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名师大课不足精髓
听名师大课,听一课,仿一课,看一招,学一招,已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流行趋势。名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这种形式迅速传播开来,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发挥了不可小看的作用。然而,名师大课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视。随着名师大课的越演越烈,这种副作用可能超越它的正面影响。因此,学会听名师大课,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
名师大课的先天不足
名师上观摩课,动辄上千人听课。这种大型观摩课,与普通的常规课堂相比,已产生质的区别。在普通的常规课堂中,教师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名师大型观摩课上,我们已经很难看到了。概括起来说,名师上大型观摩课,有以下几个“基本没有”:
一是基本没有课堂预习。在常规课堂上,预习是不可或缺的。这个预习环节,是学的起点,也是教的起点。然而在名师课堂上,这个预习的过程基本消失了,学生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就会进入深度讨论。
二是基本没有课堂纠错。在常规课堂上,学生暴露出来的错误非常多,教师要花不少时间去纠错。可是在名师大课上,学生似乎突然变得成熟起来,不管教师提多么深、多么难的问题,学生都能举手如林,而且回答得让你惊叹不已。
三是基本没有默读训练。默读,按课标要求,要从二年级开始训练;进入高年级后,朗读与默读相比,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指导默读。然而,在名师大课上,不管教什么课文,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朗读训练,而极少能看到默读训练;即使有安排默读的,也只是一两分钟走走过场。
四是基本没有课堂练笔。课堂练笔,无疑是读写结合的重要方式。可是在名师大课上,极少能看到独立的课堂练笔;偶尔有,也是三五分钟学生就写出一篇洋洋数百字的文章,小学生似乎个个成了天才。
五是基本没有课堂练习。做字词句练习,也是常规课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名师大课中,我们很少能看到教师安排五分钟以上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凡练习、背诵、查资料、写片段之类,一般都安排在课后。
预习课文、默读课文、课堂纠错、课堂练习、课堂练笔等,这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学习形式,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常规课的常规武器,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名师为什么大都弃之不用呢?因为,名师上大型观摩课,有太多的不得已:
名师要考虑现场学生的实情。学生一旦参与这种大型观摩课,其心理会发生诸多变化。小学生是一个爱表现的群体,有这么多教师来听课,自己得好好表现一下。他们会把课文预习得滚瓜烂熟,会把参考资料查个遍,会把难题都解决在上课之前。何况,不少地方的名师观摩课,学生常常是从若干班级中“选拔”出来的尖子生。此学生已非常规课堂中的学生了,面对这样的学生,名师还能像常规课那样教学吗?还能安排预习、纠错吗?
名师要考虑听课教师的情绪。名师的大型观摩课,教学对象表面看是小学生,其实是上给听课教师看的。动辄上千名教师在现场听课,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对作课教师造成巨大的约束,他敢花六七分钟让学生默读批注么?他敢花十分钟让学生当堂练笔么?那样的话,上千名听课教师干什么?他们会窃窃私语,他们会叽叽喳喳。他们大都看不到现场的学生,能怪听课教师么?名师为了照顾听课教师的情绪,不得不砍掉默读、练笔、练习这些重要学习环节。
名师还要考虑自身的形象。上常规课,教师追求的是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名师上观摩课,更多的是追求轰动效应,是“亮点”、“精彩”、“创意”,是听课教师的反响。凡是“好看”的,名师会尽力发挥;凡是不太好看的,名师会尽力回避。预习、默读、练笔、纠错、练习之类,虽然十分有用,可是“不中看”,“不好看”,自然会被弃之不用。这也是一种不得已。
总之,名师上大型观摩课,其对象、场景、心理等,与常规课相比,已有质的区别。名师上课,不得已要违背许多常规来表演作秀。这是大型观摩课的先天不足造成的,责任常常不在名师。
如果我们一招一式照搬名师的课,那你肯定会失望的。对象变了,场景变了,刻舟求剑,岂不失望?
名师大课的方向误导
名师大课,因为过分追求“亮点”、“精彩”、“创意”,而较少考虑常规教学的一般规律,因而常常出现误导现象。现以王崧舟老师上的《与象共舞》一课为例,作些具体说明。
王崧舟老师是中青年名师中颇具影响力的一位名师,也是我们十分敬佩的一位名师。近年来,他在全国多处上《与象共舞》一课,赢得普遍赞誉。模仿者恐怕数以万计。王老师上的《与象共舞》,亮点很多,创意层出,精彩纷呈,这是大家公认的。然而,从常规课的角度来分析,它又存在诸多误导。
第一,教课太细,违背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按教材的编写意图,略读课文在理解内容方面强调粗而不强调细,在教法上强调放而不强调收,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迁移能力。这篇课文在内容理解上并无难度,五年级学生读一两遍就能弄懂;写法上稍作点拨就会有所收获,似乎没有必要教得太细。
但是王老师教《与象共舞》,从字词到句子到段篇到课文内容的体验感悟以及朗读课文,都教得非常细致。一个“拥”字,就教了十来分钟。课内,学生极少有独立的自学、思考、练笔的时间,只是沿着教师大量的发问在跟进。这样教略读课文,还能叫“略读”吗?这样教略读课文,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吗?这样教略读课文,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吗?当下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名师引路”,不少年轻教师上课都是按名师上课的模式来运作。如果你按教材的编写意图来评课,说略读课文不宜教得太细,要敢于放手,他们就会振振有词地反驳:某某名师不也是这样上的吗?这样,略读课文究竟如何教,就变得越来越糊涂了。
第二,问得太多,学生被牵着鼻子走。
教一堂课,教师究竟提多少问题较为妥当,似乎没有定论。但总的来说,问题提得太多,可能不是好事。教师的问题太多,有诸多弊端:一是教师太强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应答地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很弱,给人一种被牵的感觉;二是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匆忙应答之中,极少有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练笔的时间,语文实践活动难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第二条理念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样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教略读课文,更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基本特征。课堂上从头到尾挤牙膏式地一问一答,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很难形成的。
王老师的一课两上,我粗略统计了一下,第一课时有三十多问,第二课时有七十多问(还没有算上一般性发问以及用破折号代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尽管大都很有创意,很出彩,然而平均每分钟学生要应付教师提出的近两个问题,学生还能静下心来读书思考吗?还有时间课堂练笔吗?还能自主、合作、探究吗?他的学习还有多少主动性可言?
听一些名师上课,常有这样的感觉:教师从头到尾一个劲地发问,一堂课提四五十个问题的不在少数。这样从头到尾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观摩课的一种常态,并且正在向常规课蔓延。这样教,与新课程提倡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的基本理念是否冲突?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冲突?与课程标准提倡的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的理念是否冲突?与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否冲突?
第三,学得太碎,把教材要求丢在一边。
《与象共舞》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中的一篇。第八组的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显然,了解特点、揣摩作者如何写出特点的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与象共舞》一课还有一个课文前的提示,主要讲了两点意思:一是想想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二是联系上篇课文,比较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这两点,第一点不难,学生读一两遍即可明白,不必“深挖洞”;第二点要通过对比领悟表达方法,是该组课文指定的教学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把领悟作者如何抓住异国风情特点来写的作为教学重点,并可设计一个读写结合的训练过程。这样教,既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又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但是,王老师的课好像极少考虑教材的编写意图。王老师的课,第一种上法主要是教词语、教朗读、教学生体验人与象的关系,“指向理解与感悟”;第二种上法主要是教词语的运用、体会语言的节奏、领悟课题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等。两种上法都与教材指定的教学重点关系不大。尽管王老师选定的教学内容非常精彩,凝聚着名师对教材的独特解读,但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把教材拟定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放在一边呢?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材中的课文也不是孤立的,前后若干课文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抛开教材的设计意图,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行吗?名师这样教,也许会被认为是一种创造;普通教师这样教,则会被批评为没有深钻教材。他们是像名师那样,抛开教材的设计意图自定教学内容,还是基于教材的设计来教学呢?
其实,不光是听王崧舟老师的课会有以上一些困惑,听别的名师上课,普通教师也大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略读课文教得越来越细?为什么一节课从头到尾老是问来问去?为什么把教材的编写意图丢在一边?为什么教高年级的课文一味朗读而极少安排默读?为什么一堂课从头到尾热闹不止而无片刻宁静?为什么课堂上极少看到背诵、写字、练笔、查字典、做练习这些最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什么老师问题一出学生都能不加思考地作出精彩回答?为什么教一首古诗要花七八十分钟?难道名师上课就可以不遵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则吗?
名师大课常常在“亮点”、“精彩”、“创新”的掩护下,导致语文教学丢失基本规则和基本规律,这是很值得警醒的。
名师大课的精髓所在
指出名师大课的不足,并非提倡不学名师。名师是财富,是榜样,是方向,普通教师应该虚心向名师学习,问题是怎样学名师。
学名师不可简单模仿。名师上课,有其特殊对象、特殊场景、特殊条件,它是不可复制的。即使你的每个设计、每个问题甚至每个动作都与名师上课一模一样,其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因为学生是动态的,课堂是变化的,教学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用不变的招式来套教多姿多彩的学生,哪有不失败的道理。俗语云:“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一招一式地学,只求表面相似,很可能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
学名师要学其根本,名师的课上得好,自有多种内在因素在起作用。就以王崧舟老师为例,值得普通教师学习的地方就有许多。如不懈地追求,丰富的学养,教学的创意,对教材的独特解读,感人的课堂语言乃至精美的板书功底等,这些内在的东西是成就名师的根本,也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一招一式是表面的,显性的,大家都看得到;名师的精髓是内在的,隐性的,一般很难看到。我们要透过表面的一招一式感受名师大课的精髓所在,从而吸收其精髓,学习其根本,我们才会不断长进。
听名师大课,听一课,仿一课,看一招,学一招,已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流行趋势。名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这种形式迅速传播开来,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发挥了不可小看的作用。然而,名师大课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视。随着名师大课的越演越烈,这种副作用可能超越它的正面影响。因此,学会听名师大课,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
名师大课的先天不足
名师上观摩课,动辄上千人听课。这种大型观摩课,与普通的常规课堂相比,已产生质的区别。在普通的常规课堂中,教师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名师大型观摩课上,我们已经很难看到了。概括起来说,名师上大型观摩课,有以下几个“基本没有”:
一是基本没有课堂预习。在常规课堂上,预习是不可或缺的。这个预习环节,是学的起点,也是教的起点。然而在名师课堂上,这个预习的过程基本消失了,学生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就会进入深度讨论。
二是基本没有课堂纠错。在常规课堂上,学生暴露出来的错误非常多,教师要花不少时间去纠错。可是在名师大课上,学生似乎突然变得成熟起来,不管教师提多么深、多么难的问题,学生都能举手如林,而且回答得让你惊叹不已。
三是基本没有默读训练。默读,按课标要求,要从二年级开始训练;进入高年级后,朗读与默读相比,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指导默读。然而,在名师大课上,不管教什么课文,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朗读训练,而极少能看到默读训练;即使有安排默读的,也只是一两分钟走走过场。
四是基本没有课堂练笔。课堂练笔,无疑是读写结合的重要方式。可是在名师大课上,极少能看到独立的课堂练笔;偶尔有,也是三五分钟学生就写出一篇洋洋数百字的文章,小学生似乎个个成了天才。
五是基本没有课堂练习。做字词句练习,也是常规课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名师大课中,我们很少能看到教师安排五分钟以上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凡练习、背诵、查资料、写片段之类,一般都安排在课后。
预习课文、默读课文、课堂纠错、课堂练习、课堂练笔等,这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学习形式,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常规课的常规武器,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名师为什么大都弃之不用呢?因为,名师上大型观摩课,有太多的不得已:
名师要考虑现场学生的实情。学生一旦参与这种大型观摩课,其心理会发生诸多变化。小学生是一个爱表现的群体,有这么多教师来听课,自己得好好表现一下。他们会把课文预习得滚瓜烂熟,会把参考资料查个遍,会把难题都解决在上课之前。何况,不少地方的名师观摩课,学生常常是从若干班级中“选拔”出来的尖子生。此学生已非常规课堂中的学生了,面对这样的学生,名师还能像常规课那样教学吗?还能安排预习、纠错吗?
名师要考虑听课教师的情绪。名师的大型观摩课,教学对象表面看是小学生,其实是上给听课教师看的。动辄上千名教师在现场听课,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对作课教师造成巨大的约束,他敢花六七分钟让学生默读批注么?他敢花十分钟让学生当堂练笔么?那样的话,上千名听课教师干什么?他们会窃窃私语,他们会叽叽喳喳。他们大都看不到现场的学生,能怪听课教师么?名师为了照顾听课教师的情绪,不得不砍掉默读、练笔、练习这些重要学习环节。
名师还要考虑自身的形象。上常规课,教师追求的是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名师上观摩课,更多的是追求轰动效应,是“亮点”、“精彩”、“创意”,是听课教师的反响。凡是“好看”的,名师会尽力发挥;凡是不太好看的,名师会尽力回避。预习、默读、练笔、纠错、练习之类,虽然十分有用,可是“不中看”,“不好看”,自然会被弃之不用。这也是一种不得已。
总之,名师上大型观摩课,其对象、场景、心理等,与常规课相比,已有质的区别。名师上课,不得已要违背许多常规来表演作秀。这是大型观摩课的先天不足造成的,责任常常不在名师。
如果我们一招一式照搬名师的课,那你肯定会失望的。对象变了,场景变了,刻舟求剑,岂不失望?
名师大课的方向误导
名师大课,因为过分追求“亮点”、“精彩”、“创意”,而较少考虑常规教学的一般规律,因而常常出现误导现象。现以王崧舟老师上的《与象共舞》一课为例,作些具体说明。
王崧舟老师是中青年名师中颇具影响力的一位名师,也是我们十分敬佩的一位名师。近年来,他在全国多处上《与象共舞》一课,赢得普遍赞誉。模仿者恐怕数以万计。王老师上的《与象共舞》,亮点很多,创意层出,精彩纷呈,这是大家公认的。然而,从常规课的角度来分析,它又存在诸多误导。
第一,教课太细,违背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按教材的编写意图,略读课文在理解内容方面强调粗而不强调细,在教法上强调放而不强调收,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迁移能力。这篇课文在内容理解上并无难度,五年级学生读一两遍就能弄懂;写法上稍作点拨就会有所收获,似乎没有必要教得太细。
但是王老师教《与象共舞》,从字词到句子到段篇到课文内容的体验感悟以及朗读课文,都教得非常细致。一个“拥”字,就教了十来分钟。课内,学生极少有独立的自学、思考、练笔的时间,只是沿着教师大量的发问在跟进。这样教略读课文,还能叫“略读”吗?这样教略读课文,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吗?这样教略读课文,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吗?当下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名师引路”,不少年轻教师上课都是按名师上课的模式来运作。如果你按教材的编写意图来评课,说略读课文不宜教得太细,要敢于放手,他们就会振振有词地反驳:某某名师不也是这样上的吗?这样,略读课文究竟如何教,就变得越来越糊涂了。
第二,问得太多,学生被牵着鼻子走。
教一堂课,教师究竟提多少问题较为妥当,似乎没有定论。但总的来说,问题提得太多,可能不是好事。教师的问题太多,有诸多弊端:一是教师太强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应答地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很弱,给人一种被牵的感觉;二是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匆忙应答之中,极少有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练笔的时间,语文实践活动难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第二条理念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样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教略读课文,更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基本特征。课堂上从头到尾挤牙膏式地一问一答,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很难形成的。
王老师的一课两上,我粗略统计了一下,第一课时有三十多问,第二课时有七十多问(还没有算上一般性发问以及用破折号代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尽管大都很有创意,很出彩,然而平均每分钟学生要应付教师提出的近两个问题,学生还能静下心来读书思考吗?还有时间课堂练笔吗?还能自主、合作、探究吗?他的学习还有多少主动性可言?
听一些名师上课,常有这样的感觉:教师从头到尾一个劲地发问,一堂课提四五十个问题的不在少数。这样从头到尾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观摩课的一种常态,并且正在向常规课蔓延。这样教,与新课程提倡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的基本理念是否冲突?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冲突?与课程标准提倡的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的理念是否冲突?与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否冲突?
第三,学得太碎,把教材要求丢在一边。
《与象共舞》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中的一篇。第八组的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显然,了解特点、揣摩作者如何写出特点的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与象共舞》一课还有一个课文前的提示,主要讲了两点意思:一是想想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二是联系上篇课文,比较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这两点,第一点不难,学生读一两遍即可明白,不必“深挖洞”;第二点要通过对比领悟表达方法,是该组课文指定的教学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把领悟作者如何抓住异国风情特点来写的作为教学重点,并可设计一个读写结合的训练过程。这样教,既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又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但是,王老师的课好像极少考虑教材的编写意图。王老师的课,第一种上法主要是教词语、教朗读、教学生体验人与象的关系,“指向理解与感悟”;第二种上法主要是教词语的运用、体会语言的节奏、领悟课题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等。两种上法都与教材指定的教学重点关系不大。尽管王老师选定的教学内容非常精彩,凝聚着名师对教材的独特解读,但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把教材拟定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放在一边呢?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材中的课文也不是孤立的,前后若干课文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抛开教材的设计意图,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行吗?名师这样教,也许会被认为是一种创造;普通教师这样教,则会被批评为没有深钻教材。他们是像名师那样,抛开教材的设计意图自定教学内容,还是基于教材的设计来教学呢?
其实,不光是听王崧舟老师的课会有以上一些困惑,听别的名师上课,普通教师也大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略读课文教得越来越细?为什么一节课从头到尾老是问来问去?为什么把教材的编写意图丢在一边?为什么教高年级的课文一味朗读而极少安排默读?为什么一堂课从头到尾热闹不止而无片刻宁静?为什么课堂上极少看到背诵、写字、练笔、查字典、做练习这些最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什么老师问题一出学生都能不加思考地作出精彩回答?为什么教一首古诗要花七八十分钟?难道名师上课就可以不遵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则吗?
名师大课常常在“亮点”、“精彩”、“创新”的掩护下,导致语文教学丢失基本规则和基本规律,这是很值得警醒的。
名师大课的精髓所在
指出名师大课的不足,并非提倡不学名师。名师是财富,是榜样,是方向,普通教师应该虚心向名师学习,问题是怎样学名师。
学名师不可简单模仿。名师上课,有其特殊对象、特殊场景、特殊条件,它是不可复制的。即使你的每个设计、每个问题甚至每个动作都与名师上课一模一样,其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因为学生是动态的,课堂是变化的,教学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用不变的招式来套教多姿多彩的学生,哪有不失败的道理。俗语云:“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一招一式地学,只求表面相似,很可能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
学名师要学其根本,名师的课上得好,自有多种内在因素在起作用。就以王崧舟老师为例,值得普通教师学习的地方就有许多。如不懈地追求,丰富的学养,教学的创意,对教材的独特解读,感人的课堂语言乃至精美的板书功底等,这些内在的东西是成就名师的根本,也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一招一式是表面的,显性的,大家都看得到;名师的精髓是内在的,隐性的,一般很难看到。我们要透过表面的一招一式感受名师大课的精髓所在,从而吸收其精髓,学习其根本,我们才会不断长进。