就一定要遵循音乐学科固有的特征,应该积极地把高超的思想性,寄托在音乐的情感和形象之中,用多样化的手法来打开学生的视听世界,引导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个人体验的技能。当我们拿到一部作品时,首先要研究,认真分析这部作品和学生生活的距离,同时明确所应该达到的教育层次,并且采用丰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认真把握作品的形象性和思想性,想方设法打通学生和作品之间的障碍,通过多样化的方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例如,如果我们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是学生所熟知的范畴之内,我们可以用提示、启发的方法来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如果对于学生所不了解、不熟悉的范畴,可以借用视听的手段,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产生间接的体验;尤其对于各类民族音乐艺术的教学时,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年代和地域较远,接受起来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此时我们便积极借用声像导入,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国歌的教学时,便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借鉴沟通,深化理解。这是因为学生对当时多灾多难的时代背景是不理解的,很难感同身受,因此,我们便首先从小集体的范畴内,引导学生激发起集体荣誉感以及自强自立的精神,如引导他们通过试听视频,回忆一些小型的校内比赛,让他们觉得齐心聚力为班集体争得荣誉是非常光荣的,同时内心也是非常激动豪迈的。然后由浅入深,把学生由这种小集体的荣誉感引申到民族的荣誉感这样的一个境界之中。再次引导学生从我们班级参加各种活动,夺得胜利的那种骄傲和自豪,引申到国家运动员在各个赛场中夺冠的那种自豪之情,当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含泪唱着国歌时,那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再次播放一些小小的视频片段,把那种战争场面放给大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义勇军进行曲是在我们中国遭受压迫、奋起反抗、实行民族自救的背景下而产生。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直观的音像手段,使学生真实而强烈地感受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内在魅力。
四、融情入境,把学生的情感引向高潮
正所谓“乐由情起,境由心生”,意思也就是说音乐是丰富的情感而引发的艺术行为,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作者情感交融的产物。创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赋予了音乐独特而丰富的情感,而学习者只有用情感与其应和,才能够真正领略音乐创作的灵魂,起到通晓作者心意、抓住作品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正式教学中,音乐教师一定要以情感来作为教学的灵魂,真正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把学生的情感引向高潮,让他们对音乐从陌生变得熟悉,从冷漠变得热情。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抑扬顿挫的讲解,轻重缓急的音乐表演,声情并茂的课堂表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进入音乐境界的生动和美好,能够真正愿意和老师进行充分的互动,通过丰富的表演把音乐的教育落实到实处,表演由机械变得更加生动。若要达到以上目的,教师要对音乐教学充满充沛的情感,把整个课堂连接得浑然一体,逐步把学生引入歌曲的意境,使抽象的内容转变得形象,直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众所周知,不管是在什么样的课堂上,教师自身的情绪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当一名教师充满激情时,他便掌握了拨动理想课堂的魔法棒。因此,音乐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钻研教材,备课时有情感渗透,即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明白作者的创作心境,熟知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者做到心连心,才能够感同身受,教学时,才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调动课堂,掌控课堂。同时,还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学情,真正发自内心地对作品产生一种高度的契合,自己先动之以情,然后才能带动学生进入歌曲的情感之地。
例如在教学《天路》这首歌时,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会唱了,但是也只是把它作为流行歌曲浅尝辄止罢了,对于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背后故事并不知情。笔者在备课时做足了功课,这首歌作为“西部放歌”单元中重要的内容,我们应该对西部大开放这个创作背景给学生进行深情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英明决定,是带领西部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重要措施,而青藏铁路的修建,更是饱含着国家对西部人民的关爱和发展经济建设的期望,所以,在演唱这首歌时,要把其中蕴含的歌颂之情真正体现出来,从而在内心深处对创作者的情感加以内化和理解,教学收到了真正的实效。
五、結语
当然,上文阐述的各种教学手段的加入,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架起和音乐沟通的桥梁,让他们无障碍地进入音乐的殿堂,从而受到美好的熏陶,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感受美妙的音乐情趣。音乐教师只有准确定位音乐学科的价值,认清其所具备的形象性和思想性,才能够巧妙地寓无形的教育于有形的教学之中,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达成育人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畅.生态系统理论:一个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新思路[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2).
[2]甘元平.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训练[J].音乐天地,2008(6).
[3]王康华.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9).
作者简介:卢镜(1986—),女,汉族,江苏南通,本科,教师,二级,研究方向:中小学音乐教学。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形无形;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174-02
【本文著录格式】卢镜.感之以形,动之以情——探讨巧妙做好初中音乐教育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20,06(12):174-175.
音乐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桥梁。在初中阶段,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大力阐述了音乐的重要意义,当然,音乐教育在初中学生的发展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音乐教育有着鲜明的学科特征,即它的形象性和情感性。所谓音乐的形象性,是指音乐教学的活动形式是有形的行为,如课堂中的歌唱、器乐以及对于音乐教材中节奏和律动的把握等,种种形象化的技能练习都是可感可的;而所谓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性,则是指音乐教育中的思维活动,包括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感受、体验和想象等。在这其中,有形的活动是可见的,无形的活动是依靠我们思维产生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寓无形于有形,通过开展有形的艺术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情感的无形体验和思维想象中来,最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动之以情,感之以形:
一、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感知和联想
音乐教学的魅力在于它始终能够以巧妙的形象性和高超的情感性动人心弦。如何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升华,那么我们必须要依托于形象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感知体验为基础,在感知体验中,自然而然地能够发展思维,提升理解,促使精神得到升华,从而真正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形象化导入,以感情为促进,培养出真正通音律、达心灵的学习主体。
例如,学生对音高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一定不能采取非常生硬的方法,把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而应该把音乐知识通过形象化的手段展示给学生。例如,我们可以把不同长短时值,描绘成各种栩栩如生的音乐新形象进行组合编辑,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感知节奏的表现力,根据学生的校园生活,给他们编织一些有趣的情节。学生在愉快的欣赏和互动中,学到真正的音乐知识,并且培养了其感受音乐的思维能力。
二、运用比喻和对比等多样化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列宁曾经说过,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在我们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的途径。美妙的音乐可以把人带入到非常美好的情境之中,同时对提升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说音乐的学科特征注定着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可是对于一些技能难于掌握或者某项音乐知识难于理解时,学生便没法投入全部的情感进行学习。此时,我们不妨在课堂中引用比喻的手法,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嵌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做一个合理的比喻,就可以顺利为学生打开理解之门,同时通过加强自身体验,通向理解、提升、感悟的境地。
例如在学习歌唱技巧的时候,笔者便经常采用比喻的手法为学生讲解发音技巧和各种方法。因为对于初学唱歌的学生来说,抽象的歌唱理论是他们所不熟悉、也是很抵触的,所以,此时我们应该积极借用比喻的手法,让学生直观体会到该如何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参与歌唱,既能够浅显地了解音乐常识,又能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些技巧。记得我在让学生体会发音状态时,如果单纯地告知学生,唱高音的时候,应该如何运用身体的哪一部分如何发音,这样学术性的讲解学生会感到很茫然。此时,笔者用比喻的手法告诉他们:唱高音的时候,就像水管里灌满了水,而用手掐住了一头,这样,水管里的缝隙变小,压力变大,水就可以冲得很远……,這样简单的讲解就会让学生对复杂的歌唱技巧轻松掌握。
同时,对比的方法也是我们在音乐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有效教学手段,通过对比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感受,深化对音乐教材的体现。在音乐课堂中,我们可以运用形象的对比或者情感的对比,积极地再现艺术化的生活。例如学习中国民歌这部分的内容时,我们便把祖国各地的民歌特色放在一起进行有效的比对,让学生在不同的旋律之间,通过赏析,理解各地民歌不同的地域特色。在学习乐器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它们的速度、力度、音区等,用对比的手法加以辨别和组合,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因素和它的表现力等,让学生对音乐元素的认知更加清晰、到位。
三、积极借用视听声像等途径,培养学生兴趣,开拓其视野
我们所说的通过有形的音乐教学活动达到无形的教育教学的目的,就一定要遵循音乐学科固有的特征,应该积极地把高超的思想性,寄托在音乐的情感和形象之中,用多样化的手法来打开学生的视听世界,引导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个人体验的技能。当我们拿到一部作品时,首先要研究,认真分析这部作品和学生生活的距离,同时明确所应该达到的教育层次,并且采用丰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认真把握作品的形象性和思想性,想方设法打通学生和作品之间的障碍,通过多样化的方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例如,如果我们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是学生所熟知的范畴之内,我们可以用提示、启发的方法来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如果对于学生所不了解、不熟悉的范畴,可以借用视听的手段,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产生间接的体验;尤其对于各类民族音乐艺术的教学时,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年代和地域较远,接受起来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此时我们便积极借用声像导入,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国歌的教学时,便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借鉴沟通,深化理解。这是因为学生对当时多灾多难的时代背景是不理解的,很难感同身受,因此,我们便首先从小集体的范畴内,引导学生激发起集体荣誉感以及自强自立的精神,如引导他们通过试听视频,回忆一些小型的校内比赛,让他们觉得齐心聚力为班集体争得荣誉是非常光荣的,同时内心也是非常激动豪迈的。然后由浅入深,把学生由这种小集体的荣誉感引申到民族的荣誉感这样的一个境界之中。再次引导学生从我们班级参加各种活动,夺得胜利的那种骄傲和自豪,引申到国家运动员在各个赛场中夺冠的那种自豪之情,当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含泪唱着国歌时,那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再次播放一些小小的视频片段,把那种战争场面放给大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义勇军进行曲是在我们中国遭受压迫、奋起反抗、实行民族自救的背景下而产生。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直观的音像手段,使学生真实而强烈地感受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内在魅力。
四、融情入境,把学生的情感引向高潮
正所谓“乐由情起,境由心生”,意思也就是说音乐是丰富的情感而引发的艺术行为,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作者情感交融的产物。创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赋予了音乐独特而丰富的情感,而学习者只有用情感与其应和,才能够真正领略音乐创作的灵魂,起到通晓作者心意、抓住作品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正式教学中,音乐教师一定要以情感来作为教学的灵魂,真正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把学生的情感引向高潮,让他们对音乐从陌生变得熟悉,从冷漠变得热情。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抑扬顿挫的讲解,轻重缓急的音乐表演,声情并茂的课堂表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进入音乐境界的生动和美好,能够真正愿意和老师进行充分的互动,通过丰富的表演把音乐的教育落实到实处,表演由机械变得更加生动。若要达到以上目的,教师要对音乐教学充满充沛的情感,把整个课堂连接得浑然一体,逐步把学生引入歌曲的意境,使抽象的内容转变得形象,直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众所周知,不管是在什么样的课堂上,教师自身的情绪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当一名教师充满激情时,他便掌握了拨动理想课堂的魔法棒。因此,音乐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钻研教材,备课时有情感渗透,即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明白作者的创作心境,熟知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者做到心连心,才能够感同身受,教学时,才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调动课堂,掌控课堂。同时,还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学情,真正发自内心地对作品产生一种高度的契合,自己先动之以情,然后才能带动学生进入歌曲的情感之地。
例如在教学《天路》这首歌时,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会唱了,但是也只是把它作为流行歌曲浅尝辄止罢了,对于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背后故事并不知情。笔者在备课时做足了功课,这首歌作为“西部放歌”单元中重要的内容,我们应该对西部大开放这个创作背景给学生进行深情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英明决定,是带领西部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重要措施,而青藏铁路的修建,更是饱含着国家对西部人民的关爱和发展经济建设的期望,所以,在演唱这首歌时,要把其中蕴含的歌颂之情真正体现出来,从而在内心深处对创作者的情感加以内化和理解,教学收到了真正的实效。
五、結语
当然,上文阐述的各种教学手段的加入,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架起和音乐沟通的桥梁,让他们无障碍地进入音乐的殿堂,从而受到美好的熏陶,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感受美妙的音乐情趣。音乐教师只有准确定位音乐学科的价值,认清其所具备的形象性和思想性,才能够巧妙地寓无形的教育于有形的教学之中,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达成育人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畅.生态系统理论:一个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新思路[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2).
[2]甘元平.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训练[J].音乐天地,2008(6).
[3]王康华.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9).
作者简介:卢镜(1986—),女,汉族,江苏南通,本科,教师,二级,研究方向:中小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