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11月18日至21日,我和高林生老师在安徽省六安市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活动,走访了4个县区,听了近20节课,与语文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个体或集体对话,作了4场专题学术报告,受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7日下午三点钟,我们从河南转道刚到六安市,接待我们的六安市小语教研员严仍江老师和我们寒暄了几句后就问:“你们辛苦了,是不是很累?”我们说:“在外跑惯了,不累。”他说:“如果不累,咱们就去听一节课好吗?老师们盼望着你们指导。”没想到他早就有安排,前面的问话是给我们下的一个“套”。我们笑了:“好吧,抓紧走,再迟就影响学生放学了。”
这一节口语交际课,是解放路小学青年教师张琼执教的,这是一节全新的课堂。说其“全新”,是指它既不同于传统的识字课、写字课、阅读课和习作课,也不同于课改前实验的说话课,而是没有模式可资借鉴的全新课型。张老师较好地把握了口语交际的特点,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创新的课型。首先,她从课题引入,通过揭示话题,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你借过东西吗?有什么感受?”从而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本课的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联系了起来。接着,要求学生看课文和情境图,想想小猴是怎么向熊猫借铅笔的?并让学生把想象的情境表演出来。这样,以表演童话剧的形式引导学生交际,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而且为后面的生活交际做了铺垫。然后,引导学生实际借铅笔、还铅笔,使学生在实践演练中增长了交际的本领。这里特别值得称道的还有两点:一是强调向人借(还)东西时,要“讲清楚”和“有礼貌”;二是每安排新的实践内容,都是先让同桌练习,再集体交流、评价,注重面向全体,人人练到。
听完课后,我们充分肯定了上述的优点,同时对张老师的这节课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诸如老师的点拨应以打开学生表达思路为重点,注重学生“即时应答”的训练;对交际的评价应以学生评价为主体,教师不要过多地插话,以免挫伤学生表达的积极性。没有想到的是,老师们居然突然向我提出了问题:“孙老师,你能以这节课为例子,说说怎么打开学生的表达思路吗?”“老师们是在考查我的‘即时应答’能力吗?”我调侃了一句后,解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说清楚借铅笔的原因,如果后面的学生说的雷同了,可以深入追问:你有几次忘记带铅笔了,都是什么原因?其次,要让学生说清楚干什么用?什么时候还?再次,可以给学生出些难题:比如我只有一支铅笔,要不先给你用?或者你打算再找谁去借呀?为什么找他(她)借?等等。”老师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对我的回答不但认可,而且佩服。于是,我索性再展开一下:“上述三点是最基本的,张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只是展开、发散得不够,特别是对学生雷同的话语没有很好地提醒和深入地引导,好像是三四个学生都表达了同一个话题,但是,实际上只能算是一个人表达的意思。‘即时应答’是口语交际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口语交际课的难点。因此,老师应该以此为课堂训练的着力点,备课时做好充分准备。如这节课,老师可以准备各类铅笔,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这样,学生向你借铅笔时,你就可以提出更加丰富的问题:我有带橡皮头的铅笔,有不带橡皮头的铅笔,你要借哪一种?为什么?我有软铅芯的铅笔,也有硬铅芯的铅笔,你借哪一种?为什么?我有圆杆的铅笔,也有六棱杆的铅笔,你借哪一种?为什么……”没等我说完,老师们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离开学校时,老师们赞不绝口地向我们告别:“专家,到底是专家!”“佩服,佩服!”“你们的指导太及时了!感谢,感谢!”
18日至21日,我们分别到裕
安区、霍邱县、金安区、霍山县回访、调研。每到一个县区,上午听课、评课,下午做教材辅导或专题讲座。特别是听课、评课,实现了实验区老师和我们的双向交流。我们通过课堂这个窗口,看到了一线老师们对《课标》的理解、落实情况和对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的解读、使用情况,并从中吸收了营养,学到了经验,得到了启迪。同时,通过评课和对话,使我们和一线的老师们思想上有了碰撞,认识上有了交流,做法上有了借鉴,情感上有了交融。下面仅就听到的十余节课作一简单、综合的剖析,以飨读者:
第一,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不但教室内的标语和课桌摆放有了变化,而且课堂氛围很宽松,学生可以随意提问,自由言说;掌声多了,笑声多了,讨论多了,辩论多了,表演多了,游戏多了,学生学得主动、活泼。
第二,教师备课认真、充分,进行了很多创造性劳动。如对课文和插图(或情境图)资源的发掘,对教学课件的设计,甚至对生字卡片的设计,都与字词的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三,较好地领会了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的编写理念,能够准确地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课堂效率较高。如词串识字,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借助情境图学习词语;连词成串,连串成篇,熟读成诵等。阅读教学注意“寓识于读”,引导学生在初读中自学生字,在试读中巩固生字,在熟读中熟化生字;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杜绝了定义法解释,通过联系生活和语境,使课文中的词语在学生的脑海中活了起来;注意入境动情地诵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切地体验,有助于学生语感的提升。写字教学注意用好教材资源,写前看清笔顺,写时先描红,再仿影,最后临写。
第四,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较好。诸如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对生字读音的校正,对读书、写字的示范等,都做得比较到位。
我在肯定上述成果的同时,还指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是内容拓展无度,干扰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如词串识字,有位教师在教学“观察采集昆虫”时,引导学生讨论,到哪里去采集昆虫?学生就说:到草丛中,我家的院子中……甚至还有一个学生说去北京;接着,又引导学生讨论哪里有蚂蚁洞,说说“你知道的昆虫”等。再如阅读教学,在教学《升国旗》时,开始老师出示国旗,让学生说说国旗上的大五角星代表什么?小五角星代表什么?结束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国旗都在什么地方升起?当学生说出在校园里、天安门、奥运会场、香港、澳门时,老师还不肯罢休,又引导学生说说:“今天上课的礼堂在哪里?”硬要牵出“在政府机关升起”。上述的教学内容均与识字和读书没有多大关系,严格的说,这不是语文,而是自然科学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常识。把这些内容塞进语文课堂,只会挤掉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是问题多,环节碎,经常节外生枝。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词串识字课文时,老师围绕“穿衣 下床 起早”一句,提出了“你每天是几点钟起床的?”“是爸爸、妈妈喊的,还是自己醒的?”“你是怎么穿衣服的?还要大人帮助吗?”等问题;围绕“刷牙 洗脸 早餐”一句,提出了“你刷牙吗?”“一天刷几次?”“你是用我们学校发的牙膏吗?”等等。这些问题,不但肢解了词串的整体结构,不利于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而且还给人“变相说教”之嫌。要引导学生读好这篇课文,老师首先要让学生连词成串,了解每一串(一句话)的意思,其次再领悟每一串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整合课文表达的画面,从而进入情境文本之中。这样,学生才能读出画面感,才能读出自己起早上学的真实感受。再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大海睡了》一课时,提出了“大海为什么能睡得这么熟啊?”(生答:白天贪玩,闹得厉害。)“是怎么闹的?”(生答略)“她怎么会抱着月亮睡呢?”“为什么说背着星星睡呀?”“什么叫鼾声?”“想想你爸爸或妈妈睡觉时有鼾声吗?”……这是一首诗歌,其意境只能意会而无须言传的。这些问题的讨论,不但把诗的意境破坏了,而且学生也说不清楚,既不是工具性的范畴,也不是人文性的范畴。如果老师能引导学生借助诗句想象大海夜景的博大、静谧和美丽等,再绘声绘色地读出自己感悟的境界来,学生就会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到韵味无穷的审美教育。
三是图画和多媒体的不当运用。如一位老师教学《家》这篇课文,先让学生看插图,再揭示出课题来;接下来学生自读一遍课文后,又放根据课文内容特制的动画片。我认为,这些举措之所以不当,是因为抑制了学生的阅读感悟、想象等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文插图和视频的提前使用,就剥夺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如果把“看插图”安排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图文对照,看看图上画出了课文的哪些内容,就会起到检验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的效果;而动画投影,则应该在学生读通课文,想象课文情境之后再映示出来,以验证、丰富学生的阅读想象效果,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展现鲜活的画面,表情朗读课文,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是写字指导重分析,轻感悟。老师们的写字指导普遍存在着繁琐分析的现象。不仅一个字没有重点,每一笔都要落实到位,而且一课中要写的生字,一个不漏,字字过关。传统的写字指导十分重视“读帖”,即老师不但要求学生仔细看,还要求学生认真想,领悟字的结构特点,揣摩笔画的书写运笔等。“读帖”落实到位了,学生不仅领悟到写好这个字的诀窍,还受到了审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
这次调研不仅受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而且得到六安市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我们走后,当地媒体称我们为课改“把脉”,推动了当地的语文课程改革。
(作者单位:南京凤凰母语
教育科学研究所)
17日下午三点钟,我们从河南转道刚到六安市,接待我们的六安市小语教研员严仍江老师和我们寒暄了几句后就问:“你们辛苦了,是不是很累?”我们说:“在外跑惯了,不累。”他说:“如果不累,咱们就去听一节课好吗?老师们盼望着你们指导。”没想到他早就有安排,前面的问话是给我们下的一个“套”。我们笑了:“好吧,抓紧走,再迟就影响学生放学了。”
这一节口语交际课,是解放路小学青年教师张琼执教的,这是一节全新的课堂。说其“全新”,是指它既不同于传统的识字课、写字课、阅读课和习作课,也不同于课改前实验的说话课,而是没有模式可资借鉴的全新课型。张老师较好地把握了口语交际的特点,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创新的课型。首先,她从课题引入,通过揭示话题,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你借过东西吗?有什么感受?”从而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使本课的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联系了起来。接着,要求学生看课文和情境图,想想小猴是怎么向熊猫借铅笔的?并让学生把想象的情境表演出来。这样,以表演童话剧的形式引导学生交际,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而且为后面的生活交际做了铺垫。然后,引导学生实际借铅笔、还铅笔,使学生在实践演练中增长了交际的本领。这里特别值得称道的还有两点:一是强调向人借(还)东西时,要“讲清楚”和“有礼貌”;二是每安排新的实践内容,都是先让同桌练习,再集体交流、评价,注重面向全体,人人练到。
听完课后,我们充分肯定了上述的优点,同时对张老师的这节课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诸如老师的点拨应以打开学生表达思路为重点,注重学生“即时应答”的训练;对交际的评价应以学生评价为主体,教师不要过多地插话,以免挫伤学生表达的积极性。没有想到的是,老师们居然突然向我提出了问题:“孙老师,你能以这节课为例子,说说怎么打开学生的表达思路吗?”“老师们是在考查我的‘即时应答’能力吗?”我调侃了一句后,解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说清楚借铅笔的原因,如果后面的学生说的雷同了,可以深入追问:你有几次忘记带铅笔了,都是什么原因?其次,要让学生说清楚干什么用?什么时候还?再次,可以给学生出些难题:比如我只有一支铅笔,要不先给你用?或者你打算再找谁去借呀?为什么找他(她)借?等等。”老师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对我的回答不但认可,而且佩服。于是,我索性再展开一下:“上述三点是最基本的,张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只是展开、发散得不够,特别是对学生雷同的话语没有很好地提醒和深入地引导,好像是三四个学生都表达了同一个话题,但是,实际上只能算是一个人表达的意思。‘即时应答’是口语交际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口语交际课的难点。因此,老师应该以此为课堂训练的着力点,备课时做好充分准备。如这节课,老师可以准备各类铅笔,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这样,学生向你借铅笔时,你就可以提出更加丰富的问题:我有带橡皮头的铅笔,有不带橡皮头的铅笔,你要借哪一种?为什么?我有软铅芯的铅笔,也有硬铅芯的铅笔,你借哪一种?为什么?我有圆杆的铅笔,也有六棱杆的铅笔,你借哪一种?为什么……”没等我说完,老师们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离开学校时,老师们赞不绝口地向我们告别:“专家,到底是专家!”“佩服,佩服!”“你们的指导太及时了!感谢,感谢!”
18日至21日,我们分别到裕
安区、霍邱县、金安区、霍山县回访、调研。每到一个县区,上午听课、评课,下午做教材辅导或专题讲座。特别是听课、评课,实现了实验区老师和我们的双向交流。我们通过课堂这个窗口,看到了一线老师们对《课标》的理解、落实情况和对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的解读、使用情况,并从中吸收了营养,学到了经验,得到了启迪。同时,通过评课和对话,使我们和一线的老师们思想上有了碰撞,认识上有了交流,做法上有了借鉴,情感上有了交融。下面仅就听到的十余节课作一简单、综合的剖析,以飨读者:
第一,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不但教室内的标语和课桌摆放有了变化,而且课堂氛围很宽松,学生可以随意提问,自由言说;掌声多了,笑声多了,讨论多了,辩论多了,表演多了,游戏多了,学生学得主动、活泼。
第二,教师备课认真、充分,进行了很多创造性劳动。如对课文和插图(或情境图)资源的发掘,对教学课件的设计,甚至对生字卡片的设计,都与字词的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三,较好地领会了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的编写理念,能够准确地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课堂效率较高。如词串识字,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学生字;借助情境图学习词语;连词成串,连串成篇,熟读成诵等。阅读教学注意“寓识于读”,引导学生在初读中自学生字,在试读中巩固生字,在熟读中熟化生字;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杜绝了定义法解释,通过联系生活和语境,使课文中的词语在学生的脑海中活了起来;注意入境动情地诵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切地体验,有助于学生语感的提升。写字教学注意用好教材资源,写前看清笔顺,写时先描红,再仿影,最后临写。
第四,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较好。诸如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对生字读音的校正,对读书、写字的示范等,都做得比较到位。
我在肯定上述成果的同时,还指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是内容拓展无度,干扰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如词串识字,有位教师在教学“观察采集昆虫”时,引导学生讨论,到哪里去采集昆虫?学生就说:到草丛中,我家的院子中……甚至还有一个学生说去北京;接着,又引导学生讨论哪里有蚂蚁洞,说说“你知道的昆虫”等。再如阅读教学,在教学《升国旗》时,开始老师出示国旗,让学生说说国旗上的大五角星代表什么?小五角星代表什么?结束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国旗都在什么地方升起?当学生说出在校园里、天安门、奥运会场、香港、澳门时,老师还不肯罢休,又引导学生说说:“今天上课的礼堂在哪里?”硬要牵出“在政府机关升起”。上述的教学内容均与识字和读书没有多大关系,严格的说,这不是语文,而是自然科学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常识。把这些内容塞进语文课堂,只会挤掉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是问题多,环节碎,经常节外生枝。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词串识字课文时,老师围绕“穿衣 下床 起早”一句,提出了“你每天是几点钟起床的?”“是爸爸、妈妈喊的,还是自己醒的?”“你是怎么穿衣服的?还要大人帮助吗?”等问题;围绕“刷牙 洗脸 早餐”一句,提出了“你刷牙吗?”“一天刷几次?”“你是用我们学校发的牙膏吗?”等等。这些问题,不但肢解了词串的整体结构,不利于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而且还给人“变相说教”之嫌。要引导学生读好这篇课文,老师首先要让学生连词成串,了解每一串(一句话)的意思,其次再领悟每一串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整合课文表达的画面,从而进入情境文本之中。这样,学生才能读出画面感,才能读出自己起早上学的真实感受。再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大海睡了》一课时,提出了“大海为什么能睡得这么熟啊?”(生答:白天贪玩,闹得厉害。)“是怎么闹的?”(生答略)“她怎么会抱着月亮睡呢?”“为什么说背着星星睡呀?”“什么叫鼾声?”“想想你爸爸或妈妈睡觉时有鼾声吗?”……这是一首诗歌,其意境只能意会而无须言传的。这些问题的讨论,不但把诗的意境破坏了,而且学生也说不清楚,既不是工具性的范畴,也不是人文性的范畴。如果老师能引导学生借助诗句想象大海夜景的博大、静谧和美丽等,再绘声绘色地读出自己感悟的境界来,学生就会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到韵味无穷的审美教育。
三是图画和多媒体的不当运用。如一位老师教学《家》这篇课文,先让学生看插图,再揭示出课题来;接下来学生自读一遍课文后,又放根据课文内容特制的动画片。我认为,这些举措之所以不当,是因为抑制了学生的阅读感悟、想象等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文插图和视频的提前使用,就剥夺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如果把“看插图”安排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图文对照,看看图上画出了课文的哪些内容,就会起到检验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的效果;而动画投影,则应该在学生读通课文,想象课文情境之后再映示出来,以验证、丰富学生的阅读想象效果,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展现鲜活的画面,表情朗读课文,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是写字指导重分析,轻感悟。老师们的写字指导普遍存在着繁琐分析的现象。不仅一个字没有重点,每一笔都要落实到位,而且一课中要写的生字,一个不漏,字字过关。传统的写字指导十分重视“读帖”,即老师不但要求学生仔细看,还要求学生认真想,领悟字的结构特点,揣摩笔画的书写运笔等。“读帖”落实到位了,学生不仅领悟到写好这个字的诀窍,还受到了审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
这次调研不仅受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而且得到六安市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我们走后,当地媒体称我们为课改“把脉”,推动了当地的语文课程改革。
(作者单位:南京凤凰母语
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